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0600000037

第37章

释智差别胜相第十之二

论曰。有几种佛法。应知摄此法身

释曰。不为显摄法身体。故为此问。为显摄法身证得故为此问

论曰。若略说有六种

释曰。若广说有无量种。今略说故止言六种

论曰。一清净类法

释曰。灭不净品尽证得法身。名为清净法。云何得此清净法

论曰。由转阿黎耶识依故

释曰。对治起时。离本识不净品一分。与本识净品一分相应。名为转依

论曰。由证得法身故

释曰。由此转依。金刚道后证得法身。灭德以外其余诸德名清净法。是证得类故名清净类法

论曰。二果报类法

释曰。有如来法是果报类。如见色等智名果报法。云何得此果报法

论曰。由转有色根依故

释曰。对治起时灭眼等五根色识。名为转依

论曰。由证得果报胜智故

释曰。由此转依。诸佛得果报类智。此智于五尘中。当十方世界众生五根所生识。此智于五尘中起故名果报类。此果报类法是证得类故。名果报类法

论曰。三住类法

释曰。如来遍证得一切法。名为住法。云何得此住法

论曰。由转受行欲尘依故

释曰。对治起时。灭世间受行欲尘识。故名转依

论曰。由无量智慧住故

释曰。由此转依。如来得无量智住。无量境皆不忘失。此智即当受行欲尘触中有忘失。识即是四不护体。此住类法是证得类故名住类法

论曰。四自在类法

释曰。于一切处胜能无碍。名为自在法。云何得此自在法

论曰。由转种种业等摄自在依故

释曰。于世间中有种种诸业。如耕种商贾等。或蓄聚财物。摄此种种事业。对治起时灭此业等识。名为转依

论曰。由此于一切十方世界。无碍六通智自在故

释曰。由此转依。于十方世界得无碍六通智。此自在法是证得类故。名自在类法

论曰。五言说类法

释曰。如来有不共得四无碍解。于正说中具足胜能。名言说法。云何得此言说法

论曰。由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依故

释曰。于世间中。有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依六识境起意识分别。由此分别生四种言说。对治起时灭此言说识。名为转依

论曰。由此能饱满一切众生心。正说智自在故

释曰。由此转依。如来于四言说中。得不共四无碍解。能称众生根性。如意说法皆令得果。此言说法是证得类故。名言说类法

论曰。六拔济类法

释曰。是诸佛利益安乐众生意即是大悲。云何得此拔济

论曰。由转一切灾横过失拔济意依故

释曰。于世间中。如王等所起灾横。菩萨昔由善友力自势力财物力等。拔济众生灾横过失。对治起时灭此拔济识。名为转依

论曰。由此一切众生灾横过失拔济。智自在故

释曰。由此转依。能如意拔济一切众生灾横过失。此拔济法。是证得类故。名拔济类法

论曰。如此六种类法所摄。诸佛如来法身应知

释曰。此六法前四是自利。后二是利他。利他有二种。一永利二暂利。永利是真实。暂利是假名。并是法身证得类故。言摄法应如此知

论曰。诸佛法身为可说有差别。为无差别

释曰。十方诸佛为同一法身。为当有异

论曰。由依止意用业无异故。应知无差别

释曰。诸佛同以法身为依止。于众生利益安乐意用亦同。于众生中现成正觉。乃至般涅槃此业亦同。由此义故。应知诸佛法身无差别

论曰。由无量正觉等事故。应知有差别

释曰。有诸佛于法身已得正觉。乃至已般涅槃。有诸佛正得正觉。有诸佛当得正觉。乃至般涅槃亦尔。如此等有无量事。前后不同。是故应知法身有差别

论曰。如法身受用身亦尔

释曰。诸佛应身无差别有差别。义如法身

论曰。由依止业不异故。应知无差别

释曰。十方诸佛应身同依止法身。依止不异故应身无差别。应身以化身为业。诸佛应身无不皆为化身依止。起于化身以业同故无有差别

论曰。不由能依止差别故无差别。无量依止转依故

释曰。无量菩萨修道转依。如菩萨数量应身亦尔。不由依止无差别说无差别。由身各异应身亦尔。故有差别

论曰。变化身。应知如受用身

释曰。由依法身故无差别。由依应身故有差别

论曰。此法身应知与几种功德相应。与最清净四无量相应。与八解脱八制入。十一切入。无诤三摩提愿智。四无碍解六通慧。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小相。四种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四不护三念处。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法。一切相最胜智等。诸法相应

释曰。此身与诸功德法相应。故名法身欲显相应法故为此问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偈有两义。一显如来功德。二显恭敬有功德人

论曰

于众生大悲  离诸结缚意

不离众生意  利乐意顶礼

论曰。于众生大悲

释曰。此下一偈显四无量。此句即明大悲

论曰。离诸结缚意

释曰。此句明大慈。离染着意与众生乐

论曰。不离众生意

释曰。此句明大喜。众生若已离苦受乐。则恒于彼起欢喜心

论曰。利乐意顶礼

释曰。此句明大舍。舍不拔苦与乐意。常怀利乐意。又舍怨亲等相。常怀平等利乐意。由有此德。是故顶礼。复次离诸结缚意者。明离外道及二乘悲心。外道悲心缘众生起为结。二乘悲心缘法起为缚。如来大悲不缘此二起故言离。大悲既尔。慈等亦然。不离众生意者。虽离众生及法缘。如来于众生常不离四无量意。于有苦者不离拔苦意。于无乐者不离与乐意。于己离苦受乐者不离欢喜意。于如此众生不离平等意利乐意。顶礼者令得出世益为利。令得世间益为乐。四无量具有二益

论曰

解脱一切障  降伏世智者

应知智遍满  心解脱顶礼

论曰。解脱一切障

释曰。此一偈显三德。此句明八解脱。八解脱除二种障。一修习障。二胜类障。八解脱具二义。一是无流。二是究竟。是无流故除修习障。即见谛等惑是究竟故。除胜类障即下劣心

论曰。降伏世智者

释曰。此句明八制入。是无流非究竟。是究竟非无流。属八制入故。异八解脱。心能制境。使境从心。故名降伏世智者即是佛

论曰。应知智遍满

释曰。此句明十一切入。应知是十境。智缘十境遍一切处。故言遍满

论曰。心解脱顶礼

释曰。心于此三处皆得解脱

论曰

诸众生无余  能灭一切惑

害惑有染污  常怜愍顶礼

论曰。诸众生无余能灭一切惑

释曰。此偈明无诤三摩提。凡有所作。不起一切众生烦恼诤

论曰。害惑有染污常怜愍顶礼

释曰。佛能害众生惑。众生有染污。如来常起怜愍心

论曰

无功用无著  无碍恒寂静

释曰。此半偈明愿智。于三世一切事欲知为愿。如来皆能证知为智。修习熟故无功用。习气尽故无著。由此二义故。皆能证知于三世境。如量能知故无碍。如来恒不出观故寂静。寂静显无功用。无碍显无著

论曰

一切众生难  能释我顶礼

于依及能依  应说言及智

于能说无碍  说者我顶礼

论曰。一切众生难能释我顶礼

释曰。此下一偈半明四无碍解。由具四解故能释众生难

论曰。于依及能依应说言及智

释曰。于依是义。能依是诸法门。应说言是方言。及智是巧辩

论曰。能于说无碍

释曰。于此四中功能无碍。为他说亦无碍

论曰。说者我顶礼

释曰。已离惑爱所说无垢。有能说之德故名说者

论曰

摄寿住及舍  变化及改性

得定智自在  世尊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通慧。若寿命应尽。能更摄受令长。乃至经八万大劫等。非止八万劫而已。欲住多劫亦如意能住。欲舍亦如意能舍。又于诸定中亦有此三能。从一身中。分出无量身为变化。转金土等为改性。通慧皆由定成如意无碍故。言得定智自在

论曰

诸众生见尊  信敬谓胜士

由他见能生  净心我顶礼

释曰。此一偈。合明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小相众生。见佛大小相生信心及敬心谓如来是最胜之士如来大小相并能生众生清净心

论曰

故随彼类音  行往还出离

证知诸众生  正教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四种一切相清净。随众生形类及音辞示现。如彼众生。过去受生为往。现在受生为还。行于二世之中。得三乘道果为出离。佛皆证知此事。如所应为说正教。由四清净故有此能

论曰

方便归依净  于中障众生

于大乘出离  摧魔我顶礼

释曰。从出家受戒。乃至世第一法悉名方便。苦法忍乃至第二果为归依。以得四不坏信故。第三第四果为净。以离欲欲界乃至无色界故。魔于此中能障众生。令不得此道果。若大乘中修十地行。出离三障。魔亦于中能为障碍。由如来具十力故。能为众生摧伏众魔

论曰

智灭及出离  障事能显说

于自他两利  降邪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四无畏。智即一切智无畏。灭即流尽无畏。出离即说尽苦道无畏。障事即说障道无畏。若有外道。难佛言非一切智。或言诸流未尽。或言如来说尽苦道。修之不能令离苦。说障道法起此障不妨得道。如来于中无畏能降邪难

论曰

无制无过失  无染浊无住

于诸法无动  无戏论顶礼

释曰。此偈明四不护。无师制止。身口意命自无十恶等过失。非但无贪嗔邪见烦恼。一切烦恼皆已灭尽。不着诸法故言无染浊无住。不作意知诸法。知诸法无复学义。离于分别。智慧遍满故言无动。过失已除故无戏论

论曰

于众伏他说  二惑所远离

无护无忘失  摄众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三念处。若有众生。于大集中闻如来说法。生毁谤如来亦不嗔。若能信受如来亦不。爱若无毁无信如来亦不舍。于此三处常起大悲。以方便力巧说正法。令其入理。于大众中能降伏如此众生。为说正法不起嗔欲二惑。既无嗔欲即知无无明。不由守护心故不忘失。大念大悲。常自坚固故无忘失。以此大悲能摄大众

论曰

于利益他事  尊不过待时

所作恒不虚  无迷我顶礼

释曰。十方无量众生。于一刹那中应得利益。如来以大悲力。于一刹那中悉令得利益无空过者亦无一众生得道时。未至预往其所。待时至方为说法。凡有所作皆应时得益。故所作无虚。迷是无明。无明即习气体。由习气尽故利益不虚

论曰

于一切行住  无非圆智事

遍知一切世  实体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无忘失。已受生及未受生为行。正受生为住。众生三世事皆是圆智境故。能遍知三世。真如为体故名实体。由体实智圆故无忘失。复次佛在因位修十地为行。得佛为住。圆智能通达此自因果事。遍知一切世明。能通达众生三世事。此解通明能知自他

论曰

日夜六时观  一切众生界

与大悲相应  利乐意我礼

释曰。此偈明大悲。佛常观众生。而言六时者。欲为物作轨摸示修道。有自利利他行。以六时修利他行。六时修自利行。众生界即众生性。众生性不同。或因恶生善。或因善事生善。或因怖畏事生善。或因欢喜事生善。大悲能称此性化度故。皆与大悲相应。根及欲乐亦尔

论曰

由行及由得  由智及由事

于一切二乘  无等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十八不共法。行是因得是果。智是如理如量智。事即利益众生事。十八不共法不出四义。不与二乘等故名不共

论曰

由三身尊至  具相无上觉

一切法他疑  能除我顶礼

释曰。此偈明一切相最胜智。三身即是三德。法身是断德。应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由三身故。至具三德相果。由得无上觉故最胜。众生于一切法中生疑。如来悉能为除断

论曰

无系无过失  无粗浊无住

于诸法无动  无戏论顶礼

释曰。此偈显如来六种清净。一惑障清净即无系。由灭惑等三障故。二业障清净。谓无过失。由灭二十二业障故。三报障清净。谓无粗浊。由除七种生死故。四利益清净。谓无住。由于生死涅槃无隔碍故。五自在清净。谓于诸法无动。不由功用。于一切法如意能现故。六无戏论清净。由过言语觉观思惟境界故。前三明自利。后三明利他。故言等即等此六清净

论曰。诸佛法身不但恒与如此等功德相应。复与余功德相应

释曰。前所明功德通大小乘。已说法身与此功德相应。复有大乘不共功德与法身相应

论曰。谓自性因果业相应。行事功德相应

释曰。此中略说大乘六种功德与法身相应。谓法身自性。法身因法身果法身业。法身相应。法身生起

论曰。是故应知。诸佛法身有无上功德

释曰。于大小乘中。不与他共故无有上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为显此六种功德。是故说偈

论曰

尊成就真如  修诸地出离

至他无等位  解脱诸众生

论曰。尊成就真如

释曰。此句明法身自性。成就真如是无垢清净。若在道前道中。垢累未尽未得名成就。道后垢累已尽故名成就。此真如为法身自性

论曰。修诸地出离

释曰。此句明法身因。在因位修真如。所显十地究竟。出离皮肉心三障。即是智断二种转依。由此转依故得法身

论曰。至他无等位

释曰。此句明法身果。若证法身果。则得净我乐常四德果。净不与阐提等。我不与外道等。乐不与声闻等。常不与独觉等

论曰。解脱诸众生

释曰。此句明法身业。若得此果解脱众生。解脱有四种。谓安立善道及三乘。业解脱凡夫及三乘人

论曰

无尽等功德  相应现于世

于三轮易见  难见人天等

论曰。无尽等功德相应现于世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影后归来:前妻不复婚

    影后归来:前妻不复婚

    萧木恒影后重生成受气包下堂妇,虐渣男斗极品打脸小三,顺便重登娱乐圈王座!却不想日子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却被某神经病纠缠。某男: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 末世之种族进化

    末世之种族进化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生物都在逐渐进化,进化成功的将会获得新的力量,而失败的则会变成所谓的丧尸。系统的帮助是真是假,由人类来判断。
  • 凤鸣九霄之冰山太子的倾城丑女

    凤鸣九霄之冰山太子的倾城丑女

    我是现代精英杀手,一朝穿越在四大家族之一柳氏家族成为众人皆知的丑女、废物。而他乃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太子殿下,目光如冰刃,一次意外遇到了命中的她。神兽她有的是!丹药她有的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他有邪魅腹黑的美男纸紫翎,在说次废物看看,这明明是天才好吗?
  • 命中注定还是你

    命中注定还是你

    千年的宿怨一直纠缠着林家世世代代,为了解开数千年前埋下的祸根,林家最后一名遗孤林诺,穿越千年回到了宿怨起源点,为了拯救自己家族数千年来的命运,林偌发誓将不惜一切代价,可曾想“命运”不是她一人能够改变的,因为她自己也是“命运”中的一环。
  • 追溯原初

    追溯原初

    穿梭多元,游戏广维,横跨寰宇,纵阖世宙。支配万有的君主,于那道路之上,寻觅一点趣味的风景。化身棋手,与幕后者对弈;谪仙神人,作那幕后的旁观者;也是拉幕人,掀开大世的帷幕……而这些,只是一点有趣的调剂……
  • 为爱承诺

    为爱承诺

    他是将门之后,母亲被害,韬光养晦查明真相,可真相却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他该怎么办?父子情,兄弟情,爱情,仇恨,他们该做何选择。
  • 小森记

    小森记

    同样是被繁重的生活与工作所累,但是住在山里,心灵渐渐得平静起来,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值得深思的奇迹,而每一刹那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是奇迹。我只是碰巧路过,克制得生活其间,记录山野四时微弱变化和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更高的自然生存法则。这是她的治愈系小森时光,也可以是触动读者心灵得安谧小森。
  • 独宠前任:腹黑总裁太磨人

    独宠前任:腹黑总裁太磨人

    再次见他,她的第一句话是:“我和你很熟吗?”眼前的人笑得意味深长:“我们曾经住在一个屋檐下,夜夜同床共枕,相拥而眠,你说我们熟不熟。”无赖!行,惹不起还躲不起么。自此,她只当此人并不存在,照旧生活,可是某人却是找尽各种理由天天缠着她。忍无可忍,她终于怒道:“你到底想干嘛,我们已经分手了!”“就是分手了才要重新追啊。”“重新追?晚了。”“只要我未娶你未嫁,就不晚。”
  • 动漫中的世界

    动漫中的世界

    火影“他将是我计划的阻碍”辉夜。死神“他是我需要仰视的存在”蓝染。柯南“拜托,不要老是抢我风头。”妖精“我的好友和对手”泽雷夫。海贼“加入我们吧!路飞。…………………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流浪与各个动漫世界的故事。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