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145

第145章

论。此中边名至及实际言。别释边际二字。即是如是二言。显此静虑是最胜定中。最极殊胜功德。多此引生。乐通行中此最胜故

论。除佛所余至非皆得故。明诸圣不同非离染得。若离染得者。杂染之时一切同得。既离染得时有异故。以此证知。由加行得

论。唯佛于此至自在转故。明佛离染得也。得佛已后不须加行乃现前故

论。已辨前三唯共余圣德。此就共功德中。第二明通与凡共功德也 就中有六。一明六通。二述三明。三述三示导。四别明神境。五别释眼.耳。六述通种类 此四行颂。第一明六通也

论曰至六漏尽智证通。列六名也

论。虽六通中至亦共异生。释共难也

论。如是六通至显出障义。四道分别及体性 如沙门果。举喻显也。正理论云。解脱道言显出障义(非谓唯解脱道也)胜进道中亦容有故。如是通惠无间道无。此位定遮他心智故。勿阿罗汉舍无间道。即名亦舍漏尽通故。品类足说善惠是通 正理第二释云。又彼但言通谓善惠不言唯善。故亦无违。如说能知谓诸善智。岂恶.无记皆非智摄

论。神境等四至或十智。明智摄也

论。由此已显至依四静虑。明依地也

论。何缘此五不依无色。问也

论。初三别缘至无如是能。答也 初三别缘色为境故者。天眼.天耳.神境别缘色故。无色近分虽缘下色。总而无别修他心通。忆时以色为门故。宿住通渐次忆念色之分位差别成故。成时复缘处.性等故。依无色地无如是能。是故立通不依无色

论。诸有欲修至能如实知。明修他心加行

论。诸有欲修至加行亦尔。明宿住加行

论。此通初起至亦能超忆。明初.后知别

论。诸所忆事至昔曾闻故。明忆曾更事也。婆沙一百云。问此宿住随念智。为但忆知曾所更事。为亦忆知未曾更事。答此但忆知曾所更事。问若尔此智应不忆知五净居事。无始时来未生彼故。答曾所更事路有二种。一者曾见。二者曾闻。虽未曾见五净居事。而曾闻故亦能忆知。余欲.色界极远.极胜。诸难知事。准此应知(已上论文)

论。从无色没至自相续起。明从无色没生欲界者。依他身初修此通。或可。依自身修至中有初心。依他身前命终心究竟。正理论云。若宿住通不依无色。应不能忆无色界事。契经何故。说佛世尊无上法中。言佛能忆过去有色.无色等事。此是决定比智所知。非宿住通故无有失。谓诸外道若见有情欲.色命终。不知生处。执有情类死已断灭。见生欲.色不知所从。便执有情本无而有。声闻.独觉见彼命终。二万劫中不见所在。便谓彼没生于空处。而彼或生上。不尽寿命终。如是乃至八万劫中不见所在。便谓彼没生于非想非非想处。而或生下地经二.三生等。见生欲.色时谓所从亦尔。世尊观彼死时生时。如实比知所生从处。有尽寿量。有中夭者。虽亦比知。非不决定。故与余圣比知有别(已上论文)

论。修神境等至不依无色。神境加行思轻。天眼思光。天耳思声。以为加行。成已自在随所近远。皆能身往及见.闻等。此等以无加行故无五通也

论。又诸无色至由此已遮。此第二解。以止.观不均。无五通也

论。如是五通至为二通境。明下不知上等

论。即此五通至无数世界。明通广狭

论。如是五通至不由加行。明二得也。正理论云。三乘圣者后有异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余异生唯得曾得(已上论文)

论。六中前三至天耳缘声。明念住也 正理论云。约四念住辨六通者。约境约体二义有殊。有说二通即天眼.天耳。所余四种以惠为性。彼说眼.耳通是身念住境。余四唯是法念住境。然实六种唯惠为性。经说皆能了达境故。由此皆是法念住境。若约体辨。则六通中前三。唯身。但缘色故(已上论文)

论。若尔何缘至诸恶行等。难也。若天眼通唯缘色者。天眼即是生死智通。如何经说生死智通。知有情类由现身中。成身.语.意诸恶行等意业非是色为性故

论。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答也。谓天眼通力所引起。有别胜智。是通眷属。知意业等未来世事。与天眼通合立死生智名

论。他心智通至一切境故。明他心.宿住.漏尽三通念住摄也。准此论文。宿住通别缘色.受.心。许有四念住故。宿住既尔。眷属死生智通。故知亦尔 正理论云。经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摄。通缘五蕴一切境故。而实宿住法念住摄。虽契经说念曾领受苦.乐等事。是忆前生苦.乐等受所领众具。即是杂缘法念住摄 婆沙评家云。应作是说。念过去世诸乐.苦具。名受乐.苦。非但缘受故彼非证。然宿住随念智。总观前生分位差别。唯是杂缘法念住摄 两论与此论别。意各异故。如见道中虽总缘谛。而得修者亦四念住。此亦应尔。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漏尽如力。或法。或四。不应定言四念住摄

论。此六通中至相应惠故。明二通无记性。虽五识通三性三受。然二通唯无记。舍受相应。本意唯欲取色等故

论。若尔宁说依四静虑。难。二识唯通二地。如何说通依四根本静虑地也

论。随根说故至说依四言。答也。就根说四定。识唯初定摄

论。或此依通至依四地故。第二释也

论。余之四通性皆是善。明除天.眼耳余四善性

论。若尔何故至何谓善惠。引文难也。若言二通无记性者。何故品类足言通谓善惠

论。彼据多分或就胜说。答也

正理论云。六通皆是解脱道摄。眼耳二识是解脱道。理不成故。应作是说。四静虑中有定相应胜无记惠。能引自地胜大种果。此惠现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现在前。为所依根发眼.耳识。故眼.耳二识相应惠非通。但可说言是通所引(已上论文) 今依婆沙等论。杂释六通。婆沙一百云。问何故名宿住随念智。宿住随念智是何义。答诸过去生有漏五蕴名为宿住。随念势力而能知彼故。名宿住随念智。谓此聚中虽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说随念。如自性念生智虽惠为体。而念力增名本性念生智。有现知他心.心所法非他心智。谓如有一或观相。或闻语。或得如是生处得智。能观知他心心法。人中有睹相智知彼心。有闻语知他心(可解不录)或占卜者。如诸外道种种占卜知他心者 生处得智知他心者。谓地狱等有。其事云何。且地狱中亦有生处得智。能知他心等。然无别现事可说 问彼于何时知他心等。答初生地狱未受苦时。若受苦已。尚不能知自心所念。况能知他心.心所法 问彼住何心知他心等。善耶。染污耶。无覆无记耶。答三种皆能知问为住意识。为五识。答唯住意识。问为住威仪路心。为住工巧处心。为住异熟生心。知他心等。答唯住威仪路心。所以者何。彼无现起工巧处心故。彼异熟生心唯五识有故。又一百一云。傍生趣亦有生处得智。能知他心等。初.中.后位皆悉能知。善.染.无记三种皆能知。唯意识知。威仪.工巧.异熟生。三种皆能知。彼亦现起工巧处心故。彼异熟生心意识亦有故。非如地狱决定不受善异熟果。鬼趣亦有生处得智知他心等。如傍生说 本性念生智现忆知宿住事者。唯人趣中有。四趣中无此智

论。如契经说无学三明。已下一行颂。第二述三明也

论曰至为其自性。出三明体。正理论云。又宿住通忆念前际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观察后际他身苦事。由此厌背生死众苦。起漏尽通观涅槃乐。故唯三种偏立为明 婆沙一百二。问何故六通中三立为明。答有胜用故。宿住厌前际。死生厌后际。漏尽欣涅槃。复次宿住引空解脱门。死生引无愿解脱门。漏尽引无相解脱门(已上论文)

论。六中三种至治中际愚。释六通中唯三立明所以。及释得明名所以

论。此三皆名至非无学故。述名无学明所以。兼述是真无学有非真无学。于中。是无漏者是无学法。即是漏尽一分。若有漏者。是非学非无学法。即是宿住。生死智明全。漏尽一分

论。有学身中至故不名明。述在有学。宿住生死二通不名明所以

论。契经说有三种示导。已下一行颂。第三明三示导

论曰至为其自性。出体也

论。唯此三种至令发心故。释唯三得立示导所以

论。能示能导得示导名。释名也 示。谓显示教示之异名 导。谓教导引导之异名

论。又唯此三至余三不尔。重释也 神变令于佛法归伏 他心令信受 教诫令修行。由此三通得名示导

论。于三示导至故非决定。述胜劣也

论。如有咒术至故是决定。指事释决定也。真谛云。有天名健驮梨。翻为持地 咒术从所说人得名 伊刹尼者。真谛云。伊刹尼是论名。是露形外道师所造。翻为观时。此咒从所出论为名。他心.神足有非通亦成故。非决定胜教诫示导唯漏尽通所成故。是决定胜也

论。又前二导至最胜非余。重释。由前二示导。不能令他决定必引当利益及安乐果故。非是最胜。婆沙一百三云。问应为何人现神变事。答若于佛法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现。若不定者应为现之引入正法。若为不信者现。彼即云此何希有。世有明咒名健驮梨。善受持者亦能示现如是幻惑。谁有智者现斯鄙事。他记心亦尔。有明咒名刹尼迦。有善受持者亦知他心

论。神境二言为自何义。已下两行颂。第四广释神境也

论曰至说名为境。述神境体别。正理云。而契经说。神果名神。意为举粗以显细故。又显胜等持。是彼近因故。然神变事体实非神。此广如前觉分中。辨诸神变事说名为境

论。此有二种谓行及化。分境为二。一行。二化

论。行复三种至得意势名。分别为三。意势最胜。如举意缘时。此行亦尔。故名意势

论。于此三中至并异生。明共.不共也。正理论云。如日舒光。蕴流亦尔。能顿至远故说为行。若谓不然。此没彼出中间既断。行义应无。或佛威神不可思议。举心即至不可测量。故意势行唯世尊有 婆沙一百四十一有二说。此论及正理同后说。恐烦不引

论。化复二种谓欲色界。分化为二谓欲界化.色界化也

论。若欲界化至无香味故。述二界化具境多少

同类推荐
  • 思文大纪

    思文大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昌杂录

    文昌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ylvie and Bruno

    Sylvie and Bru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山水序

    画山水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归云录

    归云录

    当你历经坎坷时,当你爱恨交加时,当天下人都与你为敌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当初的誓言吗?何为正,何为邪,一切尽在心中。或许直到最后才发现,所有的欲望,都将归于凡尘……
  • 霸道总裁:我的复仇娇妻

    霸道总裁:我的复仇娇妻

    前世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和渣男未婚夫所欺骗,今世我夜倾城改名千歿佾发誓不会让你们好过,可偏偏遇见了他,冷冷的她会有所动容吗?“千歿佾,我们今天做运动好吗,你懂的?”你说什么我不懂,千歿佾一脸懵逼的说……(宠文)
  • 宿舍9527

    宿舍9527

    一所大学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宿舍。一帮普通大学青年,他们在大学里多少啼笑皆非的故事。他们伴随着欢笑,痛苦,逐渐成长。回首往事,那一年,我们正青春
  • 掘坟手扎

    掘坟手扎

    一本关于古书引发的传奇......
  • 江亭小记

    江亭小记

    这是一篇兴趣使然的故事,围绕着着四川的一座小城展开,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也都由真实改编。或许这不是一篇合格的YY文,但一定是一篇好看的传记。
  • 复仇吧,精灵公主!

    复仇吧,精灵公主!

    三个美丽的女孩,因为家里人的背叛而相遇,她们准备报仇,进入了恶魔岛,并发现了自己隐藏的能力……十年后,她们华丽回归,为报仇进入了圣樱学院,遇见了他们,她们和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火花,她们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一代皇后兰若兮传(大结局)

    一代皇后兰若兮传(大结局)

    她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却因国破家亡,跌入凡尘,被拐带到妓院,被卖身将军府做过歌舞姬……几许坎坷?几番辛酸?几许波折?几番磨砺?隐姓埋名,原以为能躲避过世人掩饰亡国公主的身份;忍辱负重,原以为能报得国仇家恨一了夙愿……风风雨雨,坎坷坎坷,原来她竟有着另外一个惊人的身份!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丫鬟皇后,聪慧柔媚,身姿曼妙,精通歌舞,她的名字叫卫子夫;她——聂老先生笔下绝代奇女子,身怀绝世武功,精通音律文墨,是传说的圣女,仙子,她的名字叫玉娇龙;她——隋炀帝的女儿,美丽的隋朝公主,贵为太宗宠妃,美艳绝伦,世人惊为天人,她的名字叫杨吉儿。她们的故事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不仅仅是美丽,她们身上拥有的聪慧、娴雅、痴情,同样使人惊羡。而兰若兮,一代佳人,绝代美后,她身上糅合了这三个传奇女子的影子,卫子夫的经历,玉娇龙的灵魂,杨吉儿的身世,都将在她身上得到重现。一场古装情感大戏,期待你的关注!
  • 纯真蜜糖

    纯真蜜糖

    我们都曾有过那么一份真挚的友情,一份得不到结果的爱情,甚至因为这份爱放弃了友情!柳真真和金糖之间的友情胜似爱情,在很多人眼里她两是同性恋。可是在这绚丽的都市里,诱惑,迷茫,爱情,还有一个男人方浩宇的出现打破了她们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从此变得放荡不羁!
  • 绮梦恋

    绮梦恋

    荀伊翎的妹妹偶然发现了一款名叫【绮梦恋】的游戏,给自己和姐姐都注册了一个ID,她的配对搭档贾溯必须和她互相协助通关,不然就会迷失在那个世界。在并肩作战的路途中,他们会有怎样的火花?但当他们知道,那一个个绮丽的梦境世界中隐藏的秘密,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他们会如何走到最后?
  • 诡墓异盗

    诡墓异盗

    盗墓多以地域分,你不知道的东魂张家,西魄胡家,南阴莫家,北灵齐家,鬼腔萧家……除了为财,还有很多被历史掩盖的秘密,但直到现在,仍有寻找它们的人。千矶胎、缚蛟龙、胎烛龙纹玉……女人说她就是我,小孩说他也是我,还有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到底谁才是我,又或者我是谁……重逢后的兄弟,这场同生共死,稍纵即逝,由我来领悟你刀锋般凛冽,前面的路很危险,谁来解长梦,或接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