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5100000001

第1章

说寒温者曰:人君喜则温,怒则寒。何则?喜怒发於胸中,然后行出於外,外成赏罚。赏罚,喜怒之效。故寒温渥盛,雕物伤人。夫寒温之代至也,在数日之间,人君未必有喜怒之气发胸中,然后渥盛於外。见外寒温,则知胸中之气也。当人君喜怒之时,胸中之气未必更寒温也。胸中之气,何以异於境内之气?胸中之气,不为喜怒变,境内寒温,何所生起?六国之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国有相攻之怒,将有相胜之志,夫有相杀之气,当时天下未必常寒也。太平之世,唐、虞之时,政得民安,人君常喜,弦歌鼓舞,比屋而有,当时天下未必常温也。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

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成事,火位在南,水位在北,北边则寒,南极则热。火之在炉,水之在沟,气之在躯,其实一也。当人君喜怒之时,寒温之气,闺门宜甚,境外宜微。今案寒温,外内均等,殆非人君喜怒之所致。世儒说称,妄处之也。王者之变在天下,诸侯之变在境内,卿大夫之变在其位,庶人之变在其家。夫家人之能致变,则喜怒亦能致气。父子相怒,夫妻相督,若当怒反喜,纵过饰非,一室之中,宜有寒温。由此言之,变非喜怒所生,明矣。

或曰:“以类相招致也。喜者和温,和温赏赐,阳道施予,阳气温,故温气应之。怒者愠恚,愠恚诛杀。阴道肃杀,阴气寒,故寒气应之。虎啸而谷风至,龙兴而景云起。同气共类,动相招致。故曰:‘以形逐影,以龙致雨’。雨应龙而来,影应形而去。天地之性,自然之道也。秋冬断刑,小狱微原,大辟盛寒,寒随刑至,相招审矣。”夫比寒温於风云,齐喜怒於龙虎,同气共类,动相招致,可矣。虎啸之时,风从谷中起;龙兴之时,云起百里内。他谷异境,无有风云。今寒温之变,并时皆然。百里用刑,千里皆寒,殆非其验。齐、鲁接境,赏罚同时,设齐赏鲁罚,所致宜殊,当时可齐国温、鲁地寒乎?

案前世用刑者,蚩尤、亡秦甚矣。蚩尤之民,湎湎纷纷;亡秦之路,赤衣比肩,当时天下未必常寒也。帝都之市,屠杀牛羊,日以百数,刑人杀牲,皆有贼心,帝都之市,气不能寒。或曰:“人贵於物,唯人动气。”夫用刑者动气乎?用受刑者为变也?如用刑者,刑人杀禽,同一心也。如用受刑者,人禽皆物也,俱为万物,百贱不能当一贵乎?或曰:“唯人君动气,众庶不能。”夫气感必须人君,世何称於邹衍?邹衍匹夫,一人感气,世又然之。刑一人而气辄寒,生一人而气辄温乎?赦令四下,万刑并除,当时岁月之气不温。往年,万户失火,烟焱参天;河决千里,四望无垠。火与温气同,水与寒气类。失火河决之时,不寒不温。然则寒温之至,殆非政治所致。然而寒温之至,遭与赏罚同时,变复之家,因缘名之矣。

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夫四时非政所为,而谓寒温独应政治?正月之始,正月之后,立春之际,百刑皆断,囹圄空虚。然而一寒一温,当其寒也,何刑所断?当其温也,何赏所施?由此言之,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遭风逢气,身生寒温。变操易行,寒温不除。夫身近而犹不能变除其疾,国邑远矣,安能调和其气?人中於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转为温疾,吞发汗之丸而应愈。燕有寒谷,不生五谷。邹衍吹律,寒谷可种。燕人种黍其中,号曰黍谷。如审有之,寒温之灾,复以吹律之事,调和其气,变政易行,何能灭除?是故寒温之疾,非药不愈;黍谷之气,非律不调。尧遭洪水,使禹治之。寒温与尧之洪水,同一实也。尧不变政易行,知夫洪水非政行所致。洪水非政行所致,亦知寒温非政治所招。

或难曰:《洪范》庶征曰:“急,恒寒若;舒,恒燠若。”若,顺;燠,温;恒,常也。人君急,则常寒顺之;舒,则常温顺之。寒温应急舒,谓之非政,如何?夫岂谓急不寒、舒不温哉?人君急舒而寒温递至,偶适自然,若故相应,犹卜之得兆、筮之得数也。人谓天地应令问,其实适然。夫寒温之应急舒,犹兆数之应令问也。外若相应,其实偶然。何以验之?夫天道自然,自然无为。二令参偶,遭适逢会,人事始作,天气已有,故曰道也。使应政事,是有,非自然也。《易》京氏布六十卦於一岁中,六日七分,一卦用事。卦有阴阳,气有升降。阳升则温,阴升则寒。由此言之,寒温随卦而至,不应政治也。案《易》无妄之应,水旱之至,自有期节。百灾万变,殆同一曲。变复之家,疑且失实。何以为疑?夫大人与天地合德,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洪范》曰:“急,恒寒若;舒,恒燠若。”如《洪范》之言,天气随人易徒,当先天而天不违耳,何故复言后天而奉天时乎?后者,天已寒温於前,而人赏罚於后也。由此言之,人言与《尚书》不合,一疑也。京氏占寒温以阴阳升降,变复之家以刑赏喜怒,两家乖迹,二疑也。民间占寒温,今日寒而明日温,朝有繁霜,夕有列光,旦雨气温,旦昫气寒。夫雨者阴,昫者阳也;寒者阴,而温者阳也。雨旦昫反寒,昫旦雨反温,不以类相应,三疑也。三疑不定,“自然”之说,亦未立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梦之戒

    梦之戒

    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是我少年时梦想的结晶,也许写的不好,但它是我少年的见证(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稳定更新,但我会在更新时把作品一次性的更新上去,还请各位多多包涵):一枚神奇的戒指,带来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且看一位农村少年在得到这枚戒指后,如何开启他激情的岁月,如何走向他人生的巅峰。
  • 正如初见

    正如初见

    弯弯的眉眼中泄露出的笑意是谁的动力,微颦的眉头中渗透出的紧张又是谁的心魔。共奔赴世俗的战场,金戈铁马。只愿素衣翩迁,你我携手,共迎曙光
  • 穿回大明做公主(穿越)

    穿回大明做公主(穿越)

    二十一世纪,南安寺内。应希希陪着母亲到寺内烧香拜佛,祈求全家平安。应妈妈求了一支签。得道大师晃晃脑说:“令小姐的姻缘不在此世。”应希希听了并不信已为真,只当是他乱说而已。妈妈又问:“我女儿的生命线怎样,长寿不长寿?”大师看了看应希希的面相。“令小姐今天理当仙去,到另一世去寻找她的姻缘。”应希希听了,正欲骂大师咒她早死。不料,远处一辆大货车来势凶凶的撞入了寺内……就这样,她开始了穿越之旅!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善恶邪修

    善恶邪修

    君要开神作,一作成就网文界至高神,敬请期待吧。其它的灵感构思君都不要了,没有构思的可以来找我买那些构思。君以后只写那一本作品。如若再开新书,天弃、地弃、人弃.......................君以前打开的方式不对,今天悟了。编辑,麻烦帮我把书名改成《圣道魔君》或者就把我这部作品删除了去。谢谢
  • 血灵魔帝

    血灵魔帝

    一次绝对意想不到的意外,让主角穿到了一位妖族少主的身上,觉醒远古遗留的血脉种子,强大的血脉到底有何隐秘,看主角如何一步一步解密,与主角一起探索这个广袤的世界。
  • 快穿之公主修行记

    快穿之公主修行记

    (新手渣文,多多包涵哈~也许根本就没人看呢hhhhh)
  • 伍天

    伍天

    伍天新书’小说’就是没有人去构思过的,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每一本小说就是每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颖世界!一书一浩瀚宇宙天地,无奇不有。故事起源于··秋峰山脉,······伍氏的小少年:伍天,········亲们,一起去享受这一个美妙无穷,与众不同的世界么?与那些五彩缤纷的世界又有何不同?
  • 练生百死

    练生百死

    我若练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魔有如何。练生练死劫厄无惧。
  • 愿双栖

    愿双栖

    那日,他与她结缘,是在一个湖边。是他,跳入冰冷的湖水中,为她找到一根微不足道的簪子。之后,再次相见,是在百年之后的修成礼上,她记得他是凡间为她找簪子的男子,却不曾想他却是那身份尊贵,不可一世的玄帝,天地间的共主。“世间的帝可许你荣华富贵,而我仙界的主可许你永生永世。生是你的夫婿,死是你的命魂。”时间荏苒,他为她素手抚琴,又为她在炎炎夏日轻摇折扇,他们发丝相痴缠,痴的是情,缠的是心。来日方长,经过重重磨难也好,克服未来的磨难也好,我只想与你一起栖息,笑看尘世烦忧,儿女情长。曾记戏言身后,愿双栖共命,白首同归。生生世世,永不离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