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91900000001

第1章 《突破重围的农村》序

徐勇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它呈现的事实,它引发的思考,它展示的人格,都是一般书所难以具备的,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逐字逐句的阅读打动了我,也相信会打动你。

这部书对问题的感受为常书所不及。在现代化进程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经常提及的“三农”问题总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将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不是将工业、城市和市民视之为“问题”,就在于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三农”作为传统因子,背负着工业社会所不具备的重负。这种重负有来自于自然历史的。中国有着世界最为发达和悠久的农业和农村文明,但自工业文明时代来临之后,其天生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至今中国农业还没有改变“望天收”的格局。这与超越自然的工业文明相形见绌。这种重负还有制度性的。当西方列强挟带工业文明重力敲开中国大门之时,中国就走上了工业文明的不归之路。但中国进入工业文明的初始积累只能依靠内部,主要又是占产业、财政、人口大部分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围绕国家工业化战略设计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相当部分是不利于甚至限制农村和农民的。如统购统销及其相应的户籍制度等,农民难以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三农问题”的重负还有来自于治理性。在两种文明交替的大国,社会因素增多和复杂化,治理的难度超过历史任何时代。正因为如此,以解决农民问题起家和见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在解决“三农”问题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失误,甚至造成灾难性损失。当然,人们现在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愈益深入,出版的著作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相比之下,本书对问题的感受则是常书所不及的。本书的重要特点就是将“问题”从纸上引向“现场”。它展示出了当今农村发展的种种难题和困境。如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产权归属问题、作为农业命脉的农村水利问题、农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和村庄建设问题、农民负担的体制性问题、农民权利和权益问题、乡村治理和乡村组织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而短期难以解决的难题。由此构成了当今农村发展的一道道重围。作者将本书定名为《突破重围的农村》十分贴切。它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展示,告诉人们那种以为中央发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农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此问题不再的想法是何等的天真!

这部书对问题的思考为常书所不及。自从“三农”成为一个“问题”以来,人们比较多的是列举现象,然后根据罗列的现象开出各种有用无用甚至有害的“处方”。可以说,自20世纪以来,为“三农”问题开列的处方不胜枚举。当西方列强以工业文明敲开中国大门之时,便动摇了中国“以农立国”之国本。由此有了“以商立国”、“以工立国”、“回归农本”等诸多主张。直至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无疑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基础。但战略目标的实施却有一个过程。农村发展战略的“大问题”解决之后,还存在许多农村如何发展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不解决,大目标也难以实现。《突破重围的农村》一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展示常人所不及的问题,更重要是能够发出常人所不及的思考。这些思考是作者自己根据实践经验悟出来的,其观点与流行的观点往往大有不同。如作者认为,在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上,人们看到的主要是农民的经营权,而很少关注农村集体所有权,集体因此被“虚化”了。农村土地流转是近年来的“热问题”,但作者却保留了一份“冷思考”,认为不可急于流转,更不能“运动式”流转。由于农民是社会弱者,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他们的权益和权利。本书作者也十分重视,并非常真诚地为农民的艰难和疾苦“鼓与呼”。但他并没有与一般人一样停留在对“弱者的道义同情”这一层面,认为不能因为同情弱者而不正视弱者的弱点,不能因为要维护他们的权益而忽视他们所应尽的义务。一般人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产生于乡村的村民自治更是激起许多人民主联想。但在作者看来,民主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其内容。没有民主的内容,这样的民主能爽吗?诸如此类的观点尽管还可以商榷,但不乏真知灼见。其价值就在于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能够引人深思,而不是鹦鹉学舌。

这部书作者的人格魅力为常人所不及。之所以本书对问题的感受和思考为常书所不及,重要原因是作者特殊的人格魅力。这些年,“三农”问题成为热门话题,谈论或者研究的人甚多。其中有一部分如“伪球迷”一般,只是图个热闹并不当真,自然也无真知灼见。还有些人尽管很认真,但只是纸上谈农,想象力丰富,实在性不够,建设性意见自然也不多。本书作者是农民的儿子,出自农家。后来在乡镇工作13年,其中任乡长3年,乡党委书记8年,有丰富的乡镇领导实践经验。我曾经说过,在中国各个层级干部中,只有乡镇一级的干部是“管民的官”,乡镇以上都是“管官的官”。管官的官尽管层级高,但有“官场的规则”,比较容易管。而“管民的官”尽管层级最低,但因为管的是民,也就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因此更有难度。民虽然无位,却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思想情感。乡镇干部从本质上说是个“农民头”,是农民领袖,即农民领导者,其治下都是农民。这一角色决定了他们的“农民立场”,他们只有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才能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拥戴,当好“农民头”。本书所展示的问题,为改善农民生存和命运的呼吁,都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的一份沉甸甸的深情。他对待农村和农民的态度是认真的,绝不是“伪球迷”那般凑热闹。同时,作者又是一个农民领导者。作为领导者不仅仅是道义的同情。他深知这一“弱势群体”本身确有弱点。他没有因为他们处于弱势而放弃对他们的理性分析。但这种理性分析不是冷冰冰的鞭苔,恰恰相反是作者对生育他的土地和养育他的农民的一种更深沉的爱。正因为如此,尽管本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这种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更好的建设,为了农民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虽然本书是我见到的农村著作中少有的值得一读的书,但是也存在不足。作者长期担任农村干部,但从其履历看,他更多的是农村读书人和农村干部,并没有多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体验。这对于他深入理解农民的生存、行为和情感受到了限制。他可以批评指责农民思想和行为的“落后性”并强调要改造农民,但农民行为总有其根源和动机,并非凭空而来。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不仅仅要改造农民,更要改造农民的管理者。新中国建立后数十年时间我们改造农民的手段方式还少了吗?但为什么农民没有能够改造好?在众多社会群体中,为什么单单要提“改造农民”,如果换一个提法不是更具有人情味吗?作者从事乡镇管理有丰富的经验,他基于实践经验提出来的观点也的确有独到性,比作者在书中所鄙视的“精英”更有价值。但也没有必要自认为真理在手。因为作者的真理很有可能是“局部真理”。这是我经常给乡村干部所说的,要防止将自己亲身经验产生的结论普遍化。因为你的经验毕竟是局部经验。当今中国农村一是千差万别,二是千变万化。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自认为自己生活在农村,并以在农村工作多年,就以为普遍真理在手而随意指责他人,就可能出现经验主义。在与作者交谈中,我觉得他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以所谓“农民代言人”自居,更没有自认为为农民说了几句话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从此就以为真理在手的“农民领袖”的骄狂。

同时,作者毕竟没有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此书的文字还有些粗糙。可能正如我们的农耕方式一般具有“粗放性”。但是,未精耕细作的田野自有其原生态的价值。这本书展现的事实,所引发的思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那些尽管精细却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著作。相信你可以读后收益不少。

2010年7月14日于大雨中的武汉

同类推荐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热门推荐
  • 第二天

    第二天

    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喜欢的可以猜一猜!第二天是很霸气的,乍一看去像是散文的名字!
  • 别急别哭:废柴小妹你慢慢来

    别急别哭:废柴小妹你慢慢来

    不断失败、不断跌落…别人口中的巫女,是否能在过去与将来的无尽循环中逃脱?
  • 魔血弑煞

    魔血弑煞

    一身纵有千百热血,该何去何从?剑芒滑过指尖,魂力奔放暴喝,魂力碎碾万物,一生为准?修道一生,为情所生,煞如干尸,深遂暗漠,魂灭意存,杀神再现,血煞九天,舞风涅槃,两眼泪视,情思顿悟,身存为谁?疏星残月,波光映漾,独人舞剑,情意之深,心道之坚,有谁堪比?
  • 若时光流去

    若时光流去

    我想,我是爱良辰,从他那天递给我的那把雨伞开始,我们的缘分是不是就这么注定了。却没想到,我们只是有缘却是没有份,最后陪在他身边的人终究都不是我——苏陌念我跟阿陌从小就认识,我以为没有任何人能够抵达我对她的好,可是,夏凉辰出去以后,我才知道,我输了,并不是因为夏凉辰对阿陌比我对她好,而是阿陌每次都能他对他的好挂在嘴边,这是我所做不到的。——顾杰她说我是她的太阳,只能是她的,可是她却忘了,如果靠的太近了,太阳也会灼伤人,而我,终究灼伤了她。——夏凉辰
  • 彼岸花之重新

    彼岸花之重新

    彼岸花啊,是扎在两人心上的一个阻碍。”我什么时候可以爱上你?“”等你和我心跳连为一起的时候“”我怕来不及了“”没关系,还有我啊“我在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还是跟你在一起了呢?
  • 天魂神主系统

    天魂神主系统

    天魂大陆,一切魂者千万年以来皆是以修炼魂体为主,魂者之间相互蚕食。青年林毅巧得到一颗水晶头骨,从此之后,开启吞噬万道之路。千魂帝国穷兵黩武,企图吞噬他国,千魂女帝更是势不可挡。魔妖之祖,万荒蛮王,蛰伏多年,一直企图开启天魔轴心,威胁人族生存,人魔大战一触即发。作为外族的林毅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大陆之上开启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人鬼兄弟的修真之旅:鬼帅天师

    人鬼兄弟的修真之旅:鬼帅天师

    双生兄弟,一个是活在冥间的人,一个是活在人间的鬼。冥间的人,温文善良,统率万千凶煞鬼,笑对仇敌,誉为天才鬼帅;人间的鬼,冷酷铁血,力战天下修神者,傲视群雄,终成一代天师。一部功法,史无前例,能沟通阴阳,掌控人、鬼、妖,但非有机缘,终难练就。一户人家,得学此术,为避天遣,家中施法,却引来无数修神者、修煞者无尽追杀,终被灭门,仅剩一对双生男婴。
  • 重生穿越之兽世大陆

    重生穿越之兽世大陆

    重活一世,为了报复渣男渣女,并逆袭娱乐圈。却又意外的捡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到了另一个大陆。腹黑又温柔的狐狸、高冷帅气的蛇王、……(共有九个男主)。
  • 星际学校

    星际学校

    在宇宙中并不只有人类,在距离太阳系一百忆光年的寒冰星系有着另一中人类他们是超能人。
  • 火修

    火修

    不是仙人,又怎能只手遮天,不修心法走火修,吞噬火焰炼化自身,我亦为火神。苍穹焰,修苍穹之道,亦为吞噬,毁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