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5700000004

第4章

帝,改姓元氏,上皇敕自今祭天地宗社,勿用牲,唯荐以酒脯。造建明寺,诏每年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听大州一百人为僧,中州五十,下州二十五,著令以为常,诏懿德法师,听一月三入殿,俾朕餐禀道味,光饰朝廷。帝在位二十九年,手不释卷,暇则自讲,六宫侍女,皆持六斋,度僧造寺甚众。宣武帝,孝文帝次子,诏西域菩提流支,于紫极殿译楞伽经,帝亲笔受。又于式干殿。讲维摩经。国家大寺四十七所。三公等建寺八百四十所。百姓造寺院三万一千所。僧至二百万。时自西域来者三千余人,帝别立永明寺。房舍千余间以处之,远近承风,无不事佛。孝明帝,宣武次子,诏诸郡,立五级浮图,胡太后敕宋云,与沙门慧生等,往西天求经,四年宋云等使西域还,得佛经一百七十部。太和十八年。帝幸徐州白塔寺。寺有道登法师入灭。下诏伤悼。施绢千疋。斋一切僧。京城七日行道。中天竺佛陀禅师。志爱嵩岳。帝敕就少室山。立少林寺居之。师度弟子僧稠。慧光,孝明帝正光二年。达磨自梁入魏,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帝三诏不至,就赐摩衲袈裟,金钵,银水瓶,缯帛,师不受,三返然后受之。胡太后。建永宁寺在宫侧。铸金像高一丈六尺者一。如中人者十。王像二。造九层浮图。高十九丈。上刹竿高十丈。塔金铃铎如瓮大。静夜声闻十里。自佛法入中国。塔寺之盛。未之有也。魏国通有佛经。四百十九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

南齐高帝

方志并弘明集

帝在位持斋修十善。诵持般若经。书写法华经。四月八日。铸一千金佛像。七月十五日。普寺供僧。造陟屺正。观二寺。

萧子良

广弘明集

萧子良封竟陵王,与文慧太子,并精佛理,每招致名僧,讲论佛乘,尊法之盛,江左未有,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子良尝梦东方普光世界,天王如来,说净住净行法门,因注净住子二十卷,谓净身口意,如戒而住也。净行者,以诸业净则化行于世也(齐永明八年,感梦乃注法门三十一条,备载广弘明集三十二卷)。

梁武帝

出南史

天监二年癸未,侯景生,即齐东昏侯后身。是日志公在便殿,赐坐,忽颦蹙,引颈叹曰:仇敌生也!帝罔测。三年四月八日,帝舍道奉佛,亲制疏文曰:弟子萧衍,在昔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今舍旧习,归凭正觉,愿使未来生世,童男出家,广化众生,共取成佛,宁在正法,长沦恶道,不乐依老,暂得生天,陟大乘因,永离邪见(云云)。天监十八年。四月八日。帝延慧约法师于等觉殿。受菩萨戒设无遮大会。帝自受戒后。过午不食。膳无鲜腴。唯豆羹。粝饭而已。或遇事冗。不暇就食。日才过中。便漱口而坐。大同元年。法师入灭帝素服临丧哭之。辍朝七日。诏葬独龙山。从师受戒者万八千人。皆服缌麻。哭送葬所。太清三年夏四月,逆贼侯景陷台城,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讫,帝神色自若,使引向三公坐榻,谓曰: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乎?景惶惧,不能对,出谓左右曰:吾每据鞍临敌,矢石交下,了无所怖,今见萧公,使人畏慑,岂非天威难犯,吾不复见之矣。及景自称大丞相,而征求无已,帝恶,后寝疾,安卧不动,斋戒不衰,日夕念佛,不绝于口。时皇子侍侧。五月丙辰,大渐,不能进膳,久而口苦,索蜜未至,而举手曰:荷荷(荷即莲花,鉴以荷荷为愤怒之声,何毁之太过耶)。遂崩于净居殿,年八十有六,在位四十九载。帝日角龙颜,舌纹八字,项有浮光,身映日无影,右手纹成武字,幼尝蹈空而行,所居之室,常若云气,人或遇者,体辄肃栗,前后受命符瑞,凡六十余事,及即位,太极殿常有六龙,各守一柱,其神奇异瑞,自书契以来,人君皆所未有。幼而好学,六艺备闲,棋登逸品,至于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并洞精微。虽登大位,万机多务,犹手不释卷,然烛测光,常至戌夜,撰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经义注讲疏等,合二百余卷,赞、序、诏、诰、铭、诔、箴、颂、笺、奏、诸文,凡一百二十卷。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数百卷,听览余暇,即于重云殿、同泰寺、讲说,名僧颖学,四部听众,常万余。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五十外,便断房室,不食酒肉,不取音乐,非宗庙祭祀,大会飨宴,及诸法事,未尝举乐。勤于政事,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然仁爱不断,每决死罪,常矜哀流涕,然后可奏。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常理衣冠,小坐,暑月,未尝褰袒,虽见内竖小臣,如遇严宾焉,谥曰武帝,庙号高祖(四部。即四众)。

释鉴曰:因果之故严矣哉!仁慈之德大矣哉!东昏以武帝为仇,终必致报,武帝道隆德重,东昏但能使其失国,不能复害其身,帝其以身示现,令两义双彰,为天下万世法者乎!元帝承圣元年壬申四月,景败,寻伏诛,传首江陵,暴尸于市,士民争食之,并骨皆尽。

史官魏征曰: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爰自诸生,不羁之度,属昏凶肆虐,天伦及祸,紏合义旅,将雪家冤,曰:纣可伐,不期而会,龙跃樊汉,电击湘郢,剪离德如振槁,取独夫如拾遗,其雄才大略,固不可得而称矣!既悬白旗之首,方应皇天之眷。而布泽施仁,悦近来远,开荡荡之王道,革靡靡之商俗,大修文学,盛饰礼容,鼓扇玄风,阐扬儒业,介胄仁义,折冲樽俎,声振寰区,泽周遐裔,干戈载戢,凡数十年,济济焉!洋洋焉!魏晋以来,未有若斯之盛也。

念常曰:魏征公论梁武帝,可谓天下仁人之言也。而新唐史,萧瑀传赞亦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焉,厥终无大恶,以浸征而已,故余祉及其后裔,以此验征公之论,益可详矣!然韩退之尝曰:梁武饿死台城,盖谓其屏嗜欲,绝午后食,至临终斋戒不衰,在恣情丰美享用者视之,近乎饿死耳。犹孔子称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其征意乃所以成其美焉。岂谓不得食而饿死哉!凡谓得失成败,如魏征公之言,乃春秋责备贤者之旨,得不为万世之公道哉!

梁昭明

出梁史

名统武帝长子,卒谥昭明,五岁遍诵五经,天性好佛,于东宫立慧义殿,招天下名僧居之,凡佛经论,披览略遍,撰诸注述,自出宫二十年,不畜声乐,唯以法为乐。

沈约

广弘明集

约字休文,不饮酒,少嗜欲,居处俭素,仕至尚书仆射。尝着忏悔文,对三宝前忏悔,其词恳切,追自愧责,又着中食论一卷,谓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皆使心神昏惑,不能得道,故圣人禁此三事。复有千僧会愿文,慈悲论礼佛愿疏,舍身等文(备载广弘明集)。

家训归心篇

北齐颜之推撰

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素归心,勿轻慢也。其间妙旨,具诸经论,不复于此少能赞述,但惧汝曹犹未牢固,略重劝诱耳。原夫四尘五阴,剖析形有,六舟三驾,运载群生,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慧,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明非尧舜周孔老庄之所及也。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之禁,与外书仁义五常符同。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至如畋狩军旅,宴飨刑罚,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为之节,使不淫滥耳。归周孔而背释宗,何其迷也?俗之谤者,大抵有五:其一,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迂诞也。其二,以吉凶祸福或未报应,为欺诳也。其三,以僧尼行业,多不精纯,为奸慝也。其四,以糜费金宝,减耗课役,为损国也。其五,以纵有因缘,而报善恶,安能辛苦今日之甲,利益后世之乙乎,为异人也。又戒杀家训云,儒家君子,尚离庖厨,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高柴曾晰,未知内教,皆能不杀,此皆仁者,自然用心也。含生之徒,莫不爱命,去杀之事,必勉行之。见好杀之人,临死报验,子孙殃祸,其数甚多,不能具录耳。

陈武帝(讳霸先,字兴国,仕梁,灭侯景有功,进位相国,封陈公进爵为王,受梁禅)

辩正录

永定元年,诏迎佛牙于杜姥宅,设四部无遮大会,二年,于杨州,造东安、兴皇、天宫、等寺。五月,帝幸大庄严寺舍身,翌日,表请还宫,设会供僧,布施,放生。金陵七百余寺,侯景焚荡几尽,帝悉令修复。译经讲道,诏写藏经,造金铜佛像,度僧尼各若干(金陵,战国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文帝(讳茜,字子华,武帝兄,昭烈王长子)

广弘明集

天嘉四年,于太极殿,设无碍大会,行舍身法,修治故寺,写经度僧,倍于前朝(出六帖)。

尝制法华忏文,略曰,窃以前佛后佛,种种因缘,已说当说,各各方便,莫非真语,悉为妙法,理无二极,趣必同归。但品位分浅深,觉悟有迟速;法雨一味,得之者参差。法雷一音,闻之者差别,是以小乘顿教,由此各名,声闻菩萨,因斯分路,至如鹿苑初说,羊车小乘,灰断涅槃,分段解脱。以诸佛之善巧,会众庶之根机,是曰半字,未称三点。及夫会三归一,返本还源,说大乘经,名无量义,灭化城于中路,驾宝车于四衢,衣里明珠,隐而还现,髻中珍宝,于焉始得。出宝塔于虚空,涌菩萨于大地,现希有事,证微妙法,最胜最尊,难逢难值。弟子以因地凡夫,属符负荷,欲宪章古昔,用拯黎元,所以凭心七觉,系念四勤,住菩萨乘,显无三之教,学如来行,开不二之门,汲引群迷,导示众惑。今谨于某处,建如干僧,藏法华忏,愿多宝如来,从地涌出,普贤菩萨,乘象空来,并入道场,证明功德,总持性相,同到无生(宣帝,昭烈王次子,于扬州,建太皇寺复造七级浮图,诏僧未满五夏者,皆参律部。帝在位,造金铜佛像,写藏经度僧尼,盛拟先朝,出释鉴)。

隋高祖

三宝纪隋纪辩正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国狂枭

    天国狂枭

    天使眼中的狂人,恶魔心中的教父,掌握天国经济命脉的大鳄,堕天使暗杀名单里的头号目标,这些让人目眩神迷的称号加一起,组成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屁孩。小屁孩自带全场嘲讽技能,不用动手,只要往那里一站,那欠揍的表情就能自动吸引仇恨,所有看见他的人,都恨不得在他脸上踩出几个脚印。奈何祸害遗万年,一代新人换旧人,死了一批又一批,当所有人都死绝的时候,这该死的小屁孩仍旧坚挺的活着,仿佛潭中万年老龟,愈发滋润……正应了那句话,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 邪天武斗

    邪天武斗

    斗者大陆!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经过第一次部落大战之后,他重生于万古年之后!从被人嘲讽是废物,到暗中有人助他形成斗魄,再到传说中的斗魔。他从此踏上了一条于世成魔的道路!黑袍男子究竟是谁?邢八尔长老与爷爷书信中到底提到了什么?究竟是一场阴谋,还是冥冥上天注定!
  • 穿越之腹黑天子:仰凤长鸣

    穿越之腹黑天子:仰凤长鸣

    传说中的“战场修罗”、“弑神”、不管是谁只要被她看上了都得说:“艾玛,人类的天敌来了,管他什么尊严不尊严的,在这种时候丢掉丢掉,逃命才是最重要的啊!”可是在意外穿越之后,“纳尼?敢说本小姐是废柴?!你们个个都不长眼睛么?”“一个绝世天才在这里哎,跟你保证,我这绝对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天赋耶,居然说我是废柴……”“凌渃令,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了!去死吧——啊,啊!”“咔咔咔”骨头的声音响起“哼,就凭你这种三脚猫功夫,还想杀我?回家去撒尿玩泥巴去吧!”“你就算下地狱,我也会陪着你,……对天起誓!以吾鲜血为证,若我对你有半点伤害,永世不得超生!”
  • 梦幻西游之职业玩家

    梦幻西游之职业玩家

    当梦幻西游化石级玩家意外重回梦幻西游内测之时,注定的,梦幻西游的历史,将会为他改变!小猪妮妮:环怪和女儿村门派被改的帐,凭什么都算我头上?你妹滴,这些都是我从无天小号那偷学的!暴躁外皮:好吧,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我就承认了,魔天宫的玩法,开创的始祖确实就是无天。无天:都怪我咯?三刀结束:你不结束我结束。无天:很可惜,服战遇上了我,你可以结束了!丁三石:我承认,无天是让我最头疼的梦幻玩家,没有之一。无天:......
  • 走我们一起回家

    走我们一起回家

    【现实背景延伸/虐甜文/主灿白/长篇】因为开学了,小说每周六固定更新,周三有时间更新。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文中人物性格与现实无关。(废话就这些,具体内容就看文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献上my90度深鞠躬?('ω')?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一婚到底:霸道总裁的首席娇妻

    一婚到底:霸道总裁的首席娇妻

    我们的女主叶芷露,因为自己家族的一些原因而导致他们家族马上就要破产,叶芷露的父亲和她的妈妈让她代表自己的家族去向我们的男主丰家少爷丰筠皓借钱,而丰筠皓则用借钱为难叶芷露,逼叶芷露和他结婚才会答应把钱借给他们家族而且不用还,回到家后她的父母都说让她嫁给丰筠皓,叶芷露一气之下无路可走答应了丰筠皓的要求和他结婚,婚后,他们……
  • 金玉娘

    金玉娘

    七絶一去不复归乌云压城城欲摧,阴霾万里天幕黑;纤纤弱女入狼窟,巾帼一去不复归。郎家湾的郎家大院,今天喜气洋洋,锣鼓齐鸣,唢呐声声,动听悦耳。吹着轻松的喜庆调。
  • 假面之后

    假面之后

    在世界的角落,或许就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总有不为人知的事,不为人知的人。他们是普通人,也许更是普通人眼中的能人异士。人,天生双魂,一魂为主,一魂伴生。主者为人,伴者生灵。异于常人的他们究竟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仙是魔?或正或邪?不为人知的他们又在领略着怎样的精彩……
  • 三大公主的爱情复仇之路

    三大公主的爱情复仇之路

    在五岁的时候,她,她,她被抛弃了。她们立誓要报仇,可是她们冰凉的心被他们给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