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7000000057

第57章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

所谓明也。(本经云。气伤痛。盖痛在有形之形身。而伤于无形之气分。是病皆生于寒热七情。而证见于脏腑经脉。举痛而论。百病皆然。能会通此道。庶明而不惑。是以帝言知天道者。苟能验于人。知往古者。苟能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足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知要数之极。斯所谓之明道者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冷验于己。而发明解惑。可得而闻乎。(经云。知一为工。知二为上。知三为神。知斯三者。望见其色。按其脉。问其病也。

是以帝欲闻此三者之应验。而开发于未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请示问端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

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泣音涩卒叶村入声经气流转。如环无端。寒气客之。则凝泣而不行矣。客于脉外则脉缩蜷而血少。客于脉中则脉满而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也。张兆璜曰。气为阳。血为阴。气无形。血有形。气行脉外。血行脉中。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正言其形气交感之要道。)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

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

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形、证也。言通证之各有不同。将何以别之。)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绌音屈炅音炯重平声。绌、犹屈也。寒则血凝泣。故脉缩蜷。缩蜷则绌急而外引小络。夫经脉为里。浮而外者为络。外内引急。故卒然而痛也。炅气、太阳之气也。脉寒而得阳热之气。则缩绌即舒。故其痛立止。若复感于寒。则阳气受伤。故痛久而不止。莫子晋曰。太阳、日中之火也。太阳主诸阳之气。阳热之甚者也。此受天之寒邪。得吾身之阳气以化热。故痛立止。)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也。(荣血行于脉中。阳气行于脉外。寒邪在脉。与阳相搏。则血气淖泽而脉满矣。脉满。故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于脉中。阳气惟升而从上。血气不能相将而循行。则乱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

故按之痛止。(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亦气分之腠理。金匮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盖在外则为皮肤肌肉之腠理。在内则为横连脏腑之膜原。皆三焦通会元气之处。如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则内引小络。故痛也。夫痛者阴也。气为阳。经络为阴。是以本篇论痛。皆邪伤于经脉。如邪客于脉外之气分。而迫于经络为痛者。或得炅。或按之则痛止。盖寒邪得气而易散也。如邪入于经络而为痛者。甚则不可按。或虽按之无益。盖阴分之邪难散也。此邪在膜原之气分。牵引小络而痛。故按之即止。张兆璜曰。邪在肌腠之脉外。则外引小络而痛。邪在膜原之脉外。则内引小络而痛。盖膜原之间。有血络也。)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挟脊之脉。伏冲之脉也。伏冲之脉。上循背里。邪客之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倪冲之曰。则深者。谓邪客于挟脊之冲脉则深。在于腹之冲脉。则浮于外而浅矣。)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此言冲脉之循于腹者。会于咽喉。而散于脉外也。夫冲脉之循于背者注于经。其浮而外循于腹者。至胸中而散于脉外之气分。故脉不通则气因之。而喘动应手。谓脉逆于胸之下。而气因病于胸之上。喘动应手者。人迎气口。喘急应手也。倪冲之曰。分别冲脉之有挟脊循腹。故曰随腹直上。则气因之。)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此言太阳为炅热之气。虽寒客于经俞。得气至则痛止矣。背俞之脉者。足太阳之脉也。太阳之脉循于背。而五脏六腑之俞。皆注于心。故相引心而痛。心为阳中之太阳。盖与太阳之气。标本相合。是以按之则热气至。而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

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肝主血。故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则血泣脉急。

肝脉布胁肋。循阴器。故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倪冲之曰。五脏六腑之经俞荣血。发原于冲脉。而藏于厥阴之肝经。寒伤荣。故客于冲脉背俞厥阴也。)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此承上文而言。寒气在上。厥气在下。上下相引。而为痛也。厥阴之脉。上抵少腹。下循阴股。故腹痛引阴股。盖言经气上下相通。故邪正相引而为痛。)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此言膜原之间。亦有血络。寒气客于膜原之血络。不得入于大经而成积也。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盖言脉在于外内之络脉者。必转入于大经。而后乃代谢。如血气稽留于络脉。则宿昔而成积矣。宿昔、稽留久也。息、止也。大经、脏腑之大络也。)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五脏。

脏阴之气。厥逆于上。而从上泄。则阴气内竭矣。阳热之气。又未入于内。则里气虚伤。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得阴阳之气。复反于内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从胃上出。故痛而呕。愚按在脏之邪。溜腑而解。在肠胃之邪。从下泄而解。今脏腑之邪。皆从上逆而出者。病气而不入经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此言寒气客于小肠之间。转入于肠内。故不成积聚而为后泄腹痛也。杨元如曰。邪在于膜原血络之中。转注于大经。则入于肠内。盖邪入于经。则溜于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此承上文而言小肠之邪。不得后泄而为热闭也。热气者。寒气稽留而化热也。小肠为赤肠。乃心脏之府。

故感火气而化热。瘅、消瘅也。小肠主液。肠中热则液消而为瘅热矣。焦者火之气。感火热之气而为焦渴也。液消热燥。

则受盛之物坚干而不得出。故痛闭不通矣。杨元如曰。此篇论寒气。而末结热气一条者。谓寒邪稽留不去。得阳热之气而能化热者也。)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言而可知者。言其病而知其处也。视而可见者。观其色而见其病也。)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五脏六腑之气色。皆见于面。而各有所主之部位。视其五色而可见其病矣。中有热则色见黄赤。寒则血凝泣。故面白脱色也。青黑乃阴寒凝滞之色。故为痛。)帝曰。扪而可得奈何。(谓按其脉而得其病也。)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主病之脉者。脏腑所主之病脉也。坚而血者。邪气实也。陷下者。正气虚也。言邪正虚实。皆可扪而得之。)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夫寒暑营运。天之阴阳也。喜怒七情。人之阴阳也。是以举痛而论阴阳寒热。知百病之皆生于气焉。董子繁露曰。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张兆璜曰。智者之养生。顺四时而适寒温。

和喜怒而安居处。则苛疾不起。百病不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问寒热七情。皆伤人气。而气有上下消耗之不同。是何病之所生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怒为肝志。肝主藏血。怒则肝气上逆。故甚则呕血。木气乘脾。故及为飧泄。脾位中州。肝脏居下。故呕血飧泄。皆为气上。)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喜乃阳和之气。故志意和达。荣卫疏通。其气舒徐而和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心气并于肺则悲。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上连于肺。心系急则肺布而叶举矣。肺主气而位居上焦。主行荣卫阴阳。肺脏布大。而肺叶上举。则上焦之气不通。而荣卫不能行散矣。气郁于中则热中。气不营运。故潜消也)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气者。水中之生阳也。肾为水脏。主藏精而为生气之原。恐伤肾。是以精气退却。而不能上升。膻中为气之海。上出于肺。以司呼吸。然其原出于下焦。故精气却则上焦闭。闭则生升之气还归于下。而下焦胀矣。上下之气。不相交通。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腠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寒气客之。则腠理闭而气不通。故气收于内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卫行脉外之腠理。汗乃荣血之阴液。夫气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炅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惊则心无所倚。

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惊则心气散而无所倚。神志越而无所归。思虑惑而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散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之谓之志。因志而在变谓之思。故思则心神内存。正气留中而不行。故气结矣。)

同类推荐
  •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治续说

    学治续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行法想经

    禅行法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中寄诗友

    山中寄诗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平御览道部

    太平御览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乌鸦凤凰

    乌鸦凤凰

    夏雨柔决定要杀了宇文男,自己曾经是那么的相爱,却背叛自己,还对自己不惜痛下杀手的男人。
  • 我已经死过一次了

    我已经死过一次了

    (南派三叔友情推荐,是骗你们的!悬疑、惊悚、剧情、言情、都市、格斗、洪荒,创世第八编辑组2015都市力作《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你不得不看的都市小说。)一场车祸夺走了韩雨的生命,而他却意外的重生了,他将面对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异能,阵法,洪荒妖族,都市鬼灵,这一切噩梦正悄悄的向韩雨靠近!让你痛哭流涕,让你毛骨悚然!本书讨论群:419878121(三千圣域)欢迎大家来吹牛皮,泡妞,聊天,还有特别内容哦!嘎嘎...
  • 气异殊途

    气异殊途

    他悟性超绝,仅仅在十五岁时便进入小赤元,在重重困难中突破极限,最终达到了人们心目中的境界。
  • 捧花的我II

    捧花的我II

    于筱成熟了,郁梧背叛了,穆韵依旧了,小雅离开了。于筱在这些日子里,心被几个闺蜜刺伤,被一个男人治愈,又被一个男人刺伤,于筱的生活,可谓是凄凄惨惨。
  • 我的西游不可能这么循规蹈矩

    我的西游不可能这么循规蹈矩

    这是一个蛋疼的故事,无女主,不争霸,只想安安稳稳的走完这一路然后回去的说。。
  • 嗨由小争

    嗨由小争

    小争的青春有点开心,但不是天天开心。小争的初恋有点伤痛,但仅仅只有一咪咪。生活呢,不简单,但也没那么复杂。无论如何,只希望不改初心。
  • 无古

    无古

    上古一片空白,世间无人可成仙,凡人命不过百,妖魔乱苍天。“若有缘,此生与君渡忘川,若无缘,执念杀出九重天,一念荡平三十天”一阵沧桑的声音从黑色令牌中传出,命运自此开始转变......
  • 家庭按摩边学边用

    家庭按摩边学边用

    按摩疗法作为传统的医疗保健疗法,日益受到读者青睐。而本书作者用严谨的理论基础,取穴精准的拉页,翔实精炼的文字说明,让您没有任何按摩基础,也可以一边学习按摩一边对症进行治疗或者保健养生。为了让普通读者掌握按摩知识,本书分七章从基础讲起,根据家庭成员中各群体的健康需求,介绍了多种常见病的按摩治疗方法,且有针对中老年、女性、男性、小儿等特殊群体的按摩方法和日常保健按摩方法。
  • 警卫传说

    警卫传说

    这是一个传说,多年后那些共和国的将军们还会常常想起这个人,谜一样的一个人,他又有怎样的故事……没有人知道。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又出现……
  • 好习惯从小培养

    好习惯从小培养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撒播一种思想,就能收获一种行为:撒播一种行为,就能收获一种习惯;撒播一种习惯,就能收获一种人格:撒播一种人格,就能收获一段光辉的人生旅程。《好习惯从小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如何养成独立自主、乐观自信、自我约束、合作友善、诚实守信等好习惯。当然,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好习惯从小培养》里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