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6600000004

第4章

经。三根

释曰。第三三根差别德。言三根者。依本记云。一自性根。谓凡夫。二引取根。谓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谓如来。今解不尔。一未知当知根。二者已知根。三者具知根。然此三根。对见修道及无学道三位别者。诸宗不同。萨婆多宗。三无漏根。见道修道及无学道。三位差别。谓十五心名为见位。亦名未知当知根。第十六心。乃至金刚三昧。名为修道。亦名已知根。得尽智后。名为无学。及具知根。外国师说。十六心皆是见道。亦名未知当知根。余如前说。若广分别。如正理第九。婆沙一百四十二说。今依大乘智度论说。或十五心名为见道。或十六心名为见道。若依成唯识等。见道多种。一无相见道。二三心见道。三二种十六心。四九心见道。然此三根位差别者。如成唯识第七卷说。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无所未知。可当知故。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引发根本位故。三资粮位。谓从为得谛现观故。发起决定胜善法欲。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修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余二根位寻即可知。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若广分别。义如别章

经。十六心行

释曰。第四十六观门德。依本记云。十六心者。地前三十心。合为四心。登地为十。金刚与佛。合为十六心。今解不尔。谓缘四谛。起十六行相。行相即用慧为自性。而言心行者。心之行故。名为心行。非心即行也。此十六行。如俱舍论第二十六。论曰。有余师说。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名实俱四。缘余三谛。名四实一。如是说者。实亦十六。谓苦圣谛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如种理故因。等现种故集。相续理故生。成办理故缘。譬如泥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诸患故妙。脱众灾故离。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若广分别。如大婆沙七十九。今依大乘说十六行。如瑜伽四十四及集论等。若依辨中边论。唯有七种。分别七种。广如唯识或苦法忍等十六心。为十六行。义亦无失

经。法假(至)名假虚实观

释曰。第五三假观门德。依本记云。三种三假别教因成等。成实论宗。因生缘成相续三假也。通教名受等。大品等云。法假受假名假也。通宗如今义(解深密等三性三无性也)一真实。二依他三名字。法假则真实之法。受假则妄相。依他之心。受纳前境。名假则一切名相。与大品相应三空即三假空。名为三无自性。今解不尔。如大般若。一者法假。谓能成五蕴。从缘生故。二者受假。谓蕴所成相续假者。受五蕴故。三者名假。谓彼二名无实体故。遣三虚假观实相理。名虚实观

经。三空观门

释曰。第六三空观门德。言三空者。一空门。二无相门。三无愿门。萨婆多宗。空无我行。名为空门。灭下四行。名为无相。余十种行。名为无愿。此三亦名三三昧也。依经部宗勘。今依大乘佛地论云。遍计所执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即色声香味触男女生老死(亦名生住灭也)。则是涅槃无此等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愿求。观三界苦。无所愿求。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智度论第六云。知一切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无等。是名无作三昧。一切法无有相。一切法不受不着。是名无相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种种有中心不求。是名无作三昧。一切诸相破坏不忆念。是名无相三昧。具说如彼

经。四谛十二缘

释曰。第七四谛观门德。第八缘生观门德。就四谛门。两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释名有二。先通。后别。言四谛者。即是通名。四是标数。谛是实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如大婆沙。若依大乘。如所说相不舍离义。由观此故。到究竟。清净义是谛义。如瑜伽说。言别名者。一苦。二集。三灭。四道。逼迫名苦。生长名集。寂静名灭。出离名道。广如婆沙俱舍正理。第二出体。萨婆多宗五取蕴是若谛。有漏因是集谛。彼择灭是灭谛。学无学法是道谛。依经部宗。诸名色是苦谛。业烦恼是集谛。业烦恼尽是灭谛。止观是道谛。依大乘宗亦同经部。故不繁述。广如别章。言十二缘者。谓无明行乃至老死。三除中愚。于境不了。故名无明。福等三业迁流造作。名之为行。眼等八识。了别境界。故名为识。想等色等召表质碍。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长心等。名为六处。苦等三触。触对前境。故名为触。苦等三受。领顺违等。名之为受。自体等贪。贪染自境。故名为爱。欲等四取。执取境等。名之为取。行识等种。能招生等。故名为有。识等五法。本无今有。名之为生。即彼五法。衰变灭坏。故名老死。若具分别。义如别章

经。无量功德皆成就

释曰。第四总结德也

经。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

释曰。第二辨缘觉众。于中有三。初标数辨类。次赞其功德。后总结功德。此即初也。八百万亿者。举其总数。大仙缘觉者。显类差别。依本记云。自然朗悟。故名大仙。今解。仙者常乐寂静。如居山者。故名大仙。是故瑜伽释云。常乐寂静。不欲杂居。无师独悟故名独觉。然彼仙人。有其三种。一佛。二独觉。三五通。如大婆沙一百八十三。今对五通。故名大仙。问佛众会中。有缘觉不。若言有者。大严经说如何会释。彼第一云。一生补处菩萨。将欲下生。有天子下阎浮提。告辟支佛言。仁者应舍此土。何以故。十二年后。当有菩萨。降神入胎。是时五百辟支佛。闻天语已。从座而起。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化火烧身。入于涅槃。若言无者。此经所说八百万亿大仙缘觉。复如何通。答诸说不同。一云。秘密即有。显现即无。故智度论云。佛法二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现。初转法轮。有三乘人。各得其果。是秘密众。今此经中。依秘密说。故言有也。大严所说。依显现众。故不相违。一云。独觉自有二种。一者。本性独出无俱。二者。先是声闻。后成独觉。如五百仙人一时出者。如旧婆沙四十二说。解云。二经各据一人。亦不相违。有说。独觉自有二种。一麟角喻。独出无二。当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并出。此有二种。一是缘觉性。如五百仙人。二是声闻种性。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云。五百仙人者。多是声闻种性解云。既说多言。故知此经八百万亿仙人者。或是声闻种性。或是缘觉种性。而言出无佛世者。依多分说。又杂集论十三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乃至或未起顺决择分。或先已起。或先未得果。或先已得果。出无佛时也。唯内思惟圣观现前。或如麟角。或复独胜部行。若先未起。亦未得果。方成麟角。余名部行。广如彼说

经。非断非常。四谛十二缘皆成就

释曰。第二别赞功德。非断非常者。于四谛中。集谛是因。苦谛是果。十二缘生展转相生。如是因果。皆离断常。又解因果相续不绝。如成唯识。因灭故非常。果生故非断。非断非常即因果中道。四谛缘生。义如上说

经。无量功德皆成就

释曰。第三总结德也

经。复有(至)摩诃萨

释曰。第三显菩萨众。文别有四。一标数辨类。二略辨位地。三别赞功德。四总结功德。此即初也。然诸菩萨名有二种。一者通名。有十六种。一名菩萨。二名摩诃萨。乃至十六名为法师。二者别名。谓曼殊室利。及弥勒等。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即十六名中。前二名也(此十六名。广如瑜伽显扬等论也)又此二名。若具梵音。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为存略故。但言菩萨摩诃萨也。菩提名觉。萨埵名有情。或精进义。故摄大乘无性释云。言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从境得名。如不净观等。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亲光三释。故佛地云。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复须说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广释菩萨。义如大品及大智度论等)

经。皆行阿罗汉

释曰。第二略辨行位。释阿罗汉义如上说。而诸菩萨名阿罗汉。有其三义。一者。阿罗汉回心向大。仍本名说阿罗汉。二者。十地诸菩萨众。皆受应供。三者。佛果名阿罗汉。大地菩萨行阿罗汉。亦名阿罗汉。此义分别。如成唯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于是孤单被吞没了

    于是孤单被吞没了

    蹦极那天我紧紧抱着宁非,我们在半空中呐喊盘旋,像两只逃出囚笼的鸟儿,风刺激的在耳边呼啸而过,巨大的俯冲力和高速下降的恐惧感让我身体麻了一下,但是抱着他的时候心就渐渐平静下来,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认可我们。我高声呐喊:“宁非,我爱你!”宁非也紧紧抱住我,虽然闭着眼,但是我能感觉到出她渐渐靠近的嘴唇在我耳边说了一句:“我也爱你。”于是两个男人的心开始越靠越近,我在宁非的怀里,一下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怕了。
  • 夜空中没有多余的星星

    夜空中没有多余的星星

    他,“我”小时候的小王子,他深深伤害了“我”,却还要和他走在一起。她,“我”儿时遇见过一次的小女孩,绿色的眼瞳,有着一种神秘感,偶然的一次相遇,是否为命运的注定?她,“我”儿时最好的朋友,是否还会见面?她,与“我”同桌六年的婉,因考试失利离开了西城,“我”和她,是否还会见面?他,“我”网上认识的人,慢慢成为朋友,他伤害了“我”,“我”责备过他。她,他认为的最好的哥们儿,“我”喜欢她,但却恨透了他,他为她,伤害“我”。一切的一切,都在小说里,等你来揭晓!
  • 马戏团大逃亡

    马戏团大逃亡

    小动物们被一个坏富豪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他们会怎么逃脱呢?狡诈的狐狸又会怎么通风报信呢?它们的命运如何?所有答案尽在《马戏团大逃亡》。
  • 我有萝莉一大群

    我有萝莉一大群

    “哈哈!我爸是李刚,跟我斗,玩死你!”“我?没啥,但我有萝莉!”张青淡然地道“小子,我爸是市长,小心你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张青羞涩地道“不好意思!我只有萝莉!”“小子,我欲收你为徒,快跪下拜师吧!”这下张青怒了“麻痹的!老子说了,老子只有萝莉。有了萝莉,什么李刚,什么市长,什么武林高手,都他女马的是渣渣!”——————
  • 北辰剑

    北辰剑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等数千人北撤,北宋灭亡。金兵攻陷汴京前后,烧杀掳掠,奸淫妇女,自正月二十五日,开封府津送人物络绎入寨,选收处女三千,余汰入城,分封诸将,不从者,即死!北方沦陷,沃土千里之地,哀嚎一片,少有光明。
  • 温柔达令追逃妻

    温柔达令追逃妻

    他,温柔,帅气。她,美丽,优雅。一场邂逅,他们一见钟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场车祸她疼爱的妹妹成了植物人,而她又被告知妹妹曾经怀过他的孩子。难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吗?为了给妹妹讨回公道,她毅然与他步入婚姻殿堂,只想要寻一个真相。她故作任性,撒泼耍赖,与别人上演一场红杏出墙戏码。而他对她,体贴包容,耐心哄慰,披铠甲力战情敌。商场上的他更是运筹帷幄,小窝里却与她温柔旖旎。她躲,他追,展开了捍卫爱情的温柔角力。当一切水落石出,她又将何去何从?那颗单纯的心还是否能再守住?【场景一】“璨,对不起!”“傻瓜,说什么呢?”“璨,我爱你!”“吱……”一阵紧急刹车的声音,这个不解风情的杨敏,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说这句话,难道是要再出一场车祸?“咚咚咚!”有人开始敲车窗玻璃,嘴里还咒骂到,“你特么怎么开车的?想死啊?”崔佑璨摇下了车玻璃,连说了好几个“对不起”,对方才骂骂咧咧的回到车里发动车子离开了。“对不起,我好像说错话了。”杨敏愧疚的低下头向崔佑璨道着歉。崔佑璨拿手轻轻的挑起了杨敏的下巴,深情的目光盯着她,“不,你没有说错话,你只是选错了说话的环境而已!”【场景二】“结婚!结婚就是我们从此以后要每天生活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在一起。”“啊?那是不是睡觉也在一起呢?”小毛再次发问。“对啊!”崔佑璨继续回答道。“可是,院长妈妈说,男生和女生是不可以睡在一起的。”好吧!崔佑璨被小毛带到坑里了。“啊!这……”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将暖心进行到底。
  • 误惹妖孽,废材小姐哪里逃

    误惹妖孽,废材小姐哪里逃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某女为劫财蛮横至极。“要钱没有,要命不给,要人呢,倒是有一个。”某腹黑笑的妖孽至极。
  • 凰燃天下:绝世大小姐

    凰燃天下:绝世大小姐

    她,21世纪新新人类,却意外来到异世。废材?靠,她什么时候被这么叫过!花痴?切,对着自己花痴算吗?草包?哼,你见过受人敬仰的草包?尔等无情,便休怪我无义!天既不仁,那灭了这天地又何妨!触我逆鳞者,虽远必诛!虽难必诛!虽险必诛!敢伤她的人,便看她的怒火燃尽这天下!他,大陆第一天才,却甘愿为一人守候百年,更名换姓。自恋?拜托那叫自信!腹黑?哦不那是你太蠢!毒舌?口才好有错吗?“哼,敢对孤不敬,你是想死还是不想活了?”不近女色只是为了等一人归来,隐藏实力只是为了守候一人。百年后,当她遇到他,当他等到了她,这天下,注定要被搅得天翻地覆!
  • 冷血恶魔:微笑天使堕落

    冷血恶魔:微笑天使堕落

    从前,天使是我的象征。但正因为如此,而被陷害。今日,我是冷血恶魔。也正因为如此,其他人都惧怕我。唯有他,她,愿意和我做朋友。呵!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们:我不需要!我只需要可以帮我复仇的人,其他没有用的,一边凉快去!
  • 北斗新君之权倾天下

    北斗新君之权倾天下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劣根性就会展露无遗,这个时候,神就会灭绝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人类灭绝的情况,现在的人们当然不得而知,他们只能看到一些史前文明。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拜物主义浓厚,人心不古,到处充满了贪婪,欺诈,恶毒,残酷。这个世界已经严重偏离了神引导的方向,为了避免再次灭绝人类,北斗星君指定善良聪明的张宝林为他的替身,行使北斗九星所有的法权,张宝林必须在六十岁以前运用威力绝伦的北斗九星星威改变中国的民风,如果失败,他的灵魂将永远孤独地飘荡在黑暗的异次元空间。“传我严旨,北斗九星所辖各部全力配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整顿食品安全问题”。“张鹗,李秀梅两人情比金坚,甚慰我心,特颁旨如下,消除李秀梅白血病症,延长两人青春期五年,寿命延长五年,命格各升一级,以示嘉奖”。他的话就是神旨,权威无人敢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