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曾说:“成功只能用经济增长来衡量吗?就靠GDP?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是一体的。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创造最高质量的生活必须超越经济增长的‘一叶障目’。”自此,英国政府开始“理论结合实际”地研究和制定“幸福政策”,尝试建立与GDP数据相类似的一种统计体系——“幸福指数”。
举着“第三条道路”旗帜冲进唐宁街10号的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不到两年就不再理会他的精神导师吉登斯(著名经济学家、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了。“第三条道路”固然暂时缓解了“左”与“右”的矛盾,但仍有人指责其目标还是经济增长。
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专题片《幸福药方》,讲述幸福的科学、幸福的政策和幸福的力量。4/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的主要目标应当是让大众幸福,而不是帮助大家有钱。然而最让大众引起共鸣的却是,在过去50年中,英国和美国的人均财富增长了3倍,而幸福感却下降了一半。大众的呼声刺激政治家们另谋出路。很多工党议员纷纷指出,工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立了“福利国家”制度,现在应当着手建立“幸福国家”制度,从而树立起一座新的政治里程碑。
无独有偶,2007年1月31日,法国下届总统主要候选人共同签署了一份绿色宪章,约定在竞选中把环保作为首要问题。没有签署这份绿色宪章的只有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让·玛丽·勒庞。
2007年2月11日,法国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在巴黎正式推出她的竞选宣言,她还宣布了新的竞选口号:“更公平的法国,更强大的法国。”此前的口号则是:“大家齐进步,人人受尊重。”在多达100项内容的竞选宣言中,她特别强调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计划,承诺制定更高的最低工资线并建造更多的低租金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