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的理想和现实会有差距,只有成长起来了,做出业绩,自己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大。企业的潜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你没有把握住,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致命的。要把同事也当成客户一样对待,才有可能取得职场第一次的成功。
职场新人的理想和现实会有差距,只有成长起来了,做出业绩,自己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大。企业的潜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你没有把握住,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致命的。要把同事也当成客户一样对待,才有可能取得职场第一次的成功。
有一家美资企业,总经理对每一个新招进来的员工都规定最多3个月的试用期:第一个月是适应性培训,主要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产品、工作流程以及他所在岗位的主要任务。第二个月他给每一个员工分配一项工作,工作内容及要求都写在一张纸上,他自己亲自讲解直到对方明白他的意图为止,然后他就不管了。第三个月才让新员工正式切入到实际工作中。他认为理想的员工应该是:首先清楚自己要做的工作,其次就是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这样,你给他一个任务,当他明白你的意图后,你就放心地等待结果吧。这位总经理的要求有普遍性,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专业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其二是工作能力、接受能力和沟通能力;其三是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新人刚到公司一般不会有太重要的工作,同事也会让着新人,对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和言语上的冒犯不太在意,但在这时一定不能冲昏头脑。在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后,不能让胜利冲昏头脑,过于放肆。因为半年后到一年的时间段对新人来讲是考验期,大家已经不再让着你,也会接到一些有难度的工作,也许头年的错误和得罪过的人现在也会秋后算账,而且慢慢地新人也会看出公司的人际关系,也会发现自己的上司身上很多无法容忍的缺点,还会发现所在部门、所在单位、所在行业在社会上的劣势等,总之,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会越来越困扰着新人,使其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他们的理想和所从事的工作肯定会有差距。有位毕业于北京名校学技术的大学生毕业后进了百货公司,被安排到销售现场接触不同的客户并为他们服务。这并不比完成某项技术课题更容易。有一次顾客对所购的鞋不满意,声称穿了这双鞋后有不好的气味,甚至要他亲自闻。对于一个新人,这种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选择性和主动性很少,被动性大于主动性,所以是不是能找到一个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偶然性大于必然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成长起来了,自己在这个职场上有了自己的分量和价值以后,这个时候他的选择性、主动性就会大于被动性,成功的概率必然性要大于偶然性。
我们的教育制度容易导致“高分低能”。通过考试,获得文凭,意味着什么?有位进入杂志社的X君英语六级,认证工程师,还考了驾照。经理“招到了一个人才”的喜悦溢于言表。X君当时没想到,除了这些证书,他几乎一无所有。最初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制作公司的官方网站,但他想到的东西太少,制作的网站首页模版又让所有的人大失所望。正好公司在清理设备,于是他被派去查验并记录各电脑的配置,记录表却让人们目瞪口呆。CPU只写了品牌没有写型号;内存只有容量,没有条数;主板一律没有记录??这样的清单没有用,就让他去做编辑,编辑一些国外资讯。在大学里面,英语过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考验临时记忆力的测试。说起考试,大家就会提起单词量。结果X君对杂志的专业术语不熟悉,很多词根本就别想在什么《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上查到,遇上比较新的口语就更是一头雾水。恰好老总的司机辞职了,于是X君去给老总开车,一发动就踩错地方险些撞墙。X君的学习热情也完全不在工作业务方面,最后只好离开。新人们要记住:要文凭,更要能力!文凭其实只是一块“敲门砖”。它也许能帮助你跨过企业招聘的门槛,却不能给你带来丰厚的收入、良好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东西,都必须靠能力去争取。
很多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总会说,挫折是一种财富,殊不知这并不意味着挫折和成功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过程。很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总会用这种心理来调整自己,当然从中获取经验教训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作为为自己的欠缺获取平衡的心理调整,而不做任何改进的话,那对于职场的长久发展是弊大于利的。经历是财富。但只有战胜了苦难,总结了经验以后,这个苦难才是财富。如果说以前自己在工作中不受重视的这段经历没有正确对待,那可能就一直在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所以经历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在经历当中悟出很多道理,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去指导自己以后,这段经历就是财富了,不然充其量只是经历而已。
新人一开始应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上,新人可以逐渐地表现自己,让老板知道自己是有想法的,可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认为某事不合适或不合理时,一定要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抱着学习的态度,不强迫对方接受的态度。在不同企业中,新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不同的,如外企老板更希望新人能具有进取精神,而国企则希望新人能够听话踏实稳当。在小企业中老板更看重新人的活力,也会给予更多的发展上升空间,在规章制度明确的大企业则最好要懂规矩,一定要完成好交给的本职工作。但仅仅做好本职工作还很难引起上司特别关注和青睐。
上司欣赏的是那些不仅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还能接受并做好分外工作的部下。这就要求你随时准备以快乐的心情,接受上司交代的新任务,而不要露出勉为其难的神情,更不要以这项工作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而回绝上司。事实上,上司每交给你一项新工作,都是对你的一次小考验,你必须力争圆满完成这些任务,使自己有一个被上司赏识的机会。
你不必强调说你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达到你的成就,但也不要说得太过轻松,这样说会令人妒忌。你要平易近人,保持低调,这样便可在职场中无往不胜。每一个决策的后面都有风险,但风险是可评估的,若不踏出新的一步,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你可能正在思考:如果我接受了新方案,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如果我负责新业务,成绩不理想,会不会脸上挂不住?不冒险很安全,但这样一来,你永远不会进步。有些人为了安全感保守地待在原地,却没想到总有一天别人会轻易地夺取你的腹地。初涉职场可训练自己逐步接受风险,不必害怕改变。学习的过程,甚至是失败的经验,都能帮你做出更大的决策并承受风险。
薪资报酬问题永远是企业与个人争论的焦点,新人在有了一定经验后会觉得自己付出了但未能收到应有的回报,而企业则觉得新人要求太多,在没有做出足够的贡献或接受足够考察的情况下,就要求多多。在个人回报问题上,新人一开始往往不过于计较,认为自己有一定实力后,便开始计较,而这时往往也是公司考察个人的关键时刻,一些公司不会在新人一做出成绩后就进行奖励,而会在考察一段时间完全信任后给予相应的奖励。新人不了解公司的游戏规则使他们显得很被动,大公司会在一阶段颁布一定的规则,但事后发现规则不适合再废掉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新人一定不要被一时的现象所蒙蔽,退一步海阔天空,翅膀硬了再走也不迟。
你是新人,哪怕你才华横溢,也不要目空一切。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你是白纸一张,所以不要好高骛远,总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优秀工程师、部门主管、总经理,甚至是业界的领袖,而不想做自己手上的粗浅活儿。只有在别人都束手无策时,你那高人一筹的才华才可以在平淡中体现。那时的情景就会像流星划破夜空那样灿烂。
如果你的同事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认为他是对你的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地争论对错要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你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
有位副总在审看秘书递给他的外文报告时,指出报告中的几个问题。这位外文科班出身的新人立刻进行辩解——这个词应该是这个意思,不会错的。上次你的这个错误就是我向外籍老板提出的,他也认为我是对的。副总的脸色立刻有点阴,他合上报告沉着脸走了。这位秘书与副总之间的矛盾,基本上都是这些琐碎的冲突。副总当年是看电视学外语自学成才的,这个经历一直是他的骄傲,可是自学的东西总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年轻气盛学院派的秘书眼里自然揉不进沙子,所以常常会当面冲突。虽然对的常常是秘书,可是副总却是越来越不高兴。新人自己似乎欠缺了一点虚心和温和,一起工作,探讨问题的方式最好和缓一些,“可能”、“也许”这样的字眼能缓解矛盾,言语里面动不动就提到上司也是一种错误做法,这会让人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越是优秀的人才越要注意这一点。
有位新人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因为公司里有关系而直接被聘为主管,这本来是个可借此发展的好机会。但是他却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刚接过来的工作没有头绪,和新公司的新同事、新客户又不熟悉,所以许多人都议论纷纷。本来性情就特别急躁的主管脾气越发大起来,给下属的工作时间越来越苛刻,经常要求他们加班,如果工作稍有不合意的地方就会冲下属大发脾气。渐渐他和下属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没有人跟他交流,甚至不敢走近他。在这种需要团队合作的地方,这位主管明显地和周围格格不入,最后只能选择离开。
几乎在每一个招聘职位要求中,“善于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条。大多数老板宁愿招一个能力平平但沟通能力出色的员工,也不愿招聘一个整日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所谓英才。能否与同事、上司、客户顺畅地沟通,越来越成为企业招聘时注重的核心技能。而对初入职场的“菜鸟”们来说,出色的沟通能力更是争取别人认可、尽快融入团队的关键。很多人一提起沟通就认为是要善于说话,其实,职场沟通既包括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包括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交谈,一封E-mail、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沟通的手段。职场新人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后来者,也是资历最浅的新手。一般来说,领导和同事都是你在职场上的前辈。在这种情况下,新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尽量采用低调、迂回的方式。特别是当你的观点与其他同事有冲突时,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权威性,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不要过于强调自我,应该更多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业务部门,沟通风格都会有所不同。一家欧美的IT公司,跟生产重型机械的日本企业员工的沟通风格肯定大相径庭。再如,销售部门的沟通方式与工程现场的沟通方式也会不同。新人要注意观察团队中同事间的沟通风格,注意留心大家表达观点的方式。假如大家都是开诚布公,你也就有话直说;倘若大家都喜欢含蓄委婉,你也要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总之,要尽量采取大家习惯和认可的方式,避免特立独行,招来非议。及时沟通。不管你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是否喜欢与他人分享,在工作中,时常注意沟通总比不沟通要好上许多。虽然不同文化的公司在沟通上的风格可能有所不同,但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员工总是更受欢迎。新人要利用一切机会与领导、同事交流,在合适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做事之前先做人。很多新人都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让新下属和新同事尽快接受自己;二是尽快做出业绩。但对于前面的那位主管,要同时做好两件事是极其困难的。一是他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二是靠关系才得到这个机会。这时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先做人,让别人接纳自己,而不是着急做事。主要精力先放在建立人际关系上,这包括:积极主动和所有的下属和同事沟通与交流,主动向下属了解公司情况,放下经理的架子,掌握每一位下属的专长,并对其适当鼓励,不要逼迫员工加班或不懂装懂。
企业与学校的最大不同在于,学校的所有规则都打成铅字印在学生守则里,而企业的潜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你没有意识到和把握住,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致命的。在公司,同事之间是合作互利的关系,相互之间是互补的,要做好一个案子,最重要的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比如做客户服务的新人总是听人说,客户服务就是要做到让客户满意。所以每当客户提出什么要求都满口答应,完全不考虑执行部门的同事能不能承受得了。有的时候客户提出很过分的要求,明明力所不能及的也会不加考虑地答应下来,要是同事们没有按时完成,还会责问同事:“你们为什么没有做好?”
一味地满足客户并不一定就是对公司好,因为办任何事情都要基于一个客观的基础,不能过与不及。让客户满意不错,但是要知道,你和同事是一个合作的关系,要把你的同事也当成客户一样对待,不但要客户满意,也要同事满意,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职场第一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