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9500000005

第5章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护国品第五

正说六品中上来三品明能护般若辨经力用。生菩萨二利能护佛因果。及知四生相寂了语因果本来不二。得出世利益已竟于前。今此一品明所护国土辨世间利益。上空品初十六国王意欲问护国土法用。佛先答为诸菩萨说护佛果十地行因缘。上来三品诸说观门明能护般若因而生解。内德既圆外化复显。经之威力使国无灾民主获安故名为护。所护是何题名为国。国者王化封疆名之为国。盛辨此义因以标名故云护国品。问何故弘此经能护国土。答其意众多今略明三义故能护国土。一者般若是佛母能生诸佛。今弘宣般若称可佛心为佛神通之所拥护。能使七难不生万民安乐。二者大乘经是菩萨所学。由讲此经十方菩萨云集此土听受大乘。以菩萨神通大故能令七难不起。三者此大乘经是十方护法天龙鬼神等之所爱敬。由讲此经天龙神等悉来听法。拥护国土能除七难灾障不起故能护国也。此品分为五别初明护国行法。大王昔日下第二引昔显今明益非虚。大王十六大国下第三劝物修行。尔时释迦下第四得益。吾今下第五结。就第一段中复有四别。初明护国行法。二大王国土乱时下明七难正坏国土以为所护。三从不但护国已下明护余臣庶等亦名护福。四从不但护福亦护众难下明护余人八难。就初护国行法中又分为三。初敕听许说二当国土欲下明须护时节。三当请百佛下正明护国行法

尔时佛告大王汝等善听吾今正说护国土法用汝当受持般若波罗蜜当国土欲乱破坏劫烧贼来破国时当请百佛像百菩萨像百罗汉像百比丘众四大众七众共听是经请百法师讲般若波罗蜜百师子吼高座前燃百灯烧百和香百种色华以用供养三宝三衣什物供养法师小饭中食亦复以时 初文云告大王者诫听也。吾今者许为正说。汝当受持下劝王修行也。始是答上空品中问护国土因缘。二明须护时节。文云当国土欲乱者明七难将起坏国恼民。故国王修德攘灾令万民安乐。文云劫烧未必劫烧也。言贼者有二。一外劫盗禽兽。二内所作诸烦恼贼。既有二护亦有二。一外即百部鬼神二内所谓功德智慧。若内若外皆是诸佛菩萨神力也。三明行法中又分为四别。初从请百佛下列七种福田明福田阔大。二从百师子下标列六种供养之具明供养事。三从大王一日二时下第三教其说法仪式。四从百部鬼神下明诸善神王闻经欢喜拥护国土。初明七种福田一者。百佛二百菩萨三百罗汉。此等就入涅槃后故但请像。以其末世七难急故。若就佛在世时亦请佛菩萨罗汉等身。四百比丘众五四大众。一比丘二比丘尼三优婆塞四优婆夷。六七众前四大众外更加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为七也。七请百法师。法师等七种何故皆百。略举圆数以应百部鬼神也。二明六种供养具中一百师子坐。以佛及法师坐此座上说妙法名师子座。二燃百灯三百和香四百种色华五三衣什物。什物者三衣.钵.坐具.剃刀.褐子.乌子.刀子.漉水袋.钵袋.针筒。六小饭中食。用此六种供养三宝。百高座者以有百法师故。灯香华各有百者以供养百佛等故。三明说法仪式

时大王一日二时讲读此经汝国土中有百部鬼神是一一部复有百部乐闻是经此诸鬼神护汝国土 文云一日二时讲者午前午后也。四明善神护国土。文云百部鬼神者三藏师云出金银仙人义经。此经外国不来。此仙人领诸鬼神鬼神根本有十部。一一部各有十部故云百部也。根本十者一大神能化作诸神。二童子神摩醯首罗儿。犯仙人。仙人法不杀小儿。故仙人记年十六成大仙必死。此言不可勉。摩醯力住此儿恒年十四。以小儿为部党害世间小儿。若年十五此儿不复害。三母神童子乳母也。四梵神摩醯首罗。面上三目有一切智。若失物咒小儿面更生一目直往取物得物还失目。五象头神好障碍他一切善恶事愿令不成就。六天龙神多贪嗔。七罗罗神好犯人天有善恶二健儿。八沙神食肉薄福身如沙土。九夜叉神有大神通。十罗刹神翻名极难。言百部者是鬼神王也。一一部复有百部鬼神者是前神王眷族也。是诸鬼神皆欲得人行般若。若不弘宣好为损害。由国内讲此经诸鬼神等为闻法故悉来护国令无七难。由无七难得讲得听。故云乐闻此经也。明行法竟

大王国土乱时先鬼神乱鬼神乱故万民乱贼来劫国百姓亡丧臣君大子王子王王子百官共生是非天地怪异二十八宿星道日月失时失度多有贼起大王若火难水难风难一切诸难亦应讲读此经法用如上说 第二明七难正坏国土。七难者一鬼神难二贼难三臣君太子百官难四二十八宿难。大王下三灾合前为七难。此意由国无三宝复不讲读大乘。鬼神等无闻正法故恶心滋多恼乱万民。万民复乱及以衰死故外贼来侵国耳。又百部鬼神乐闻正法由其国中不讲经故诸鬼神嗔忿故起七难恼乱国。二十八宿者角亢弖房心尾箕是东方宿也。斗牛女虚危室壁是北方宿也。奎娄胃昂毕觜参是西方宿也。井鬼柳星张翼轸是南方宿也。一方有七四七二十八宿也。失度者于上度数错乱故曰失度也。日月失度者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之七。行一月一周天。又天道日月所行乃有无量。大判有三道。谓冬至之日行于南道。夏至日行于北道。奉秋二分行于中道。护难法用同上故云如上说也

大王不但护国亦有护福求富贵官位七宝如意行来求男女求慧解名闻求六天果报人中九品果乐亦讲读此经法用如上说 大王不但护国下第三明护臣庶等法用。有九种福一富二贵官位三七宝如意四行来安稳五男女六慧解七名闻八六天果九人中九品果也。九品者九品人上中下各有三品三三合九种。上品上中下者上品道种性金轮王中品性种性银轮王下品习种性铜轮王。中品上中下者上品铁轮王中品粟散王下品小国王。下品上中下者上品刹利大姓中品波罗门大姓下品居士大家等

大王不但护福亦护众难若疾病苦难杻械枷锁捡系其身破四重禁作五逆因作八难罪行六道事一切无量苦难亦讲读此经法用如上说 大王不但护福亦护众难下第四明护难。难有八一疾病苦难二杻难三械难四枷难五锁难六捡系七四重五篇等是。八五逆等是五逆杀父杀母杀真人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八难。又八者三途难即三。四佛前佛后难五边地难六聋盲喑哑难七世智辨聪难八长寿天难。第一大段明护国行法竟

大王昔日有王释提桓因为顶生王来上天上欲灭其国时帝释天王即如七佛法用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说般若波罗蜜顶生即退如灭罪经中说 大王昔日下第二大段引昔类今。就中有二。初引帝释王证成波若能护国土。如涅槃经引出其事也。二从天罗国下引普明证波若能护身命。如十王经中说五千国王集。引此为证也。就初引天王中有四。一举顶生王领夺天国二明帝释护国行法。三顶生即退下明顶生退散四如灭罪经下引经证成。此应名涅槃经为灭罪经阇王中说也

大王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斑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冢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曰普明王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其斑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八千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而说偈言 大王昔有天罗下第二引普明王为证。文有三一明难事。二从普明王白斑足下明依经修福明护国行法。三尔时法师下闻法悟解。第一难事者斑足欲破诸国取千王头祭冢神文相显可解。第二明行法中文别有三。初明普明乞一日暇斑足即许。二时普明下请法师说法。三其第一法师下就彼一人明说四非常偈。前二分文相显可知。就说偈中有八偈为四。初两偈说无常次两偈说苦。次两偈说空次两偈说无我

劫烧终讫乾坤洞燃须弥巨海都为灰扬天龙福尽于中雕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乾坤洞然者如造天地。本起经说天地寿二百万劫寿尽为劫火烧尽。七日凝住过七日天下洞然。劫火去上至欲界第六天一劫火尽。他方大龙王雨水灭火上至第十梵天尽色界。复有一劫旋蓝风从他方来吹此天雨水。波荡至上无色界。复有劫水尽吹水波即作山川。天地初成未有日月星宿。诸天飞来日月国土始有也。就初两偈中初二句就天地。次两句约山海次两句就天龙次一句就阴阳。二仪者一阴二阳此之二种能生能成名为二仪。言尚殒者明此阴阳虽复生长而念念雕丧故是无常。下一句结无常。无常多种今略出五种。一灭无常舍现报二坏无常和合破散。三转变无常色等变为异四集相无常无实生灭也。五自性无常有为之法平等不住也。次两偈明苦即明八苦

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皆苦国有何赖 生等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轮转无际者轮回即是行苦。事与愿违者即是求不得苦亦名爱别离苦。忧悲即是坏苦。欲深祸重者论云如大海水无边亦无底。能召重苦故云祸重也。疮疣无外者贪欲内心生故。疮疣即身自有故云无外。三界皆苦者明苦实乐虚。国有何赖者明依报皆苦也。苦位有四一欲界不净故苦二色界退堕故苦。三无色界不安故苦四二乘不一向寂静故苦。次两偈明空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众生蠢蠢都如幻居声响俱空国土亦如 文云有本自无者明自性本来空也。因缘成诸者明因缘空也。因缘之法由若空华。但有假名而无其实也。正观云因缘生法即是空也。盛者必衰者此是始终空也。众生虚妄横计为有。谛实而观始终皆不可得也。实者必虚者众生计我为实。实相刀切身无常即坏。即是实者必虚也。众生蠢蠢都如幻居者明生空也。声响俱空者明相空。响但有相貌无实故云相空。闻响者是耳根坏颠倒听。例如空华旋火轮等。次两偈明无我初句就心明无我。心非形相故言无形也

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眼保养以为乐车形无常主神无常家形神尚离岂有国耶 假乘四蛇者约色明无我四蛇譬四大也。无眼保养以为乐车者此二句约情明无我。以凡夫无慧眼保玩此身以为乐车。如似无目之象但求食味。乐五阴之车也。不达无我保养四大谓为有我。不知此身假合而有似众木成车。横计轻苦谓之为乐名为乐车。形者四大也。神者识神也。形神尚离正明无我。岂有国耶者举类显国空也

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得虚空等定闻法悟解还至天罗国斑足王所 第三闻法悟解有二。初明自行次明化他。自行有二一眷族得解二普明自证虚空等定。次明化他有五

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时斑足王问诸王言皆诵何法时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闻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闻法已皆证三空门定时斑足王极大欢喜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君等过汝可还本国各各请法师讲说般若波罗蜜名味句时斑足王以国付弟出家为道证无生法忍如十王地中说五千国王常诵是经现世生报 即告九百下一明化余王。时斑足问诸王下二明斑足与诸王同闻法获益。即告诸王下三明悉放诸王各还本国皆弘此经。以国付弟下四明斑足出家进行得无生忍。五千下第五明五千王得益第二引证讫

大王十六大国王修护国之法法应如是汝当受持天上人中六道众生皆应受持七佛名味句未来世中复有无量小国王欲护国土亦复尔者应请法师说般若波罗蜜经名味句 大王十六大国下品中大段。第三劝持有三。初劝十六国王受持。二天上人中下劝六道众生受持。三无量小国王下劝诸小国王受持第三劝持讫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此般若波罗蜜时众中五百亿人得入初地复有六欲诸天子八十万人得性空地复有十八梵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乐忍复有先已学菩萨者证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复有八部阿须轮王得十三昧门得二三昧门得转鬼身天上正受在此曾者皆得自性信乃至无量空信吾今略说天等功德不可具尽 尔时释迦牟尼下品中大段第四。明得益有六种得益不同。初五百亿人得初地。二六欲天八十万人得性空地在四地已上。三十八梵天得无生忍及法乐忍在七地以上。四复有先已学菩萨明初地乃至十地。五八部神王得十三昧者十一切入也。得二三昧者八胜处八背舍也。或云一空二无相也。又转鬼神身得天身。六现在众在此会者得自性信者四不坏信也。又得空信者入初地也。又十信名自性信种性已上名空信也。吾今下品中大段第五总结略说如此广说不可穷尽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散华品第六

正说六品为四。上三品明能护般若第二护国一品明所护国土已竟。今此品是第三示物供仪令人供养。十六国王闻上说般若得益众多。内心庆喜散华供养因以题名。故云散华品。问供养多种今何故散华。答供养虽多不出三种。一敬供养谓香华等二利供养谓衣服等三修行供养谓六度四摄等。此品多明恭供养修行供养也。此品文为六段初明十六国王闻法欢喜散华供养。时诸国王下第二发愿。佛告大王下第三如来述成。时佛下第四现神力。佛现神足下第五时众得益。谛听谛听下第六结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所说十万亿偈般若波罗蜜叹喜无量即散百万亿行华于虚空中变为一座十方诸佛共坐一座说般若波罗蜜无量大众共坐一座持金罗华散释迦牟尼佛上成万轮华盖大众上 就初散华中有四。初散百万亿行华者地前三十心华。二复散八万四千波若波罗蜜华初地已下十地华。三复散妙觉华佛地华也四诸天人散天华。就前三十心行华中有四。初明十六国王闻上说般若欢喜即散百万亿行华。二华于空中变成一座。十方佛共坐一座说般若。三无量大众共坐一座持金罗华散释迦上。四金罗华变成万轮华盖大众也。问何故一时间诸华变转自在如此。答以般若故于一无所得心内作种种名。不可以相心而求。若约劝解其事众多不可具出。下云诸华例尔也

复散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华于虚空中变成白云台台中光明王佛共无量大众说般若波罗蜜台中大众持雷吼华散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 第二地上行华文有三。初明散华变成白云台。二明台中光明王佛说般若。三台中大众持雷吼华散释迦及大众也

复散妙觉华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城城中师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萨众论第一义谛时城中菩萨持光明华散释迦牟尼佛上成一华台台中十方诸佛说不二法 第三佛地散妙觉华中文有五。初明散妙觉华二华于空中变作金刚城。三城中师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萨论第一义谛。四时城中菩萨持光明华散释迦佛成一华台。五台中十方佛说不二法也

及诸天人亦散天华于释迦牟尼佛上虚空中成紫云盖覆三千大千世界盖中天人散恒河沙华如云而下 第四诸大众天人散华有三。初散天华释迦上。二华于空中成紫云盖覆三千大千世界。三盖中天人散恒沙华。此等若就事是敬供养。若约行即修行供养。问前后四番散华变成华盖等。何故于中有佛说法有不说法者。答诸佛方便约缘不同不可定准。第一明散华供养讫

时诸国王散华供养已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罗蜜 时诸下品中大段第二发愿。就文有二。初时诸天国王愿三世诸佛常说般若。二愿一切受持者下愿四众所求如意常行无所得般若也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说般若波罗蜜应说应受是诸佛母诸菩萨母神通生处 佛告下品内大段此第三如来述成。就文有二。初述可故云如是如是。二如王所说下劝应说应受持叹般若诸圣之本。有三句是一切诸佛母一切菩萨母一切神通母

时佛为王现五不思议神变一华入无量华无量华入一华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无量佛土入一毛吼土。一毛吼土入无量毛吼土无量须弥无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身入地水火风身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 时佛为王下品中第四神力。现五不思议即为五别。第一华变不思议一华入无量者少能入多。无量入一者多能入少故皆不思议神力也。二佛土不思议无量佛土入一佛土能变多土入一土故。三毛吼不思议少能容多故。四须弥大不思议多能入芥子故。五众生不思议无量众生入一佛身故。五种神通称不思议者无得正观之异名也

佛现神足时十方诸天人得佛华三昧十恒河沙菩萨现身成佛三恒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萨道十千女人现身得神通三昧善男子是般若波罗蜜有三世利益过去已说现在今说未来当说 佛现神足下品中大段第五明得益有二。初别明四种人得益。二善男子下总举波若有三世利益。别明四众内即为四别。一十方天人得佛华三昧者。此是华严三昧第十地得之。二十恒河沙菩萨得成佛身。三三恒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萨道初地以上。四十千女人现身得神通谓五神通也。善男子下总举般若明三世利益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谛听谛听下品中大段第六劝依三慧结劝修行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第七

此品明十三法师。开而奉行为受久久不失为持。因以题名故言受持品。正说六品为四。今是第四明弘经人德行相貌劝将来依凭学经。就文有二。初月光疑问从大牟尼下第二答。初问中有二。初月光从前品生疑。白佛言下第二正问末代持法人。就前疑问中初睹瑞疑念。次即发言咨请

尔时月光心念口言见释迦牟尼佛现无量神力亦见千华台上宝满佛是一切佛化身主复见千华叶世界上佛其中诸佛各各说般若波罗蜜 所言月光者性月名波斯匿。而言月光者当是受法已后更立光字故云月光也。次发言者见释迦神力复见宝满如来化身佛主复见千叶上佛各各说般若。此三处佛为一为异

白佛言如是无量般若波罗蜜不可说不可解不可以识识云何诸善男子于是经中明了觉解如法为一切众生开空法道 白佛下正问。就中有二。初正问所说般若甚深无量。次云何下结问意。就前正问中有三句叹般若甚深。一过言说故云不可说言语道断故。二过相心境界故言不可解深而无尽故。三过觉观故云不可以识识非思虑境界非缘虑之所达也。云何下次结问意法相如是绝缘忘观。云何解了令一切众生得入空道。开空法道者达有本空故名开空。即空能通名道故云开空法道也

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万亿天华天香而以奉上 大牟尼下第二佛答有三。初正答问。佛告月光我灭度后下第二劝持。时诸大众及阿须轮王下第三明时众得益。就前正答中有三。初略答。善男子其法师下第二广答。善男子如是如是下第三总结十三法师功能。就前略答中有二。初佛答劝修观门略叹其德。文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前四忍各有三品以为十二。寂灭下忍为十三。从习忍已下第二辨位。习忍者即习种性。至金刚顶者即第十地标初举后中间十一略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种合可依止。汝等下第三劝大众如法供养。文云应如佛供养者教其重敬供养也。故二谛品云一念信般若当知是人即是如来。况十三法师不应如佛供养也

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性菩萨若在家婆差忧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即发无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净故得不净忍观门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 善男子其法师下第二广答十三忍。即为十三段。就初习忍有三。第一内凡伏忍初习忍十住也。第二善男子习忍下举失显得。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萨。第三是定人者下显得还结习忍位也。就初习忍有八句文。初标忍名位。文云是习种性菩萨也。第二别明四部众在家二众名优婆塞优婆夷。有本云波差优婆差外国语音不同有此异耳。此间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二众者一名比丘此名破烦恼。二名比丘尼此名为女。第三修习德行文云修行十信。十信者即前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种心。十信者一精进心乃至第十回向心。第四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第五作十四根观。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四是生死根本故成实论名往来根。生死过患故菩萨先须观之。三无漏根入圣位非过不须观之。信等五根不断善根亦不观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观十四。喜乐舍意此四虽通漏无漏是染污根本。所以不除也。第六发菩提心者智度论云五种菩提。是第五无上菩提心也。涅槃经四种菩提发第四上上观菩提也。大品经三种菩提第三佛菩提心也。第七常修三界忍者观三界念念皆不净是诸漏本。无一念净处即得不净忍也。以作上来诸观名佛弟子故云住在佛家也。第八修六和敬与物同修名之为和。共相受德目之为敬。三业同修为三。同戒同见同学八万四千度名六。余经以同利利为六也

善男子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 善男子下习忍内大段第二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十善。举失显得也。就文有六句。初法说明外凡菩萨行十善由有进退。譬如下第二举轻毛喻善趣见理未明。数数退大住小乘。似彼轻毛随风动转不能正住。是诸菩萨下第三合喻。虽以十千劫下第四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进位也。发菩提心下第五明发无所得心得入习忍位也。亦常学下第六结是不定人不可名字也

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轻佛法经书作反逆罪言非佛说无有是处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 是定人下习忍位中第三大段显得还结习种忍也。就文有三初得生空位。此人得人空无我解也。亦名假名空。必不起下第二明离过五逆如前说。六重者四重加沽酒为五不说四众罪过为六。二十八轻者出善生优婆塞经。第一不供养父母师长。二者耽乐饭酒三者不能瞻身病苦。四者有乞食不能随多少与而令空去。五者若比丘比丘尼长老尊宿处优婆塞等不须礼拜问讯。六者若见四果犯戒生憍慢心。七者月月不能持六齐受八支戒。八者四十里有讲法处不往听。九者受招提僧卧具床座。十者疑水有虫故饮。十一险难之处无伴独行。十二无伴独宿尼寺。十三若为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十四若残食施四部众。十五若畜猫狸。十六畜养象马牛驴一切禽兽不作净施。十七若不储僧伽梨衣钵盂锡杖。十八若为身田作。十九不得自为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取贵。二十若在非处非时行欲。二十一商贾贩卖不输官税盗弃而去。二十二若犯国制。二十三得新果菜不先奉三宝先自受用。二十四僧若不敢说法赞叹辄便自作。二十五若在沙弥比丘前行。二十六僧中行食不得撰择取美过分而取。二十七不得养蚕。二十八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方便付嘱而舍去。佛法经书作反逆罪言非佛说者。于佛法真佛说言非佛说。实非佛说言是佛说者无有是处。以一阿僧祇者从善趣初心至满心习种位合迳一阿僧祇也。始得入僧伽陀位者第三段结习忍位也。外国名僧伽此方名习种性。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问习种性更有异名复有别称。答璎珞经明有六名。在性名习种性在信名坚信。在忍名信忍在慧名闻慧。在定名习相定在观名住观。问云何名十住。答。一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位内王名铜宝璎珞

复次性种性行十慧观灭十颠倒及我人知见分分假伪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无定相无自他相故修护空观亦常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罗陀位 复次性种下第二明中忍文有八句。一标名二出行德三灭惑四知俗。五修观六辨行多少七修行时节八结名。第一标名文云性种性也。第二出行德文云行十慧观。十慧即前教化品十止心也。四意止为四即四念处。三善根为七即慈施慧。三意止为十。三意止者所谓三世忍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第三灭惑文云灭十颠倒。十颠倒者常乐我净四对四依止。三烦恼颠倒对三依止。过去因忍对因倒未来果忍对果倒现在因果忍对因果倒也。或可如地持论发心品中说。十种烦恼为十倒也。我我所通障十地。性种人少分灭也。第四知世谛假有非实文云分分假伪不可得也。第五空观文云无自他相修护空观。观我人无有自他相故空即三空观门。具足未得名修已得名护。第六辨行少多。文云常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者。以无间修故不去离心也。第七修行时节文云以二阿僧祇也。第八结名。波罗陀位者此名性种性。三藏师云义翻为守护度。所习诸行能坚守不失也。从善趣初心至性种位时迳二阿僧祇劫也。璎珞经有六名在性名性种性在坚名法坚。在忍名法忍在慧名思惟慧。在定名性定在观名行观。问云何名十行。答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也。位内王名银轮王

复次道种性住坚忍中观一切法无生无住无灭所谓五受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如实性不可得故而常入第十第一义谛心心寂灭 复次道种下第三明上忍有六句。初标名二行德三观解四为物受生五修行时节六结位。第一标名名道种性。第二行德文云住坚忍中即前教化品十坚心。十坚者一戒忍二知见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脱忍六三界因果空忍七无愿忍八无相忍九无常忍十一切法空无生忍。第三观解文云观一切法无三相。所谓以知五受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如实性者无所得不二性也。以知诸法无所有故云不可得。文云常入第十第一义谛者牒前五受为五。三界为八世谛为九真谛为十也。从前观向后故言常入第十第一义谛也。心心寂灭者前观诸境无生今明能缘之心亦寂灭也

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业习果报未坏尽故顺道生故复以三阿僧祇劫修八万亿波罗蜜当得平等圣人地故住阿毗跋致正位 第四为物受生文云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下释受生意。以业习未尽故地前三贤菩萨为物受三途生。以无始愿为因大悲为缘发愿入三途教化众生也。第五明修行时节文云三阿僧祇劫。修八万亿诸度将入初地故云当得平等圣人地。第六结位阿毗跋致正翻为不退也。道种性例前有六名。在坚名坚修在忍名修忍在慧名修慧在定名慧定在观名向观。十回向者一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平等善根回向七等观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也。璎珞经名金轮王

复次善觉菩萨摩诃萨住平等忍修行四摄念念不去心入无相舍灭三界贪烦恼于第一义谛而不二为法性无为缘理而灭一切相故为智缘灭无相无为 复次善觉下次明信忍就初地又有十段。初标名二叹地功德三明空有两解四灭惑五得二无为。六解法方便七明二智成就八进行九结位十以四大藏益物。第一标名者文云善觉菩萨也。第二叹地德行文云住平等忍初地证信空有并观故云平等忍。第三明空有两解文云修行四摄即有解入无相下即空解。第四灭惑文云灭三界贪烦恼。第五明得二无为文云于第一义而不二。灭一切相是数灭无为

住初忍时未来无量生死不由智缘而灭故非智缘灭无相无为无自他相无相无无相故无量方便皆现前观实相方便者于第一义谛不沈不出不转不颠倒遍学方便者非证非不证而一切学 住初忍下未来生死不起即非数缘灭无为。无自无他相者由自故有他自无故他亦无。一无遣自一无遣他二无双遣故名无无相也。第六释法方便文有六子句。一实相方便二遍学方便三回向方便四魔自在方便五一乘方便六变化方便。第一实相方便者文云于第一义谛而不沈不出。二乘沈空凡夫沈有动转颠倒也。菩萨于实相无有沈出故不颠不倒也。第二遍学方便者文云非证非不证。菩萨空有并观齐行不二故云非证非不证。而一切学者明大小遍学名一切学也

回向方便者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萨婆若魔自在方便者于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动一乘方便者于不二相通达众生一切行故变化方便者以愿力自在生一切净佛国土如是善男子是初觉智于有无相而不二是实智照 第三回向方便者文云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萨婆若。有三种回向一回因向果所有善根向萨婆若果。二回果向因与一切众生共也。三者回向无所得故离相也。非住果者不住人天二乘果。非不住者住初地已上四种果。调柔果发趣果愿智果摄报果。又非住者不住四果非不住者住萨婆若果也。第四魔自在方便者文云于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动。同魔而行佛道魔不能坏。表二义一者欲引邪入正。二明邪正不二解魔事无所有即是佛事。四魔者烦恼魔阴魔死魔天魔也。欲明初地菩萨能降伏四魔故云不为所动也。初地菩萨断初地惑故离烦恼魔得法身故离阴魔。得道法力故离死魔得不动三昧故离天魔。若依大集经四谛三空四念处等治四魔。如此等示行非道通达佛道也。第五一乘方便者文云不二相通达众生一切行故。唯行一大乘不二法门以化众生也。第六变化方便者文云愿力自在生一切净佛国土起身通益物也。愿力者是起通心言自在者明其通体智慧。言生一切净佛国土者明其通用。道理亦生秽土略故不说。第七明二智成就有三意。初法说譬如水下譬说乃至下合譬。初法说中前明实智后明方便。文言初觉智于有无相而不二者是实智也

巧用不证不沈不出不到是方便观譬如水之与波不一不异乃至一切行波罗蜜禅定陀罗尼不一不二故而二行成就以四阿僧祇劫行行故入此功德藏门无三界业习生故毕故不造新以愿力故变化生一切净土常修舍观故登鸠摩罗伽位以四大宝藏常授与人 巧用下明方便智。譬文云如水与波不一不异者。明动义异湿义似行义异理义。言不异者明波体即水体似行体即理体。合譬中文云乃至一切行不一者明行相异理。又明诸行体同义别。言不二者明理行体同。又明诸行体同其似波水。合前成不一不异之言也。今所明二智不同他说异实智外别有方便。所言实智者即方便实也。言方便者实方便也。岂可言一岂可言异。譬说中自显也。第八进行有四子句一明久行故入此门。文云四阿僧祇得入者过前三忍故云四阿僧祇。二无三界业报生文云毕故不造新。更不受三界果报故云不造新也。三以愿力受生。以地前三十心无漏为因无明为缘感三界外初地变易生也。四常修舍观舍所断诸烦恼也。第九结位。鸠摩罗伽者此方名童子地。以生在佛家亦名离欲地亦名胜恶魔地。初地离五怖畏过二乘魔也。第十常以四大藏益物。四大藏者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杂藏也。亦可。依胜鬘经一名人天善根藏二声闻藏三缘觉藏四大乘藏。亦可。依地持四摄益物为四藏也

复次德慧菩萨以四无量心灭三有嗔等烦恼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故以五阿僧祇劫行大慈观心心常现在前入无相阇波陀罗位化一切众生 德慧下第二地文有五别。一标名二智断三住中忍自行四修行时节五结。第一标名文云德慧菩萨。第二智断文云以四无量心者。明智也灭三有烦恼即断也。第三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者叹自利行相也。第四明修行时节者。文云以五阿僧祇者怙前四为五也。第五结云入无相阇陀波罗者。此翻为度黑闇无复黑闇亦名无畏地。三藏师翻为满足也

复次明慧道人常以无相忍中行三明观知三世法无来无去无住处心心寂灭尽三界痴烦恼得三明一切功德观故常以六阿僧祇劫集无量明波罗蜜故入伽罗陀位无相行受持一切法 明慧下第三地文有五别。初标名二忍名三智断四进行时节五结位。第一标名者文云明慧道人也。第二标忍名文云无相忍中行者明信忍上品也。言三明者照三世无生。故云无来无去无住处。三世不可得观尽于缘。心心寂灭缘尽于观也。第三智断者文云尽三界痴烦恼也。第四进行时节者六阿僧祇。足前五为六也。第五结位文云入伽罗陀位者此云度边地也

同类推荐
  • 东北舆地释略

    东北舆地释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史

    学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Antichrist

    The Antichr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纬坤灵图

    易纬坤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玫之情

    玫之情

    万丈深渊,悬崖之上。她那双紫蓝墨色的瞳中强忍着泪水,说:"爱你如何?不爱你又如何!"
  • 火星人和金星人的秘密花园

    火星人和金星人的秘密花园

    本书综合了心理学中关于男女因性别不同而在心理上不同的观点,并把男女在交往中的心理以分类的形式对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男女在交往、婚恋及夫妻关系上的心理差别,讲述了应如何了解异性心理,如何适应对方等,尽管作者试图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阐释这些差别,尽管这些技巧开始时也许显得有些做作,但最终会变得非常自然。它们只是我们已使用了数百年的社交的语言技巧的延伸。作者并不试图去引导什么,也不试图让读者在看完此书后有什么“理论指导”,但是这本书对提高男女一般交往以及婚恋男女生活的质量,正确处理好青年男女的恋爱等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都市龙神

    都市龙神

    白子轩一名在校大学生,在一次钓鱼中,被一条上古冉遗鱼拖入水中,经历重重匪夷所思,惊秫、恐怖的奇幻考验,成为龙神的传承者。在大都市里,慢慢的磨练自己、探秘上古神墓、解开万世之谜,与妖魔展开了无数生死间的搏斗。与清纯校花、仙境美女、之间发生的搞笑趣事!勇斗神魔、不畏仙人威压、经历重重天劫、最终成就新一代都市龙神……
  • 流氓神帮

    流氓神帮

    无节操无下限,一帮逗比加流氓。新一代剑神玩转神仙学院。
  • 问情之一念为魔

    问情之一念为魔

    “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无论如何,忘川河旁,三生石上,会刻下我对你的思念。但……”她望着她,顿了顿,“倘若你不来呢。”他掠过她额间的一缕发丝,浅浅一笑:“怎么会呢?就算是我跳下去还活着,我也死了去找你。”他和她,前世鸳盟。他踏上了修仙路,她堕入了魔道途。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宿命,可否守得云开见月明?魔,是仙与妖的结合之物,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但据传说,这世间是没有魔的,一方面是因为仙与妖这跨种族的远缘杂交,很难孕育出生命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代的魔种,都会在仙佛两界的夹击下胎死腹中……这是一个关乎神魔与爱情的故事……
  • 吴昊

    吴昊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绝世好人的名头,究竟是荣誉,还是利器?九州大陆,诸雄争霸,究竟是为逆天,摆脱囚笼,还是只为一己之私,谋断成空!百年谋划,夺天之战,究竟是重立天条,再铸天庭,还是一切成空,化为镜中花水中月!
  • 阿梅的聊斋

    阿梅的聊斋

    阿梅是个陆小左的徒弟,陆小左是个穿越者,后来陆小左失踪了,阿梅踏上了寻师之旅。。。预知后事如何,请点开阅读。。
  • 红衣为珏

    红衣为珏

    现下穿越大多千篇一律,我想写点不太一样的。(本文作者取名废简介废!!各种废啊,若有欠扁之处还望包含,见谅见谅~)
  • 名门绅士①,旧爱

    名门绅士①,旧爱

    名门绅士系列之一:简单的说:这是一个以耐力不错的少女暗恋一个大才子帅哥为开始的故事。在偷偷摸摸暗恋的路上,少女还算是一帆风顺。但,马有失蹄贼有失手,暗恋变成公开的秘密之后,踩到桃花劫的少女就开始引狼了。有看到鲜肉不流口水的狼吗?没有!所以,被少女追的那头‘狼’也掉头回来了……总结:这是个少女在‘狼群’里杀出重围的故事。(艾玛,我忽然发觉我的简介真的好睿智,好体现我的智商。快夸夸我……什么?少女最后被哪只狼吃掉了?呃……)*季天冉:“旧爱就是旧爱,新宠就是新宠。”云长安:“旧爱能成新宠,新宠能成旧爱。”
  • 雄关漫道瓦罗兰

    雄关漫道瓦罗兰

    一颗天外飞来的“扫把星”打破了瓦罗兰往日的宁静,九星耀世,神器也随之出世,一时之间,瓦罗兰大陆暗流涌动。神器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九星耀世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个从天而降的麒麟之子,又会在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波澜?战火肆虐,大陆满目疮痍,一位位英雄横空出世,又能否挽救得了大陆陷落的命运?天地之大,且看麟玉和一百多位英雄如何扭转战局,睥睨乾坤,又如何与拉克丝、金克斯、蛇女、阿狸,……,甚至EZ——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