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1700000002

第2章

再一次看到《石头记》是十七年后。

那一年我考上京华大学历史学博士,乘火车去北京上学。天气很热,我把车窗打开,让风吹进来。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他说:“我们把铺位换一下行吗?年龄有这么一把了,禁不起风。”能换到迎风的那一边去,这正合我的心意。他把东西搬过来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枕头边有两本《石头记》,跟我当年看到过的版本不一样,要大很多。换好了我说:“小时候我家里也有几本《石头记》,没这么大。”他说:“这是影印本。”我说:“《石头记》就是《红楼梦》,这我知道。这本书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他说:“《红楼梦》在曹雪芹手中就叫《石头记》,《红楼梦》这个书名是曹雪芹身后由别人改的,大家都接受了。”

长者姓赵,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精密仪器的教授,台湾人。他一辈子最大的兴趣,不是精密仪器,而是《红楼梦》。他业余研究《红楼梦》已经三十多年,七年前退休后,就成为专业研究者了。谈起《红楼梦》,他连声说:“伟大,真的伟大呢!”一次次把拇指跷起来。我不敢接话,因为自己才看过一遍,也就记得宝玉黛玉几个人。他见我不接话,就不说了。

第二天中午到了北京。下车前他送我一本书,是他写的《红楼梦新探》。我翻了一下目录,似乎是一本考据学著作。

我到学校的时间比较早,离报到还有好几天。早来几天我是想先占一个位置好的床位。在麓城师大读研时,我的床位挨着宿舍门,靠窗的同学蚊帐一支起,光线就差了。更难受的是当宿舍门开着,谁在楼道经过都可以瞟见,干啥都得收敛一点。这让我别扭了三年。

京华大学的博士宿舍每间房只安排两个人,都靠窗,我早来是白早来了。闲得无聊,我买了辆旧单车去故宫颐和园玩了,这天早上又上了西山。

下午六点多钟我从西山下来,口渴得很,在山门想买瓶娃哈哈,一问价要四块,比超市贵了一倍不止,就没有买。下了山觉得口渴难忍,前面是看不到尽头的大路,就左拐上了一条小路,进了一个村庄,在小卖部买了瓶水,仰头一口气喝了。喝完水我看见旁边一个人也在买水,侧影有点面熟,原来是赵教授。我叫他一声,他认出了我,惊讶地说:“你也来这里了!”我说:“我从西山下来,找口水喝。”他的情绪收回去一点,说:“我以为你也是来这里拜谒呢。”“拜谒”这个词让我感到意外。他看出我的疑惑,说:“这就是曹雪芹当年写《石头记》的地方啊,门头村。曹雪芹仙逝以后也葬在这里,就在这附近。”

曹雪芹以前在我心里只是个名字,现在猛地鲜活起来。我说:“您是来看墓的吗?有故居吗?有墓吗?我想去磕三个头。”赵教授叹气说:“墓?没有。故居?也没有。连身世都可以说没有。他在西山脚下生活了几年?有说四年的,也有说十年的,所以说连身世都没有。离你我不到三百年啊,都飘逝了。”沉默一会又说:“他当年写作的那间茅草房,山村柴扉,满径蓬蒿,离这里应该不会超过五百米。”他踩一踩脚下的地:“葬身之地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千米。我也没有依据,没有任何线索考证,我就这样觉得。我每次回国都要到这里来,这已经是第七次了。什么时候能发掘出一块小小的墓碑,那就是圣地了。”他连连叹气:“唉,唉,他太穷了,死时连一块碑也打不起。祥林嫂是穷死的,曹雪芹瓦灶绳床,举家喝粥,也是穷死的。康乾盛世的一代天才,就是这样穷死的。”我心中有些沉重,说:“如果曹雪芹确实葬在这里,没有墓碑那也是圣地。”又说:“这么伟大的人,怎么就没有人给他打块碑?”赵教授说:“由此可知他当年贫窘到什么地步。”

赵教授把我带到村头一棵槐树下,抚着树干,像抚摸一个孩子,说:“这棵老槐树,四年前我专门从植物园请了专家来,看了说有三百多年的树龄了,我相信曹雪芹是看见过它的。现在到处搞开发,北京城就要建到这里来了。这棵老槐树,我想保住,去海淀区园林局说了,人家说,可以啊,它跟曹雪芹有关,证据呢?曹雪芹一辈子怎么活过来的都没有证据,我怎么拿得出这槐树的证据?这也许就是曹雪芹当年留下的最后一个遗迹,也保不住了。”

赵教授突然不说话了,抬头望着远处。我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前面就是墨绿的西山,太阳已经落下,山的后面浮起一片橙红,往上渐渐地颜色深了,是无边的淡紫。我说:“那是西山。”他仍望了前方说:“西山依旧在。”又说:“日望西山餐暮霞,这是曹雪芹的朋友送给他的诗。他们那一群人很有点阿Q精神,都穷到只能喝粥了,还有心情感受碧水青山曲径遐、结庐西郊别样幽。没有这精神,就没有今天的《红楼梦》了。圣人跟一般人是不同的,他生活在别处,伟大呢!对曹雪芹来说,伟大这个词实在是太苍白了。”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想象着当年曹雪芹和他的朋友在这暮色中行走,身影朦胧。我说:“到了现场,感受是不一样的呢。”

他请我在村边小店吃饭。坐下了他对店主说:“拿瓶二锅头。”又望着我说:“曹雪芹当年也是爱喝酒的,嗜酒如狂。”我说:“陪您喝一杯。”喝着酒他说:“我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想搞清几个问题,曹雪芹到底出生在哪年?有说1715年的,那是康熙五十四年;也有说1724年的,那是雍正二年。他家1728年正月被抄,那是有历史记载的。1724年?那抄家时他才三四岁,大观园里的锦衣玉食他怎么可能经历?没经历能写得出吗?能虚构一个贾宝玉,还能虚构那一大群女孩子?多么鲜活,天才也不行啊!1715年?那抄家时他最多只有十三岁,也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细致的爱情体验吧!除了天才,真的就没有别的解释了。还有,他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是曹寅的亲生儿子曹颙呢,还是过继给曹寅当儿子的曹颙?他是不是曹寅的嫡亲孙子?也许是,也许不是。再就是,曹雪芹是哪年来到西山脚下,哪年去世的?《石头记》的大评家脂砚斋是男是女,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八十回以后还有多少回,曹雪芹到底写完没有?这些问题困扰我几十年了,可能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他跟我碰一碰杯说:“与尔同销万古愁。”我说:“实在搞不清就算了,搞清了又有什么用呢?”他说:“搞清有什么用?你是历史博士,你懂的。”我有点惭愧说:“是的,是的。”他说:“曹雪芹写出了人生的痛,特别是对那一群女孩子的心痛。他的心里是有痛的。那个痛啊!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我这心里除了感受了他的心痛,还为他自己心痛。曹雪芹,如果人们对他的身世一无所知,他就成了一个符号。这太对不起他了,这是天大的委屈。我一辈子的努力就是想让他鲜活起来,落空了,太对不起他了。看苏东坡一生多么鲜活啊!一个人,他写了这么一部伟大著作,为什么就不愿在人间留下一份简历?这让我有点抱怨他,还有他身边的那几个朋友,为什么在他仙逝以后也不为他留下一份简历?为了这个我心痛几十年了。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见证者,一个圣人不能无人见证。如果能找到一页残稿,或者他画过的一张画,那情况就不同了。他生前曾卖画为生的。”我说:“现在名家的画很值钱,一张都卖几十万了。”他说:“几十万?那看是谁的画,雪芹的画,那是无价之宝!”我叹一声气说:“唉,我这人还是俗。”

从小店出来,我问赵教授怎么回去。他说:“我是不是在这里待一晚?我来这么多次了从没待过一晚。这是我的一个心愿,也感受一下雪芹当年在这月光下的心情。老了,身体慢慢不行了。这个愿望以后怕实现不了。”又说:“雪芹当年到底是不是生活在这里,那也是落实不了的。四十年前有个叫张永海的老人,说自己祖上在这里住了有三百年了,曾跟雪芹有过交往。谁知道呢?这个圣人,离我们不到三百年,身世几乎没有一点是落实的,可以想想他生前是多么卑微。”我说:“太遗憾了,太遗憾了!”他说:“也太委屈了。”交换了联系方式,我跟他握手道别,黑暗中我发现他眼角有泪,在微光中闪动。

在村口我跨着车,回头看见赵教授还站在老槐树下,一只手扶着那棵树,黑黑的一个身影一动不动。老槐树在深蓝的天空下撑开着清晰的轮廓。远处是西山,在天空之下静静地躺着,沉默着,显出千年的淡定。知了在夜中声嘶力竭地鸣唱。这是曹雪芹当年也听到过的声音。

回到学校已经十一点多钟。我直接上床,把《红楼梦新探》拿来翻看。赵教授漂洋越海来寻访一个逝去作家的踪迹,那一定是有理由的。书不厚,我把版本考据的部分忽略了,专看与曹雪芹家世生平有关的部分。天刚亮的时候我看完了,突然感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流下了眼泪,痒痒地、涩涩地停在腮边,渐渐有了一点凉意。古人的苦难在后人心中总是非常淡漠,可对经历者来说,却是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就在这一瞬间,通过那蛛丝马迹般毫不连贯的行迹,我似乎触摸到了曹雪芹生命的温热,感受到历史的雪山融解之时那似有似无的簌簌之声。像他这样一位千年一遇的天才,风华襟抱浩渺无涯,才情学识深不可测,他的无限情怀,无限感叹,都使人对其人其事无限向往。这样一个曾经存在的生命,在某个历史瞬间,在某个寂寞的角落,过着贫窘的日子,却干着一件伟大而不求回报的事情。他生前是那么渺小,卑微,凄清,贫窘,不能不令人对天道的公正怀有极深的怀疑;可他又生活得那样从容,淡定,优雅,自信,好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

这样想着我有了一种久违的熟悉而陌生的感动,一种曾经体验过的力量让自己从世俗生存之中超拔出来。我也曾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理所当然的境界,但世俗生存的巨大压力将它掩埋了。经过一百次的思考,我觉得那种理所当然并非理所当然,并没有一种比现实更强大的力量予以证明。既然不能证明,哪怕是一个博士,那我也只是一个活着的人罢了,如此而已。既然如此,自己也就有了以现世的自我的眼光去选择一切的权利。现世的自我,在时间和空间上确定了价值和意义的边界。这是一个聪明人经过一百次思考后得出的坚如磐石的人生哲学。可是,曹雪芹不为名不为利他为了啥?他比我傻?我想到的问题他没有想过吗?他真的是令人迷醉而迷惑,昭示着对世界的另外一种理解。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同类推荐
  • 惊悚游戏

    惊悚游戏

    这是一本精神病人的入院记录,但又远非如此简单。书中设25个故事单元。以奇异的写作视角关注现实中凛冽的爱情和残酷的行为。你会知道,这世间的残酷的确凿,这人性的热情与淡薄。我们叹息、伤怀、顿悟,然后醒来。本书为短篇小说集。
  • 温暖的芬芳

    温暖的芬芳

    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名家荟萃,精彩纷呈;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温暖的芬芳》分五辑,分别为“永远的妈妈”、“眼里有泪”、“春光美”、“咱们的孩子”、“想象病”。
  • 同学会

    同学会

    一本告诉你如何运用同学关系改变命运的长篇现实小说!同学,就是一种关系。
  • 惊悚大师讲故事

    惊悚大师讲故事

    最经典、最全面、最值得收藏的惊悚作品集。当你拿起这本书,翻开其中任何一篇故事,一种令你胆战心惊、手脚发软的恐惧感就会立刻扑面而来,并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你在掩卷之后,只要一个微小的提示,当初感受到的那种脊背发凉、心灵紧缩的恐怖感就会重新出现!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之所在,那么你还犹豫什么?请勇敢地阅读惊悚吧!
  • 梅花女皇

    梅花女皇

    梅花党主席白敬斋的二女儿白薇死了,她的人皮不翼而飞,因为她的人皮上绣刻着梅花党大陆潜伏特务骨干人的名单,只要用美国中央情报局研制的一种特殊药水涂抹才能出现。这张人皮目前已落入稻春阿菊之手,她是日本帝国之花桥本阿菊的女儿。梅花党副主席黄飞虎的私生女。她虽然掌握白薇的人皮,可是没有药水,药水已被我公安部门控制。稻春阿菊为此绑架了中共第一神探龙飞的女儿龙晓菲。稻春阿菊女扮男装,骗取了泰国归侨樊小哲的爱情,并把她的人皮顶替白薇的人皮迷惑我公安部门。稻春阿菊以炸寺要挟舅舅,从哈尔滨取出两瓶细菌武器,准备于“五一节”在北京百货大楼实施爆炸,让细菌武器祸害于民,引起世界轰动。
热门推荐
  • 新热血英豪之英豪崛起

    新热血英豪之英豪崛起

    本书由网游《新热血英豪》而编写的一部同人小说。平静的天丰大陆,在一天迎来了一场变革。落神,这个灾难之神的来临使得平静的天丰大陆开始了它的变化。空间的扭曲与时间的跳跃,天丰大陆出现了六大神器,而六大神器的法则不断影响着世间。人类开始进化,物种开始变异,在这个战乱不停的年代,一代热血英豪也即将崛起,看他们如何一步步登上巅峰,取得神器,夺回和平!作为《新热血英豪》十年玩家,我由衷的感谢它陪我走过童年!【致敬!】
  • 镇妖屠魔记

    镇妖屠魔记

    自三千年前百族大战之后,魔族退守魔域,人族退守边南十六郡,妖族称霸大陆。看主角如何带领人族与魔族争锋、与妖族争霸。
  • 吾心即吾为

    吾心即吾为

    我想做的只是不让自己留下什么遗憾而已,虽然这是一件简单又很困难的事,但我也只是这么做了而已。QQ群:230904895本书已改致飞卢
  • 盛世俏邪妃

    盛世俏邪妃

    京都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九王爷,而她从楼上落下,在他怀里。本来冷硬的一张脸突然展开温柔一笑,那是她第一次见他笑,从此失了心。她陪他演戏,要求他让她住他府邸,他拒绝,后来却答应。后来,他说,只要你和我在一起,负了天下又如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张清与辅导员

    张清与辅导员

    本书讲述了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进入大学及初入社会的事。情节绝对真实,内容绝对精彩。
  • 都市修妖录

    都市修妖录

    一个觉醒天狐血脉的人类少年,一段努力拼搏争取自己命运的激情岁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且看胡小风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哎呦,小沁,认识你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你带男孩子出来呢,是不是你男朋友啊,来,快来给大娘我介绍介绍!”少女赶紧对着那大娘说:“蔡大娘,他不是我男朋友,是我同学,是他今天请我吃饭的!”“哈哈,大娘不管你们什么关系,赶紧到大娘这来,看在你带男朋友过来的份上,今天给你们打8折”!胡小风:“……”少女:“……”
  • 白色的年华里有你

    白色的年华里有你

    “我会为你做任何事,只要是你希望的!”她笑看着他,为了他,她可以双手染红鲜血,“所以,请不要离开我……”从那一刻起,他的救赎成为了她生命里的一抹阳光,一个执念而她的愿望就只是那么简单而已,就算不相爱,只要可以陪在他的身边,她一切甘愿,可是……真的那么简单吗……
  •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午夜梦回,倾城容颜又变豆蔻岁月;一梦千寻,却再次踏进后宫深渊;步步为营,誓将前世沉冤昭雪;神采旖旎,在绝望处再度开出深情玫瑰;一世倾城、千般流转、终不敌似水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有一颗星球

    我有一颗星球

    一个身患尿毒症的孤儿,一个人见人欺的大二学生!当他无意中破开了指环里的秘密后……人善人欺?我当如龙,触逆鳞者死!
  • 道寻常

    道寻常

    一个寻常的开始,一个寻常的故事,世间万事皆道尽寻常,却又不守寻常。这是否又是一段寻常的旅程,且听我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