登陆注册
14301100000003

第3章

皆所以顺秋收之气而使肺金清净也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凡此应秋气者所以养收气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囗泄奉藏者少

肺属金王于秋逆秋收之气则伤肺矣肺伤至冬

为囗泄之病因奉藏者少故也盖秋收而后冬藏

阳藏于阴而为中焦釜底之燃以腐化水谷秋失

其收则奉藏者少至冬寒水用事阳气下虚则水

谷不化而为囗泄矣

冬三月此为闭藏

万物收藏闭塞而成冬也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坼裂也阳气收藏故不可烦扰以泄阳气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卧晚起顺养闭藏之气必待日光避寒邪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己有得神气

内藏也夫肾藏志心藏神用三若字者言冬令虽

主闭藏而心肾之气时相交合故曰私者心有所

私得也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去寒就温养标阳也肤腠者阳气之所主也夫阳

气根于至阴发于肤表外不固密则里气亟起以

外应故无泄皮肤之阳而使急夺其根气也此言

冬令虽主深藏而标阳更宜固密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凡此应冬气者所以养藏气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肾属水王于冬逆冬藏之气则伤肾肾气伤至春

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盖肝木生于冬水

主春生之气而养筋筋失其养则为痿生气下逆

则为厥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上节论顺四时之气而调养其神然四时顺序先

由天气之和如天地不和则四时之气亦不正矣

故以下复论天地之气焉

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上天之气至清净光明然明德惟藏而健运不息

者也夫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斯成地天之泰惟其

运用不止故不必下而后谓之下也盖言天气布

于六合九州化生万物而体位仍尊高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天气至光明者也明德藏隐故昼明者日焉夜明

者月焉若不藏而彰着于外是天明而日月不明

矣天德不藏则虚其清净高明之体而邪乘虚以

害之故曰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如人之阳不固密于上不卫护于外则邪走空窍

而为害矣此言天包乎地阳抱于阴然当藏隐固

密而不宜外张下泄者也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

阳气者天气也此承上文而复言天德惟藏而无

运用不息之机则地气上乘而昏冒其光明矣上

节言虚其藏德之体此节言失其不止之机

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地气升而为云为雾天气降而为雨为露云雾不

精是地气不升也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是以上

应白露不下上节言天气闭塞此节言地气伏藏

天地不交而为否矣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表外也扬也言天地之气虽上下交通而不表彰

于六合九州之外则万物之命不能受其施化矣

不施则名木多死盖木为万物之始生也上节言

不交通于上下此节言不运用于四方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囗不荣

菀茂木也囗禾秆也上节言天地之气不施则名

木多死此复言四时之气不应则草木不荣盖天

地之气不和而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恶气忿怒之

气也脉要精微论曰彼秋之忿成冬之怒恶气不

发则失其劲肃严凛之令矣风雨不节则失其温

和明曜之政矣白露不下则无溽蒸湿泽之濡矣

四时失序虽茂木嘉禾而亦不能荣秀也 按岁

运四时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乃太阴湿土主

气盖湿热之气上蒸而后清凉之露下降故曰恶

气不发者言秋冬之令不时也风雨不节者言春

夏之气不正也白露不下者言长夏之气不化也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

未央绝灭

贼风数至阳气不正而太过也暴雨数起阴气不

正而偏胜也此总结上文而言天地四时不相保

其阴阳和平而又失其修养之道则未久而有绝

灭之患矣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惟圣人能顺天地四时之不和而修养其神气故

无奇暴之害夫万物有自然之生气虽遇不正之

阴阳而不至于绝灭惟人为嗜欲所伤更逆其时

则死圣人内修养生之道外顺不正之时与万物

不失其自然而生气不绝也 朱济公曰此即与

万物浮沉于生长之义此言万物之有生气后言

万物之有根本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

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此论阴阳之气随时出入逆则四时所主之藏自

病于内也少阳主春生之气春气逆则少阳不生

致肝气郁而内变矣太阳主夏长之气太阳不长

则心气虚而内洞矣太阴主秋收之气太阴不收

则肺叶热焦而胀满矣少阴主冬藏之气少阴不

藏则肾气虚而独沉矣首论所奉者少而所生之

藏受病此论四时之气逆而四时所主之藏气亦

自病焉 济公曰少阳主厥阴中见之化故少阳

不生而肝气内变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太阳不长

而心气内虚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

根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

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

从其根而培养也 杨君举问曰上节言秋冬之

时阴主收藏此复言秋冬之时阴盛于外阴阳之

道有二义与曰天为阳地为阴天包乎地之外地

居于天之中阴阳二气皆从地而出复收藏于地

中故曰未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阴已出地者名曰

阴中之阳所谓阴主收藏者收藏所出之阳气也

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万物有此根而后能生长圣人知培养其根本故

能与万物同归于生长之门 济公曰阴阳出入

故谓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根者如树之有根本者如树之有干真者如草木

之有性命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逆夏气则太阳

不长所谓逆其根矣逆春气则奉长者少逆夏气

则奉收者少所谓逆其根则伐其本矣逆之则灾

害生逆之则死是谓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

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言天地之阴阳四时化生万物有始有终有生有

死如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阴

阳顺逆之道矣然不能出于死生之数惟圣人能

修行其道积精全神而使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愚

者止于佩服而不能修为是知而不能行者不可

谓得道之圣贤也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

逆是谓内格

上节言天地四时之阴阳有顺逆死生之道此复

言吾身中之阴阳亦有顺逆死生之道焉盖天地

之阴阳不外乎四时五行而吾身之阴阳亦不外

乎五行六气是以顺之则生逆之则死所谓顺之

者阴阳相合五气相生东方肝木而生南方心火

火生脾土土生肺金金生肾水水生肝木五藏相

通移皆有次若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内格者格拒

其五藏相生之气而反逆行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

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

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玉函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盖不使脾受逆气

而使肝气仍复顺行于心是反逆为顺反乱为治

也若五藏之气已乱而五藏之病已成然后治之

是犹渴而穿井战而铸兵无济于事矣按此篇以

天地之阴阳四时顺养吾身中之阴阳五藏盖五

藏以应五行四时之气者也玉板论曰五藏相通

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故所谓从者

四时五藏之气相生而顺行也逆者五藏四时之

气相胜而逆行也

生气通天论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凡人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

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是

以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地气之九州人气之九

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十二节者骨节也两

手两足各三大节合小节之交共三百六十五会

灵枢经曰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五音人有五

藏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岁有三百六十五日

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

脉盖节乃神气之所游行故应天之岁月脉乃血

液之所流注故应地之经水九窍乃藏气之所出

入五藏乃阴阳二气之所舍藏故皆通乎天气此

篇论阴阳二气与天气相通故曰地之九州人之

五藏天为阳是以先论阳后论阴也 朱济公曰

天乙生水气乃坎中之满也曰自古者言自上古

天真所生之气也本乎阴阳者天真之有阴有阳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

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故曰其生五地之五行

上应三阴三阳之气故曰其气三三阴者寒燥湿

也三阳者风火暑也如不能调养而数犯此三阴

三阳之气者则邪气伤人而为病矣夫人禀五行

之气而生犯此五行之气而死有如水之所以载

舟而亦能覆舟故曰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

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

神明

生气通乎天是以苍天之气清净则人之志意亦

治人能顺此清净之气而吾身之阳气外固虽有

贼邪勿能为害此因四时之序而能调养者也故

圣人传运其精神餐服苍天之清气以通吾之神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

之削也

逆苍天清净之气则九窍内闭肌肉外壅卫外之

阳气散解此不能顺天之气而自伤以致气之消

削盖人气通乎天逆天气则人气亦逆矣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

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上节言顺苍天之气以养吾身之阳此复言人之

阳气又当如天与日焉若失其所居之位所运之

机则短折其寿而不能彰着矣夫天气清净光明

者也然明德惟藏而健运不息故天运当以日光

明天之藏德不下故人之阳气亦因而居上天之

交通表彰于六合九州之外故人之阳气所以卫

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夫阳气生于至阴由枢转而外出风寒之邪皆始

伤皮毛气分是故因于寒而吾身之阳气当如运

枢以外应阳气司表邪客在门故起居如惊而神

同类推荐
  • 千松笔记

    千松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阳记

    洛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贵贱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贵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官司徒

    地官司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警世通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警世通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收录作品中除了已经确定是冯梦龙自己创作的《老门生三世报恩》外,其他都是编撰者加工和整理的。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价值之何值

    价值之何值

    曲折的人生,友善的人生,顽强的人生,奋进的人生。终归酿就成非凡的人生。
  • 成人教育心理学

    成人教育心理学

    本书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成人学习的实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员提供更多的资料和方法等。
  • 物业管理财务基础

    物业管理财务基础

    本书内容包括: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物业管理企业的资金来源、物业管理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报表、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等。
  • 甜妻别再逃,乖乖到老公怀里来

    甜妻别再逃,乖乖到老公怀里来

    五年前那场青春的躁动。纯洁的恋爱让两个情窦初开的高中生永生难忘。五年后的她再次回到这所城市却早已物是人非。上错了初恋哥哥的床,还把他当成初恋…好吧,也是挺悲催的。情乱的女孩,该何去何从。
  •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怒惊天

    仙怒惊天

    人海一粒,众生之一,何为人生,何为命运,此生既已降临,何须理会天地之意?天地一怒,成人间大灾,我若一怒,可否惊天?欢迎大家与妄想一起看李寒的惊天之战!
  • 君无心:吾离去

    君无心:吾离去

    曲终,人离散。花落,纸泛黄。记君十指纤纤,笛声悠扬。抹不开心中一抹俊影,化不开心中几分思念。君的话语,还有吾和君,一起看天星。
  • 大使咒法经

    大使咒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封神女:绝版公主放肆爱

    冰封神女:绝版公主放肆爱

    “你是爱我,还是想接近我破你的案子?”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抵着他的唇,忽的,又低低笑了,“不管你是什么目的,反正我爱你。”冰凉的唇覆上那温暖的唇。她是冰世纪特殊人种,又是世界集团的千金,儿时的阴暗时光让她内心冷漠却笑若璨阳。他淡漠傲然,拥有着神秘身世与使命。当绝版公主碰上绝版特警,无解的死结,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