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期和尚。因往羅漢。路逢一騎牛公子。師問。羅漢路向甚麼處去。公拍牛曰。道道。師喝曰。這畜生。公曰。羅漢路向甚麼處去。師却拍牛曰。道道。公曰。直饒恁麼。猶少蹄角在。師便打。公拍牛便走。
唐朝因禪師
唐朝因禪師。微時。甞運槌擊土次。見一大塊。戲槌猛擊之應碎。豁然大悟(後有老宿。聞云。盡山河大地。被因禪師一擊百雜碎)。
法海立禪師
處州法海立禪師。因朝廷有旨。革本寺為神霄宮。師陞座謂眾曰。都緣未徹。所以說是說非。葢為不真。便乃分彼分此。我身尚且不有。身外烏足道哉。正眼觀來。一場笑具。今則聖君垂旨。更僧寺作神霄。佛頭上添箇冠兒。算來有何不可。山僧今日。不免橫檐拄杖。高挂鉢囊。向無縫塔中安身立命。於無根樹下嘯月吟風。一任乘雲仙客駕鶴高人。來此呪水書符。叩牙作法。他年成道。白日上昇。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為之化。祇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然雖如是。且道。山僧轉身一句。作麼生道。還委悉麼。擲下拂子。竟爾趨寂。
樓子和尚
樓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也。遺其名氏。一日偶經遊街市間。於酒樓下。整襪帶次。聞樓上人唱曲云。你既無心我也休。忽然大悟。因號樓子焉。
神照本如法師
神照本如法師。甞以經王。請益四明尊者。尊者震聲曰。汝名本如。師即領悟。作偈曰。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上竺證悟法師
臨安府上竺圓智證悟法師。台州林氏子。依白蓮僊法師。問具變之道。僊指行燈曰。如此燈者。離性絕非。本自空寂。理則具矣。六凡四聖。所見不同。變則在焉。師不契。後因掃地。誦法華經。至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始諭旨。告僊。僊然之。師甞患學者囿於名相。至以天台為文字之學。南宗鄙之。乃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東林偈。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元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曰祇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箇消息。元曰。是門外漢耳。曰和尚不吝。可為說破。元曰。却祇從這裡。猛著精彩覷捕看。若覷捕得他破。則亦知本命元辰落著處。師通夕不寐。及曉鍾鳴。去其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特以告元。元曰。向汝道是門外漢。師禮謝。未幾有化馬祖殿瓦者。求語發揚。師書曰。寄語江西老古錐。從教日炙與風吹。兒孫不是無料理。要見冰消瓦解時。此庵見之笑曰。須是這闍黎始得。
淨居尼玄機
溫州淨居尼玄機。唐景雲中得度。常習定於大日山石窟中。一日忽念曰。法性湛然。本無去住。厭喧趍寂。豈為達邪。乃往參雪峯。雪峯問。甚處來。曰大日山來。雪峯曰。日出也未。師曰。若出則鎔却雪峯。雪峯曰。汝名甚麼。師曰玄機。雪峯曰。日織多少。師曰。寸絲不挂。遂禮拜退。纔行三五步。雪峯召曰。袈裟角拖地也。師回首。雪峯曰。大好寸絲不挂(世傳。玄機乃永嘉大師女弟。甞同遊方。以景雲歲日考之是矣。第所見雪峯。非真覺存也。永嘉既到曹谿。必嶺下雪峯也。未詳法嗣。故附於此)。
亡名老宿(二十六則)
昔有一老宿。一夏不為師僧說話。有僧歎曰。我祇恁麼空過一夏。不敢望和尚說佛法。得聞正因兩字也得。老宿聞乃曰。闍黎莫嘶速。若論正因。一字也無。道了叩齒曰。適來無端。不合與麼道。隣壁有一老宿。聞曰。好一釜羹。被一顆鼠糞污却(報慈遂徵云。且道。讚歎語。不肯語。若是讚歎。為甚道鼠糞污却。若不肯。他有什麼過。驗得麼 雪竇顯云。誰家釜衷。無一兩顆 黃龍清云。二老宿。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只如這僧道。不敢望和尚說佛法。得聞正因兩字也得。是會不會。參玄要具通方眼。好向言中辨古今)。
昔有一僧。在經堂內。不看經。每日打坐。藏主曰。何不看經。僧曰。某甲不識字。藏主曰。何不問人。僧近前叉手鞠躬曰。這箇是甚麼字。藏主無對(大通本代云又道不識)。
昔有一老宿。住菴。於門上書心字。於牕上書心字。於壁上書心字 (法眼益云。門上但書門字。牕上但書牕字。壁上但書壁字 報慈遂云。門上不要書門字。牕上不要書牕字。壁上不要書壁字。何故。字義炳然)。
昔有二庵主住庵。旬日不相見。忽相會。上庵主問下庵主。多時不相見。向甚麼處去。下庵主曰。在庵中。造箇無縫塔。上庵主曰。某甲也要造一箇。就兄借取塔樣子。下庵主曰。何不早說。恰被人借去了也(法眼益云。且道。是借他樣。不借他樣)。
昔有一庵主。見僧來。豎起火筒曰。會麼。曰不會。庵主曰。三十年用不盡底。僧却問。三十年前。用箇甚麼。庵主無對(歸宗柔代云。也要知)。
昔有一老宿。因江南國主問。予有一頭水牯牛。萬里無寸草。未審向甚麼處放。老宿無對(歸宗柔代云。好處放)。
昔有一老宿。問僧甚麼處來。僧曰。牛頭山禮拜祖師來。老宿曰。還見祖師麼。僧無對(歸宗柔代云大似不相信)。
昔有一老宿。有偈曰。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公(有老宿云。既不識他。當初問甚麼人賃)。
僧問老宿。如何是密室中人。老宿曰。有客不答話(玄沙備云。何曾密 歸宗柔。別老宿云。你因甚麼得見)。
昔有一老宿。因僧問。魂兮歸去來。食我家園葚。如何是家園葚(報慈遂代云。是亦食不得。法燈欽云。污却你口)。
昔有一老宿曰。祖師九年面壁。為訪知音。若恁麼會得。喫鐵棒有日在。又一老宿曰。祖師九年面壁。何不慚惶。若恁麼會得。更買草鞋行脚三十年(瑯琊覺云。既不然。且道。祖師面壁意作麼生。良久云。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天童傑舉瑯琊語了云。二老宿敲甎打瓦。瑯琊和尚。畫虎成貍。諸人要見祖師面壁底意旨麼。窮坑難滿)。
昔有一老宿。因僧問。師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審全箇甚麼力。老宿曰。不欺之力(法眼益別云。不會古人語)。
昔有一老宿曰。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我立地待汝搆去(法眼益云。山僧如今坐地。待汝搆去。還有道理也無。那箇親。那箇疎。試裁斷看)。
昔有老宿。畜一童子。竝不知軌則。有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禮儀。晚間見老宿外歸。遂去問訊。老宿怪訝。遂問童子曰。阿誰教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喚其僧來問。上座傍家行脚。是甚麼心行。這童子養來。二三年了。幸自可憐生。誰教上座教壞伊。快束裝起去。黃昏雨淋淋地被趂出(法眼益云。古人恁麼顯露。些子家風甚怪。且道。意在於何)。
昔有僧。到曹溪。時守衣鉢僧。提起衣曰。此是大庾嶺頭。提不起底。僧曰。為甚麼在上座手裏。僧無對(雲門偃云。彼此不了。又云將謂是師子兒)。
昔有老宿。問一座主。疏鈔解義廣略如何。座主曰。鈔解疏。疏解經。老宿曰。經解甚麼。座主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