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0600000025

第25章

释曰。从闻无相大乘教。得闻思修慧。入分别想空。通名无分别加行般若。已入三无性即无分别智。名无分别般若。得无分别智后出观。如前所证。或自思惟。或为他说。名无分别后得般若。般若复有三品。谓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为生住用出世间事故。由具此义故说般若有三品

摄章第八

论曰。云何应知诸波罗蜜摄义

释曰。余一切善法。与诸波罗蜜互相摄义。云何应知

论曰。一切善法皆入六波罗蜜摄

释曰。一切善法。谓愿乃至四无碍六通如来所有秘密法藏等。皆是六波罗蜜所摄

论曰。以为彼性故

释曰。由波罗蜜是愿等法性故。此愿等亦摄诸波罗蜜。由愿等是波罗蜜性故。诸波罗蜜同以无分别智为性。故得相摄

论曰。彼是六波罗蜜所流果故

释曰。彼即六通十力四无所畏。乃至不共法等诸佛法。皆是六波罗蜜所流之果。以与波罗蜜同性故

论曰。一切善法所随成故

释曰。信轻安等诸善法。是菩萨道所摄。随菩萨所欲行波罗蜜。皆能成就。波罗蜜即是彼所流果。故得相摄

对治章第九

论曰。云何应知诸波罗蜜所对治。摄一切惑

释曰。如波罗蜜能摄一切清净品尽。波罗蜜所对治。亦应能摄一切不净品尽。云何应知

论曰。以为彼性故

释曰。如波罗蜜以无著为性故。摄一切善法尽。波罗蜜所对治以着为性。故摄一切不净品尽

论曰。为彼生因故

释曰。不信邪见身见等诸法。能生吝惜嫉妒邪行嗔恚等果。以同性故得为彼因

论曰。为彼所流果故

释曰。此吝惜嫉妒邪行嗔恚等。由着自他故生诸恶行。谓十恶等亦以同性得为彼果。由此诸义故得相摄

功德章第十

论曰。云何应知诸波罗蜜功德

释曰。行世间施等行亦有功德。菩萨波罗蜜功德云何应知。菩萨波罗蜜功德与世间有同有异。同有六种。异有四种。同有六种者

论曰。若菩萨轮转生死大富位自在所摄

释曰。转轮王天帝梵王等为大富位。于中为主故名自在菩萨凡夫行施同得此报

论曰。大生所摄

释曰。大生有三种。一道胜二性胜三威德胜。菩萨凡夫持戒同得此报

论曰。大眷属徒众所摄

释曰。亲戚名眷属。所摄领者名徒众。眷属及徒众亦有三胜。如前所说故称为大。皆相亲爱不生憎嫉。恒共欢聚未尝违离。菩萨凡夫行忍同得此报

论曰。大资生业事成就所摄

释曰。资生业有四种。一种植二养兽三商估四事王。和同乖诤名事。如所欲为无不谐遂。故名成就。菩萨凡夫行精进同得此果

论曰。无疾恼少欲等所摄

释曰。四无量所摄定。此定得果身无诸病。心离众恼。故恒欢悦。其余诸定所得果报。虽复在家。与离欲仙人不异。以少烦恼故。等谓得好形相及长寿等。菩萨凡夫修定同得此果

论曰。一切工巧明处聪慧所摄

释曰。为立资生故须工巧明处。即十八明处能立现在未来及解脱法。此中有立破二理。若有聪慧则能成此事。菩萨凡夫若修般若同得此报。异有四种者

论曰。如意

释曰。菩萨行施等。得富乐等报。于中常离过失。谓无染污利益自他故。世间行施等。虽有功德则无此事。是名第一异相

论曰。无失富乐

释曰。菩萨行施等。得富乐等报。于中如意。谓自用及为他用。常生三种欢喜故。世间行施等。虽有功德则不如此。是名第二异相

论曰。利益众生为正事故

释曰。菩萨行施等。所生功德常为众生。作世出世利益事。不为自身。世间行施等。虽有功德则不如此。是名第三异相

论曰。菩萨修行六度功德。乃至入住究竟清凉菩提。恒在不异故

释曰。菩萨行施等所生功德。从初发心乃至极果。如本恒在利他不异。此即常住功德。世间行施等。虽有功德则不如此。是名第四异相

互显章第十一

论曰。云何应知诸波罗蜜更互相显

释曰。如般若波罗蜜等经中说三十六句。显说一一波罗蜜即说余五波罗蜜。云何应知

论曰。世尊或以施名说诸波罗蜜。或以戒名。或以忍名。或以精进名。或以定名。或以般若名说诸波罗蜜

释曰。五波罗蜜入一波罗蜜摄。一波罗蜜中则具有六。但以施等一名说之

论曰。如来以何意作如此说。于诸波罗蜜修行方便中。一切余波罗蜜皆聚集助成故。此即如来说意

释曰。若菩萨于一一波罗蜜修加行。余波罗蜜皆助成此一。如诸菩萨正行施时。守护身口离七支恶。即持正语正业正命戒。由此戒故施得成就。故戒能成施。若菩萨正行施时。能安受受施人相违言语及相违威仪。乃至安受行施苦事。由此忍故施得成就。故忍能成施。若菩萨正行施时。由欲行施心能除贪爱。由有大悲能除嗔恚。由下身心能除憍慢。欲令受者安乐能除悭吝嫉妒。知施有因果能除无明邪见。精进能生如此善。对治如此恶。由精进施得成就。故精进能成施。若菩萨正行施时。一心相续缘利乐众生事。由此定故施得成就。故定能成施若菩萨正行施时。由了别因果不着三轮。故般若能成施。是名余波罗蜜助成一波罗蜜。故合说六波罗蜜。总名为施。如施戒等亦尔。一度具六故成三十六句

论曰。此中说郁陀那偈

位数相次第  名修差别摄

对治及功德  互显诸度义

摄大乘论释卷第九(第九张十五行。懒惰即是退弱心因之下。应有定慧二波罗蜜文。而三国本皆阙。遂令次文坏失。心因者。谓散乱邪智。及与结文为对治六种惑障故。立波罗蜜。有六数等言。皆无所从来。今捡本论。此中有云。若已起发行及不退弱心为对治坏失心因故立定慧二波罗蜜等二十五字。今依本论加之)摄大乘论释卷第十

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第五之一

对治章第一

释曰。此义有五章。一对治二立名三得相四修相五修时

论曰。如此已说入因果胜相。云何应知入因果修差别

释曰。前已总说六度因果差别。在愿行位为因。在清净位为果。未约地辩修差别故。目前总说为如此。唯识智名入。三无性为胜相。六度即是唯识智。入三无性因果。欲显诸波罗蜜修习差别故。问云何应知

论曰。由十种菩萨地。何者为十。一欢喜地。二无垢地。三明焰地。四烧然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释曰。若欲知修差别。观十地差别。即知因果修差别

论曰。云何应知。以此义成立诸地为十

释曰。此问欲显何义。若菩萨入初地。见真如即尽。何以故。真如无分数故。若见真如不尽。真如则有分数。若有分数则同有为法。若见已尽。何故说有十地

论曰。为对治地障十种无明故

释曰。真如实无一二分数。若约真如体。不可立有十种差别。真如有十种功德。能生十种正行。由无明覆故不见此功德。由不见功德故正行不成。为所障功德正行有十种故。分别能障无明亦有十种

论曰。于十相所显法界

释曰。十相谓十种功德及十种正行。此相皆能显法界

论曰。有十种无明犹在为障

释曰。此十种相虽复实有。由无明所覆不得显现。故知菩萨初入真如观障见道。无明即灭。所余无明犹在未灭故。十无明覆十功德。障十正行。何者为十种无明。一凡夫性无明。二依身业等。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三心迟苦无明。闻思修忘失无明。四微细烦恼行共生身见等无明。此烦恼最下品故。随思惟起故。已远离随顺本所行事故。故名微细烦恼。五于下乘般涅槃无明。六粗相行无明。七微细相行无明。八于无相作功用心无明。九于众生利益事不由功用无明。十于众法中不得自在无明。凡夫性无明是初地障。此无明即是身见。身见有二种。一因二果。法我执是因。人我执是果。因即凡夫性迷法无我故称无明。二乘但能除果。不能断因。若不断此无明则不得入初地。故此无明为初地障。依身业等。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是二地障。菩萨未入二地生如此想。谓三乘人有三行差别。迷一乘理故称无明。又释一切众生所行之善。无非菩萨大清净方便。何以故。清净既一。未至大清净位。无住义故。若悉应同归菩萨大道。云何修方便不修正道。未入二地则无此智。由迷此义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则不得入二地。故此无明为二地障。心迟苦无明。闻思修忘失无明。是三地障。未至智根位为迟。未得菩萨微妙胜定为苦。以障根及修故称无明障。闻持等陀罗尼不得成就。令所闻思修有忘失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三地。故此无明为三地障。微细烦恼行共生身见等无明。为四地障。烦恼行者。法执分别种子为体。生住灭不停故名行。此种子为身见因。此种子体亦即是身见。以是法分别种类故。此烦恼最下品故者。此释微细义。由是最下品不能染污菩萨心。故名微细。随思惟起故者。此释共生义。虽复不能染菩萨心。随正思惟起。与正思惟相应故不可说无。以能障菩萨一切智故。已远离随顺本所行事故者。此释离伴义。昔在凡夫共位中及地前。随顺本所行一切烦恼事。今修行四地离之已远。由不了法我空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则不得入四地。故此无明为四地障。于下乘般涅槃无明。是五地障。若人依四谛观修行五地。见生死为无量过失火之所烧然。见涅槃最清凉寂静功德圆满。不欲舍生死。此行难行。不欲取涅槃。此行亦难行。若人修行五地。心多求般涅槃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五地。故此无明为五地障。粗相行无明。是六地障。若人修行六地。一切诸行相续生。如量如理证已。多住厌恶诸行心中。未能多住无相心中。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六地。故此无明为六地障。微细相行无明为七地障。若人修行七地。由心于百万大劫中。未能离诸行相续相谓生及灭故。不能通达法界无染净相。如经言。龙王十二缘生者。或生或不生。云何生。由俗谛故。云何不生。由真谛故。于十二缘生中。未能离生相住无生相。不得入七地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七地。故此无明为七地障。于无相作功用心无明。为八地障。若人修行八地由作功用心。为除微细相行无明。及为住无相心中。未能自然恒住无间缺无相心。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八地。故此无明为八地障。于众生利益事不由功用无明。是九地障。若人修行九地。心自然恒住无相。但于利益众生事四种自在中。未能自然恒起利益众生事。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九地。故此无明为九地障。于众法中不得自在无明。是十地障。若人修行十地。于成就三身业及微细秘密陀罗尼三摩提门。未得自在故称无明。若不断此无明不得入十地。故此无明为十地障

论曰。何者能显法界十相

释曰。此问欲显真如有十功德相。此十功德能生十正行及十不共果。以显法界体。十功德是显法界之本故。先问十功德相

论曰。于初地由一切遍满义。应知法界

释曰。真如法界。于一切法中遍满无余。何以故。诸法中无有一法非无我故。人法二执所起分别覆藏法界一切遍满义。由此障故。愿行位人不得入初地。若除此障。即见真如遍满义。人法二执永得清净。由观此义得入初地

论曰。于二地由最胜义

释曰。人法二空摄一切法。尽是遍满义。此义于一切法中最胜清净。由观此义得入二地

论曰。于三地由胜流义

释曰。真如于一切法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真如所流。此智于诸智中最胜。因此智流出无分别后智所生大悲。此大悲于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救济众生。说大乘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于一切说中最胜。菩萨为得此法。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由观此法得入三地

论曰。于四地由无摄义

释曰。于最胜真如及真如所流法。菩萨于中见无摄义。谓此法非我所摄。非他所摄。何以故。自他及法三义不可得故。譬如北鸠娄越人。于外尘不生自他摄想。菩萨于法界亦尔。故法爱不得生。由观此义得入四地

论曰。于五地由相续不异义

释曰。此法虽复无摄。三世诸佛于中相续不异。不如眼等诸根色等诸尘。及六道众生相续有异。何以故。如此等法分别所作故。相续有异。三世诸佛真如所显故。相续不异。若观此义得入五地

论曰。于六地由无染净义

释曰。三世诸佛于此法中。虽复相续不异。此法于未来佛无染。以本性净故。于过去现在佛无净。以本性无染故。由观此义得入六地

论曰。于七地由种种法无别义

释曰。十二部经所显法门。由种种义成立有异。由一味修行一味通达一味至得故。不见有异。由观此义得入七地

论曰。于八地由不增减义

释曰。菩萨见一切法。道成时不增。或灭时无减。如此智是相自在及土自在依止。相自在者。如所欲求相以自在故。即得现前。土自在者。若菩萨起分别愿。愿此土皆成颇梨柯等。以自在故如其所愿即成。初自在为成熟佛法。后自在为成熟众生。此二自在由不增减智得成。即以不增减智为依止。由观此义得入八地

论曰。于九地由定自在依止义。由土自在依止义。由智自在依止义

释曰。初二依止义如前释。智自在者。四无碍解所显名智。此智以无分别后智为体。何以故。遍一切法门悉无倒故。由得此智故成大法师。能令无穷大千世界众生入甚深义。如意能成故名自在。此自在以无分别智为依止。由得此自在故入九地。又释通达法界为智自在依止。故得四无碍解。由观此义得入九地

论曰。于十地由业自在依止义。由陀罗尼门三摩提门自在依止义。应知法界

同类推荐
  • 杂纂续

    杂纂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养生秘录

    养生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寤言

    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良论四

    明良论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战神传

    战神传

    用不用我让你三招?”傲然的姿态,眼神是那么的目中无人,对于云飞来说,云青自认不出十招就可轻松解决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绝色倾城:你是我的劫

    绝色倾城:你是我的劫

    曾经的我以为他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直到死,我才明白他从不爱我。他爱的另有其人,他娶我只是为了得到我的一切。幸得我重生一回,这一次我定要那人血债血偿。可是身后那个腹黑高冷王爷是怎么回事?直到后来他拥我入怀,我才明白我重生,只为遇见他。我只好轻叹一声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劫可我不悔。
  • 超兵时代

    超兵时代

    两年前,地球陆陆续续出现了不知名的怪物,四处袭击人类。在那半年后,人类凭借着高科技,创造了名为“猎人”的实体化装备程式。就此,一场清除地球“垃圾”的行动迅速蔓延全球。道晨星,道家的次子;因为母亲被突然出现的怪物袭击而死,抱着复仇的决心的他加入了骑士协会,从而获得“猎人”实体化装备模式,展开了一场生与死之间的战斗·····
  • 高达狂想曲

    高达狂想曲

    一群在校高中生,一群青春洋溢,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向往的年轻人,踏入高达类的机甲网游后所发生的各种猥琐,各种小白,各种搞怪。好吧我承认,我只会写高达,希望这本书不要像之前的那么悲情。
  • 拳之王者

    拳之王者

    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断的击打,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击倒他被称为“拳击擂台上的影帝”超出常人的运动神经和反应速度雷毅,以超越泰森和阿里为目标登上拳坛巅峰
  • 我们不穷忙:获得加薪晋职的智慧

    我们不穷忙:获得加薪晋职的智慧

    本书揭示了穷忙一族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因素,从人生目标、时间管理、工作态度、做事方法等方面,阐释了“忙”的真谛和内在规律,帮助穷忙族摆脱疲于奔命的命运,走出忙碌的误区。轻松自如地驾驭工作和生活,成为一个拥有成功、财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 戮煞苍穹

    戮煞苍穹

    主宰路上红颜助,魔兽随,斩宵小,化仇恨,破阴谋,红颜陨,入魔问苍天,天下追随,逆天改命,谁与争锋!崎岖坎坷的漫漫主宰路,汤昊如何克服重重险阻,登上武道巅峰,故事情节即将为你展开!
  • 超级色仙

    超级色仙

    我上面有人!我天上有人!天庭文武状元,因调戏嫦娥被打落凡间,落魄二世祖,笨蛋小神仙,惬意的生活开始了。
  • 多罗公主要出嫁

    多罗公主要出嫁

    她,是聪明伶俐的多罗公主,看尽宫中尔虞我诈,自是练出一颗七窍玲珑心;他,是武功高强的少寨主,行事光明磊落,仁义为先立于世间。初遇江湖,她已心有所属,他却对她情根深种。他顺她,宠她,视她如性命;她却伤他,负他,视他如草芥。她骂金玉珂卑鄙无耻禁锢她的自由,他却笑着说:“有你陪着,我下地狱也欢心。”欢快版:额,上面的简介好像过于沉重了~,其实这就是一对欢喜冤家终成眷属的江湖故事,无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