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十,乃出游,涉江逾淮至吴越,思益交天下奇士;于吴门交徐枋、金俊明,西陵交汪渢,乍浦交李天植,常熟交顾祖禹,毘陵交恽日初、杨瑀,方外交药池、槁木,皆遗民也。当是时,南丰谢文洊讲学程山、星子宋之盛讲学髻山,弟子着录者皆数十百人,与易堂相应和。论者谓西江自欧阳、邹、魏宗阳明讲性学,陈、艾依复社工帖括,其声力气焰皆足动一时;易堂起,独以古文实学为归,风气一振,由先生为之领袖云。
康熙戊午,诏举博学鸿儒,先生被征;以疾辞。有司督催就道,不得已舁疾至南昌就医。巡抚疑其诈,以扳扉舁至门,先生絮被蒙头,卧称疾笃;乃放归。后二年,赴杨州故人约,卒于仪征;年五十有七。其妇谢氏,绝食十三日以身殉。彭躬庵及其未死时,执贽拜床下,奉为女师。
易堂九子,自三魏及躬庵、确斋外,曰李腾蛟(成斋)、邱维屏(邦士)、彭任(中叔)、曾灿(青藜),敦古友谊如骨肉子弟,无恒父师。高僧无可尝至山中,叹曰:『易堂真气,天下无两矣』!无可,明检讨方公以智也。凡戚友有难进之言或处人骨肉间,先生批却导窾一言,辄解其纷。或讶之;先生曰:『吾每遇难言事,必积诚累时与其精神相贯注,夫然后言』。所着有「文集」、「日录」、「左传经世」诸书。
伯子性敏善,强记。为诸生,于兵刑、礼制、律法,皆能穷析原委。遇难事,剖决如流。
客潮镇刘伯禄幙时,大兵围潮久不下,主兵者怒;约城下曰:『尽屠之』。伯子力言于刘,刘叩头力请;乃免。
范忠贞公抚浙,礼为上客;凡蠲荒、赈饥诸善政,伯子宣力为多。康熙丁巳,贼将刘大任踞赣,当事议抚之;大任扬言:非魏善伯来,吾不信也。时伯子客总兵哲尔肯所,遂遣之。友人及诸弟皆劝弗往;伯子慨然曰:『乡邦之祸烈矣,愿拌此身图之』!遂往。甫入营,官兵遽从东路急攻;大任疑卖己,曰:『先生来,将为贾林乎?抑效郦食其也』?伯子无以应,被拘留十月。大任变计走降闽,拔营日,伯子遂遇害。
子世杰字兴士,邑诸生。闻变,徒跣往迎丧,拔佩刀自刎;左右持之,遂日夜椎胸哭。死血结少腹下、目上,眴偻不能立,呼号二十日而死,年三十有三;人比之何炯、谢兰云。伯子着「文集」十卷、「杂俎」五卷;兴士所着,曰「梓室诗文集」。
季子少叔兄五岁。父命叔子授以书,笞骂皆乐受;曰:『叔兄爱我也』!比弱冠,更刻苦自励,学日进;两兄俨然以畏友待之。
既弃诸生,乃益事远游。历闽、粤,渡海达琼崖;北抵燕京,返辙夷门,过洛阳;南浮汉、阅沔,入秦关、涉伊水,经凤、滁道中:足迹几遍天下。所至必交其贤豪,寻访穷岩遗佚之士。尝省故人于韩城,往观砥柱三门。闻高士彭荆山居华山绝嶮,直上四十里;手铁纽、蹑飞磴访之,高韩昌黎痛哭处十里。慷慨性好义,所得金辄随手尽。居翠微峰顶,榜曰「吾庐」,更以自号。年六十六,卒。有诗、古文集。
子世效,字昭士;世俨,字敬士:皆有集,能世其家。
——见原书卷三十七(文苑)页一上。
王猷定(附陈宏绪、徐世溥、欧阳斌元)
王先生猷定,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选拔贡生。父时熙,明进士,官太仆卿。天启中,名在东林。
先生工诗、古文,为人倜傥自豪。少时,驰骋心伎,狗马、陆博、神仙迂怪之事,无所不好;故产为之倾。晚寓淅中西湖僧舍。为文多郁勃,如殷雷未奋;又如崩崖压树,枒槎盘礡,旁枝得隙突然干霄。书法亦重一时。自明季公安、竟陵之说盛行,文体日琐碎;先生与新建陈士业、徐巨源、欧阳宪万辈均能独开风气。所着曰「四照堂文集」。
士业陈姓,名宏绪,号石庄。父道亨,明进士,官兵部尚书。杨忠烈涟以劾魏阉削籍,公抗疏申救,不纳;遂投劾归。卒,赠太子少保,谥「清襄」。
士业性警敏,家集书万卷,昼夜讲肄。以任子,荐授晋州牧。时真定属邑多被兵,阁臣刘宇亮出督师,欲移师入晋州;士业拒不纳,遂被劾。缇骑逮问,士民哭阙下,颂其保城功;得释。谪湖州经历、署长兴、孝丰二县事,有惠政;寻免归。
入本朝屡荐不起。居章江,辑「宋遗民录」以见志。着有「石庄集」、「恒山存稿」、「寒衣集」、「周易备考」、「诗经、尚书义」等书。
巨源名世溥,姓徐氏。父良彦,明进士,官宣大巡抚。忤崔、魏,削籍,戍清浪。崇祯初,起大理卿,迁工部侍郎。
巨源年十六,补诸生。时东乡艾南英以文名,与巨源约为兄弟;江左钱谦益、姚希孟、里中万时华辈皆以杓斗归之。明南赣巡抚潘曾紘得祥符王维俭所修「宋史」,属巨源及晋江曾异撰重加更定;巨源才雄气盛,一往自遂。屡踬于锁闱;入本朝,遂绝意进取。
顺治初,溧阳相枋政,欲修征辟故事;直指使亲式其闾,又作手书遗司理持礼币往山中致之,拒不纳。所着曰「榆溪集」。
欧阳宪万,名斌元。幼奇慧,读书目十行下,终身不忘。为诸生,受知学使蔡忠襄懋德、侯忠节峒曾,二公皆礼以国士。姜公曰广、杨公廷麟尤相推重,称为奇才博学王景略之亚。与乐平王纲、南昌彭士望为兄弟交,讲求经济,以学业相砥镞。
尝为南左司马吕公大器草疏劾马士英二十四大罪;又尝佐督师史公可法幕府,史公荐擢推官。士英知吕疏出君手,衔之;摈弗用。
寻归隐。顺治乙丑卒,年四十四。有「文集」十二卷。
——见原书卷三十七(文苑)页三下。
丁澎(附陆圻、柴绍炳、毛先舒、毛际可、孙治、张纲孙、吴百朋、沈谦、虞黄昊)
丁君名澎,字飞涛,号药园;浙江仁和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礼部郎中。
少有隽才,与弟景鸿、囗〈氵荣〉并称三丁。吴梅村赠诗,有「兄弟文章入选楼」之句。早岁有「白燕楼诗」流传,吴下士女争采摭以书衫袖。婺州吴器之赠诗云:『恨无十五双鬟女,教唱君家「白燕楼」』!其为时倾倒若此。初,与同里陆圻、柴绍炳、毛先舒、孙治、张纲孙、吴百朋、沈谦、虞黄昊、陈延会诸君称西冷十子。通籍后,与宋荔裳、施愚山、张谯明、周釜山、严灏亭、赵锦帆酬唱日下,又号燕台七子。后以事牵累,谪居塞上者五年。卜筑东冈,躬自饭牛,吟啸自若。所作诗,语多忠爱,无怨诽之意;其所养可知矣。着有「扶荔堂集」。
陆圻字丽京,一字讲山;居钱塘。少与弟阶、培,感以文章经世自任;海内称三陆。又与陈君子龙等为登楼社,世号西陵体。事亲孝,刲股疗母病,久而知医。庄、钟史祸作,丽京与查继佐、范骧皆被株连;事白,叹曰:『今幸得不死,奈何不以余生学道耶』!
弟培,进士,官行人;死甲申之难。丽京亲歾后,弃家远游,不知所终。子寅,往来万里,寻之数年,卒不得,竟以死;时称其孝。
丽京生平不言人过;有语及者,辄曰:『我与汝姑自尽,毋妄议他人为』!着有「威凤堂集」、「西陵新语」、「诗礼二编」。
柴绍炳字虎臣,号省轩;在西冷十子中文名最着,持躬尤端谨。有「省轩集」。
毛先舒字稚黄,一字驰黄。出陈卧子先生门,又尝从念台刘子讲学。其诗音节浏亮,有七子余风。着「声韵丛说」、「韵学通指」、「韵白」、「匡床譔书」、「圣学真语」、「小匡文钞」、「思古堂集」、「螺峰说录」、「东苑文钞」、「蕊云晚唱」诸集。与西河、鹤舫齐名;时人谓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西河自有传)。
毛鹤舫名际可,字会侯;遂人。顺冶十五年进土,官彰德府推官。其学不及西河之博,亦不至如西河之悍僻;古文瓣香南丰。所着曰「松皋全集」。
孙治字宇台,钱塘人。以着述称于时;其文如商彝、周鼎,剥蚀之余光怪益露。生平笃友谊。陆骧武死,以孤女托,为择吴检讨任臣妻之;又为立嗣,以甥女嫁焉。吴锦雯宰南和,客死;往经纪其丧。着有「监庵集」。
张纲孙字祖望,改名丹;钱塘人。美须髯,恬淡不乐交游,好为诗、古文词。喜山水,穷幽蹑险。其诗悲凉沈远,有「小雅」之遗。论诗,谓『少陵七律能用「比」、「兴」;他人虽极工链,不过「赋」耳』。所着曰「秦亭集」。
吴百朋字锦雯,举人,官南和知县。少奇敏,读书五行并下;为文,数千言立就。居官有异政,歾后百姓立祠祀之。着有「朴庵集」。
沈谦字去矜;少颖慧,工诗、古文。初喜温、李,后乃循汉、魏以窥盛唐;其意贞而不滥,其声和而不流。着「东江草堂集」。
虞黄昊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丙午举人,官教谕。十岁,即善属文。尝薄柳州「乞巧文」,更作「辞巧文」;识者知其远到。
——见原书卷三十七(文苑)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