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1100000043

第43章

次西方為三。破因不破果者。不許往因而存現果。立現因名不破因。亡當果名為破果。第二俱破不破一切法者。如前因果並破云無。故云俱破。而不能破三無為法。外人亦計虗空為常。雖無二滅。亦不敢破。以三無為攝法遍故。故云一切法。若復破者。不計空常無惑可破。惑無緣可闕。是故俱破。

第三與佛法何別者。恐濫比佛法。亦示破世間因果。不許計空為常。二滅不名真理。又濫大乘。破小因果及三無為。故為問起。與彼第三外道何別。

大論下。引論答。佛法自以邪正大小分之。破各有已曾混和。

亦體下。重難外道。邪因不同。重答。有人出他難云。外人亦破。破即是拆。是則外難無體有拆。

今明下。答。破語雖通。邪正自別。亦如中論品皆云破故。佛法中通云拆體。俱得名破。故知以破俱非大小。

真觀等者。修真空人。尚不作於有漏諸善。況三途惡。

人不知等者。見不解空者。慢之如土。有慚愧等者。此指迦羅鳩馱。具如前說。

背鱠等者。以木像背為砧。將佛經充故紙。聞天雷時反更尿井。佛法隔世而有因果。豈現未報為無礙耶。

次是人下。次明神通。空見既盛但成於見。非通等三。

又廣尋下。明韋陀也。執見為嘊喍。破他為嘷吠。

次明化他亦四。皆以自行者為實。化他者為權。

金鐵二鏁者。二鏁繫同。鐵鏁如著外。金鏁如著內。貴賤雖殊。被縛義等。

玉鼠二璞者。璞。玉也。鄭人以真玉為璞。周以死鼠為璞。璞名雖同。淨穢天別。無著如鄭。起見如周。佛法諸門如鄭。起愛如周。

牛驢二乳者。色同體異。皆同抨練。有成不成。內外同有不煞慈悲等名。於外推撿。盡歸虗妄。

迦羅鎮頭等者。出大經四依品中。今借用之。二菓相似。迦羅害人。內外名同。外歸邪妄。

根本變化者。若依根本禪。有十四變化。初禪二。二禪三。三禪四。四禪五。以上能作下故也。初禪兼欲故二。餘皆兼下故皆增一。若十八變化者。並屬身通。左右上下更互出水火故有八。地水互相如故二。空地互現沒二空中。四儀故四。空中現大小故二。合前成十八。佛為迦葉現十八變。數同事別。

所讀等者。既是韋陀。尚非三藏。豈是圓教法界總持。雖斷等者。既計非想斷下地思。非想壽盡。隨道受報。舉無情華[芸/木]以況發見。

然支佛下。比所依法邪正不同。雖復不同皆令悟理。

妙勝定經等者。明佛滅後。年月漸遠。得道漸少。起著漸多。佛法尚著。況外法耶。

久住城門等者。雖四門相望互有精麤。莫不皆能通至王所。略舉兩非。意達四門。著心習門安能契理。修習時過。真道難期。媒者和合之主。衒者行賣其身。宣媒衒言。故云打皷。不能下物。故云自大。身儀處眾。故曰慢幢。

方等問橋者。彼經佛自說往因行時我貧窮。欲赴大會受種種施。於路值經橋。乃問他人。是橋何木。何人所造等。次第設於七千八百問。問已。答者呵之。方至會所。至會已散。都無所得。

老無三昧者。大經云。譬如甘蔗。既被押已。滓無復用。既被老押。則無出家讀誦坐禪三昧。

天門直華等者。曲直華陋。隔字為對。應以界內界外各一體拆。各一直華。各一曲陋。天門者。皇家正門。餘門者。偏門也。見真見中。各一體柝。今雖不分。意必具二。

以此而觀下。具足辨之。言清濁者。只是諸教諸門有著無著展轉相形。

五番者。總以外二及附佛法。合為一耶。四教為四。廣論無量者。因禪因聞。各百四十。

通修止觀者。觀陰入也。通修雖一。發必別依。故見是慧性。發必依觀。禪是定性。發必依止。如人等者。名如智。智則難忘。面如通。通則易失。

先世有兒弟者。發心若僻。即名鬼禪。所在生處。鬼即加之。聖緣准此。

復次下。明見境意。恐不識者依之造行。或恐卒斷失於方便。如[盉-木+(中/一)]等者。因食入腹而能害人。若有著[盉-木+(中/一)]復患寸白。則莫治寸白。養令噉蛊。鈍使如[盉-木+(中/一)]。見如寸白。合喻可知。幹珠者。薏苡子也。雖無見病。鈍不聞法。

若入下。明養見意。大乘體之。何須卒斷。但鈍斷已。體之不遲。見為侍者。入出隨人。養見如出。體觀如入。外外尚然。況正。

大論三慧等者。論釋天人師中問云。佛亦生餘道。何獨天人。答。少故不說。然三惡得道。由宿見慧。福雖生天。不悟道者良由無慧。

[豸*瓜]獠等者。通指邊鄙無禮教處。尚不解世語。焉知妙教。世總如此。亦佛未出。

分形等者。故先令大權教其見已。後示受破。俱入正道。次法華證先同後異。

若先下。約見斷不斷以判言同。三外者。斥所起見。非斥所依。先世已斷者。或見盡思存。或思除見在。或思未盡。若全盡者則不生此。故起見人不同諸下。外外尚爾恐復餘耶。

淨名等者。挫同諸見。為進依本。二乘為退。不知中理。暫斥為見。外外尚養。況二乘耶。抑揚之言。不可一向。

若作宗等者。將分別見以比諸論。今內外合成則一百四十宗且。依佛法亦有一百一十二宗。豈比諸論一門而已。中論觀法雖即煩廣。及至論門門亦不足邪正等者。故知今家與彼玄殊。

夫佛法下。更明見意。佛化不出折兩門。攝謂養見研心。折謂不留遺芥。分故。引二經意以證折攝。大經等者。廣如經中覺德比丘。有德國王為護佛法執持刀箭等。如四悉檀攝一切教。世界為人攝受意也。對治即是折伏意也。藥珠二身攝一切身。破法立法收一切教。大旨悉然故以為例。

約一一見等者。一百四十各作十乘。皆可經夏束為一境。共作十乘亦不可盡。

今此空見等者。似破二論。通是不善。義同成論。別論亦得名為因等。起心善惡因起能生。十界義同。毗曇因空造惡。即三途界。義同成論。

闡提等者。闡提尚有憐愛之善。不同空見逆父慢母。尚自不及極惡闡提。況復通論信不具等。慳貪等者。因無淨命。果時噉穢。因時破齋。果常飢餓。

次聲聞界中。初總斥云不識等者。先舉不識以顯於識。若隨見流轉。則四諦俱三。

所以者何下。釋四諦相。初具五陰。故名為若。初文是色。納受是受。取空是想。起行是行。分別是識。

次空見下。集諦。五鈍闕癡。應云空見不了因果。非鷄狗等者。取空為道故異噉糞。

道諦文云受第二句者。受於不受。

勤破去。即小乘中相生攝。

單複等者。例破諸見。言畢故者。由不造新。

中論云等者。述論問答。以申小觀。論中初文問觀因緣。答中乃引毗曇廣破六十二見。一往觀之似不相應。故為問出令知不別。故云只此是。答如淨名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

又觀剎那者。正明起觀。有支中云有含果者。且寄迦毗羅。應須遍約附佛法起。及十六門隨所計者。皆屬有支。

鼻隔等者。但止心鼻隔。而無理觀。尚無小觀。豈觀空見成妙境耶。止心尚爾況文字者。者暗證者。凡龜無決疑之能。故比暗證。雖不能自決。決他猶勝盲犬[狂-王+魯]吠。然此二人無發見義。發亦何能辨之。

既識下。牒二乘境。為令誓由。亦以此由而為誓境。

如一等者。正約空見起誓。此中四弘義兼內外。即剎那五陰眾生。一一眾生即是約外。以內況外。一人尚多況復多人下。三弘誓准之可知。煩惱為因。眾生為果。因果多故。法門無量。皆開佛知見。成無上道。問。因果一念。如何分於二弘誓別。答。還約內心取空五陰以成眾生。空見具足九十八使以為煩惱。一人既爾。多人亦然。不別而別。其相自分。

若執下。空見起於六度行也。言魔施者。見本屬外。施順生死。義復同魔。此中總明三藏三乘。方明通教者。總別隨便不可一准。

觀空見者。通教二乘界也。無明標緣覺。生苦標聲聞。諦緣只開。是合異耳。

二乘知空下。通教菩薩。先與小辨異。雖度下。正釋。如前如後者。前謂前前境。後謂續後不思議境。

復次下。因辨四教治見不同。見一治異。故有作意.任運不同。次云任運者。且約見斷。不入三惡。成論下。斥但用空。忽從空起見。空何能治。舉水生火可以比知。今知去。則知成論論十六門中之一門耳。藏通去。明破見先後。若爾。教雖有四。初心治惑。義唯二別。一者三教初心。皆先除見。二者圓教初心。觀見法界。除堅牢去。結斥。成論云下。釋疑。

如患冷下。釋。一理如身力。空見如冷病。薑桂如無常。見真如復力。五石如即空見空如養色。五石謂白瑛紫瑛膏乳脂。重婁如觀法。加壽如假智。能飛如入假。重婁者黃精也。金丹。圓法也。從初發心名佛大仙。治見等者。以餘惑例。且舉界內思及塵沙。界外之惑不開前二。

此四下。舉佛遺囑。明治法具四。

所以者何下。釋遺囑意。四人有見。不出六道。故舉見果名為苦具。見之結業以譬鬼神。

三車下。歷教以釋。以釋三車同異。此四教中總成九種念處。三藏三乘為三。通教三乘為一。同觀無生故。別教地前為三空。分拆體假。但無量八地已去名為真實。圓人始終唯有一種。故三車之言有總有別。別在三藏。總攝七種。除前入地及以圓教。是所會故。名大車故。別教入地雖帶教道。謂證同故。故下文中從釋迦者。約化儀釋一代教門。只是先與三車。後與一大。

言略說等者。廣則七科。略唯念處。具說能所。即是四諦。故望道品。名為處中。

次更序化儀。從漸至頓雖七種不同。各有其意。鹿苑正用藏。方等傍用藏。復以三斥藏。般若傍用通。正用於別圓。法華會七種。同歸一真實。

約此空見去。不思議治攝一切。治不違教。從一開諸。如思議中亦不違諸教。故以塵喻一空見。塵攝大經卷。從淨名去。證空見心。十界五陰名為眾生。眾生即解脫。解脫不出見。故三法相即。

一切眾生下。釋上解脫中求佛解脫。釋上諸佛解脫。又觀下。又釋心行中求。求謂用觀。觀唯法性。無復見心。能一色下。結成妙境。即五陰.眾生兩世間也。唯闕國土。准例可知。不縱不橫。結成三諦。乃至三譬。

此境下。發心。從極境說。且云無明即是法性。觀此下。安心。空寂總止。虗空總觀。

善巧下。六十四番。

見陰下。破遍。

單複下。通塞。唯出別相。故云句句。

若不入下。正助。昔以空見而行六蔽。今修事度蔽去見陰。故一一文皆舉空見及以一蔽。如橋地海等者。大論云。屈如橋梁。人馬踐之。地海例說。

序中云。纔至見境。法輪停轉。後三前文。略比說竟。既云將送行者至彼薩雲。後三大章並無生忍後。故略不論。大品法施品云。化恒沙眾生令得六通。不如書般若令他讀誦。又令他讀誦之福。不如正憶念般若波羅蜜。又正憶念福。不如為他說令易解。云何易解。謂不二相觀。不入不出。直說不共功德尚多。況說法華開權妙教。教本令行。此文即是法華妙觀。故隨喜品云。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皆與四事。便令皆得阿羅漢。與。不如初隨喜人百千萬倍。令他得聞隨喜功大。又第五十人何必即是五品之初。隨喜位人況大品文。說猶勝於自正憶念。況復能說兼修行之。以如說行起於多聞。說法得解脫。聽法得解脫。斯言不欺。況一切教流通分中。勸諸菩薩二乘凡夫皆令轉說。敬願後哲勤說勤行。以為一乘信法種子。雖欲好廣不獲而書。常一輩好略機緣。終日遊遊取遂難尅。却旋佛壟掃拭墳堂。禮侍之餘承閑刪採。年去識暗。漸覺疎遺。賴有廣文猶可尋撿。皆搜宗要以備修行。儻一句沾神。永為法卷。皆諸退省。萬事息機。

大唐大中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於台州天台山國清寺西院元璋座主房寫取。當寺天台物外座主本願。期佛慧共傳 大師止觀大教。自他兼利。日本國延曆寺巡禮求教供奉。

沙門珍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酸酸

    酸酸

    穿越时空的爱恋,重逢在青春校园,谱写酸酸甜甜的往事今生;
  • 校园语录

    校园语录

    插班考试,或许就是为他和她相见的媒人。考试后她和他进入了同一个班级,在同一个班级中,他和她更加了解对方。在毕业晚会上她与他都不知,这是不是最后的一次见面。欢迎加入校园语录,群号码:426065293
  • 哀槐梦

    哀槐梦

    十年虽短,能得到你的爱,足以。虽然我去了,但你一定要活着,否则我一定不会原谅你……
  • 禁止向前

    禁止向前

    你曾经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熟悉的街道上遇到了几个头戴安全帽的人,他们在隔离带的后面,中间摆放着“禁止向前”的牌子。你不得已选择了绕路,很快你就忘了这件事情。过了几天,这条街道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模样,但是你从未看到过新的东西在这里出现,仅仅是老样子,你有疑惑吗?几天前的那些人究竟做了什么?或许那条隔离带的背后,隐藏着地球上未确认生物的痕迹,诡秘莫测的地外来客,甚至是时间与空间的大混乱...现在,你走到了一条陌生的街道上,一个被他们遗忘的街道,没有人能阻止你接下来的做什么。你准备怎么做呢?去看一眼嘛?
  • 杀手老婆古代夫君

    杀手老婆古代夫君

    她,苏雪瑶人称血月因执行任务而来到梦凰学院。他,北冥轩。意外来到现代。被花痴称为冰山男神当她遇见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_^
  • 千生万杰

    千生万杰

    冉紫儿,本应是一个集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却不曾想到过某一天家中突然出现一群杀手将她父母残忍杀害,一个可笑的游戏将她救下,免遭一死,从此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唯一的嫡亲哥哥也在灭门时走丢了,从此,冉氏不复存在。十年的训练,并未使她变得冷心冷情,只不过,没有人可以触碰到她心中的那丝柔软。一次偶然相遇,让他们都相信了一见钟情。她说:“我想复仇”他答:“我和你一起”她说:“我想恋爱”他答:“我做你男朋友”她说:“我想结婚”他答:“我们现在就去民政局”她说:“我又没说和你去”他笑了,反手将她擒住含住了她的唇:“你可以试试和别人一起去”……
  • 霸天吟

    霸天吟

    风云涌,古城现。碧海青天遥相望,初涉尘世几渺茫。身影闪,魂剑斩。一袭白袍少年狂,瀚海犀风无人挡。圣子临,兽神降。光耀四海熟不晓,倚剑破空风呼啸。凰翅展,凤涅槃;麒麟吼,龙首昂,亚斯兰特光芒耀。金木水火土五行,风雷音光出四方,毒暗星空手中藏。风雨飘渺情未老,管他斑驳还沧桑。一轮残日映影长,一皓弯月随江潮。虹弧弯刀劈天旷,天下何处不敢闯!笑傲翻云曳雨间,至此谁敢称霸天!
  • 武战星辰

    武战星辰

    神秘的星空,绝世的大陆。乾坤王朝的绝世天才,在千年人魔大战后闪耀出不朽的荣光。面对魔族,他浴血奋战;面对爱人,他义无反顾;面对兄弟,他义薄云天。星辰大陆最年轻的天阶强者,多年的磨砺,无法预测的成就,他就是这个时空的至尊—轩辕傲天。
  • 封灵师传奇:校园怪谈之惊魂考场

    封灵师传奇:校园怪谈之惊魂考场

    寒风阵阵,吹得虚掩的窗户啪啪直响。窗外树影森森,阴暗的房间内只有闪烁的电视荧光,显得更加晦暗。屋内的男子静静凝视着屏幕,透出缕缕寒意。风声混合着电视里传出的声音,在空气中显得愈发诡异,有声,却更似无声。抛开这些,这里仿佛什么都没有,连呼吸都悄然止住,不似一栋屋子,更不似一个人住的地方。一个活人,住的地方。
  • 乱时记

    乱时记

    万古天功,我丢,不杇法器,我扔。谁说修仙九阶二十七级,扯淡。如果逆境而上是道、顺势而下也是道,如果万般皆是道,那我道是道也是天道,我道由心。看问天如何笑天道,踏天穹,断万古,掌轮回,修己身,成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