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文联主席 白少麟
时节刚过小寒,当残疾回族作家李少军长达23万字的短篇小说集《黄河人家》摆上我的案头,看到一大摞厚厚的书稿,我的心为之一颤,真不敢相信这是李少军继2010年4月首部散文随笔集《坐在阳光里》出版发行后历时两年多又一部将要公开出版发行的作品。更令我不安的是,他力邀我为其短篇小说集《黄河人家》作序,因担心自己的拙见影响了作品的思想,虽诚心婉辞,最终在其盛邀之下,难违其愿,只好应允下来。
我与李少军的相知相识因其散文随笔集《坐在阳光里》。身为文联主席,我曾到李少军家看望慰问他,鼓励支持他的创作,也多次邀请李少军参加了文联举办的相关文艺活动。特别是2011年6月14日,我们隆重举行了“残疾作家李少军事迹报告会”,在回乡大地引起强烈反响。从此,我们成为好文友,也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1997年4月,时年29岁的李少军遭遇飞来横祸,成为高位截瘫的重病患者,绚丽的人生自此失去了光彩,李少军曾一度陷入迷茫和困惑。提前退休回家的父亲如同照顾婴儿般带他四处求医,终因劳累过度癌细胞扩散,与世长辞。在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的磨难后,李少军硬是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毅力,仅靠全身唯一能动的右手食指,用橡皮筋将钢笔套在食指上,将写字板靠在右肩上,躺在病榻上坚持学习写作。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李少军以坚强的意志,一遍又一遍翻看《新华字典》,掌握知识,勤奋读书,虚心求教,在病榻上用“一指禅”坚持写作,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经过10多年的自学苦写,李少军先后在区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母爱无声》《轮椅车辙》《悠悠岁月》等一篇篇凝结着无数心血和辛勤汗水的优秀文学作品。渐渐驾轻就熟漫步于文学园地的李少军每每给人以惊喜。当我看到面前这部厚实的短篇小说集,一股敬仰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即使是一位健全人也未必有此意志,更何况一级残废的李少军是用“一指禅”坚持写作,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在翻阅过程中,我是带着感动和敬佩的心情来读。透过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作者有扎实的生活积累,善于观察周边的人和事,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均能在生活之中找到影子。诸如《满月》《疯女》《毒虫》《喂猫》等作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人,关注时代发展。在作者的笔下,往往对社会冷暖、对人情世故具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将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试着用小说的形式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感情写得较细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跟随着故事的起伏与主人公同悲喜,欲罢不能。此外,作者的语言运用比较到位,质朴无华,简洁明了。当然,不足之处是叙事还不够细腻,人物形象还不够丰满,甚至抑或是作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在其笔下的主人公身上情不由己地打上了过多悲剧的色彩,让读者在阅读中多少感到心绪有些压抑。总体上来说,虽然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这部短篇小说集还是相当成功的。
人生因有梦而精彩,生命因拼搏而美丽。身残志坚的李少军用锲而不舍的执著和勤奋,谱写了一曲令人振奋的“青春之歌”。从其身上,我们深深地体验到了他由伤感变得成熟,快乐激情地读书写作。诚如他自己所说的:双腿不能行走,可思想不能不行走,要活得像个人!我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无疑是一盏人性之灯,照亮了生命的尊严与不舍。相信健康的人们在为之感叹之余,更应珍惜命运的盛赐。
愿李少军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2013年元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