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300000004

第4章

解第二段第一心中分二。初解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文。后解皆令入无余涅槃。总中罗什全无。流支云。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此论云。所有众生界。施设住施设已。与能断同。能断云。乃至有情界施设所施设。此中意说。外道尼干说。草木皆悉有命。佛则不尔。于五无量中。彼初说有情界无量是也。此中施设者名也。能诠之名。或名为想。因想起故。或名无体。但是心想之所意解。能起于想。故名为想。或名施设。法本无名。名者皆是假所施设。施设不称法体。非但名。是法上施设。亦是世尊为异外道说草木等以为众生。唯说若有内五蕴者以为有情。能施设者佛也。正施设体名所施设。有情之体皆欲度之。非度外道所说有情诸草木等亦欲令其入涅槃也。是此中意。论云。谓上种种等者。谓上所说三类差别。种种体相在众生界。为世尊施设有情之名。所辨施。以为有情体者。总牒上来所说众生

下期化度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分三。初解何故不愿与余法而愿与涅槃。次解卵生湿生等愿得涅槃义。后解唯设令入无余不说令入余义。初文问云。何故愿此乐果体通世间出世间。何故不愿与世乐果。出世有二。一菩提。二涅槃。何故不愿与菩提果。善戒经第一及菩萨地说。发菩提心。愿令众生得大涅槃及如来智。何故此中唯愿与涅槃。依初解。问何故唯愿与此涅槃。不可得义。而不愿与世间之乐可得之果。依第二解。问何故唯愿与此涅槃。而不愿与当菩提果。其不可得义。是答之文摄。依初问解答云。生所摄故无过。以皆是生故者。前说四生。而生有死。以生为苦。灭生为乐。世间乐果。增生不灭。涅槃灭生。故愿与之。故言生所摄故无过。以所度者皆是生摄故。与违生涅槃乐果。依第二问解答者。以菩提者不可得义。二乘定.性不可得菩提。一切种智故。然依所度化者。皆生所摄。故与涅槃。皆是生故为灭其生。与涅槃乐。同华严经初发心愿言乐普令入涅槃故。非三乘者。皆得菩提故。不说与非一切生皆悉得入无余涅槃。此中说者。如前已解。又解。虽菩提智非皆可得。瑜伽初愿。一意乐普广。二由未解故。发愿与之。此文据实故不说与。更有别解。至下当知

如所说卵生等者下解第二卵湿生等得涅槃义。谓有难言。四生之内。胎化二生人天所摄。可有令得入涅槃义。湿生卵生多分鬼畜。云何能令入涅槃也。境界三中。有想一种可令入涅槃。既住无想及非有想非无想天。云何皆入涅槃也。依彼身现身入圣涅槃义。皆悉不得。故为此问。非是余地先已入圣。后生有顶。不能入涅槃。若依此文。不作此解。即生有顶。无入涅槃者。便与一切圣教相违。又言等者。于依止二。现住有色少分。可令入涅槃。现住无色少分。云何亦令入涅槃也。有色中地狱等。不能入涅槃故。一一义中。皆应疏失。初问意言。如此亦有无性有情不入涅槃。此问略无。以宜闻有。不宜闻无。又初发心宜闻总有。不宜闻别无。故略不问。又彼义谓决定不得。故不须问。答有三义。随应料简。八难处生。待时而济出难。根熟必化之故。如小山比丘鸽鬘比丘顶生王等。卵湿二生皆亦可化。此中据总以为问也。答中以有彼类可化之者。但约难处决定为答

何故说无余涅槃界等者下解皆令入无余涅槃义有二。初问。次答。前问可知。何故不总言得一切涅槃。而但言无余耶。然涅槃义诸教不同。涅槃经说。具足四德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具常乐我净四胜德故。摄论但说。一无住处涅槃。又说二声闻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大乘之人以大涅槃而般涅槃。十地论说二。谓同相别相。胜鬘说二。有余无余。金光明说三。有余无余及无住处涅槃。又说四。自性净方便净有余无余。唯识旧梁摄论说四。自性净无住有余及无余涅槃。又说三事具足。入大涅槃。具足三事。非是三个涅槃。涅槃亦非三种。体成一涅槃。此中但简世间六行所得彼分涅槃及有余涅槃。不简自性。简中有四。一但简彼分涅槃非择灭者。二但简有余涅槃择灭少分。三自以宿业下双简前二涅槃。四如是涅槃等下结释简不说二涅槃因。初中但总言得涅槃。与佛所说凡夫外道所得世间六行伏或所得非择灭摄彼分涅槃。不异言中滥故。彼是五果中士用果。丈夫力得故。非离系果。体因所得。无佛亦得。由非究竟。故不愿与此。彼分涅槃。亦名方便涅槃。行世间方便因之所得故。无余不尔 下第二简不说有余涅槃。前问可知。次答云。彼共果故。彼有余涅槃。有苦所依。身无苦所。依身皆共得之。虽解脱果非如无余。三乘圣人要无苦依。方始能得不共之果。是故偏说令入无余第三双简不说前二涅槃中。自以宿业。又值佛说而得果故。以二因解不说方便涅槃所以。又非一向故。以一因缘。解不说有余涅槃之所由。谓世间得彼分涅槃。不但丈夫力果而非究竟。亦由宿业。数习为因。而得现入。如劫坏时任运而得。又如下地。曾习次上地定。退生次下地。生已彼下地。由宿习力。任运渐习上定现前。岂无余灭亦宿业得。其无余涅槃要由外缘闻法力等。值佛说得。不同彼分方便涅槃不待佛说方便而得。又无余涅槃一得已后。圆满安乐。更无微苦。其有余涅槃。惑业虽尽。苦依未除。而非一向果。身苦有余故。故但说无余。不说二涅槃。此通三乘二涅槃义。若依佛位。有漏身智无名无余依涅槃。无漏身智在名为有余灭。便无是义。上来已说不说彼分有余所由。细料简者。由度三乘。不说令得大般涅槃及无住处及三别相自性清净并大菩提。论中以经说发大心所度令得三乘通化。故但简二。今彼如有余三乘。通得。余非涅槃。论亦自说非究竟第四结释不说二涅槃所以。初牒二涅槃。次别以四因结。后总结是故说无余。一丈夫力果故。二非究竟果故。即前习业果。其究竟果必加行因得故。此二因结释不说方便涅槃。一是共果故。二非一向果故。此二因结释不说方便有余涅槃。总结是故但说无余便无是过。其无住处及大般涅槃。大乘得。二乘定性皆所不得。亦不说与。然菩萨地及善戒经第一卷。初发心愿大般涅槃及大菩提。与此全别。此同华严经初发心位愿得无余。略有三解。一云彼即同此说。大乘无余涅槃胜故。影彰亦得菩提。二云。此依种性。非皆得佛。故得无余。彼说意。想愿作佛亦不相违。三云。初犹未解。彼愿皆得。此依种性。不说菩提。此皆发愿。故略不问。亦不愿得自性清净涅槃。彼已旧成。不须问说。故但简二

第三段解常心中分三。初解经牒已所度生。次正显常行。后释成常义。初文可知。无有众生得涅槃者下显经常行。初牒经文。问可知。解云。如菩萨自得涅槃。无别众生。虽度入灭。如菩萨身自入涅槃。不见身外别有众生。故是常行。何以故。若菩萨等者第三释成常行。初牒经文。问可知。唯言有众生想。对自明他。故唯说一。不说余名。解云。若菩萨于众生所。起他身想。不作摄他。同已想者。不名菩萨。下解证道等中。由诸菩萨证真智。后得摄诸有情同自性意。令初发心设虽未证亦依此解。由无此彼。不生劳倦。故能常度。若见身外有别众生。无同体意。执生劳倦。便不能度。设度不常。故辨中边十六空中毕竟空云。为常益有情。由观有情毕竟皆空。故能常益。此亦如是。不见身外有众生故

第四解不颠倒心中有三初牒经文问。次正解。后成之。所牒经中流支何以故下有非字。余三本及此论皆无。由上来再个何以故皆乘前起问。方起下文。此后何以故征。逐有非字。何以故非菩萨。能断之中。初何以故。后所以者何。此本及流支说三。谓众生命人。罗什本四。增我。能断说八。唯说三者。但说所化别有三世三界等异。他三界身三世身多异故。不说自我。说有四者。顺上下文。自他总别通说故。四说有八者。依贞观年中玉华所译。杜行顗本说有八故。后显庆年。于玉华寺所翻大般若。勘四梵本。皆唯说四。然瑜伽论摄释分中亦解经八。以此准知。经本自有广略中异。杜顗广本。能断文是略。于阗本罗什文同。中者是天竺本。与真谛流支本同。玉华更译。文亦相似。今于慈恩梵经台。具有诸本。但以前帝敕行能断。未容闰饰已所于代。恐更极谬。遂后隐于玉华复译。所以诸本增减不同。学者知矣

正释中若以烦恼心。取所度生。起三想者。彼能化菩萨便有自他二种相转。乃起颠倒。云何名为菩萨.也。释成云菩萨于彼不转者。证真菩萨于彼所化不起他身众生想故。由二因缘。不于他身众生想转。一已断我见。得无我故。烦恼无也。得自行平等想故。法执无也。故下论云。得粗恶平等。故能信解自他平等。劝发心者。亦应如是。通结成云。彼菩萨非众生命人取见者者。非者无也。由诸菩萨无众生等执取故。无自他能所化度。是经之义。故不颠倒。若有如是能取见心。乃名颠倒。能断更结。善现是故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结成无我。所化无故。能化亦无。余本无此。又罗什本。于经文中。但有一文。即非菩萨阙无初结合为文故。其天亲论唯以一颂。配解此经。菩萨地说。最初发心有二奇法不共世间。一摄诸众生。皆为眷属。上来解是。二摄眷属过所不能染。由无增损染违顺故。于彼众生。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离恶进善。拔苦与乐故。此最初发生四意

解摄住处中第二段指答。三问中分二。初指文。后重释次愿。即摄广大第一二文为欲愿。答初问。正求思念故。以常心为等至。答第二问。略无经文。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依罗什。无初重即非菩萨文。便无此答。正起无分别定。故答修行。后翻不名菩萨。设住散心。无分别。答第三问。文有三。初配文。次释义。后成前。释中尔涅槃者。境界也。定位观诸境相。都无自他故。在散位如在定中住观境界。亦无他相。后却成前修行云。是故无众生得涅槃者。此义得成就

重释欲愿中有三。初显胜。二显行。三显不说。初文意说。欲说利行。先欲希愿满足。次修正行。修正行者。应于定散一切时位。伏除执障。执障不除。行不能修。行不能修。欲愿不满。故以欲愿。摄诸住处。而为最胜。进善灭恶之胜首故。显行中但行无相无分别定灭诸执障。行诸住处。与定.相应。其所欲愿决定成满。住有分别。不除执障。谓浪自济生随自后生广大欲愿。无由满足。显文不说欲愿胜义。其文可知。若依天亲。上来合是唯答初问云何住。问无著天亲共遣慈氏。内称昆季。外号师资。俱释经文。并为人范。何因弟制两周。别酬先问。兄分三段。总答前征。成依地而渐修。或释疑而显起玄宗。便异粗梗概。以为言识义残文故。不可而言。[矛*牟]盾以为师义。师文固不可而言也。既而[矛*牟]盾。前哲如何华萼。后贤愿辨指南。以骏未悟。为辨指归。以骏来悟。答为谋日积久。应彼道同。入室岁盈。信成风靡。此中三问。第一问弟制两周者。是先德之迷宗。兄分三段者。乃今修之悟旨。无著禀偈于弥勒。天亲受旨于贤兄。何得兄说一周弟分两遍。天亲亦一周而说解者。自迷云。尔有别解。已如前释。又第二问弟别酬先问兄总答前征者。弟随文增以制答。兄逐义具而酬问。又兄随利根以释文。弟逐钝品而解义。又弟逐初学以申宗。兄随久修陈旨。由此不同。不相违也。又第三问。兄依地而渐修弟释疑而显起者听者但随信定。即说进善灭恶之门。闻者有疑生。即逐他情。以陈妙道。兄随前义。依地渐修。弟遂后说。释疑显起。又兄但依宗以释义。弟乃假说。以明生文。二制状似不同。理实非相[矛*牟]盾。大同小异。应释二文。如下当说

同类推荐
  • 庄岳委谈

    庄岳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酒谱

    酒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律杂抄

    律杂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墉城集仙录

    墉城集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九脉天瞳

    九脉天瞳

    邪瞳通透天地玄机,他却笑看风起云落。九脉练就灭世之躯,他却逍遥五域四海。踩天才,拥美人,与人斗其乐无穷;破邪宗,泡灵尊,与天斗其乐无穷;铸神丹,成神体,与己斗其乐无穷。不说了,还要拯救世界呢,哥们可是很忙的。
  • 赤色闪光

    赤色闪光

    战争,风起云涌!表面平静的大陆上,却暗流涌动!焰火国内的一名斗士,因为一次任务,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我想要的,只是世界的和平而已。”看着眼前的众多敌人,曾阳突然自嘲的笑了起来。在人群中穿梭,所过之处,无一活口!浴血战斗,一路前进!!!鬼魅的速度,赤红的身影——赤色闪光!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 三个小木匠

    三个小木匠

    六国破灭,灭六国的大将王贲不知所踪,原来是知道了始皇的惊天秘密,开始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冒险
  • 异幻魔修

    异幻魔修

    上官云遥的意外之举,让他来到了修真界,而在这个修真界里,却充满着处处危机。传承了万年之久的死亡森林到底存在了多久?而在天地的变动下,上官云遥能否找到神魔之路?时光的轮回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上古遗迹是通往仙界的道路?还是古神的坟墓?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迷。。。。。
  • 至道武尊

    至道武尊

    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五域神州,域外异族,十门九派,世族百家...不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天下,皆以武决!真气,气势,意境,境界...在这里,武者将武道推向巅峰,至道之路便是武道之途,至道为圣,武道称尊!在这唯武独尊的世界,看余远演绎一番属于他的武道征程。
  • 鬼母肉身

    鬼母肉身

    公告:实体书上市后更名为《藏秘诡事之奴奴花卡卡》,各大售书网站及新华书店有售在经历了《生死轮回图》的劫给之后,洪力和师弟们本来打算离开天眼寺的,可谁知就在这天晚上,一个神秘的凶手潜入天眼寺,并于当晚杀死了一个和尚,残忍地剥下了他的皮!为了追查这个剥皮凶手,洪力他们跟着藏民央巴,一同来到一个叫”茕茕长街“的地方,在这里却碰到了比“剥皮者”更加诡异凶险的事……作者博客:http://www.*****.com/?marylang
  • 非凡校园录

    非凡校园录

    他,很是聪明,他,很机智,他却很懦弱。当兄弟需要他的时候他也胆怯,他想到了改变,于是,他拜师学艺,他很平凡,但这个学校却不让他平凡,他懦弱,这个学校却不让他懦弱,他要报复,报复那一切曾经欺负他的人。他的人至此变了,他变得疯狂。他要实习他的梦想。
  • 魔仙疯

    魔仙疯

    武峰大陆以武为尊,天地五行相生相克,只因这一大陆原本只是碎片,五行不全却让五行之体的他成为了废材,他原本应该平凡的生活一辈子,却不料本不想苟活却获得机缘,从此开启武道生涯,坚毅狡猾,却带着幽默,带着自己的信念踏入魔道转升为仙,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灭魂斗神

    灭魂斗神

    扭天裂地的诡异功法,撕碎空间的狂暴斗气,浩瀚苍穹凝结的极品丹药,消魂灭魄的神兵利器.这是个实力为尊,弱肉强食,战斗永不歇止的斗气大陆.主角肩负复仇,寻亲和对顶巅实力的追求,经历无数的生死殊博,命悬一线的越阶险战,从斗者走向斗神...想知道故事繁衍到何种疯癫精彩的境界吗?功法阶别:斗者,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帝,斗神.每阶分为九星,九星之后进阶.斗技阶别:玄阶,王阶,地阶,天阶.丹药级别:从一品至十品.武器级别:和功法阶别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