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300000020

第20章

自下第二破外疑执。谓凡夫二乘闻佛施设教法大利众生便谓佛有我度生想。故须明佛虽常度生而无我度众生之想。世亲此下子段第三疑云。若法是平等无有高下者。云何如来名为度众生。为断此疑故文生也。与前正觉文。同为一段。相承展转有疑生故。无著正觉法利分二。自利利他证已方说。有差别故。实无违也。经文有三。初问。次遮。第三征释。问中即依对治之义。说相摄持在前文也。第三段中。先征。次释。释复有三。初破凡夫疑佛有度他想。如来说有我下次覆破凡夫疑。前文有二。初顺释。次反解。论逐难解中。唯释破外疑文有二。初总指经数安立第一义。次别释文中亦三。初解度他想疑。次若实无我下解有我想疑。三凡夫凡夫下解脱凡夫疑。初中但释反解文。顺释易知。正破凡夫。谓佛设教度众生时。有我度想。二乘知佛我无所想。不起此疑。故佛自说度众生时。尚不见有众生可度。云何得起我他度想。故言实无众生如来度者。世亲论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名共彼阴不离于法界。如彼论释。应知。次下反解。证佛无我度想。论释云。如来如尔涅槃而知。此先成前实无众生如来度者言。佛尚如所证而知故。虽度众生。不见有实众生可度。又云。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为有我取。此始依经反释。若谓佛见有众生可度。佛应还同凡夫。不如尔涅槃而知。若信佛如来如尔涅槃而知不同凡夫。亦须信佛不见有众生可度故。无我度他想。世亲论云。取我度为过。以取彼法。是取度众生故。上一句总。次句释中。一释取众生。一释起度想。次下双破凡夫执佛说有我想。什魏二本似破说我。依余经本及此论。皆云如来说我取者即非我取。此疑依前起。若佛如尔涅槃而知。不见有众生可度。亦应如尔涅槃知我相性空。何故佛说凡夫有我等相。故论云。若实无我而言有我等取。为离此着故。经言我取者。即为非取等。我取是我见佛。为破凡夫执我故。说凡夫无我。但有执我妄想。二乘遂执佛说凡夫有我想。为破此执故。佛说我想。即为非我想。但毛道凡夫生者。以为有我。毛道之名。译经人错。梵云婆罗必栗托讫那。言婆罗者。目此二义。一目毛。二目愚。此经意取愚痴。必栗托讫那。此名异生。各乘异业受生故。前代译经人。异生以爱生是凡夫。故名凡夫。取前愚义。目此凡夫故。新本云愚夫异生真谛名婴儿凡夫。此论名小儿凡夫。婴儿小儿并取愚义。言凡夫二乘愚痴如婴孩小儿。不知我本体空。闻佛说凡夫有我想。即寻其名。执有我想。为破此执。故言即非。然魏本云。毛道凡夫生者。彼着我愚凡。如畜生故。近取负毛之类。皆释之也。或愚夫异生如次。即是二乘凡夫。此二同执故。即唯识论名凡愚也。世亲论偈释此云。不取取应知。以彼不实义故。是故如来不于执取。然以佛不取者。即是凡愚于中执取。由此故名不取取也。次下第三又破说凡夫疑。若佛无我等想。亦应无凡圣想。何故佛说有我想者名凡夫耶。故佛破云。即非凡夫。此经既以破执为宗。恐诸学者寻名起疑。故佛随说。即遂破之。此论但牒出经而不标解。世亲论云。如来说名非生者。不生圣人法。故言非生。解云。无种姓故圣法不生。以有二乘异生别故。此论牒经。重凡夫也

自下大文第四。论名摄取法身。明佛如来摄取法身以为身故。经如来地摄三身者。无上见智念处正觉。及不住生死涅槃。虽通化身。大位判之。显报身也。摄取法身显法身也。行住净中具显法报化三。如次即是三行住故。或彼但显如来三业。余皆通显报化二种。成唯识说。清净法界摄自性身。说自性身本性常故。无生灭故。证因得故。乃至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而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广如彼说。今此法身即彼初二。若有无为诸功德法。皆法身故。金光明说。如如及智皆法身故。世亲大段第五破疑。然亦有三。初云虽相成就。不可得见如来。以非彼体。以如来法身为体。而如来法身以见相成就。比知则知如来法身福相成就。由此文生。此中明佛摄取二种法身为身。初长行及偈明佛摄取真如法身为身不应以色声相见。后偈明摄取五分法身。真如法身相应故。得菩提。不以色相为菩提。其五分法身者。即四智心品。前中先长行。后偈颂。长行有六。一问。二答。三印可。四反释。五顺结。六生后。其文可解。什本文别并略也。偈既颂前长行中意。即四种偈中。结义偈亦应颂经也。论文有二。初标名属经。次正解经。正解经中。不解颂前长行。世亲论云。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来。诸佛唯法身。转轮王非佛。此颂正答前疑也。次释转轮圣王非佛。此颂正前答无前疑也。次释转轮圣王应是如来。谓有人言。福德能成是相。果报以成是相故。则知福德力得大菩提。若如是如来则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遮此故。遂有反释顺结等文。故彼偈言。非相好果报。依福德成就而得真法身。方便异相故。此显福德果报是差异相不同法身。以智内证无差异相故。此方便各别也。此论正解经中。先释偈

次若尔如来若下释偈。后经文两偈为二。解初偈中。上半显如何不应见。下半显不可见故。今言若以色见我者。此举凡夫二乘以相好色身相观佛。以音声求我者。此举凡夫二乘以佛色身八种妙声及六十种庄严音声相观佛。诸佛四蕴凡夫二乘不能知见故。佛但示色声二相。令彼见闻作入道因缘。凡夫二乘及小菩萨多取诸佛妙色声相。以观于佛。由此相。转不能得见无相法身故。佛破彼取色声相。令观诸佛真如法身。何故初解名如何不应见者。言如彼所取色声相。但见色声虚妄相。不应以此觉见佛真如法身。何故取佛色声相。不见佛法身故。下半明不可见故。言取相心不可见佛无相法身。何故不可见。论云。诸见世谛故。法身是第一义。唯出世无分别智。始能证会非见色闻声等。世谛法。见所知境界故下。释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论释行邪道。名行邪静。以得禅者。说名寂静者故。寂静是定名。言取佛色声相观佛。是行取相耶定。不可以此见佛法身。故言不能见如来。唐本云履耶断。道断静三皆是定之异名耳。又解。法身名断。是断性故。以智契证。称之为履。若观化相。执为法身。非正证故。名履耶断。前解应为胜。取论为正。后释违论。又约禅定别名。释耶定义。禅定亦名思惟修。思者意所摄。意以思量为义。欲入定时。先意思量定境故。正在定时名修。定中境相。是定识变还。为定识所取。前耶定是世俗谛。意及识摄。非是菩萨无分别智。不能以此见佛法身故。言不能见如来。次解第二偈。显示如彼不应见及不可见因缘。上半是初分。显如彼不应见。言如彼如来法身。如来妙体不应以凡夫二乘取相粗识所见。故言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唐本文别。什本阙此后偈。真谛及此论初句皆云。以法应见佛。此顺西方倒语。若顺此方语。应以法见佛。论释法者。真如义也。何故但教以真如法观佛故。次经云导师法为身。言佛导师唯法为身故。但应以真如法观佛。人惑生疑。佛现有妙色妙声相。何故不许以色声相观佛。故论释云。以如缘故出生诸佛净身。此不可见但应见法。言但由观色声如故。出生佛果妙色妙声。故大品经。诸佛语萨提陀波伦言。我等无所念中住。谓是金色身大光明三十二相等。此是法身末事故不可见。但应观佛真如法身。法身非取相心所见。故论名如彼不应见。次释不可见因缘。即下二句法体不可见。显佛法身非凡夫二乘粗识所缘。彼识不能知。显凡夫二乘粗识。非见法身因故。此两句名不见因缘。论重释云。复何因缘故不可见等者。文易解也。非见实不能知故。若不证见实际。必不知也。世亲论云。唯见色闻声。是人不可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识境故。释意可知耳

次解偈后经文。明佛摄取五分法身与前真如法身相应故得菩提。不以诸相为菩提。亦不以诸相为因得菩提。经文有三。初问。次遮。后征释。什魏二本。皆皆阙征释之文。论文有二。初牒外难。为离此着故。下属经成来意。此中初问。依上义破外疑也。依前卷论。为破二疑。一破疑佛诸相即是菩提故。上论释此问。明相具足体非菩提。二破疑佛为太子时先具诸相为因始得菩提。故上论云。亦不以诸相为因得菩提。前意可解。故此不举。上论释不以相为因云。以相是色性故。菩提正觉智即五分法身为慧身。是由修得。此正觉智故。证真如法身。始得菩提。诸相是色性。不能正觉诸法。故知诸相非菩提。亦不以诸相为因得菩提

自下大文第五。论名不住生死涅槃。若依世亲摄论等。悲智所辅。名为无住。以简二凡。若依大品及此经意。不但二行辅。亦由般若不见有生死涅槃可住。故名无住。经文有二。先明菩萨不见有烦恼可断故不见涅槃可住。显佛不住涅槃。何故此文来者。时众闻佛不诸相为因而得菩提。遂执诸佛同于二乘由断烦恼。得住有余。舍此身始住无余。为破此执故。次明佛不住涅槃。于中有三。初问。次遮。第三征释。魏本问中云。菩萨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已以明菩萨。不说有惑可断。译人失也。若依真谛本云。汝谓如来说行菩萨乘人有法可灭可断耶。此则明佛不说菩萨有惑可灭可断。若依唐本。直问发行菩萨乘者。颇有少法若坏若断。此则直明菩萨不见有惑可灭可断。真谛释云。灭者灭集。显住有余。断者断苦。显住无余。若见有苦集可灭可断。则见有涅槃可住。今教菩萨不见有苦集可断可灭故不见有涅槃可住。故为问也

论文分二。初标名属经。次正释经。正释经中。初解不住涅槃中第三文。次解不住生死文。然征释文义亦不正。如问中解。应取唐本为定。如所住法而通达者。谓能通达所住涅槃无定实法而可住也。不断生死。影像法者。显生死幻化犹如影像。又是识变之影像相。教诸菩萨不于涅槃而有住着。故留烦恼。助愿受生。住在生死影像法内。故名不断。由得涅槃。虽居生死。而能自在行利益事。不同二乘一向寂静。由此显示不住涅槃。世亲论自下子段第二破疑。疑云。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诸菩萨则失福德。及失果报。为破此疑。故有文也。偈言。不失功德因及彼胜果报。得胜忍不失。以得无垢果。示胜福德相。是故说喻譬。是福德无报。如是受不取。于中初二句。解不说断灭。文。既于诸法不说断灭。即显因果皆不生也。次后二句释知无我得成于忍。次后二句解重譬喻。次后二句解不受福德。应依此配。论释似错。依无著论。自下第二经文明佛不住生死。论文有二。初举难属。经次正释义。二乘及初学菩萨闻佛不住涅槃。便谓如来有生死者。故以为难。属经可知

同类推荐
  • 新唐书

    新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Unbearable Bassington

    The Unbearable Bassingt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申日儿本经

    申日儿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维诗全集

    王维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竹庄诗话

    竹庄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DR. JEKYLL AND MR. HYDE

    DR. JEKYLL AND MR. HY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环股海沉浮

    金环股海沉浮

    名校海归女金环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放弃了在知名投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国工作。那么,她的牺牲到底能否收获到她想要的幸福?
  • 匀陵善眸

    匀陵善眸

    “我叫简旸,京城人士,我觉得我没什么不同的,但偏偏我有是极不同的,因为,我能触摸到未来······”“我是谢圆筱,自小长在南陵,十三岁随祖母回到京城,我自认无人比得上我,我有着绝世的容颜,显赫的身世,及完美的才能,可偏偏又有一个,又有一个简旸,世人认为她处处高我一头,我不信,这一次,我定要与她争个胜负。”北有旸,南有筱,两只凤凰,各自天命。
  • 樱之梦学院:腹黑校草不要逃

    樱之梦学院:腹黑校草不要逃

    她,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因为他进入樱之梦,但是她却发现他爱上了别的女人,然后,她开始变得冷漠,后来是岚澈帮助他解开心结……
  • 这一家人有点二

    这一家人有点二

    我一直以为作为父母,他们理所应当的要无条件爱我,疼我,理解我,包容我,信任我,也一直觉得全天下的父母都该这样,直到后来,当我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领悟了各种各样的道理,才明白没有谁非得对你好,他们如此对你,只因他们太爱你。
  • 全球返古

    全球返古

    公元二零一五年,地球剧变,七大洲各地凭空升出四十九根千丈水晶塔,而后一个奇异世界降临地球,这个世界被称之为《上古世纪》,又因悬挂天际而被称之为《悬空之城》。人们最开始恐慌莫名,而当他们发现可以进入这个世界,并能够获得无穷好处之后,人类从此疯狂涌进悬空之城……地球从此进入了“返古游戏时代”。
  • 秦小茹的上学时代

    秦小茹的上学时代

    秦小茹是一名高一女生,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可能导致她无法上重点班级,于是家庭条件殷实的她请了家教,而民运往往弄人,上天给他来了一个充满幽默而又帅气的家教,秦小茹慢慢的喜欢上了他,爱上了他,从此两人开始了展开一段长跑爱情。
  • 没想到拯救世界的是你

    没想到拯救世界的是你

    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还有主角尼尔·劳伦斯和他的朋友等着大家。
  • 我的美味爱情公式

    我的美味爱情公式

    他是靠精湛厨艺吸纳千万粉丝,被奉为微博*美手的大神“美食道”。她是古镇隐姓埋名的少女厨神,微博粉丝只有99的小透明“西西西米”。从二次元到三次元,应曲和助她逃婚,捧她成为年轻的五星总厨。从冤家到师徒,西米用天赋和厨艺征服他挑剔味蕾,进驻他的心。每一道菜都有独立的美味秘方,酸甜苦辣乘除相加,便成了只属于她和他的美味爱情公式。
  • 腹黑郡主:王爷你宠坏了我

    腹黑郡主:王爷你宠坏了我

    “重大,世界特工夏虞熙离奇失踪!”世界特工夏虞熙摇身一变为夏虞国郡主,别人视她为痴呆者,天天遭人白眼。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怎么受得了?打皇帝,欺妃子,踹小三,她哪样做不出来?吼吼吼某王爷:你一直盯着我干嘛?某女:你咋长得这么好看捏?某王爷:难道你喜欢我是因为我的样子?某女一愣,笑道:对啊,你咋知道?某王爷“哼”了一声,起身就走,只留下在原地大喊你快回来的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