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人
汪大猷
汪大猷,字仲嘉;鄞县人。干道七年,以敷文阁待制知泉州。时毘舍邪尝掠海滨,岁遣戍防之,劳费不赀。大猷作屋二百区,遣将留屯;寇不复犯。久之,戍兵以真腊大贾为毘舍邪,执之;大猷曰:『毘舍邪面黑如漆,语言不通;此非也』。遂遣之。故事:番商与人争斗,非折伤,罪皆以牛赎。大猷曰:『安有中国用外岛夷俗者!既在吾境,当用吾法』。三佛齐请铸铜瓦三万,诏泉、广二州督造;大猷奏:『法,铜不下海。中国方禁销铜,奈何为其所役』!卒不与。进敷文阁直学士,留知泉州(旧志)。
——选自「泉州府志」卷二十九「名宦」一(宋知州事)
陈信惠
陈惠信,字孚中;晋江人。初试有司不利,因学古文。后以才能,应帅府辟。从平漳寇有功,授山魁、彭湖、卢溪三寨巡检;转南安主簿,陞南丰州判官。省檄摄同安令,改惠安,多惠政;调顺昌。
寻以老疾致仕,号「退翁」。有「中斋」等集(旧志)
——选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元文苑」。
唐济澄
唐济澄,字士洁;晋江人。世为泉州卫指挥佥事,七传至于澄,袭职;时年尚少。一日,郡狴囚逸,太守不知所为;澄闻之,独自驰一骑,从兵仗数十人逐诸衢,尽得之。以送太守,太守德之甚。
顷之,清勾永宁卫。常例:军伍有馈送;悉却之。复委治兵浯屿水寨。抚帅贪得贼为功,下令捕贼澎湖;澄曰:『澎湖,某所辖汛地。无贼,何捕!若在海外,我徒众少,远逐必穷』。抚帅不从,令军士捕贼。波涛中,贼诈为贾舶来,火吾船;船卒争避火,尽溺死。帅大悔。未几,檄澄往总南日。南日,故善地;或得自饶。以亲老,称疾乞归;当道固留。寻有指迁汀漳守备,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有巨寇李某出没大帽山,相戒曰:『唐都司来,无孟浪作贼,自取死』!胁党皆瓦散。
陞贵州都指挥佥事;御史行部,咨谋焉。一日,摭求毕节备兵使者,令澄为证;澄曰:『僚友无罪,何忍相负』!御史默然。入贺圣寿,转广东都指挥同知;竟坐贵州御史事,报罢归。
时倭正寇闽中,抚帅复以南日借箸。时倭已陷莆田,所掳掠子女、金帛,用巨艘载归;澄整兵截之海上,生擒真倭九十余人,斩首百余级,夺还子女千余人,莆之人几香于户、壶浆于门以劳。班师至泉,寇复讧泉;教守陴为传筹法,城柝无害。乡民数百人避贼来城下,不得入;澄厉声曰;『奈何弃民』!入之。贼旋平。
年八十六,卒。子乔桢,袭爵;举武科,亦有擒倭功(「闽书」)。
——选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明武蹟」。
童汉臣
童汉臣,字南衡,钱塘人。由进士,嘉靖三十二年,以御史为泉州府知府。求八卦河之湮塞而疏导之,访民俗之淫恶而痛治之,凡应兴革者,皆奋然勇为。
海寇窟穴澎湖,时出剽掠,大为民害;汉臣访官吏士民有智勇者,授以方略,令率义兵伺其出没攻之,前后擒贼若干人。又大征兵将,挟澎湖;贼闻风气夺,稍解去。抚按嘉其功,移檄交奖。
郡南龟湖,收宝盖、金鞍、玉屏之水灌田万余亩,宋蔡襄定有塘规;历久渐弛,守陂之夫虽具,而官弗予直,常怠而废事。民请于前守方克,奏记部使者;既许而克去,未行。汉臣下车,问民利病,众以为言;即符下晋邑,令无留牍。繙牍,得所谓增议塘规二十九条——堤堰坊墉,岁治月修,启闭以时;禁豪右之侵,严狂狡之诡:灿如列眉。以宽硕接其民,不赏而劝,不怒而威。岁以荐登,粟入倍于他乡;民伐石勒碑纪之(节王遵岩、林次崖各文集)。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
陆一凤
陆一凤,字子韶;常熟人。由进士,万历二年,任泉州府同知。有文学,无俗吏气。尝奉檄偕诸将讨海酋林凤于惠、潮,大破之,覆其巢。诸将椎羊酒相贺;一凤曰:『祸本犹在;是且走海南诸国而伺我解』。谍之,果走吕宋国;于是以重兵蹙之。吕宋追逐林凤,有所俘获;上献,因请得入贡,比于暹、腊诸国。台下议,一凤曰:『不闻职方氏有吕宋也;奈何以小夷效小顺秽我』!大鸿胪典台曰:『当如何』?曰:『疆场之利,专之可也;以台劳取羁縻而已』。诸与议者咸服。而一凤以功薄当上格,诏赐白金一镒。
孙崇礼,进士;为令龙溪(「闽书」)。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同知)。
沈有容
沈有容,字士宏;宣城人。万历己卯武举;由世荫千户都司佥事,授指挥;守浯屿,钦依把总各指挥听其节制。
时遣中官监税,只及货物,而尖粟不与焉。征者诡云尖粟不税,但税尖粟船。于是度广狭,准额赋;民甚苦之。奔告有容;有容曰:『税船则粟不至,民益艰食。此假托滥征,中官固不闻也』。即为走檄请命;而中官果谓「不闻」,亟罢之。环海商民感德勒碑。
既而太守程朝京以浯屿水寨北去崇武四百里,缓急莫应;议徙寨于石湖,属有容经理。爰度地相宜,庀材鸠工,监司防海寨署及元武祠、演武场次第兴建,屹然重镇。
辛丑,寇掠诸寨,有容击败之。踰月,与铜山把总张万纪败倭于彭山洋。
倭距东番为巢,四出剽掠,沿海戒严。有容阴詗其地势,部署战舰,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壬寅腊月,乘风破浪,过澎湖,与倭遇;诸士卒殊死战,勇气百倍,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女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旄倪壶浆饩牵来犒我师曰:『沈将军,再造我也』!海上息肩者十年。事闻,将吏悉叙功,有容止赉白金而已。
甲辰七月,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泊澎湖之岛,通译求市;税使高寀受赂召之也。佥谓兹举利一害百,万不可从;以属有容。乃轻袍缓带,径登其舟,为谭陈国家威德、封疆峻限与夫主客劳逸之势、持久坐困之苦,声韵雄朗,意气磊落。麻郎感悟,索还所赂寀金,伺风便扬帆而去。自是鲸鲵消戢,溟波永靖;濒海之民,咸颂其德(叶向高有「改建浯屿水寨记」、黄凤翔有「沈将车靖海碑记」、李光缙有「却西番记」)。
后历登莱总兵官。卒,赠都督同知,赐祭葬(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景壁集」)。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一「名宦」三(明浯屿把总)。
呼鹤鸣
呼鹤鸣,字元龄,号凌虚;籍贯未详。父良朋,为大都督,挂征蛮将军印;有名西南。
鸣鹤由武举,授镇东卫把总,署浯铜游兵事;海上诸务,悉中机宜。居三年阅五,汛游中陋规一清。凌秀、黄敬竹等越贩外夷,船户林养真辈杀商于货,捐赀督捕,人赃并获;当事屡旌奖之。
会本营及浯屿、彭湖诸军六十余艘例当修葺,推鹤鸣主之;檄诸舟鳞集,以听指挥。时冬汛届期,而鹭门故无官商;鹤鸣剂量省视,百需悉给如时直。工匠、哨捕惮其威廉,亦不敢有所濡染冒破。于是诸艘更新,坚好耐风涛。诸商及捕盗之卒往来海上,得免惊心,无俟祝风于天、祈浪于海。兵民德之;何乔远为作「造船颂德碑」,蔡献臣为作「修船记」(囗囗囗囗囗囗「清白堂稿」)。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一「名宦」三(明浯屿把总)。
王梦熊
王梦熊,晋江人。生有异质,虎头豹颐。勇敢多奇策;力能提石八百斤,射辄命中。以将材,补抚标把总;严束兵,勤训练。
黔、蜀土蛮播乱,题授征西守备。进剿烂田坝,生擒土官安崇业、王顺,斩蛮酋阿剌沙马等。论功,陞松潘坐营都司;团练七营。值羊峒蛮夷攻三合等堡,奉檄赴援;生擒夷酋菎狼花儿等。捷闻,钦赏银三百两。以病,告归。
时闽中匪茹,当事者闻熊至,喜曰:『贼不足平矣』!署中军守备,督浯屿兵航。剿抚海寇袁进;进素慑其名,率众归诚。力荐进有大将材,后果由裨校进大都督;咸服其知人。永春贼王元阶据寨倡乱;挟轻锐乘夜直抵其寨,一鼓擒之。授浯铜游戎守备。
红夷寇鼓浪屿,熊率亲丁随王忠等奋勇擒馘,夺其三艘。红夷败归,复率大〈舟宗〉直逼内地。舟高且坚,刀刃不能伤;夷炮在千百丈外,发无不中,中则人船俱碎:诸将惴栗。熊熟视,笑曰:『吾计得矣』!乃以小艇数十扮渔舟、藏火具,潜逼其旁;乘风纵火,弃艇挟浮具泅归。援以巨船,焚甲板十余艘,夷脱于火者咸溺于水;生擒大酋牛文来律。钦除剿夷都司。诸夷倾国而来,筑城澎湖为持久计;沿海受其蹂躏。熊议先选有智勇者率义兵,伺其出没攻之;前后擒贼若干人。后乃大征兵,直逼澎湖;贼闻风,稍引去。历骠骑将军(节本传)。
——选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明武蹟」。
万廷谦
万廷谦,字以牧,号百谷;南昌人。由举人,万历四十一年任泉州府同知。至则为腰束、严干掫,盗不得发,户皆安堵。躬历海上,诘戎兵、庀艅、饬器械、谨烽堠,方略甚备。兵粮先期给发,或储胥不时;必曲贷转赈,不致于乏。乙卯春,米贵如珠;清官帑,遣材官泛舟市粤米济之。香山番舶飘入内地,加意安抚;上状两台津,遣护归:夷人诵义无穷。议留澎湖戍兵,量减其额;议省浙营募兵,练其见额:皆郡百世利。署郡事;德惠旋流,治教霶润,兵民交戴。
以前令龙邱事,左迁;泉民构祠尸祝之,勒石纪焉(「囗囗囗囗集」参「云台藏稿」)。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同知)
蔡善继
蔡善继,字五岳;乌程人。万历四十三年,由进士,知泉州府。悉心民瘼,布政清和;剔蠹节浮,缓刑去杀。属岁祲,疫疠大作;善继曰:『守为民司命,岁何能菑』!于是多方劝赈,施药、施钱,全活甚众;复借帑金,差官远籴接济,米价以平。进诸生课试,第其甲乙;首拔前列,尽知名。以其闲,饬黉宫、修废坠,郡中濠堑沟渠皆疏通。又以溜石居下流,建塔其地,与凌霄、宝盖鼎峙为三。是秋乙卯,泉士隽者半闽榜;越己未,庄际昌巍然会状。
陞本省副使,郡人思其功,建祠于蔡忠惠祠之后,曰「前蔡」、「后蔡」;岁时祀焉;庄际昌为之记(「通志」参「霞椟藏稿」、「河干集」)。
——选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
何乔远
何乔远,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炯,仲子也。生于安福学舍;先夕,母林氏梦城隍鼓吹导送,生而异香满室。稍长,奇伟不凡;父炯置膝,曰:『必亢吾宗』!五、六岁,工楷书。八岁,父试以骈语曰:『乍雨、乍晴天未定』;即对曰:『有麟、有凤国将兴』。知为国桢。命破题,题为「冉有某句不称贤者,而门人之父曰误矣」;曰:『聚敛附益,乌得贤』!一生清白,已见其概。携笔入学舍,仲父措笔命破题;应声曰:『观孺子之妙手,察良工之苦心』。又知其必以作者名世。就塾,藏诗几中;塾师命弃去,即厌归。独遵父教,博综经、史、子、集;「文选」、「唐诗」,过目成诵。十四、五,即工古文词,复锐志举业;父炯摩其顶曰:『今词林惟荆石王公为闻人,儿当拜其门下』!而督学胡公二溪拔乔远应儒士荐,时年十九;与兄乔迁同登万历丙子乡榜。丁丑,归娶。与兄乔迁、杨文恪、陈及卿、李世祯、山人黄克晦结社赋诗,有「温陵五子」之称。
壬午,赴公车。父炯殁于家,痛泣几绝,赋「攀木篇」;于巾轴中得裹父齿,作「泣齿文」。服阕,矢志奉母,不赴春官;母以贫故,累趣之。万历丙戌,成进士,果出荆石王公锡爵手拔;而母林氏已先于正月即世,闻讣殒地复苏,徒跣奔归。襄事竣,释服谒选。过苏,贽诗文于王弇州,大加引重。
冬,至京,顿城外,不受入觐官帕金。夏四月,选授刑部云南司主事。西曹多暇,与戴亨融、袁君学、吴文仲、王惟允过从论诗,为「刻烛吟」。擢礼部精膳司员外、仪制司郎中。时有「三王并封」之旨;上疏言:『恭绎祖训,震器不可以久虚、国本不可以徐定』。其议始寝。考功郎赵南星被斥,陈泰来、贾岩、薛敷教、顾允成、张纳陛、于孔兼等论救,镌秩;乔远极言不宜为宰执报复。倭攻朝鲜急,兵部尚书石星闇懦,为请封贡;而朝鲜使臣金晬泣言:『李如松、沈惟敬之误,致国人束手受刃者六万余人』。乔远上言兵部失策;而一再上王荆石书:不当徇私人,听封贡』。其后东事数年始解,石星毙狱;人愈服其胆识。甲午乡试,科臣议欲典衡;乔远力主京考为是。而宗室入仕之法,亦乔远首发之。会肃藩王薨,其子请袭,贿中贵得封。乔远力言藩府宜终三年丧,拒所请;中贵无以难也,然挟恨刺骨矣。郑世子载堉辞爵,议封其子翊锡,以成其让。晋藩新犝、新〈牛坒〉当封,为猾胥所抑,冒给月饷;立核故牒,笞吏,还其封。其强精吏事,人慴服,不能欺。浙生王某中顺天乡试,以冒籍革;复中于浙及应天,均以坐革之案难之。乔远曰:『有才如此,岂他籍、本籍禁锢之耶』!为复之。儋贡生范时化牒殁于水,路远不能归取牒,赴部诉于乔远;即准入试。十五年后,范令永春,通刺称「门生」,骇之;范缕述,始知。属有宗室名封之事本尾误遗乔远衔名,主事洪桂渚对读不及详,坐「奏牍不恭」例罚俸;中贵吹求,六改旨,谪添注广西布政司经历。吏请委罪于洪,叱去之;洪亦作疏愿自受,亟止之。不数日,洪改吏部;叹曰:『我误何长官,敢就职耶』?即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