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军
开篇责任重于泰山
随团考察结束已有一个多月了,但许多东西却在脑海中萦绕不去:西吉的丹霞地貌、须弥山岩石缝隙间的青松、泾河源头闹中取静的幽雅与世俗相杂糅的神秘氛围、隆德城郊的农家庭院、彭阳河道的创意等都值得细细品味。一路走过,耳闻目睹了西海固地上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使我的灵魂在浸染中得到入迷出悟的经历。
这是一段镌刻在记忆深处终生难以忘怀的时光:2006年7月25日~7月28日。
有幸作为考察团中的一员,在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宁夏区委会主席曹维新,自治区人大常委、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长杨少青的带领下,深入西海固四县一区,考察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移民及扶贫开发情况。
考察团由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领导、民革、民进、民盟、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农业专家及区市著名书画家、摄影家、作家61人组成,自治区各大新闻媒体随团考察。一路上考察团中的每一位成员,肩负着重于泰山般的责任,用眼、用心、用镜头、用摄像机记录着所到之处的物象人情,生态变迁,每到一个县区,书画家们都能触景生情,挥毫泼墨,作家们即兴作诗,抒写情怀,摄影家们按动快门,定格美景。
话题至此,恐怕有人认为——这定是事先安排、设计好的,电视行业叫“摆拍”。大凡广有知名度的企事业单位,无不如此——因前来参观指导访问的人员多,为提高参观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来访者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主办方一般都会像启动生产流水线一样组织参观采访程序。就像作文那样,主题突出,点、线、面结合,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这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近年来西海固各县区都曾接待过名目繁多的考察团队,估计长于此道,但是没关系,我们这次考察团的同志中有的是专家:宁夏农科院教授郜吉祥,宁夏大学教授王春秀,宁夏大学副教授、农业专家吴新华、康建宏,九三学社农艺师刘刚等,哪个不是目光如炬?
从7月25日出发,到7月28日结束,不足4天时间,行程1000余公里,边行边谈。无论是农业专家,还是随行的书画家、摄影家、作家、记者,在目睹西海固的山川景象时无不发出感慨:变了!变化真大!今非昔比啊!
上篇来自“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报告
多少知道一点地理知识的人不会忘记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屹立着三大高原,其中就有黄土高原,而固原市或称为西海固地区的这方土地正处于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河谷、川地呈带状交错分布,因长期受水流切割和风蚀的影响,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生物种类少,生长速度慢,生态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弱,加之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滥垦乱伐和超载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生态条件十分脆弱,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年四季中,旱、雹、洪、冻、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尤为突出的是干旱,素有“十年九旱”之说。从气候方面来说,这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无霜期短而多变,降雨量350~619毫米,降水年际变幅大,年蒸发量1250~2000毫米,长期以来,因其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以致人们生活贫困,甚至难以生存,联合国相关组织曾来这里考察,认定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从所处地理位置来说,固原市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的三角地带中心,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其中回族人口占43%,是全国主要的回族聚居区之一。
所辖属的5县(区)均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这里相对闭塞,文化落后,因而导致长期贫穷,由于贫穷,又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发达,就难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一个贫困—落后—再贫困—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圈。
充分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这片平瘠的土地上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全市综合水资源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经流379.6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92.3平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4.2%和5.1%,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总水量2.99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仅为0.65亿立方米。数字是枯燥的,然而,数字所包容的事实却是客观的。具体剖析更为惊人:由于干旱,这里地表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8385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74.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500吨/平方公里,平均土壤侵蚀总量达6000万吨,致使大量表土和养分流失,贫困人口6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5%,不得温饱的特困人口2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1%。
居住在高山深处的农民特困户比例相当大,他们有不少是住在极简陋的破屋、窑洞中,缺衣少食,更遑论过冬的寒衣棉被。虽然政府年年给救济,终不能解决问题。
西海固,“苦甲天下”绝不是祈求怜悯的呼喊!
贫困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的心,贫困牵动着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人的心。
“发展是硬道理”。如何发展是仁人志士们思考的话题。面对西海固,面对这片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的繁荣,党和国家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科学决策。
1980年,邓小平同志专门对西海固地区的生态建设作出批示,中央作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战略决择,尤其1983年“三西”建设计划的实施,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固原市各县(区)也加大了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相继建立了原州区上黄、西吉县黄家二岔等多个国家级生态建设综合治理试验点,开展农林牧结合、生态农业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多项试验研究,先后实施了“联合国粮农组织2605项目”、“秦巴项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及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取得了明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一代又一代领导者、决策者坚持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种树种草,挖鱼鳞坑、水平沟,修带子田,建沟头谷坊,修连环涝池,治理水土流失。及时总结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修梯田、打井窖、打坝治沟,综合治理,逐步形成了以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的模式,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由分散、小规模治理向集中、大规模治理的转变。截至2005年年底,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37条,治理措施面积5107平方公里。
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利用“三水”建设“三田”是20世纪70年代山区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由于当时缺乏科学的规划,没有成功的建设样板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建设水平低,速度慢。1986年以来,坚持人机结合,以机为主,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每年用于机修农田的推土机达到500多台。在利用“三水”方面,突出抓了蓄水、引水、控水、节水四个环节,即通过打水窖、截沟打坝、植树造林,蓄积天上水;通过控潜配套水库,修建引水场、水站及人畜饮水工程,充分利用地表水;通过打机井、大口井、土圆井,发展井灌农业,合理利用地下水;通过推广小畦灌溉、低压管道灌溉、膜上膜下灌溉及滴灌、渗灌等技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2003年5月1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全面实行封山禁牧,通过对天然草场组织实施围栏、补播改良等天然草场植被恢复与保护建设工程,真正使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的生态景观。
积极实施10万贫困户养殖工程,秦巴项目、闽宁对口帮扶、“三西”扶贫等项目,全力解决禁牧后的饲草短缺、棚圈简陋、牲畜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饲草加工机械不足等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科学养殖、舍饲养殖的积极性。
严格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自治区“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扶贫开发政策,借助于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扶持,分别在交通便利的引黄、扬黄灌区建设移民吊庄基地14处,开发土地48万亩,对自然条件恶劣的自然村,部分退耕还林区群众进行了移民搬迁和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共搬迁贫困群众3.2万户15万人,有效地恢复和改善了贫困片带的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自治区两次固原工作会议确定了大力发展马铃薯、草畜、劳务和旅游四大支柱产力,发展方向的确定需要科学的大无畏精神和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而这种胆识来源于决策者对西海固状况了如指掌。
考察归来的许多天里,我为家乡西海固的巨大变化欣喜着,我为家乡各级领导者抢抓机遇庆幸着,我也为家乡的父老朴实、进取、敢于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感动着……
中篇感动源于西海固大地之上的生命及精神
从固原到西吉,从西吉到隆德,从隆德到泾源,再从泾源到彭阳,一路走走停停,停停看看,看看听听,一种无法说清的感觉不经意地在我的灵魂上重重地划出一道痕迹,我不知道西海固是否在瞬间修正了我,将我的思想引向一个安静的居所,促使我对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和让我的目光及思绪能够触及的地方进行审视,然后寻找心灵中真正的家园。在寻寻觅觅中,西海固依然是我生命中永远无法割舍的地方,她促使来过这里的人看清心路。
在大巴的颠簸中,我在考察日记中歪歪斜斜地写下了:树木是魂,花草是魄,满眼的树木、花草呈现出西海固的精神。一路上我的感动除了这些绿色的生命之外,更多的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乡野村民。
七拐八转后,大巴驶上平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的树木宛若一个个列队的士兵,我不由自主的向同车的专家介绍起家乡的变化。穿过一个又一个被绿树环抱的村庄,世事的喧闹在思绪里一点点地远离。在干旱的西海固,大地之上的树木、花草却以殉道般的虔诚撑起希望的绿,它们是浓郁的诗,它们是神奇的画。在无尽的沧桑中,它们没有自傲,没有以功臣者自居;在岁月的沉重中,它们仍挺拔昂首,这里面有一种精神,这精神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属于西海固的人民,它平凡里有着伟大,简朴却耐人寻味。
从固原出发到须弥山下,在大巴的行进中,我充分地享受着那种久违了的心灵阳光的沐浴。
在须弥山脚下,考察团一行下车观望着红色岩体所承载的一种思想、一种学说,千年石窟,显出它的厚重和深不可测,山坡、山涧的松树在夕阳的辉光中散发出冥冥的云烟氤氲。我审视着这座佛之居所,头脑里蓦地没有了时常缠绕的世俗的浮躁,心灵在这里寻找到了宁静,如同寻找到了一个小憩的港湾,在一株株苍松的身影下,我无法走出它们的目光,也无法远离开这大山般的身影,在细细地品读中,我被那种不屈不挠的意志所折服,真正地发现了自己的贫乏和渺小。
考察团一行人站在须弥山下远眺感叹了片刻后,离开梵音缭绕的须弥圣地,向西吉进发。
也来说西吉
西吉,一个能触动人的灵魂,让人产生思想的地方。著名作家张承志先生踏上这片土地后,挥就了一部《心灵史》。
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钻入神奇的火石寨。
驻足远观,火石寨仿佛一座孤岛被花草、树木包裹着,映入视野的满眼装不完的绿色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火石寨以丹霞地貌著称,它是我国北方发育最为典型、分布集中、造型奇特、规模宏大的丹霞地貌群,面积97.95平方公里,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海拔在1960~2650米之间,雄浑壮观,神奇峻秀。据导游介绍,这里是宁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理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景区。园内有森林6100公顷。这里自然景观神奇优美,风光迷人,沟谷纵横,绿树成荫,丹峰绿树相映成辉,其中险峰、怪石、仙洞、茂树堪称火石寨自然景观的四绝。
我曾经来过这里,写过一篇题为《神奇的火石寨》的散文。在结尾有这样的句子:你是凝固的海,还是忘了归路的浪;你是历史的碑,还是自然的魂;你是寂静的喧哗,还是沉默的骚动?秋风夕阳里,你与花为伴,你与鸟歌唱,这难道不是你的神奇吗?
毕尽考察不同于旅游观光。考察团每一个成员更多关注的是生态,是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村广阔天地的变化,是小流域治理的效果。
常言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此次随考察团的专家走走看看,看看听听,多少也看出了些门道。
西吉县是全区马铃薯种植、加工第一大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2005年全县种植马铃薯73万亩,总产薯110万吨,加工60万吨,外销3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达550元以上。2006年,全县种植马铃薯113.4万亩,其中建立61万亩专用薯产业基地和3.31万亩一级种繁殖基地,科学发展观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贯彻落实。
站在吉强镇万崖村长势看好的马铃薯地里,一眼望不到头的马铃薯秧苗在7月的阳光下撑着白色的花,俨然群蝶飞舞。听当地一位老农说,马铃薯秧上开多少朵花,地下就结多少颗籽。这样的种植规模在西吉随处可见。考察团人员站在马铃薯地里,聆听着解说员的解说,他们无不被眼前的这种景况震惊。
走进西吉县马铃薯现代农业示范园,我们看到的是规划面积2000亩,现已完成建设面积200亩的一所高新科技示范园,在展室中那些被玻璃器皿装着的、被药水养着的大小不同的马铃薯,静静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一个“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故事。
耳听不如一见。
在视觉的兴奋中,我为西吉人民祝福。是啊,农村巨变的东风,带着催人奋进、只争朝夕的劲头,敲击着西吉人的心,他们以大无畏的气概战天斗地。
在西吉只要你沿着聂家河走一走,你一定生发出不枉此行的感叹。在这里你会看到西部大开发的美丽缩影。
聂家河流域位于西吉县平峰、兴坪两乡境内,属葫芦河一级支流滥泥河流域。流域总面积46.6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4.9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为428毫米,年均侵蚀模数6000吨/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公里。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贫困。
从“八七”扶贫到新一轮扶贫开发,聂家河列入了全县项目到村,扶贫到户的重点范围,2000年聂家河小流域治理被列为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后,2004年又被水利部列为15条小流域坝系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1379亩,特色种植760亩,种草8482亩,新建骨干坝8座,中型淤地坝9座,小型淤地坝1座,蓄水池6座,水窖372眼。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996年,该村列入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重点村,区、市、县扶贫部门针对村容村貌、基本现状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的全面规划,按照草畜平衡、水土平衡、土肥平衡、技术平衡勾画出整体推进、全方位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
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现实问题,以“坝、池、窖”和隔坡带子田、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水的流失问题,以地膜覆盖种植、井、窖微灌,高抽提灌补充缺水问题,并注重生物措施的配套,种植地埂林、草、灌、乔相结合,进行水源涵养,实现了水土平衡的良性发展。
为了保证养殖业的稳步发展,首先进行草种改良和扩大种草面积,以草定畜,扩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实现了草畜平衡,为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上退耕还林草项目的实施,生态植被率提高,劳动强度减小,饲养量增加,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排粪量增加,耕地面积减小,化学肥料供应量的增加,实现了土肥平衡,使种植业生产有了保证。
生态农业在西吉初见成效,聂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可续发展,实现引水上山后,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得到解决。群众吃粮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如何增大发展的后劲,保证可持续发展上。
开发树种引进,积极进行科学实验。目前已引进并成活的树种就有48种。致力于将目前的以生态林为主,以经济林、经果林为辅的树种引进重点放在运用科技手段逐步促进经济林、经果林发展。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他们注重乔、灌、草结合,涵养林、经果林并举,种养殖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獭兔养殖已成为西吉县有名的种兔培育、销售,皮张、肉供应基地,“坝、窖、池”联用模式使聂家河流域的治理一举成名。
沿着聂家河一路走下去,不时有山野的精灵们在视野蹿蹦,或是兔子,或是山鸡,或是黄鼠,或是……它们给山野增添了无法形容的活力。
相信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西吉人民一定会走出一条致富路来。
六盘山下的隆德
人们不会忘记伟人笔下的壮丽词篇《清平乐·六盘山》,在“何时缚住苍龙”的追问下,我们来到了巍峨的六盘山脚下的隆德。
隆德地处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西麓,是全区海拔最高、气温最低、人口密度最大、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县。境内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属国家确定的贫困县。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城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以梯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坡耕地基本实现了梯田化,达到了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基本农田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占坡耕地的92%以上;地埂利用率达到65%,人均基本农田达到了3亩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30%以上,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田间道路配套率达到100%,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的奋斗目标。
2005年7月,隆德县通过了自治区“梯四化建设模范县”的验收,同年9月份通过水利部验收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
面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严酷现实,隆德人民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立足县情,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把以梯田建设为主要的“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在与恶劣生态条件进行不懈的斗争中,走出了一条兴修基本农田、改善生存环境、自强致富之路。
据隆德县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党委陈建国书记两次亲临隆德县检查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在视察了小张沟流域综合治理点后感慨地说:“昔日大寨人大战虎头山,今朝隆德人大战好水川。”
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大搞梯田化建设,隆德的山变绿了,地变平了,水变清了,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形成了集防洪、灌溉、人畜供水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工程体系和布局合理、村村相连、流域相连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不但从根本上改善了隆德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更重要的是结束了隆德人民长期不得吃饱的历史,也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隆德奠定了基础。
据相关资料显示,隆德县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5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9%,占宜修耕地面积的93.1%,农村人均3.3亩,其中山地水平梯田45万亩。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以造林、种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同步进行。全县500米以上的大小沟道5126条,有3100条已得到有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2%,林草覆盖率达到42.8%。水平梯田年拦蓄经流6020平方米,拦水效益达86%,拦截泥沙130万吨,拦泥效率达95%,年土壤侵蚀量由1998年前的296万吨减少到现在的174万吨,侵蚀模数由3500吨/平方公里下降到2200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凡治理的小流域,基本达到了“雨水不下山,泥土不出沟,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
2001年8月荣获水利部、财政部命名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水利部命名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称号。
一项事业的成功,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决策者另有所谋,或为了政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这里不防列举一例,引以为戒:
在全国各地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当今,养猪街、养牛村各地都不少见。某乡镇干部汇报工作时把牛吹大了,说他们那儿建了养牛一条街。上级领导要来开现场会,可牛不是吹就能长大的,于是,马上布置到处租牛,光有牛还总缺点儿啥,啊——牛都长这么大了,可圈里却没有牛粪,忙又派人买了几车牛粪撒到圈里。
无独有偶,其地为了应付村镇建设达标,把路边的树都刷上白灰裙,齐刷刷的整齐漂亮。不料,检查半路领导内急到树根一看气得够呛,树只有在朝公路的方向刷了半圈。
在家乡西海固曾经的决策者作出过建造纸厂的决定,试想在一个缺水少料的地方建这么一个厂子到底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其结果几千万打了水漂,还造成了清水河水的污染。是什么把他们逼到这份儿上?根源恐怕还是某些决策者有这样的嗜好,所以才逼着下属干了一时干不了的事儿,这进一步验证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观有多重要。
而隆德县的一代又一代决策者,却始终坚持流域综合治理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一张蓝图干到底。“充分利用三水,大力建设三田”和实现人均三亩,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夯实农业基础,共建成水库29座、水保骨干坝25座、淤地坝11座、塘坝124座,总库容2200万立方米。打井窑1.88万眼,砌护防渗渠道515条共446公里,发展农田灌溉面积9.8万亩,农村人均0.57亩。配套乡村及田间道路275公里,道路密度达到每亩0.5公里,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兴建农村饮水工程38处,泉水改造800眼,屋檐接水1200处,不但解决了农村10万人和3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力,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发展,扩大了人口环境容量。
经过综合治理,昔日饱水、饱土、饱肥的“三饱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
基本农田面积的增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了较大空间,实现了由种粮型向粮、经、饲结合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向现代商品型的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过程。
通过退耕还林,实施林药间作、林草间作,为药材加工,养畜等后续产业的开发培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拍手叫绝。当然,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见效益,就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此,从80年代开始,隆德县党委、政府就向全县人民发出“大搞基本农田建设,改造山河,造福人民,建设山川秀美新隆德”的号召,之后历届决策者立足县情,咬定青山不放松。
结合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的地形地貌,他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田间道路为框架,以坡改梯为重点,重视综合防护体系建设。
在梯田的布局规划中,六盘山阴湿土石山区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面坡度20°以下地段,坚持沿等高线布设宽适度、长不限的梯田;黄土丘陵区和河谷川道区地面坡度小于15°的地段,坚持大弯就势、小弯取直,要求宽、大、平、田面宽度不得小于8米。在梯田建设的同时,以坝系建设为骨架,加强沟道治理。主沟道内建库打坝,拦泥蓄水,沟坡实行种草造林或林草间作。
据不完全统计,隆德县在梯田建设中共移动土石方1.2亿立方米,总投入3000余万人,全县回汉人民,不避昼夜寒暑,不畏流血流汗,数十年改土造田不止,其志可感天,其诚可动地,无论是仁人志土,还是寻常百姓,都为之殚精竭虑,为之解囊捐物,为之伤残献身,秉如椽之笔,亦难尽述!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来到沙塘镇许沟危房集中点,已是正午,正午的阳光下,一排排整洁的院落屋舍让人感到了世外桃源的悠然。
“塞上新居”名不虚传。这是隆德县为了切实解决许沟村三组居住在大山的35户困难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利用川道机动地集中进行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所搞的一个试点。
按照合理规划,整体推进,坚持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新农村建设大户型5间,76平方米,危房改造对象小户型3间,56平方米。生活区与生产区统筹规划,相对分离。生产区配置“四位一体”温棚及喷灌等设施,突出发展温棚蔬菜和养殖,建设专业村,每座温棚年纯收入预计5000元以上,解决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问题,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太阳能及节能炕灶等先进实用技术,既发展生产,又方便生活,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在规划设计中,广泛征求危房改造户与新村建设户的意见,建设进程中,在坚持统一施工、统一质量的前提下,不搞政府大包大揽,组织农民投工投劳,修温棚、建圈舍、搞绿化、整道路等,尽力减轻农民负担。
笔者问一位搬入新居的老人:“住进新房好吗?”老人满脸洋溢着喜气,自豪地回答:“好啊,一生的梦想实现了,种地不出门,吃水不犯愁。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是啊,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朴素的话中折射出不忘党恩的情怀。
我曾看过一份资料,世界城市建设史表明,城市建设的决策失误往往比工业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要更大、更令人心痛。而在实施小城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中,隆德的决策者慎而又慎,他们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长远眼光,防止随意性,强化政府集体决策行为,真正的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隆德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左公柳”作证,生命的生灭流变中,它不再孤独;六盘山作证,万物的传承中,它不再寂寞。
望着一株株枝叶繁茂的“左公柳”,我被一种精神所感动,那是隆德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看着六盘林海中不知名字的花草撑起一团团锦绣,我心中荡起一圈圈难以平静的涟漪,随着车内专家们的一声声赞叹,我为西海固大地之上的隆德合起双手,默然祈祷……
秦凤咽喉,关陇要地
不止一次来到这里,不止一次被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吸引。
一代天骄曾在这里弯弓操矛,多少豪杰曾在这里吟诗放歌。是因那个美丽的传说,还是因秀美的景色?是想目睹泾河分明,还是想纳凉避署?是想观荷婀娜,还是想听泉音鸟鸣?心告诉我,是想回归自然。
也难怪划定地区类属时,决策者曾把这里定为三类区。这里的风光确实能蒙蔽考察者的眼力。
行文至此,大家肯定知道我笔下的这块土地是哪里了。
泾源,宁夏的最南端,地处六盘山东麓,东与甘肃平凉市相连,南与甘肃省华亭、庄浪相壤,西与隆德毗邻,北与原州、彭阳交界,素有“秦凤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全县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辖4乡3镇,112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2.3万人,基中回族人口占72%,境内群山环抱,百泉汇流。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小九寨”。
我曾在一篇题为《牧心胭脂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朋友,当你目睹了南国的秀色,当你领略了诗人笔下凌绝顶而览众山小的境界后,不妨去那里一游。那里的溪水满怀着旷世痴情,矢志不移地滋润着万物生灵,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梦幻。
寂静与喧哗相拥,雄奇与灵秀相伴,看彩蝶在绿染香浸的花草间蹁蹁起舞;听百鸟鸣蝉在繁枝密叶中歌吟,我的心时刻被天籁风物的真实心音所擢住,在夏日的凉风中把生命中的倦怠消融。
面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仿佛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将我的思想和精神融进了自然,体味着这块土地上的风情野趣,目视着杂草树木相偎相生,生灵栖息安居,我心中郁积的世间爱恨恩怨、功名荣辱顷刻都被天赐的和谐融化……
在建设生态环境与农牧业生产体系中,他们坚持走农林牧结合、草畜一体化的路子,实现了生态建设、草畜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建设“红色旅游民俗村”、建立以柴胡、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示范基地2000亩,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方式,以户养为基础,以规模养殖户为依托,将双龙岭流域的胜利店堡、华兴、庙湾等村确定为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村,建设暖棚400座,养牛2783头,人均牧业收入就达34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目前,全程3.04公里的集景观水道、园林绿化和城市道路三位一体的景观工程已经动工。城市景观带的建成将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的框架,将县城与西峡会议中心有机地连接起来必将大大提升旅游县城的品位。
一个曾来过这里的诗人目睹了泾河清流后,动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泾河从另一种精神的草地上来
将漂泊者的生命磨成一方宝石
这让我们感到一种恩宠
淡淡的花香顺流而下
月光下的女人和隐藏在石头里的鸟声
闪烁出美丽的光泽
苦难作为一片叶子
只有简单而肤浅的水波上漂移
民歌躺在更远的山上
我们要寻找的珍宝
就在捧起的手掌之上
幽深、明净、清洁
我们能够触摸到的是幸福
而不是物质
流水,冷静而清高的秩序
委身于铺满阳光的绿色走廊
就像秋天美丽的收成
远离尘嚣
归复可以安身立命的黄土
贯注天庭的灵性之水
穿起白纱款款走来
一种不可追溯的声音在泾河的源头
宁静地响起
夜色苍茫中,在泾源的一位朋友的倡导下,我们出县城,向东越过一条小河后,沿河岸转了一大圈。河道边大片的肥沃土地上的庄稼已收割,翻晒的土壤踏上去仿佛厚厚的海绵。不时有野兔从眼前惊跑,正在施工的河坝工程灯火通明,在空旷的原野,朋友们亮开嗓门,吼几声山花,或许是山花儿漫得太动情了,河道上传来了青蛙的应和,一声声蛙鸣诉说着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新泾源。
绿色彭阳
这是一个产生模范的地方。村支书李玉荣、税务标兵王振举等都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在任山河烈士陵园,我们缅怀了革命先烈后,被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事业甘愿抛头颅的英雄气慨鼓舞、教育。
从踏上这块土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欢迎,在县委书记刘文英的陪同下,专家们不辞辛苦,直奔麻喇湾流域生态建设示范区。
随行的几位农业专家也曾为这里的建设献计献策。他们曾提出过“山头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缠带子,山脚库坝穿靴子”的建设方案,这一方案被彭阳县人民采纳,他们紧紧抓住退耕还林工程这一历史机遇,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峁沟坡塬综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连片治理,一次到位,经过干部群众的实干、苦干、大干,仅麻喇湾流域就完成“四荒”地造林13000亩,退耕地造林8600亩,树种以沙棘、拧条、山桃、山杏为主;间作种植以紫花蓿为主的牧草2000亩;新修高标准基本农田8500亩,道路15公里,打井(窖)150眼。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治理程度达到了71.7%,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
站在山头放眼展望,层峦叠嶂,层林尽染。压弯枝条的红红的沙棘珍珠般璀璨,摘几颗品味,酸酸甜甜尽在其中。
在生态农业的大格局下,彭阳以“地、水、人和环境”大做文章,着力培育草畜、马铃薯蔬菜、劳务三大产业,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已建立特色种植示范点46个9950亩,培育示范大户2300户,发展小拱棚3242栋973亩,新建节能日光温室356栋356亩。
来到一家老农的果园,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听说我们是农业考察团,就用塑料盆子为果篮,亲手从桃树、梨树上摘下新鲜的桃、梨让大家品尝,我站在一棵硕果累累的梨树下问老者:“这么多人,你不怕把你家的果子摘完。”他笑着说:“你们能吃几个,这么大的果园,你们是摘不完的,好好吃,多吃几个,我心里高兴,你们搭远路上来,好得很……”
多善良淳朴的人民啊,感动从心底涌动。
老者精神矍铄,面带笑容,他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棵李子树下说:“这树上李子是我家园子里最好吃的,你们就不要客气,随便摘着吃。”考察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难拒盛情,吃过李子后,无不被香甜新鲜的李子顿消长途颠簸之累。几位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专家、美术家、作家纷纷和老者合影,在自然和谐的果园,我们感受着绿色彭阳,感受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乡亲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永远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西海固,只要有人提起彭阳,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自80年代起,这里就徐徐地刮起一股彭阳风,对这股和煦的、温馨的、催人奋进的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
农民说:学彭阳,找出路;
基层干部说:向彭阳讨经验;
领导干部说:彭阳精神是典范要推广;
城里人说:要休闲彭阳就是大公园;
专家……学者们说:彭阳生态农业有特色。
2005年,城阳乡长城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894元,被中央文明委授予“文明村庄”称号,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先进村党支部”,是自治区党校和宁夏行政学院挂牌的干部培训基地,这个村的支部书记就是李玉荣。
到古城镇我遇到了当镇长的老同学,欣喜之余,多了点自豪,亲历了宏观的变化后,我采访了这里的群众。下面是我的采访记录:
问:“现在大家最高兴的是什么?”
答:“就是这些年,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政策太好了!使我们脱了贫,致了富。”
问:“能不能说些具体的?”
答:“你们看,村里有了漂亮的柏油路,家家有了自来水。”
问:“大家什么都好了,有最担心的事吗?”
答:“最担心的就是怕政策变,我们在生活上需要关心,而不是逢年过节时才想起来送来一袋粮、一桶油、一床棉被或一点救济款;我们在经济上需要扶助,绝不是开业时大队人马来剪彩,凑热闹,创收时各级人物纷纷来视察;我们在生产上还需要指导,但不是村主任让我们种树,乡长却让我们砍掉果树种药材,县长又让我们铲掉药材种蘑菇!”
听了这一席话,我向他们解释:“这点大家可以放心,自从土地承包后的20多年来,党的富民政策一直没有变,不但没变,中央还越来越关心大家。这些年,年年减轻农民负担,刚才大家说得好,国家不但连农业税都免了,还从各方面扶持农村搞建设,中央的兴农政策是不会变的。”
接着,我又问:“还有啥担心的吗?”
答:“有啊,还担心的是年轻人好了伤疤忘了痛,不晓得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日子。”……
7月的阳光下,绿色的彭阳山川处处洋溢着生机:双孢菇、平菇、杏孢菇茁壮成长,杏子、香梨、苹果竟相散发浓郁的香甜;战国秦长城、汉城郭、唐宋城堡、明清古塔寺院在绿色环抱中,昭示着这块黄土地的久远气息。生于斯长于斯的彭阳人民用他们的真情回报着这片土地。
在县委书记脚步的牵引下,我们来到茹河生态园。
品尝瓜果后,我们饱览了这座建在河道上的绿色长廊。在《长城塬的风》的旋律中,我们欣赏着祥和、清新的秀美风景:以中国传统的象棋残局“九九归一”构建的休闲场地令人回味,用皇甫谧给故里留下的宝鼎为标志建设的栖息地向后人讲述彭阳辉煌的历史,以十二生肖为图案布局的游乐园在夕阳的余辉轻抚下显出超然的宁静,刘书记风趣地说:“在这里你找到自己的属相,站在上许愿,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他的话刚一说完,就有好几个人找到自己的属相站在上面眯起双眼。我站在那个大圆属于我属相的那片天地下合起双手……
一路走去。说不完道不尽的是彭阳故事……
下篇乡土情结,专家们如是说
7月27日,考察团成员离开彭阳回到固原后,已是晚上9点钟,3天的考察,耳闻、目睹了西海固大地之上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民俗风情后,在自治区人大常委、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长杨少青先生的主持下,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座谈会上,专家们如是说:
九三学社社员、农科院教授郜吉祥:我谈谈3天来的观感:第一,看了红色旅游建设(任山河、红军长征纪念馆),我希望年轻一代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搞好本职工作。
第二,大农业的格局确定后,农业生产条件开始恢复,山变绿了,水变清了,这是党的退耕还林政策好的有力证明。
退耕后,解放了劳动力,走出去开阔眼界,回来后为地方大农业献计献策。
20年前我们来这里时,老的闭门,年轻的看热闹;20年后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们,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西吉的特色种植(马铃薯)、隆德的沙棘,体现出大农业的特色,从而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建议:马铃薯种植时注意不断改良,适当的种豆子,要防治马铃薯的病虫害。
提出养殖业后,西吉应上地膜玉米,种紫花苜蓿。
民革成员、农业专家张国荣:短短3天时间,感受很深,退耕还林(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封山禁牧,促进了农牧业的大发展。
生态环境经过努力,成效显著,希望巩固。条件成熟后再搞一些经济林(经果林),试种金银花。
目前,草的利用率还不高,不讲科学配方,饲料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郜吉祥插言:政府应集中处理塑料膜,无偿供给农业。
天津电视台电视剧中心主任、著名作家李唯深有感触地发言:观察角度不同。
10年前的固原,坐很长时间车,老乡告诉我几时看到绿了,就到固原了。
10年后固原绿得惹人,绿得非常纯粹。
此次随团转了一圈,我从内心动了在彭阳或泾源买房子的念头。这些县(区)今天有了一定的吸引力,是党的政策的功劳。
活动很有意义,留在宁夏,留在西海固这块土地上的精英(另外一部分是离开宁夏的名流),对宁夏对西海固有感情,我可以做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可以动员影视界朋友来这里投资,这次我来,就动了在泾源投资的念头。
回去后一定要用电影、电视剧的形式宣传西海固的生态农业。
民进成员、书法家马学智:这次随团考察受益匪浅。第一感受是各地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感受是生态变化。经过了几十年,蒿店原有蒿草,后来破坏了,结果受到自然的惩罚,在教训中改变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现在又能看到蒿草了。第三感受是靠输血生存的现实已成为过去,现在已经造血,劳动力解放了,输出去后,创造了经济效益,由输转造,这是西海固的根本变化。
建议:一是长远目标制定与眼前利益要协调好,制定长远目标,监督眼前的。二是提倡和谐的西海固,突出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贷款要有计划的还。三是退耕还林(草),应总结出适应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经验。
书法家柴建方: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3天跑了4个县,看到生态农业取得的成绩。1972年我就来这里采访,至今已说不清楚来西海固多少次了。1975年办摄影培训班,那时采访,时有翻车的事故发生,惊心动魂。采访结束后就想啥时候西海固人民有水喝了,我们宁夏的日子就好过了。这次看到“苦甲天下”的西吉呈现生机,隆德的新居很有特色;泾源的绿色,对外宣传不够,要避暑到泾源的品牌要做大做强;彭阳绿树参天,白杨夹道。引以为荣的景观在彭阳处处可以看到;彭阳的干部团结、很有希望,珍惜今天。
固原籍作家李方:这次随团考察的都是业余作家,很少有机会出去看看,工作环境很有限,虽然是专题考察,对作家是有益的。很感谢自治区政协牵头组织。通过3天的考察,相信作家们都会有自己的深刻感受,下一步应思考怎么用文学的形式反映生态农业所取得的成绩。
自治区文史馆研究员徐党校:所到之处,深深地体会到固原市各级领导把党的富民政策落实到实处,昔日用“穷山恶水”形容西海固不为过,现在的山城“山青、水秀、人新”。
民革成员、农业专家王振平:变化很大,得益于党的政策好。
建议:一是应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
农产品深加工增值远远超过种植。二是干事观念还比较陈旧,墨守成规,一定要做的品牌,要集中力量做,做大做强。三是能不能在固原搞葡萄种植?这地方属冷凉地区。四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转变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一技之长。
专家的会诊,无疑给西海固生态农业开了一服良方,而他们中间,有好几位都是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统筹规划的人,他们不止一次的翻越西海固的山山岭岭,亲历条条河流,记录物候变化,提到西海固的村居农舍,他们能准确地说出所处位置,描绘周围的环境,这令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汗颜。
7月28日一大早,考察团一路北上考察完头营蔬菜基地后,顶着烈日前往七营镇高崖枸杞种植基地。
枸杞红了
近年来,我的故乡原州区依托温度、光照、土壤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借助自治区“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方案”和“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的政策平台,及时的、科学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枸杞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全区枸杞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共涉及6个乡镇51个行政村16000户茨农,年产量700万,产值9000万元以上。
站在七营镇高崖村枸杞种植基地前,我心潮澎湃,望着眼前郁郁葱葱枝头挂满红宝石般的枸杞林,望着穿行在林间采摘鲜果的人们,一种特别的感动在我的心空荡起,在长久的凝视里我将其埋藏在心底。
枸杞作为家乡父老乡亲已经认可的一种经济作物,它们越来越被家乡的人们重视,我的父老乡亲会像呵护儿女一样为它们施肥、浇水、修枝。
猛然我想起了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中的一段话:“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是啊,在枸杞林间采果忙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侄男哥女不正是像蜜蜂一样,酿造生活的蜜吗?
枸杞红了,家乡父老兄弟的那个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舒心日子还会远吗?
永远的向日葵
在故乡,具体地说在故乡的夏日,只要你沿着一条河流或一条小径往前走,你就会看到大片大片漫无边际的向日葵,那种壮观气势确实令人头晕目眩。
向日葵是一种抗旱强,耐盐碱的经济作物,适宜在故乡的大地上生长,清明前后栽种,夏末秋初成熟。
花期的向日葵,头随着太阳转动,在阳光的关照下,圆盘似的花盘周围嵌着一圈圈金黄色的花瓣,蜜蜂在盘芯贪婪地采集花粉,蝴蝶仿佛是一个个舞者,在为蜜蜂伴舞。
葵花在家乡人民的心里是能带来幸运和福气的经济作物,它所求不多,以顽强的生命力汲天地之精华,酿人民之心愿,用生命的全部回报人们。
每年葵花收获变卖后,家乡人就用换来的钱购置家具、添置农具。时下,家家庭院建设得能和城里的洋楼媲美。年头节下,无论你走进谁家,他们都会端上炒得香喷喷的葵花籽。嗑着葵花籽和热情好客的主人拉话扯闲、忆古说今别有一番趣味。
站在秋天的边上看向日葵,领悟季节最后的手语,在金黄金黄的声音之外,惊起农人满脸的喜气。执意作用于生命的范畴,注定我的父老乡亲把它作为一种沉甸甸的心意。
每年的葵花收割季节,我都会收到老家父母、兄弟姐妹或生息在这块土地之上的亲戚朋友送来成熟的葵花头或饱满的葵花籽,一个个葵花头或一袋袋葵花籽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感动之余,我无法用语言表述接受他们馈赠后的心理。像葵花一样的亲人啊,你们芳馨的品格与磊落的德行穿透红尘,于其草木青青的指尖以始终向阳的姿态和高尚的成长方式支撑起苦难生活中的美丽童话。噢,永远的向日葵……
随团考察结束后,耳闻目睹到的西海固在我的心灵原野上幻化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那树身就是生态农业,那枝干就是产业结构,那绿叶就是因地制宜的水、林、牧、副等,相信经过专家修剪的这棵大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爱护下,不久的将来,会把“苦甲天下”的西海固装扮成一个天然氧吧!
后续那团难以绕过的绿
当那棵参天大树像地球之肺无私的将人类污浊之气转化成养育生命的养吧时,我想起了父亲,想起了那个曾经为我们兄弟姐妹健康成长的老人,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团难以绕过的绿。
确切地说,我的故乡在原州区三营镇孙家河村一小组,东靠连绵起伏的黄土山峦,西临逶迄北上的清水河,从小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山是我放牧羊群、放牧灵魂的广阔天地;水是我为羊儿洗澡,也为肉体清除污垢的乐园。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山被我的父亲或和像我父亲一样的人不辞辛苦的套上耕牛开垦成田地;那水也不知因何缘由变了颜色,因此我的童年也因山垦河变而多了几分沉重。
当暑假来临时,父亲将牧羊鞭交给我的那一刻起,我不再自由,缘由是山涧曾经广阔的牧场已被父亲或像父亲一样的乡亲开垦并种上了号称庄稼的作物,这东西是用来养人的,而不是供畜生享乐的,于是,我必须十分地谨慎,绝不许我所放牧的羊只偷吃一株称为粮食的秧苗,好容易盼到秋收了,那被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垦的地里生长的庄稼在母亲忙碌了大半天后,打成捆背下山坡,有几次我亲眼看到父亲、母亲或像父母亲一样的乡亲为了那几捆庄稼差点翻跟头摔到沟里。
暑假很快就结束了,我把牧羊鞭交还给父亲,然而,那缺雨水滋润的山峦再难哺育生灵、哺育被父亲调教得不吃庄稼的羊只。可惜的是无论父亲再做多少努力,放牧归圈的羊只仍以咩咩的嚎叫向他诉说饥饿,无奈,父亲只好忍痛割爱,将所有的羊只卖掉,从此父亲失去了那份在山野牧羊的快乐,多了一份耕耘山野的辛苦。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人祸天灾。天灾,一方而已,尚有逃生空间;而人祸,如果秧及全国,真叫人逃荒无路,避祸无门。灾难是历史,国泰民安也是历史,我们客观地看清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清醒、更科学地创造福祉,避免灾祸。
退耕还林(草)政策开始实施以后,山上被开垦的或未被开垦的地方一律种草种树,我老家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因此受到恩惠,吃上了皇粮。封山禁牧后,圈养在家的牲畜也有了丰盛的饲草。从此之后,家乡山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母亲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如果早些有这样的好政策,也许你大还能多活几十年,听了母亲的这句话,我的心头涌动一种酸楚。我操劳一生的父亲啊,如果您不是为了多开垦几亩地,您不是在那陡峭的田地里挥汗如雨,辛劳成疾,您一定会看到今天的山野景况。我相信当您看到这种景况时,脸上会溢出会心的笑容。
每每年头节下或春暖花开时节,当我面对父亲躯体上隆起的那座被蒿草包裹的坟堆时,而在我的心里却永远的隆起着一团永远难以绕过的绿。
路漫漫其修远兮
西海固的生态农业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已全面开始建设,但离中央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的路不但漫长而曲折,甚至艰难。
——生产发展还受缺水的制约。人畜饮水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因为缺水,无法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深加工工厂,小麦、玉米、糜谷等大面积粮食作物也常受到干旱的威胁;
——马铃薯、蘑菇、枸杞、葵花种植虽有一定规模,但商家还嫌规模小;
——饲养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缺乏科技含量高的饲料产品;
——农民的医保、养老、计生养老急需解决;
——新农村建设急需按照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并逐步实施;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相关的处理配套设施急待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需持之以恒,加大力度,继续下去;
——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也有待日常化、经常化、持久化;
——退耕还林(草)还需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等。
好在上述问题,西海固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决策者已有清醒的认识,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生态农业建设早有专家和这次考察团的专家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勘测绘制了蓝图。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虽然西海固人民开始脱贫致富,步上了发展之路,但他们绝不会忘记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中央、自治区有关部门这些年对西海固的关切和在政策、资金上的帮扶;也忘不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西海固的大力支持;他们更忘不了这次亲自考察西海固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农业专家、美术家、摄影家在西海固山川留下的足迹。
西海固大地含情,六盘山群峰吐翠。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之年,相信153万西海固回汉人民在这片黄土地上,会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抒写出更加华美的乐章!
(作者为宁夏作协会员、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