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600000015

第15章

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足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行相高;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而有楮墨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方处士仲舒、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着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勿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革,闻而叹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未能易也;吾忍乎』?顾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乾隆初,诏修「三礼」,求遗书;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写之。久之未就,书遂无傅者。

——见原书卷四十六(遗逸)页三下。

李灌(附甯浤)

先生名灌,字向若;陕西合阳人。幼警敏,读书日尽数千言。明崇祯癸酉举人。甲申之难,痛哭北上,与吕孝廉得璜约同死王事。渡河如晋,其父以书止之,乃不果。弃家东渡,至北郭寺,遂剃发为僧;放浪太华、黄河间。入山采药,或累岁不知所向;或黄冠缁衣,行哭都市。识者曰:『此必李子向若也』!迹之果然,已翩然遁矣。

国初,征书累下,皆引疾不起。行踪奇诞,多寄迹僧房梵宇,与田夫、牧竖伍。又自结茅庵于河浒,终岁屡空,晏如也。性至孝,负经济才,博极秘纬。诗文清雄奇宕,自成一家。与人言,闳衍浩渺,一归本于忠孝。长吏求一见,不可得。晚岁,于乳罗山凿石室以居;得田数十亩,名小桃花源。居数月,遁去。尝游华山,至落雁峰,方移目,有异人飞空而至,与语久之;且曰:『要知未来,但观已往』!语似有道者。先生卒,云中郭君匡庐为题碣曰「逸民李向若先生之墓」;路征君振飞书也。

同时甯柏岩者,名浤,字季腾,自号甯鸠山人;与先生同邑。少补诸生。性古执木强,言动不苟。邑贤令范公器之,招入西河书院,日与讲学论文。雅好古,工考证;发明「四礼」,于丧祭尤笃。国变后,尽室入山,家卧虎冈之北谷;为土室,终岁尸居其中。闲或登梁山临清泉,鸣琴寤歌,非其人即避去。足迹不入城市者垂五十年。

——见原书卷四十六(遗逸)页三下。

夏汝弼(附郭履跹)

夏先生汝弼,字叔直,号莲峰、一号莲冠道人;湖南衡阳人也。生有异禀。明季为诸生,刚介负气。鼎革后,佯狂高蹈,无定踪,岁丁亥,衡、湘兵乱,忽有称莲冠道人者携一童子、囊琴至湘乡之车架山,僦僧楼而止焉。日就古木鸣泉间,藉危石弹琴舒啸。已登白石峰、铜梁山观瀑布,辄数日不返。问其姓氏,不对;人亦莫能测也。邑士萧常赓见而识之,延至家,或歌、或哭;与语及时事,即闭目不答。居月余辞去,莫知所往。后闻其挈家入九嶷山,绝粒死。

先生与王船山交最挚,有遗诗曰「车架山同夕堂作」。夕堂,船山自号也。船山集中,与先生唱和诗尤多。车架山,在湘乡西南九十里;其对峙者曰白石峰。先生尝与船山同游峰巅,为之记;其略曰:『夫以是峰之特立出于群山之表,而其上苍苍无穷者且如彼,是果有所谓「天」耶?抑无所复名之而姑谓之「天」耶?天者,果有所帱欤?则亦宜有所不帱者存,何居乎?其必帱之荒远而始以为大乎?则吾未知其定有天焉者,否也!于是两人者选石而坐,不能去、不能留,歌无声、言无谓,相视久之,不得名其故。日已晚矣,乃遵所登之路而返』。读者谓不减「楚骚」「天问」云。

同县有郭季林先生者,各履跹;崇祯壬午举人。国变,隐居石狮岭下,足不入城市;竹坞药栏,日吟啸其中自乐。所着「涉园草」,王船山「南窗漫记」中盛称之;今不传。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一上。

唐访(附瞿龙跃)

唐先生访,字周之,号汲庵;湖南武陵人。以桂林籍,中崇祯壬午乡试第一;瞿忠宣公式耜见所对「五策」,诧为异人。永明时,特疏奏授庶吉士,掌制诰、备顾问;上「六代中兴法戒书」,奉敕入楚南联络勳镇。既知事不可为,乃痛哭祝发,筑食苦庵以终,号食苦和尚;自为之记。其略云:『和尚早遭荼苦,十岁遭父冤。中遭刖,已伸复蹶,今蹶已甚。和尚所遭,尚未有艾也。和尚三游燕、四入雒、一过秦,再历吴越、晋赵、闽粤乃返楚;赋帝京、记华山,访侯嬴、豫让墓,吊姑苏之台、问五湖之棹。渔舟不返,屈、宋同归。每入名山,喜独游,夜游雨、游雷、游雪、游石。喜蠢僧、喜瘦,喜燃炬夜坐大石上;喜卧佛阁反锁,鬼叩门、饥鼠窜瓦。喜与古人遇,牵其裾,平反其狱;不受古人欺。和尚喜筑庵,凡遇山水佳处,诛茅葺竹、负土洗石;扶石起对立如人,与揖、与诙语、与默坐,然后置庵。庵成,居十余日,即厌弃别徙如前。庵前高竹数本、短竹百数十本。庵侧水高二尺,来自二溪;至庵合,去复分。野草无算;白鸭一,足跛。庵后峻岭,无人迹,有木客。有大猿,时似老翁咳;穷奇、貙貘、囗〈鼠主〉鼯、囗〈豸殳〉貜、猩猩、狒狒、元兔、白麑之属无算。和尚以有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十月朔二日生,行年三十又一岁又八十八日为戊子元旦,筑食苦庵成;乃告母兄及妻妾暨友人:自今以往,呼我「食苦和尚」。以戊子元旦始,元旦后六十九日、寒食前一日记』。

又瞿天门先生者,名龙跃;汲庵同县人也。崇祯时拔贡。性嗜游,兀傲自喜。鼎革后,常出亡不归。所至有题咏,自镌绝壁上;纳稿瓢中,自号一杓行脚道人。诗有奇气,多棘塞之音;与汲庵相返。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一上。

张盖(附申涵光、殷岳)

张先生盖字覆舆,一字命士;直隶永年人。少敦气质,以能诗闻,工草书。

甲申之变,谢去学官弟子,悲吟侘傺,遂成狂疾。尝游齐、晋、楚、豫间;归,自闭土室中,饮酒独酌,醉辄痛哭。虽妻子不得见;惟同里申涵光、鸡泽殷岳至,则延入土室,谈甚洽。其为诗,哀愤过情,恒自毁其稿;或作狂草累百过,至不可辨识乃已。久之,狂益甚,竟死。涵光辑其遗稿,仅得百篇;其五言诗尤高简,力诣古人。

涵光字和孟,一字凫盟。父节愍公佳允,死国难(事详「明史」)。凫盟少以诗名河朔间,与殷岳、张盖称畿南三才子。以理学训其两弟,皆能立身扬名。明亡后,绝意进取。晚年,名益高。着有「聪山集」、「荆园少语」诸书。

岳字宗山,鸡泽举人。父太白,明末官陕西副使;忤杨嗣昌,坐法死狱中。宗山上疏,为文乞骸骨。比归,而京师陷;遂入西山,与其弟渊谋举义。事泄,渊被害;宗山匿凫盟家,得免。

顺治初,吏部按旧籍,除知睢宁县。甫之任;凫盟劝之归;慨然曰:『吾岂肯以一官易吾友哉』!遂投劾归。与凫盟晨夕唱和,相乐也。其能诗,自魏、晋以下屏不观;尤不喜律诗。所作惟古人体,莽莽然肖其为人。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一下。

李世熊

先生姓李,胜国诸生也;福建宁化人。名世熊,字元仲,自号寒支子。少豪宕不羁,自经、史、子、集及秦、汉、唐、宋、近代百家无所不览。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故其为文沈深峭刻、奥博离奇,如悲如愤、如哭如笑;虽非盛世和平之音,盖自称其所遇也。当天启、崇祯间,金瓯未缺,若预知有甲申以后事者。每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及江南北利害、备兵、屯田、水利诸大政,辄慷慨欷歔,惓惓有所属望。为诸生时,九试冠同列;典闽试者争欲物色李生为重,竟不可得。我朝定鼎,闽中尚拥唐王未归命;故大学士黄公道周、何公楷并荐先生,征拜翰林博士,辞不赴。尝上书刘念台先生,悲愤时事;及念台靖节,走福州请褒恤,时间其孤嫠。

丁亥,王师入闽;序应岁贡,辞。自是杜门居,绝迹尘市。有齮齕于郡帅者,帅遣某生移书逼入郡;先生复之曰:『天下人无官者十九,岂尽来高尚。书谓「不出山,虑有不测祸」;夫死生有命。岂遂悬于要津!且某年四十八矣,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岁;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时蜚语沸腾,先生矢死不为动;疑谤亦释。先生既以文章气节着,一时名大震。卒卯、壬辰间,建昌溃贼黄希孕剽掠过宁化,有卒摘先生园中二橘,希孕立鞭之;驻马园侧,视卒尽过乃行。粤寇至,燔民屋,火及先生园;其魁刘大胜遣卒扑救,曰:『奈何坏李公居』!当是时,虽盗贼亦知有寒支先生矣。先生积垒块胸中,每放浪山水,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概。尝诣西江,交魏叔子、彭躬庵诸君;相与泛彭蠡、登庐山绝顶,追维闯贼横行时事,太息流涕,不自知其所以然也。乙卯,耿精忠反,遣伪使敦聘;先生严拒之。自春徂冬,坚卧不起,乃得免。

先生自国变后,山居四十余年,乡人宗之;有为不善者,曰:『无使李公知也』!晚自号媿庵,颜其斋曰「但月」。所着「寒支集」、「宁化县志」、「钱神志」、「史感」、「物感」、「本行录」、「经正录」各如干卷。年八十有五,卒于家。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一下。

董说

董先生名说,字雨若,号俟庵,又字月函,浙江乌程人;前明尚书份曾孙也。负异才;年十七为诸生,撰「夕惕篇」以自厉。尝受「三易」之学于石斋黄子。

国变后,祝发为僧,号南潜;从继起大师受佛戒,尽焚其少作。继起者,兴化理宏储退翁也。本李氏,父兆嘉;耻与贼自成同姓,命之曰:『吾祖皋陶为大理氏,所由出也;其复氏「理」』。退翁遭国变,出家。浙东起事,诸亡命者为主之,多画策;连染几及祸。于是徒众皆走,而先生独从不去。先生所与共事继起者,为蘖庵、大瓢。蘖庵者,明大学士嘉鱼熊公开元。大瓢者,宣城沈公麟生;其父寿岳,以故监司死节者也。先生虽遁于僧,顾癖嗜文字,老益笃;相与赏析者,若江夏黄周星(九烟)、吴徐枋(昭法)、金俊民(孝章)、顾芩(云美)、吴江顾有孝(美伦)、徐崧(松之)、乌程韩曾驹(人榖)、嘉兴巢鸣盛(端明)、桐乡张履祥(考夫),皆遗老遁世无閟,而皆与先生善。先生所著书,有「易发」八卷、「河图挂版」、「诗律表」各一卷、「周礼纬」、「律吕考」、「岁差考」、「分野发」、「六书发」、「甲申野语」、「补船长语」、「梦史」、「残雪录」、「扫叶录」、「西荒诗」、「拂烟集」、「丰草庵」、「宝云」诸集,凡三十余种;合题曰「补樵书」。补樵,亦先生自号也。

先生往来浔溪、尧峰间,不常住持;述退翁之言,欲其无所系而道行教立也。其诗清淡荒远,草书尤奇逸。其「首阳咏」曰:『草笠古须眉,首阳一樵子;担柴入都城,闲话青峰里。云有两男儿,饥死西山趾;白发齐太公,泪滴青苹水。还顾召公言,采薇人已矣』。读者可以知其寄托焉。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二上。

芮城(附汤泰亨、戴笠、徐白)

芮先生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人。少负异才,博极群书;文行为一时冠。陈名夏、马世俊,皆师事之。

及明亡,弃诸生,躬耕穷山中;高隐杜门,足不履城市者四十年。名夏以大学士归乡,求一见,卒不可得。贻书候问,亦不发视;曰:『山泽之囗〈月翟〉,一与贵人接,便丧所守矣』。时人目为真隐。顺治十七年,「海寇」犯江宁,重先生名,礼聘之;先生峻谢不往。所着有「易象传解」、「四诗正言」、「礼记通识」、「纲目分注拾遗」、「沧浪吟」等书。与同县汤泰亨善,析疑问义无虚日。

泰亨亦高士,隐白盘山。岁遇君亲子卯日,辄屏食坚卧不起。年八十五,自知死期;别亲友,手题墓志,沐浴而逝。

又有戴先生笠、徐先生白,皆吴江人;同以高逸着。笠字耘野,明诸生。国变后,入秀峰山为僧。旋反初服,隐居朱家港,教授生徒。土屋三间,炊烟有时绝,而编纂不辍。潘检讨耒,实出其门。白字介白,亦弃诸生隐灵岩山之上沙。种蔬蓺果,捃摭以自给。诗画萧疏,无俗韵。故旧至,扫叶烹泉而已;三十年未尝出山一步也。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二上。

李魁春

李先生魁春,字元英,晚号筠叟;长洲人。故明诸生。与潜忠先生许玉重,以舅甥为莫逆交。当是时,流冠披猖,中原播荡;先生与潜忠论古今节义事,眦裂发竖,恨不能以诸生效死疆场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王者帝国

    王者帝国

    此书写的是一个初中生因家境贫寒父亲借了高利贷导致父母被杀,主人公冷玉龙为父母报仇后结识各种奇人异事张天虎鬼魅等人后慢慢踏足黑道经历各种生离死别走上王者巅峰的故事。
  • 临界之地

    临界之地

    绚烂的术式,在灵泉大陆的历史上,刻画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舞台剧。在这舞台剧之上,出生于岚天城的双泉天才,依糸,靠着他别样的本领,在上面逐渐划上一道锋利的痕迹。
  • 蛮荒天域

    蛮荒天域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许多种族在洪荒灭族,唯有一些种族存活下来,传承至今。这是一个洪荒时流下来的种族,这是一个谱写传奇的过程......
  • 演绎这嗜血的青春

    演绎这嗜血的青春

    当被人踩在脚下,我们是反抗还是认命?青春并不忧伤,但却被我们演绎的如此凄凉!青春本无罪,但却被我们用鲜血染满!!!读以此书,祭奠我们逝去的日子!
  • 有爱的舰娘

    有爱的舰娘

    要有爱,不要舰娘争霸。无所谓称霸世界,捞船就够了。
  •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亿万首席的腹黑新娘

    亿万首席的腹黑新娘

    她是前世造了孽,才会遇见了这个男人——一天到晚跟自己过不去,整天叨叨叨;明明就是个腹黑男,还装什么人品爆发户!别对着她耍温柔玩霸道好吗?她又不是纯情小女人……威逼利诱,挑衅玩暧昧,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好,看在你这么喜欢我的份上,我就爱你!但为什么你将温柔与爱情瞬间抽离,到头来全是一场精心演绎的欺骗?再遇见——求别说你爱我,我都已经不喜欢你了,所以我的首席,听清楚:床伴而已,认真你就输了!读者可加群:298554155,进行讨论,拍砖!敲门金手指:任何一本书中的一个人物名字
  • 我不想当大明星

    我不想当大明星

    2017爆笑、装逼打脸文。系统:尊敬的宿主,你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明星。而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找个女人收留你。左迁:我去!这任务是什么鬼?求包养?还有没有节操?系统:在你之前曾经有过三位宿主。左迁:噢~!那三位师兄现在肯定是大明星了吧!我可以去投靠他们吗?系统:可以!不过他们没有完成第一个任务,饿死街头了!左迁:......看猪脚如何装逼,如何作死!【非种马】本书书友群:1255028.欢迎各位书友加入
  •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人生就是一场心理博弈。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 浪迹天涯那些年

    浪迹天涯那些年

    万物自天地始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先有女娲造人补天,后又有伏羲以河图洛书为基,演先天八卦,创《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两部奇书,自此人族兴矣。几千年后,霸王项羽大破咸阳,火烧秦陵,相传一只金燕自陵中飞出,不见影踪。这金燕振翅一挥,便掠过千载岁月,竟载着一名孩童回到了原点。而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