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纷繁复杂的人类活动中,小到个人,大到群体、一个民族,无不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左右和支配,那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对于人类的个体来说,由于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体现出来的行为各异。对于一个群体而言,人们都得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遵循一定的规律行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一种无形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支配,那就是文化的影响。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每个角落里,处处可见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我们每个个人及群体到整个人类都概莫能外。当我们研究宁夏文化发展现状,厘清宁夏文化表现形态,或者寻绎宁夏文化发展规律时,很有必要对人类文化的功能定位、发展脉络、生成规律等作超时间跨度和地域跨度的对照,系统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地域和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的;而一个民族的衰败,也一定伴随着文化的衰落。纵观人类历史,每当社会变革动荡,政治制度变迁,必然带来整个文化界的革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回顾世界近代史,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不可能有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就不可能有当年西方的工业革命,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地位。如果没有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不可能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也不可能在全球大多数地区确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而每当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又会促使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汉唐之所以成为盛世,其原因也是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所以,一个国家的发展、振兴和强盛,离不开强大的文化的支撑。我们通常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可以加速推进历史进程。具体到一些文化名人的影响,他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文化成就的骄傲,也改变世界文明的进程。雨果说过:“试将莎士比亚从英国取走,请看这个国家的光辉一下子就会削弱多少!莎士比亚使英国的容貌变美。”同样,正因为有屈原、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曹雪芹以及鲁迅、曹禺、冰心等作家,我们的历史文化、国家风貌才显得更具魅力。中外文明史证明,文学使世界增辉,使心灵灿烂,使社会和谐,使人类进步。
一般来讲,人们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它们或历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既没有具体的存在物,又不是抽象的看不见,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所谓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一、世界古代文化的滥觞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从文化史的发展看,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每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属于人类全体的,应该为人类所共享。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被公认为古代文化的发祥地,而古希腊、古罗马也同四大文明古国一样,对人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公元前4000年以后,在两河流域地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展形成了苏美尔文明。这一地区由于河流灌溉的便利,催生了河流沿岸早期农业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就是这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早期的古巴比伦文明。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文化创新的代表之作,成为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标志。
尼罗河下游是人类文化产生最早的另一个地区。尼罗河为埃及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也让这个地区成了富饶的农耕区。古代埃及人在生产生活中催生了埃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开创性文化发展奠定了必要条件。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天文学、公历、数学、建筑、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其中一些积极成果如太阳历、几何学等为当代各国人民所沿用。最具代表性的埃及金字塔及其木乃伊,极具艺术水准的服饰和壁画,让人们看到古埃及人较高的科技水平和价值追求,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丰碑。
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在稍后的时间里孕育出辉煌的早期文化。在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还拥有河水冲积而成的肥沃的河谷,很适合农业发展。所以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已经具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文化,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古代都市。印度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是它的宗教性。印度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等。印度人创立的佛教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不仅对印度本国人民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对亚洲人民乃至西欧、北美国家都有影响。佛教遗迹、石窟艺术、美术雕刻、壁画和佛教文学等,组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灿烂篇章。古印度的哲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印度哲学从吠陀教中分离出来,着重探讨宇宙的起源和人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印度最早的哲学体系,史称“六派哲学”,即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和弥曼差派。它们承认吠陀权威,属于正统派。操不同语言并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使印度文化呈献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上古印度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汇点,有利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较好地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而且在客观上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地中海孕育的海洋文化,作为西方文化之源,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丰富多彩,呈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
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阿拉伯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多民族性,二是创新性,三是承担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最有名的当属文学著作《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内容丰富,叙事生动,反映了阿拉伯境内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的高度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二、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
欧洲自500年至1500年的1000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耳曼、罗马和基督教三种因素互相融合,从罗马灭亡后的废墟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骑士制度同样也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在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确立起来的封建附庸制度。中世纪的欧洲国家是一种松散的领土集合体。在一个国家里,以皇帝、国王、公爵等为最高领主,其他大贵族则以向其宣誓效忠来换取封地——“采邑”,从而成为最高领主的附庸。这些附庸各自又可以拥有从属于自己的附庸,直到拥有少量土地或无地的骑士们,如此便构成了西欧完整的封建等级体系。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甚至是黑暗的时期。从罗马帝国的废墟中成长起来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逐渐把日耳曼与罗马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包含于西欧封建制度之下的一系列制度。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这时的历史著作《哥特史》《法兰克人史》《伦巴德人史》都为基督教士所作。日耳曼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是记载他们历史的却是基督教士。
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3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
(一)加洛林王朝艺术
随着基督教的转播和深入,8世纪中期~9世纪末,西欧形成了加洛林王朝艺术,这是日耳曼人对基督教、拜占庭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大规模地模仿与学习,其推动人是查理曼,他大兴宫殿和教堂建筑,成立宫廷学院,要求教会和修道院办学校,开设了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课程。这些学科的设置,自然都与宗教有关,但对于这些学科来说,至少起到了“传宗接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11~13世纪,基督教文化发展起来了。
(二)文学诗歌
拉丁文是中世纪西欧普遍使用的文字。拉丁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圣歌”,深沉凝重。例如,一首圣歌的格式是这样:“我信仰圣灵,信仰神圣的天主教会……”青年学子们用拉丁文即兴创作为:“我信仰悦目的琼浆,还信仰酒家店东的酬应……”方言文学经口头创作,以口相传,如民谣类有英国的《罗宾汉》,英雄史诗类有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布龙根之歌》,还有贵族抒情诗。方言史诗和方言抒情诗融合发展,就形成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歌颂的是“温文尔雅的爱情”,推崇骑士风度:举止礼貌,谈吐文雅,对女士要温柔体贴,对贵妇要崇拜尊敬。骑士文学描写的往往是骑士爱上了领主的妻子,忠与爱的冲突的贵族文学。对于市民则主要是故事诗和寓言,如法国的《狐狸列那的故事》。其题材经常是讽刺教士,侠士如何聪明机智者战胜强暴。
(三)建筑艺术
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主要是教堂建筑,11~12世纪初出现罗马式建筑,12世纪中期~14世纪中期形成哥特式建筑,两者均为石结构。罗马式建筑的特点厚墙、圆拱、小窗户,显示出雄伟和强有力的观念,但阴暗的内部又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哥特式建筑的典型是巴黎圣母院。其已属于整体骨架式,立柱,尖拱,小尖塔,彩色玻璃窗,整个建筑高大,罗马式则达不到。哥特式建筑已脱离古罗马艺术影响,高耸入云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哥特式艺术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中心的,是中世纪西欧文化发展的顶峰。
(四)大学的兴起
从12世纪开始,一些大学纷纷建立。这时建立的大学,一般都同基督教会有关。欧洲最早建立的巴黎大学,就是在大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北部以研究法律著称的波伦那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最早的大学都是在主教批准下建立的。集体授课,赠授学位,毕业时身着教士服装(方帽及黑外衣)都是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大学学位最初是一种教师执照,获得者可得到荣誉或行会工匠师傅那样的权利,大学在形式上也是一种可拥有财产的社团、行会机构,以后逐渐摆脱外界如教会的控制。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五)教父哲学
中世纪是信仰的世纪。所谓教父,就是基督教会对2世纪以后制定或解释基督教教义、阐发圣经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一些神学家的尊称。教父们吸收了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写了大量著作,解释圣经,阐发教义,使基督教进一步哲学化、理论化,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神学思想。这些教父中,奥古斯丁(354~430年)在创立基督教神学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奥古斯丁把普罗提诺等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圣经结合起来,对先前的教父已经提出的上帝创世说、三位一体说进一步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原罪说和选民说,从而奠定了比较完整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体系。
古希腊的人性观认为,人是一个理性动物,任何人只要善于利用其理性,就能使他的生活成功。奥古斯丁抛弃了古典理性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行动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并不是由于个人缺乏远见的那种偶然盲目性,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永恒的因素。这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原罪。根据原罪说,每个人将邪恶的本性随身带进这个尘世,此本性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变好的。所以,整个人类都需要救赎,但人又无力自救,必须依靠上帝和基督。这样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就被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所代替,原罪说也就成为基督教救世论的基础。奥古斯丁救世论的中心是教会,教会是上帝所指派的拯救人类的工具,一个人若不能成为教会的一员绝对不能得救,教会是上帝与信徒个人之间的媒介。同时,教会是一个信仰共同体,它与其他的社会团体都不同,因为它们都与尘世的事物联系着,只有基督教的信仰共同体才开辟了通向永恒幸福的道路。这种基督教信仰共同体的激进代表,就是欧洲在4世纪初开始的禁欲运动和修道院制度。一些修道士为了追求一种纯洁的信徒社团,决意摒弃一切社会交际和社会责任。然而问题是,大多数基督徒还生活在尘世中,作为一名官员、一个士兵或一个农人,是否还应承担其对尘世社会的责任?由此引出了更迫切的问题:信仰共同体与世俗共同体各自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他的观点后来成为整个中世纪教会恪守的正统原则。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反映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夕人们由于失望所产生的虚幻理想。进入中世纪,基督教的教父哲学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11世纪。
(六)经院哲学
如果说,晚期罗马帝国的社会思潮是从理性走向神秘信仰,那么,经院哲学的形成则标志着理性的重新兴起。经院哲学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它把理性和信仰结合了起来。它是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哲学是讲理性的,神学则讲信仰,搞神学的来讲理性、讲哲学,必将使哲学为神学服务,所以有些书从批判的角度说,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经院哲学并不十分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成长,因为它强调内部的存在,不相信感性和经验,转移了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实际细节和情况的注意力。但另一方面,经院哲学也奠定了随后欧洲思想赖以建立的基础,它使欧洲人养成极其严格而精细的作风,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它要求训练有素的思维,它使世界不损于推理,不怕推理。因此,西欧近代初期才能出现像笛卡儿、洛克、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理性哲学大师。
经院哲学的基础,就是“尽可能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伦(1033~1109年)说,我不是为信仰而寻求理解,我是为了理解而信仰的,从而表明他相信人的理性有力量阐明基督教信仰的奥秘,基督教义的真理应该并能经得住推敲。经院哲学的发展和成熟,与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关,社会生活安定使人们有了自信心,便开始相信自己的理性。同时,这也与12世纪时亚里士多德哲学在西欧的复兴分不开。由于十字军东征,在西方失传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物理学》《灵魂论》陆续被译成拉丁文,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等人的注释也随之在西欧流传,面对当时无与伦比的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基督教会先是怕,即而禁,随之将它吸收进基督教神学中来,而完成这一吸收工作的就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论证基督教神学,把信仰和理性、圣经和科学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庞大的基督教亚里士多德神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被恰当的称作《神学大全》。阿奎那经院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理性,重视逻辑推理,而不相信感官和经验,认为感官不能达到最高真理——《圣经》。这样,阿奎那的亚里士多德神学体系就取代了过时的奥古斯丁的柏拉图神学体系,给沉闷僵化的基督教世界带来了新鲜空气和生命活力。对于现代人来说,经院哲学所留下来的最大启示:人需要理性,也需要信仰,理性和信仰不能相互冲突。
三、从西方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
14~16世纪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在文化领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文艺复兴是这一时期世界文化革命性飞跃的标志,也标志着西方文化完成了从古代文化转入了现代文化。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引领人们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确立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革新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与社会,最终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石,全方位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在这种形势下,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中来。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打破旧的风俗习惯,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为世界范围内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上、理论上铺平道路。回顾历史、放眼世界,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次跨越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前行,无不体现着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
(一)文艺复兴
中世纪以来,基督教垄断西方文化教育,取消了个人思想自由,使人们的生活缺少理性思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观。加上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又促使人们开始反省,但丁、拜伦、达·芬奇等文化先驱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发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文艺复兴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同时培养了人们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创造精神,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精神动力。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光彩夺目的文学艺术杰作,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从而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它不仅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而且对以后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潮产生了影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渊源就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二)宗教改革
14~15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近代资本主义关系逐渐产生,但是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兰西、德意志等一大批民族国家出现,王权不断加强,封建教会从西欧各国搜括财富,残害进步人士,其中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神权与世俗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指向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的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开展的反封建斗争。其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95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三)启蒙运动
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迅速发展,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抨击了封建教会的虚伪,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启蒙运动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注重人权和如何保障人权,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学说,把人文主义思想上升到社会政治制度层面,主张建立法制社会。代表人物是洛克,他发表的《政府论》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提出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府,保护人们各种自然权力的思想。他讴歌“光荣革命”,赞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推行的君主立宪制。他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立法权属国会、行政权属国王、对外权属国王行使),他的分权理论经过孟德斯鸠改造后,对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梭抨击封建主义和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在他的《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中,他阐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指出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专制夺回自己的权力是合理而且合法的。他的思想后来转化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结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也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繁荣
近代世界文学的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以来)三个阶段。
浪漫主义文学。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在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在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在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在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在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20世纪上半叶,苏联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二)世界美术流派的发展演变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古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它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法国画家大卫是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画家。他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它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浪漫主义美术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典型表现了这一画派的风格特征。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米勒和俄国的列宾等。米勒的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等,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对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进一步发展,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荷兰的凡·高是这一时期印象派的著名代表,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法国画家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美术家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人们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形式,会感到一时的新奇和刺激,也对到底什么是艺术产生了长久的迷惘。
(三)音乐的发展变化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其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19世纪,欧洲的歌剧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其因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爆,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四)影视艺术的发展
19世纪末,电影诞生(卢米埃尔兄弟),经历了默片时代(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著名演员卓别林)→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拍摄成功→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诞生→20世纪50年代以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相继出现。电影、电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丰富和完善了人的知识系统,电影、电视影响着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电视、电影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
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推向现代工业文明。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视、电话、电脑与网络,我们的身体健康也离不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而所有这些科技发明,都离不开文化思想的火花迸发。科学技术不但能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而且充满理性和人文精神,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是构成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石。
五、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上和当代世界的客观事实,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传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全球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东西方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也是东西方多彩文化的互动过程,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并不与全球化的趋势相对立,而它是顺应全球化的一种明智对策。
从文化史的发展看,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每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属于人类全体的,应该为人类所共享。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从全球化趋势下的世界文化格局来看,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上,人类的利益正由分解走向合作,不同民族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利益和问题。这种态势促使人们认识到,相互了解、交流,建立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价值体系,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多种文化并存与互补,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结合,21世纪必将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明和传统兼容并蓄、共同繁荣的时代。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应该彼此尊重。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这使各国现代化面对更加复杂的时空背景,同时也使得各国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冷战”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与多元方向发展,每一种文化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与通信手段的进步,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所带来的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的转变又推动了全球意识的产生和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传统是走向融合还是走向冲突,在西方思想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普遍主义文化观。1989年,美国国务院官员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将西方的社会模式视为普遍的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最终为世界所认同。简单地说,全球化即西方化,其实质是西方中心主义在全球化问题上的体现。另一种是多元主义文化观。1993年,美国战略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认为,“冷战”的结束并非意味着冲突的结束,相反各种冲突更加激烈,只是引起冲突的原因发生变化。全球政治的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明和不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基本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差异则是冲突的主要根源。
“历史的终结”和“文明的冲突”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争论的实质也就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世界文明的走向是多元的还是统一的问题。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观点看,首先应该承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相当顽强的沿袭性,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文化是全人类的创造物,它本身不属于任何人。作为文化创造者兼承受者的人类,虽有民族的区别,可在本质特征上都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属于人类全体的,应该为人类所共享。所以,发展和繁荣本民族文化是各民族首要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