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400000009

第9章

释曰。眼全是见。观照色故 法界一分八种名见。谓身见等五染污见。六世间正见。谓意识相应善。有漏慧也。七有学正见。谓有学身中。诸无漏见。八无学正见。谓无学身中。诸无漏见。此八是慧。推度境故。皆名为见。法界所摄。名一分也。问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答颂言五识俱生慧非见不度故。以无分别故。不能决度。是故非见 后四句颂。破识见家。谓尊者法救。许眼识见。尊者世友说眼根见。故。论云。若尔眼根。不能决度。云何名见(识见家难也)。以能明了观照诸色。故亦名见(眼见家答也)。若眼见者。余识行时。亦应名见(此难意。依此宗。六识不并起故。余识行眼便无识。许眼见者。何故非见)。非一切眼。皆能现见(眼见家答也)。谁能现见(征也)。谓同分眼。与识合位。能见非余(释第五句颂)。若尔则应彼能依识见色非眼(识见家难)。眼不尔。眼识定非能见(释第六句)。所以者何(征也)。传说不能观被障诸色故。眼根有对。于障外色。理不合见。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此眼见家答。释第七第八句也)。依经部宗。说眼根见。假而非实。故论云。经部诸师。作如是说。如何共聚。楂掣虚空。眼色等缘。生于眼识。此等于见。孰为能所。但顺世情。假兴言说。眼名能见。识名能了。智者于中。不应封著。

从此第二。傍论于中有七。一两眼见先后。二六根六境离合。三根境量大小。四六识依世摄。五眼等得依名。六识随根立称。七依地同异别。且初第一。两眼见先后者。论云。于见色时。为一眼见。为二眼见。此无定准。颂曰。

或二眼俱时  见色分明故

释曰。阿毗达磨诸大论师。皆咸言。或时二眼俱见。以开二眼见色分明。闭一目时不分明故。故知有时二眼见色。又开一眼。触一眼时。便于现前。见二月等。闭一触一。此事即无 是故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识成二分。住无方所。故不同碍色也。

从此第二。六根境离合。论云。若此宗说眼见耳闻乃至意了。彼所取境。根正取时。为至不至。颂曰。

眼耳意根境  不至三相违

释曰。眼耳意根。取不至境。谓眼能见远处诸色。眼中药等。则不能观。谓耳能闻远处声响。逼耳根者。则不能闻。意无色故。不可名至。故此三根。取不至境。三相违者。三谓鼻舌身。此三取至境。故与上相违也。

从此第三。根境量大小者。颂曰。

应知鼻等三  唯取等量境

释曰。鼻等者。等取舌身。此三唯能取等.量.境。言等量者。如根微量。境微亦然。相称合生鼻等识故 眼耳取境。大小不定。谓眼有时见小。如见毛端。有时见大。如见山等。有时取等。如见蒲桃 耳不定者。取蚊虻云琴声。大小等别。云声是雷。依云起故。西方呼雷。为云声也。意无质碍。不可辨其形量差别。

从此第四。六识依世摄者。论云。如前所说。识有六种。谓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为如五识唯缘现在。意识通缘三世非世。如是诸识依亦尔耶。不尔云何。颂曰。

后依唯过去  五识依或俱

释曰。后依唯过去者。后是第六识。于六识中。最居后故。此第六识。唯依过去无间灭意。五识依或俱者。或表不定。眼等五识。所依有二。一者过去。谓无间意。二者现在。眼等五根。识与五根同现在故。名之为俱 或言表此亦依过去。故五识依名或俱也 问如是眼识所依性者。即是眼识。等无间缘耶。设是眼识。等无间缘。复是眼识。所依性耶。答应作四句。第一句者。俱生眼根。眼根是眼识所依性。非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唯心心所。眼根是色。故非此缘。第二句者。谓无间灭。心所法界。无间灭言。意表过去。过去心所。与现在眼识。为等无间缘 非心王故。非是眼识所依性也。第三句者。谓过去意根。无间灭意。与现在眼识为所依性。是心法故。复是眼识。等无间缘。第四句者。谓除前相所说法。如眼既尔。乃至身识。应知亦然 问若是意识。所依性者。复是意识。等无间缘耶。若是意识。等无间缘。复是意识。所依性耶。答顺前句。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识。等无间缘 意识所依。即是意根故。故通俱句也。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 非心王故。不是所依。依大毗婆沙。答问法不过四种。以狭问宽。顺前句答。以宽问狭。顺后句答。互有宽狭。应作四句。若无宽狭。答曰如是。且如今问若意识所依亦等无间缘。此是以狭问宽。谓意识所依唯心王故。是狭等无间缘。通心王心所。是宽顺前句答者。顺前问答。谓若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等无间缘也 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者。谓即改前问。云若意识。等无间缘。复是意识所依性耶。此既即是以宽问狭。谓意识等无间缘。是宽通心王心所故 若所依性。即狭唯心王故。应作顺后句答。谓若意识所依性者。必是等无间缘。顺后句故 若将眼识所依性。与等无间缘。为问此即互有宽狭。谓眼识所依。通色通心是宽。不通心所是狭。若等无间缘。通心心所是宽。不通色是狭。

从此第五。眼等得依名。论云。何缘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以根境为二缘)。颂曰。

随根变识异  故眼等名依

释曰。随根变者。识随根变。根若转变。识亦异故。谓根若益。其识即明。根若有损。识便昧故。非境有变令识有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余。言眼等者。眼等六界也。

从此第六。识随根受称者。论云。何缘色等。正是所识。而名眼识乃至意识。不名色识乃至法识。颂曰。

彼及不共因  故随根说识

释曰。彼者彼前所说。眼等名依也。及不共因者。眼等五根。与眼等识。为不共因。谓眼唯与自身眼识。为所依性。名不共因。若色便通自他眼识。及通自他意识所取。是共因也。如眼既尔。乃至身触应知亦然 眼等五根。由上二义。一者所依胜。二者不共因。故识得名。随根非境 然依论文。唯依五根。明不共因。五境明共因。不就意法明者。谓意能生五识。非是不共因也。法唯意识。缘却名不共因也 虽意非不共因。而是意识。所依性故。故随所依。名为意识。法虽是不共因。非所依故。不名法识。今此五根。由所依胜及不共因 境无此义。是故五识从根受称。喻如鼓声及麦芽等。鼓声因手及鼓。但名鼓声不名手声者。鼓有二义。一所依胜。声依鼓变故。二不共因。但生鼓声故。手阙二义。不名手声。鼓喻根也。声喻识也。手喻境也。况法可知。但名麦芽。不名水等芽者。麦有二义。准鼓说之。

从此第七。依地同异别。颂曰。

眼不下于身  色识非上眼

色于识一切  二于身亦然

如眼耳亦然  次三皆自地

身识自下地  意不定应知

释曰。欲释此颂。且要先知。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谓在欲界及四静虑 眼识唯在欲界初禅 眼不下于身者。眼根望身。或等或上。终不居下 且欲界眼见欲界色。此即眼与身等(等同地故言等)身在欲界。获四禅眼。是即眼有身上 决定无有身居上地。起下地眼。以生上地自有胜眼。故不须起下地劣眼。故眼于身。终不居下 色识非上眼者。色识望眼。等下非上 等谓同地。如欲界眼见欲界色。色识与眼俱同地也。若以二禅眼。见初禅色。色识属初定。眼属第二禅。此即色识。望眼俱下地也 上地色细。下眼不能见上色故 故色非眼上也。上识不依下地眼故 故识非眼上也。由此理故。色识非眼上 色于识一切者。色望于识通等上下故。言一切。如欲界识。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识等也 初禅眼识。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识下也 获二禅天眼。借初禅眼识。了二地色。此即色望识上也 二于身亦然者。二者谓色识。此二望身通等上下。如色于识。故言亦然。如身生欲界。起欲界眼识。了欲色时。此即色识。望身同地等也 身在欲界。发上天眼。起初禅识。了初禅色。此即色识。望身上也。身生二禅。借初禅识。了下地色。此即色识。望身下也。上所引义。是略举一隅。非遍尽举。智者应知 如眼耳亦然者。释耳根也。翻前颂云耳不下于身。声识非上耳。声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此言识者。耳识也 次三皆自地者。次三者。谓鼻舌身三。眼耳次故。名为次三。谓鼻根鼻识香身四种。舌根舌识。味身四种。身根身识。触三种。此等相望。总皆自地。谓此三种。取至境故。鼻舌两识。唯欲界故 唯身识一。望于身触。通自下地。与前少别故。颂曰身识自下地。自者。生欲界初禅也。谓欲界初禅。身识望于身触。皆同地故。名为自也。下者。生上三定。借初禅识。觉上地触。此即身识。望于身触。在下地也 意不定应知者。应知意界四事不定。谓意有时与身识法。四皆同地 有时上下。于游等至及受生时。随其而应。或同或异。如后定品当广分别。已上七段。总是傍论竟。次辨正论。

从此第二十。十八界中。谁六识内。几识所识门。第二十一。几常。几无常门。第二十二。几根。几非根门。颂曰。

五外二所识  常法界无为

法一分是根  并内界十二

释曰。五外二所识者。色等五境。名为五外。此外五境。二识所识。一为五识所识。二为意识所识。除此五界。余十三界。义准应知。唯意识识。非五识身所缘境故 常法界无为者。唯有法界一分是常。谓无为法。义准无常法余余界 言法余者。除无为外所余法界也。言余界者。余十七界全也 论云。又经中说二十二根。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已上依经列数)阿毗达磨诸大论师。皆越经中六处次第。于命根后方说意根。有所缘故 解云。经依六处次第。于眼等五根后。即说意根也 论依无所缘门。有所缘门次第。于命根后。方说意根。谓命根等前八。无所缘门。意等十四。是有所缘门也 法一分是根者。于法界中。一分是根。谓命根。乐等五受根。信等五根。此十一根。是法界摄 后三无漏根一分。亦法界摄。由三无漏以九根为体。所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此九根中。唯意根一。非法界摄。所余八根。是法界摄。故三无漏根中。取一分名法界摄也。并内界十二者。眼等五界。及七心界。名为十二。非直法界一分为根并内界十二为根体也。且眼等五界。摄眼等五根也。七心界摄意根也。意界意识界此二。摄后三无漏根中一分也。言一分者。三无漏根。九根为体。于九根中。唯摄意根。故言一分。女根男根。即是身根。一分所摄。如后当辨 义准。所余色等五界。法界一分。皆体非根。

同类推荐
  •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齐东野语

    齐东野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心陀罗尼

    华严经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同异录

    同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录

    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梦倾君心轮回锁

    梦倾君心轮回锁

    “我们的相遇本身就是一种重逢”十年梦影,纠缠于心。你给的酒,我一饮而尽,我甘之如饴。许我一曲仙乐?却又逼我上了绝境。许我一世樱花?却又送我一剑焚心。直到最后,才发现其实初心从未改变无尽的永夜之中,似乎升起了一轮清月,但那只是一个瞬间的幻觉……
  • 意外相爱:影后诞生

    意外相爱:影后诞生

    因为意外林小菲进入了影视圈因为意外林小菲跟周亦原本两条遥不可及的人生轨迹相交了
  • 三公主的来袭

    三公主的来袭

    三位富家子女从小被送去英国训练,由于种种原因被英国女皇认做干女儿,成为英国皇室的公主。直到17岁父母叫她们回国入读贵族伊洛斯学院,在那儿她们发生了许多想象不到的事情,。面对自己的情敌时。他们会不会选择放弃自己心爱的人呢???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少年请爱我

    少年请爱我

    叶璃沫与自己的好友安诺晞上了同一所高中卡兰帝,并在该校结识了另外两个好友,沈凌瑄和徐羽沂。在同一个班里,徐羽沂恋上了一个搞笑逗比又帅气少年韩子墨。在后来的日子里,总冒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和麻烦事,最重要的是:叶璃沫发觉自己爱上了朋友所喜欢的人。故事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叶璃沫究竟会不会去追韩子墨。那一向调皮搞笑的韩子墨能把持住爱情吗。
  • 明星老公的人鱼甜妻

    明星老公的人鱼甜妻

    她是海界的人鱼公主,他是人类世界的偶像明星,少年时期的一次相遇,她救了他,他俩的缘分就开始了,她为了见他,与海巫做交换换了一双腿,为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之珠救他,却不曾想,到头来害了自己的族群,害了疼爱她的父皇,姐姐们,当她阴差阳错主魂附在人类女孩身上,她与他,又将是怎样的结局?
  • 我是怪咖

    我是怪咖

    本是资深宅男的陈晨穿越到了一个吸毒嗨死的gay身上,虽然带着重生的金手指:全明星系统。可是面对着处心积虑想要推到自己的呆萌姐姐,正太控后妈,傲娇的妹妹,陈晨还是表示压力山大。
  • 成浩之恋

    成浩之恋

    付晨浩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主为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成子孤儿院出来的保镖身手不凡为人沉默寡言原本只是隶属的关系的两人,却在一次意外之后,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休闲修神路

    休闲修神路

    无意中得到一本神奇的空白书籍。从此,他眼前的世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然而,本想平静过日子的他却被卷入各种鬼怪灵异的事件当中。直到某次机缘,在探秘某处神秘未知地区后,他的眼界便不再局限于地球了。道士联盟、百鬼夜行、修真历史、宇宙游历、仙界传说、远古传说,这些谜题的答案将会被逐一解开。~~~~~~~~~~~~~~~~~~~~~~看本书的读者,请不要吝啬那几秒钟,点一下封面下方加入书架,支持越多,更新就越有动力,求各种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