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132

第132章

论。除不动法至后容退故。明除先不动尽智后。或更生尽智。或生无学正见智。准正理论意。若钝根者。尽智.无学正见智俱时而得。若先不动。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智俱时而得。在因位中先所求者于先起也

论。前不动种姓至或无学正见。释颂略不说无生智后起无学正见智也。正理.此论明无学故说无漏智相生。不说生俗智也。理实亦容生其俗智。故婆沙一百二云。此中时爱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唯一刹那。尽智流注长时相续。从尽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不动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及尽智唯一刹那。无生智流注长时相续。从无生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罗汉皆修无学正见。圆满而非一切皆现在前 此与正理少异。正理云。无生智或刹那。或相续。时解脱起尽智亦尔 述曰。正理克实说。婆沙对前金刚喻定等说故。偏说相续不说刹那

论。前说四果是谁果耶。已下大文第四明诸道果。一沙门性.果.数。二立四果因缘。三明中间二果。四沙门果异名。五明沙门果依身。此中第一门也

论曰至故名沙门。明沙门也 诸无漏道是沙门性者。出沙门体 怀此道者名曰沙门者。明人名沙门 以能勤劳息烦恼故者。释沙门名。引经可知

论。异生不能至非真沙门。释异生非沙门也。正理论云。由此异生虽能已断无所有处染。而非真沙门。以诸过失尚有余故。暂时静息非究竟故

论。有为无为是沙门果。出沙门果体

论。契经说此至八十一解脱道。明数也

论。诸无间道至士用果故。辨有为果差别。诸无间道唯是沙门性。诸解脱道亦是沙门。有为果体是彼等流.士用果故 准此论文。解脱道既言亦沙门果者。亦无为果 或可。亦者亦沙门性。所以名果者。以是沙门等流.士用二果性故

论。一一择灭至士用果故。辨无为果

论。如是合成八十九种。总结数也

论。若尔世尊何不具说。已下一行颂。第二明立四果因缘

论。曰至无常等故。明具五因立四果也 谓总一得得诸断故者。正理云。谓一果得。总得先来所得断故(述曰。此说前向果中所得无为至今果位。总一果得。得无为故非是众多无为同一得得) 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故名沙门果。答无倒勇励息除染法名曰沙门。是诸沙门所引所证名沙门果

论。于四果位至故佛不说。准此论文。唯此四位及练根者。有此五因。余位无也。由此练根亦名得果

论。若唯净道是沙门性。已下一行颂。第三明中间二果

论曰至断五下分结。明有漏断修惑得二果时。兼用唯无漏道断见惑无为同一果得。成一果故。由此从多名沙门果

论。又世俗道至沙门果体。第二释也。诸圣者世俗道断惑之时。必兼无漏断得持故。从无漏得名沙门果体 退不命终者。据得果位。非是向位

论。此沙门性有异名耶。下两行颂。第四明沙门果异名

论曰至诸烦恼故。明真沙门性。亦名婆罗门。婆罗门名为净行。以能遣除诸烦恼故名为净行

论。即此亦说至亦名清凉。明亦名梵轮。正理论云。寂默冲虚萧然名梵。佛具此德故立梵名。既自觉悟。为令他觉。转此授彼。故名梵轮

论。即于此中至故名法轮。明诸沙门性唯取见道为法轮也。以作似轮故

论。见道如何与彼相似。问也

论。由速行等至似世间轮。明有五义似轮也。正理论云。如圣王轮旋环不息。见道亦尔。无中歇故。如圣王轮行用速疾。见道亦尔。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则显示见四圣谛必不俱时。如圣王轮降伏未伏镇压已伏。见道亦尔。能见未见。能断未断。已见断者无迷退故。如圣王轮上下回转。见道又尔。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由此见道独名法轮

论。尊者妙音至故名法轮。述异说也

论。宁知法轮唯是见道。问也

论。憍陈那等至正法轮故。答也。既憍陈那等见道生时未起修道。即名已转正法轮故。故知唯说见道

论。云何三转十二行相。问也。因明法轮。问三转法轮

论。此苦圣谛至十二行相。答也。谓 此苦谛者。是显示转。显示四谛相也 此应遍知者。是劝发转。动令遍知苦也 此已遍知。引证转。此苦圣谛我已遍知 于集圣谛应言。此集圣谛此应永断。此已永断 此灭圣谛此应作证。此已作证 此道圣谛此应修。此已修 一.一三转合成十二 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者。婆沙七十九云。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法智。明者谓类智忍。觉者谓类智(准此论文。唯见道也)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惊察义(准此释亦得通修道)

论。如是三转至七处善等。明谛十二。故名十二行相。理实有四十八也。如眼.色为二法。乃至意.法为二。实十二。七处善五蕴各七。总有三十五。而言二法及七处也

论。由此三转至所说如是。显三转次第结归宗也

论。若尔三转至立法轮名。论主破婆沙通三道也

论。是故唯应至可应正理。论主断取余师义也。此师说。十二行相所有教法三周说法名为三转。准正理论。是余师义。正理论云。有说此教名为法轮。转至他身令解义故。此但方便非真法轮。如余杂染无胜能故

论。如何三转。问也。既以教法为轮者。如何三转

论。三周转故。答也

论。如何具足十二行相。问也

论。三周循历四圣谛故。总答也

论。谓此是苦至此已修习。重释也。第一周显示四谛。第二周劝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第三周引己为证。我已知.断.证.修

论。云何名转。重问余师

论。由此法门至令解义故。答也。转自相续十二行法。往他相续令解义故。名之为转

论。或诸圣道至故名已转。论主第二释也。第一释印取余师义。此释通取三道为法轮也。五比丘等已至转初故名已转。正理论云。毗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转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然唯见道是法轮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诸天神类即就最初言转法轮。不依二道。然诸师多说见道名法轮。以地空天神唯依此说故。曾无说三道皆名法轮故。唯见道具前所说法轮义故。虽诸见道皆名法轮。而憍陈那身中先转。故经说彼见道生时名转法轮。非余不转。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世尊转法轮者。意显彼等得转法轮本由世尊。故推在佛。令所化者生尊重故。如是则说如来法轮转至他身故名为转 若异此者。天神应说菩提树下佛转法轮。不应唱言世尊今在婆罗疷斯国。转无上法轮。故转授他此中名转 有说此教名为法轮。转至他身令解义故。此但方便非真法轮。如余杂染无胜能故

论。何沙门果何界得。此下一行颂。第五明沙门果依.界

论曰至依三界身。明前三果唯依欲界九依身得。谓六欲天及三天下。第四果通依三界身。谓欲九依。色界十六依。无色四。总二十九依身。得阿罗汉果

论。前之二果至非依上得。问也

论。由理教故。总答也

论。且理云何。问理也

论。依上界身至不还果义。答理也。离欲界染得第三果。若次第者必依欲身离欲界染。先得果已方得生上。若超越者必依见道得第三果。见道必依欲界身起故。第三果唯依欲界

论。何缘上界必无见道。问上界无见道所以

论。且无色中至能得见道。答所以也。夫见道者必因闻教。及先缘欲界苦等。无色界身不能闻教。不缘下故。不依彼身起见道也。色界异生。一着胜乐故。二无苦受。不生厌心故。不能起见道。见道必因厌心起故

论。教复云何。问教也

论。由经说故至上界定无。引经证也 经言有五补特伽罗。即五不还 此处通达者。通达即见道异名。此处者。是欲界 彼处究竟者。是上二界得涅槃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娱乐圣君

    娱乐圣君

    专业课分数全城第一的声乐考生叶洛,高考后由于文化课分数被朋友顶替,错失了音乐学院的入学资格。因家境贫困,落榜之后,叶洛家人为借学费的事辗转奔波,却得到一次次闭门羹。心灰意冷之下,叶洛准备放弃心中的音乐学院梦想,欲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恰在此时,他得到一场神秘的造化……
  • 福尔摩斯全集(下)

    福尔摩斯全集(下)

    在风雨交加的深夜,一个阴森幽暗的空宅里,一具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的死尸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他身边的墙上写着两个血字——“复仇”,到底谁与死者有着血海深仇呢?福尔摩斯与凶手展开了机智的周旋……
  • 似顺论

    似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武虐仙

    以武虐仙

    他年少之时因丹田有损,无奈不能用丹田修炼,然而修仙成道本是世间修炼者的根本,但是这世上有九成的修仙者,都是通过内修成仙,虽有外修成仙的例子。但外修成仙说是万中无一都不为过。然而上天只给他这一条路走,但纵然千难万阻他也要以武虐仙,成霸一方传奇。
  • 放开妈咪,冲我来

    放开妈咪,冲我来

    四年前,杨牧之带着目的性的接近木寂凉,没想到先沦陷的是自己。警校出身的木寂帘发现不对劲,调查杨牧之,之后又因为难产而死。死前将所查到的事实告诉木寂凉。当时的木寂凉不知道,杨牧之的背景居然那么大,大到可以在这个城市只手遮天。后来的杨牧之不知道,印象中心比天高的女子,会过那样普通近似狼狈生活。他们也都不知道,对方比想象中更爱自己。分开的时候,用尽最难听的话,告诉自己,不会再与对方有纠结,一辈子都不会,而再次重复,又是克制不住一般,是毒,也是瘾,是爱,也是恨。自我煎熬又不愿意放过彼此。
  • 嫡女风华:宠妾不归路

    嫡女风华:宠妾不归路

    她本是丞相府中最得宠的嫡女,却在一夕之间被指认是罪该当诛的前朝公主。转瞬间,亲人叛离,无人可及。她被推上了断头台,命悬一线。可是再次醒来,她却成了权臣家中最为卑微的小妾,就连棠下的鹦鹉,都不正眼看她。而那位权倾朝野的夫君大人却只是淡淡的,看着她步步为营。凤凰涅槃,还当于飞!后宅中的勾心斗角,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她渐渐察觉,他待她,却为不同。而当新皇信手翻开旧事,借她之命,妄图伤他分毫时。他却安然立于她身前,只道了一句:权臣公主,罪人之和,岂不甚美?
  • 超神抽奖系统

    超神抽奖系统

    江平是个差生,自从遇见蜀山执法长老,江平新的一生开始了......
  • 狂歌系列之地神骨戒

    狂歌系列之地神骨戒

    《狂歌系列之地神骨戒》一个门派弑海楼,老主人派萧鹤行进入江湖,为了寻找玉龙剑,玉龙剑是和珊瑚海有关的一个神兵,和八仙的传说有关,萧鹤行得到玉龙剑后却没有回到弑海楼,而是继续留在江湖中,期间遇到了任桃和李慕仙还有有琴怜儿,和有琴怜儿产生了感情纠葛。萧鹤行看透了世态炎凉,心肠变得坚硬如铁,为人处世也因此异于常人。弑海楼老主人却并不知道萧鹤行的真实想法,世界上谁也无法猜透萧鹤行的内心世界,萧鹤行将老主人当成自己唯一的亲人,却早已厌倦了世上的一切。
  • 给我一枝红玫瑰

    给我一枝红玫瑰

    莫昔与陆黎邵见面的时候,她十七岁,他十九岁。自小便有婚约的他们,从一开始的尴尬到逐渐适应。起初莫昔只是当做玩笑,最后却真的情根深种。不料一次事故,将他们推向不可触及的两边。感情的裂缝已然无法恢复。伤痕累累的她又该如何抉择。“黎邵,我是你不得不选择的人,而你却是我一生中唯一选择的人。”“黎邵,我爱你,可是我只愿,今生永远没有见过你。”当八年过去,物是人非的时候,性格大变的莫昔面对冷漠如冰的陆黎邵,她也永远成不了他的对手。
  • 斗罗大陆之大圣归来

    斗罗大陆之大圣归来

    被如来和玉帝暗算致死的齐天大圣,穿越到斗罗大陆被唐昊收养成为唐三的大哥,穿越到斗罗大陆的齐天大圣又会卷起什么风暴?不定期更新,质量也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