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简史年表
春秋战国时期(约前11世纪~前221),宁夏是羌、戎和匈奴等民族集居地之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代在此设北地郡,派兵在宁夏屯垦,境内修筑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还兴修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
汉代(前206~公元220),这里的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8)在位,曾两次巡视宁夏,向境内移民,农业灌溉有了进一步发展。
公元407~公元431年,匈奴族赫连勃勃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政权。唐属关内道管辖,在灵州(今灵武市)设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安史之乱”后,公元756年,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州登基称帝(唐肃宗)。当时,宁夏已成为中国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宁夏平原农业发达,相当富庶。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其疆土包括宁夏以及甘肃大部、陕西北部、新疆东部等中国西北的广大地区,与宋、辽、金政权对峙达189年。
公元1227年,元朝(1206~1368)灭西夏后,于公元1288年设宁夏府路,始有“宁夏”地名。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设宁夏卫。
清代(公元1616~公元1911)设宁夏府。
民国初年改府为道,宁夏改为朔方道,1929年成立宁夏省。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区情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中国西北部,处于北纬35°14′~39°23′和东经104°17′~107°39′,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南与甘肃相连。总面积为6.64万平方公里,其中引黄灌区占41%,南部山区占59%。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并有多个少数民族散居的民族自治地区。2006年末常住人口603.73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34.7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4.90%。回族在宁夏境内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7个县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大,具有南寒北暖,南湿北干;冬寒漫长,夏少酷暑,春秋短暂;降水南多北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的特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势北低南高,一般海拔为1090~2000米,最高海拔为3556米。全区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部分。川区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乡”的美誉。南部山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主要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牛首山、香山等,其中贺兰山是中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较大的河流有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14个县及县级市:青铜峡市、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惠农县、中宁县、盐池县、同心县、泾源县、隆德县、西吉县、海原县、彭阳县。6个市辖区:银川兴庆区、银川金凤区、银川西夏区、大武口区、惠农区、原州区。宁夏全区共计187个乡镇。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教育的中心,是具有1000年历史的塞上名城。银川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面积3499平方公里,人口133.0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0.74万人。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管理
根据中国宪法,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财政等方面行使自治权利。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人民代表的选举,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和委员所占代表委员总数的比例要大于该民族人口的比例。充分保证了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性。从组织上保证了回族当家作主的地位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并颁布了一批地方法规和条例,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自治政策,采取了不少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使自治区山川各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回、汉各族人民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日益加强,实现了共同繁荣进步。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域及发展特色
宁夏全境由北向南分为贺兰山山地,银川平原、灵盐台地、山地与山间平原、黄土丘陵和六盘山山地等六个地貌区。
1.贺兰山山地
贺兰山位于自治区西北部,山体东北-南西走向,中段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是自治区重要煤炭基地。山体绵延近200公里,最高峰海拔3556米,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一亿年前,贺兰山像一匹骏马出现在宁夏平原和内蒙古草原之间,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住漫漫黄沙和滚滚寒流。平均海拔1600~3000米的贺兰山脊,是我国荒漠草原和荒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界线。贺兰山丹崖翠峰,巍然峻大,盘踞数百里,宁夏倚以为固。古人赞其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
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非常独特的山,南北纵向(中国主要的山系是东西走向)。贺兰山接六盘山,穿过秦岭然后到了四川,再到云南,形成南北纵向两千多公里的一道山脊,是中国大地东西两个板块的一个接缝处,也是太平洋构造和古地中海构造的接缝地方,它正好把中国在地理上分成了东西两半,也是一个地壳运动非常频繁的地方。在气象学上,它有两大特点:一、它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二、贺兰山西边的河流都是内流河,河流流不到大海里去,贺兰山东边的河流,都汇到黄河,最后从渤海进入太平洋。
贺兰山岩画是磨刻在大地上的远古诗篇。自古以来,匈奴、鲜卑、羌、柔然、突厥、党项、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他们仰观天象,俯看万物,以石为纸,在贺兰山的十多个山口,敲凿和磨刻了数以千计的岩画,描绘出古代贺兰山虎豹横行、狼突鹿奔、牛羊遍野的生动景象,留下了古代游牧民族面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滚钟口为贺兰山胜境之一,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是宁夏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滚钟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
滚钟口风景区是宁夏最早开发的旅游景点。早在西夏时,就是西夏名胜地。当时,李元昊曾于山顶、山谷建造了三处规模宏大的避暑宫苑。明清时,这里也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楼窿,修建了老君堂、大悲阁、斗母宫、小洞天、关帝庙、兴隆寺、观音庙等数十处庙庵台阁,这些建筑依山临险、随势自然、错落有致。
民国时期,伪宁夏主席马鸿逵在此修建了数处供其避暑的私人避暑别墅,这些建筑基本完整保存,它们是宁夏至今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民国时期的木结构高官私宅建筑群。现存钓晚阁、贺兰山庄代表了那个时期宁夏木结构建筑的最高建筑工艺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银川市政府对景区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定量的便于观光旅游的景点。滚钟口到处都饱含着历史的古香,发散着文化的神韵,其美景既溶入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又散落着众多古文化遗存。
在滚钟口,道、佛、伊斯兰教三教共荣一处。三教处一地的奇特宗教格局成为中国名山中宗教活动场所的一绝,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绝无仅有的。
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贺兰庙,庙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台院,三座殿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被称为“朔方第一宝刹”。据史料载,西夏至民国时期,每年六月,城镇村堡的善男信女多进香山寺,轮骑络绎不绝,历史上这里是西夏时期的圣山。
景区南侧山旁的清真寺,有来自阿拉伯也门的传教先贤克马伦丁·本·欧斯曼长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纪末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并在此地发现了大量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圣迹相似的景物,长老在这里用那些相似的景物身体力行地讲述朝觐的圣功。他在银川等地传教30多年,深得本地及周边穆斯林群众的崇敬。每逢回族的传统节日,远近穆斯林纷纷前来过“尔麦里”(纪念活动)。
寺院老君堂是太上老君的道场。相传春秋时期,太上老君因创立道家学说而名震寰宇,太上老君出函谷关后云游天下,来到了西部神山贺兰山滚钟口,来此拜访天神斗姆。老君来访后,与斗姆在此谈经论道,并在此结庐授徒,度化得道高人。数十年后当老君斗姆功德圆满后,便携高徒由此升仙。老君升仙后,受其惠泽的无数道众,为表达对老君无限的敬仰与怀念,便在此处为他修建了老君堂。
2.银川平原
银川平原形似一个巨大的十字,镶嵌在陇山和贺兰山之间。黄河自宁夏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穿越宁夏12个县市,流程397公里,经宁夏石嘴山出境,在黄土高原和沙漠瀚海之间孕育出了一个土壤膏腴、稻田阡陌、灌渠纵横、林木成行的塞上江南。
银川平原包括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约1/4000,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有“塞上江南”之美称,是自治区农业精华地段。
银川平原上的塞上湖城——银川。由于黄河的恩赐,银川城市周围星罗棋布许多湿地湖泊,素有“七十二连湖”之誉。大西湖、小西湖、鹤泉湖、鸣翠湖、宝湖、官湖……众湖盈波,诸渠环匝,自古便是达官富贾营园游宴、文人墨客聚会观景之地。湖在城中,城在湖中,银川把塞上大漠的豪放粗犷和南国苇荡的恬静秀美融于一体,塞上湖城,美不胜收。“垂柳沿岸,青荫蔽日,中有茶菱,画舫荡漾。”“冉冉芙蕖映翠荷,随风翻覆动金波,云收一夜好明月,载酒扁舟听浩歌。”这不是江南,而是诗人笔下的宁夏首府银川。
3.灵盐台地
灵盐台地为鄂尔多斯高原一部分,包括灵武市东部和盐池县中、北部,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这里正在投巨资建设亚洲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这项被宁夏称为“一号工程”的建设项目在2006年~2010年间投资将超过1000余亿元。这里是我国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建成产能总计6000多万吨的7对矿井以及3个煤化工项目。52万吨煤基烯烃已经开工,这个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目,总投资约170亿元。预计2009年投产后形成一整套化学产品产业链,年产中间产品甲醇167万吨,最终产品聚丙烯50万吨,副产汽油18.48万吨、液态燃料4.12万吨、硫磺1.38万吨。此外,21万吨二甲醚和25万吨甲醇2008年8月建成投产,每年能就地转化煤炭500万吨。引进南非萨索尔公司和荷兰壳牌公司的液化技术,2009年开工兴建。这些煤变油项目在2020年以前建成投产,每年可就地转化煤炭5000万吨。
按照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中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届时煤炭间接液化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煤基甲醇83万吨,煤基烯烃122万吨。在5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1500万至2000万吨煤化工产品,这将是亚洲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宁东基地列为中国八大煤化工产品基地之一,并准备在这里建设宁东至(北)京唐(山)港二甲醚长输管线,宁煤集团的煤炭液化项目也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煤化工示范项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煤炭产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的主战场。
4.宁中山地与山间平原
宁中山地与山间平原,山地与平原相间分布,平原海拔1300~1500米,山地海拔1500~2600米,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地处宁夏、甘肃、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历史上便是联系东西方商贸的古“丝绸之路”北路边陲要塞,与河西走廊上的名城重镇张掖、武威齐名,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卫市区鼓楼上“控制边陲”“锁扼青铜”“香岩对峙”“爽挹沙山”十六个字是其区位优势的形象描述。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卫在中国地理上扼守河西走廊和新疆咽喉,是继兰州、宝鸡之后的西北地区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和欧、亚大陆陆路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古,南达川滇,具备建成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上的重要商埠,建成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的条件,是承东启西,南接北转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第二,中央进一步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西部地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增长极和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而中卫作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无疑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国家在西部地区着力实施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卫必将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来加快发展。
第三,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基地的转移,中卫是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承接地,其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可以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实现市场、资金、人才、技术最佳组合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首选之地。
第四,中卫位于宁夏最西端,扼守着宁夏的西大门,距兰州300多公里,距银川178公里,处在银川和兰州的引力平衡点上,具有较强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有建成宁夏中西部现代化城市的条件,可以建成宁夏对外经济开放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增长级。
5.宁南黄土丘陵
宁南黄土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左右,黄土覆盖深厚,气候为半干旱区,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沟壑十分发育,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有固原、西吉等市县,也是宁夏回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地区,当地回族民间有许多谚语。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
6.六盘山山地
六盘山古称陇上,位于宁夏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山势高峻,山路曲折,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故称六盘山。六盘山地区气候阴湿,降水较丰,植被状况较好,是自治区三大天然林区之一,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情况
1.气候资源
光能资源宁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高于同纬度的华北地区,仅次于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米4936~6119兆焦耳,由南向北递增,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年日照时数为2194.9~3082.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69%,其时空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类同。
热量资源宁夏年平均气温在5℃~9℃,除贺兰山、六盘山因海拔高形成两个低温区外,全区呈现逆纬向变化,由南向北递增。气温的年、日较差大,年较差在22℃~33.5℃,日较差为9℃~16℃。大于、等于0℃的积温2568.8℃~4041.1℃,大于、等于5℃的积温2388.7℃~3902.3℃,大于、等于10℃的积温1883.9℃~3564.9℃。日最低气温大于2℃的无霜期为113~116天,日最低气温大于0℃的无霜期为139~177天。
2.水资源
宁夏水资源十分贫乏,全区地表水资源8.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5.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23.7亿立方米,综合水资源总量为10.5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宁夏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为8.89亿立方米(未计黄河干流过境水量),平均年径流深为17.2毫米,年径流深大于5毫米的地表水资源只有8.45亿立方米。宁夏河川径流量主要分布于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占全区径流总量的81%。径流的年内分配,70%~80%的径流集中在6~9月,形成汛期;11月至翌年3月径流量仅占总量的20%左右,为枯水期,许多小河断流。黄河在宁夏多年平均过境流量为325亿立方米。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规划方案,分配宁夏年用黄河水量为40亿立方米,现已实现利用34亿立方米左右。
地下水资源宁夏地下水资源量为25.3亿立方米,主要补给来源为农田灌溉渗漏,若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实际地下水资源量只有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集中分布于宁夏平原,年内丰枯期变化规律与地表水一致。
3.土地资源
据自治区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汇总数据,全区耕地1267860公顷,垦殖率为24.47%;园地27952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54%;林地267211公顷,占5.16%;牧草地2466800公顷,占47.62%;未利用地806976公顷,占15.58%。耕地中旱耕地占70%以上,旱耕地中基本农田不到30%。宁夏的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天然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问题突出,有林地中次生林面积比重大,老灌区耕地盐渍化仍然存在。同时,宁夏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开发潜力较大;宁夏中、北部土水热组合较佳,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
4.野生动植物资源
由于宁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所以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较为丰富。野生动物有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鱼类等经济动物,有51种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有37种有害动物,有125种天敌动物。宁夏境内有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51种,占自治区野生动物种数的12.3%,其中黑鹤、中华秋沙鸭、金钱豹等8种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马鹿、岩羊、蓝马鸟、红腹锦鸡等43种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野生植物有917种药用植物,有14种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植物,还有纤维植物、观赏植物等。宁夏境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其中四合木、胡桃、裸果木等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羽叶丁香、野大豆、黄芪等11种属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所有这些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大部分分布于贺兰山和六盘山。
5.草场资源
全区有牧草地246.68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239.98万公顷、改良草场0.83万公顷、人工草场6.07万公顷。因宁夏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草场类型多为干草原、荒漠草原,其面积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79%。这类草场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种类少,产草量和载畜量较低,属于三、四等,六、七级草场。
6.林木资源
全区有有林地120444公顷、灌木林地43190公顷、疏林地11284公顷、未成林地88844公顷、迹地1099公顷、苗圃2351公顷,有四旁树18000万株。宁夏林木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六盘山、贺兰山、罗山是自治区三大天然林区,面积约为94667公顷。全区木材蓄积量778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0.07%,人均木材蓄积量1.49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数的9.04%。
7.矿产资源
宁夏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两大类。
煤炭宁夏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而且埋藏较浅,赋存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全区累计探明储量313亿吨,保有储量310亿吨,埋深2000米以上的预测储量1721亿吨。全区含煤地层面积11689平方公里,含煤面积8955.5平方公里。宁夏所产煤炭质地优良,尤以贺兰山汝箕沟矿区的优质无烟煤为佳,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精煤回收率高、煤块煤率高、机械强度高、化学活性高”的特点,是宁夏重要的出口创汇资源。全区已建成矿区50个,年生产能力1600万吨左右。
石油宁夏东部灵盐台地有含油气面积64.8平方公里,是长庆油田的组成部分,探明储量3823万吨。现已开采的有六处,均为小型,年采油能力100万吨左右。
天然气宁夏天然气有四种类型,即油型气、煤层气、混合气和沼气,主要分布于灵盐台地。其中煤层气有广阔前景,正准备立项做前期工作。
石膏宁夏石膏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12.78亿吨。目前仅有小规模开采。
石灰岩全区水泥用石灰岩矿探明储量36214万吨,主要分布于银川市干沟、套门沟,青铜峡市野猫子山,固原县三关口等地。全区化工用石灰岩探明储量11150万吨,主要分布于中卫县天景山、同心县青龙山、盐池县萌城等地。
石英砂岩全区玻璃用石英砂岩探明储量811万吨,主要分布在石嘴山市正义关和红果子。除此以外,宁夏还有硅石矿,探明储量1661万吨,主要分布在银川市大口子和石嘴山市柳条沟。
粘土探明储量1617万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8.旅游资源
宁夏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旅游景区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有坐落银川市西郊35公里处的西夏王陵、西夏至元代时期的拜寺口双塔、银川市老城北郊海宝塔(俗称北塔)、始建于公元1050年的承天寺塔(俗称西塔)、银川市老城区中心的鼓楼和玉皇阁、银川市老城的南关清真寺、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在六盘山也有大量的人文景观,如战国秦长城、须弥山石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西吉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固原博物馆等。在银川市与灵武市交界处的黄河两岸,规划了金水旅游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区内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富集,有横城堡(西夏城)、明长城、横城汉墓群、水洞沟遗址、“黄河颂”雕塑。其他著名的人文景观有一百零八塔、中卫高庙、石空寺石窟、同心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寺、牛首寺等。宁夏有四大自然景观旅游风景区。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贺兰山坐落在自治区西北部,东麓山体陡峭,林木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干旱地区少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和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苏峪口、滚钟口、拜寺口等景点是正在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六盘山山势挺拔宏伟,景色秀丽多姿,每到春夏季节,山花遍野,林木成荫,气候宜人,青山绿水,风景如画。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自然保护区面积2.67万公顷。六盘山自然景观景点繁多,老龙潭、凉展峡、二龙河、荷花苑、秋千架等旅游景点开发前景广阔。
沙湖旅游区沙湖位于平罗县西大滩镇南3公里,距银川市57公里。沙湖原名前进湖,1989年开发为旅游区,因湖的南边有300余公顷沙丘,故命名为沙湖。沙湖湖水洁净,林草葱茏,湖光沙色,绿波荡漾,一丛丛芦苇千姿百态,错落有致,芦花摇曳,景色怡人。高大沙丘横亘湖南,碧水黄沙,既有江南水乡景色,又有塞外大漠风光。自辟为旅游胜地后,每到夏秋季节,游客络绎不绝,几年来共接待数百万区内外游客,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沙波头自然保护区沙坡头位于中卫县城西南15公里黄河左岸,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包(头)兰(州)铁路和黄河通过自然保护区内。1983年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乘坐羊皮筏横渡黄河、滑沙聆听“沙波鸣钟”、观赏透明耀人的龙泪泉。同时,沙波头自然保护区还有保护、研究沙生植被、湿生植被、人工植被、野生动植物等物种资源的作用。
(六)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特色优势
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黄河穿越宁夏12个市县,流程397公里,年可利用的灌溉水资源40亿立方米。借黄河灌溉之利,宁夏引黄灌溉建成了配套的自流灌溉系统。这里地势平坦,现有耕地1200多万亩,盛产小麦、水稻、玉米、豆类、甜菜、瓜果蔬菜等,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和“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现有待开垦的荒地1000多万亩,是中国8个宜农荒地超过千万亩的省份之一,农业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能源组合优势突出。宁夏煤炭资源丰富、量大、质优、品种全,已探明储量310亿吨,预测储量2000多亿吨,居全国前列;宁夏电力充足,现有装机容量230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二;宁夏首府银川市距离世界级的陕甘宁整装气田不足300公里,距新近发现的内蒙古苏格里庙特大气田探区只有50多公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开发潜力很大。
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宁夏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D级以上储量的矿产地115处,矿种29种,主要有煤、耐火粘土、石灰岩、溶剂硅石、硫铁矿、磷矿、陶瓷粘土、玻璃砂岩、石膏等。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经济开发价值大。
2006年8月,宁夏灵武市宁东镇挖掘出土的恐龙化石被专家鉴定为梁龙化石,梁龙化石在亚洲地区为首次发现。该遗址的梁龙化石可能与南半球曾发现的梁龙化石有某种关联,这将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支持。古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灵武恐龙化石的发现,将对研究数亿年前宁夏存在的物种及其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恐龙化石可以进一步证实上亿年前宁夏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状况,也就是说,恐龙化石的发现,可以进一步说明,在宁夏这块土地上,一定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美丽的塞上江南,雄浑的大漠风光,浓郁的回乡风情,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构筑了宁夏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回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在我国色彩纷呈的民族大家庭中独具魅力。对国外穆斯林了解我国回族的发展壮大史、探寻回族文化的独特风格而言,无疑是最佳之地。
散布在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记述了古西夏王国的历史沧桑,被海外称为神秘的“东方金字塔”。西夏王朝(公元1038~1227年)历十代皇帝,备一代典章制度,创西夏文字,崇尚佛教,最后亡于蒙古,立国190年。这个王朝当年的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与宋、辽、金鼎足而立。”这是强悍的党项民族建立的王朝,曾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搏战六次,征服世界的英雄最终死在它的土地上。这是一个被战争彻底抹掉的王朝,辉煌的城市,灿烂的文化,不屈的人民,都壮烈地消失在战火中,只留下荒丘古冢与难以识读的文字,供后人凭吊与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