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0600000019

第19章

论曰。安立现前住。一切相思惟悉不分别。是故能灭除分别

释曰。于散乱位中。色等六尘自所证知。为现前住。于寂静位中。骨锁聚等从定心起为安立。如此等一切相。是散乱寂静二心境界。思惟谓觉观思惟。观苦无常无我等。此心缘内境。由见境无相见识无生。是故能灭分别。由无分别为方便故。得入四位。若起分别则不得入。复次现前住及所立一切相思惟。悉不分别者是人在分别。观方便道中故。作无分别意若方便已熟不须功用自然能无分别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此偈显最后所灭

论曰

现住及安立  一切相思惟

智人不分别  故得无上觉

论曰。现住及安立。一切相思惟

释曰。一切相有二种。谓现住及所立。散心所缘六尘名现住。定心所缘骨等为所立。复次一切相有二种。一如外显现。二如内显现。如外是相。如内是思惟

论曰。智人不分别

释曰。菩萨名智人。已闻思唯识道理。由此闻思故名智人。作意不分别乃至无功用不分别

论曰。故得无上觉

释曰。由不分别故。成就无分别智。得入初地。即初地以上为无上觉

论曰。缘法及义为境

释曰。此即八处中第五处因。及方便能令入唯识观。今当说之

论曰。何因何方便得入

释曰。此问有两意。先问因后问方便

论曰。由闻熏习种类正思惟所摄。显现似法及义。有见意言分别故

释曰。此即答第一问。因大乘十二部经所生闻慧熏习。此熏习有种类。种类即是闻慧。以此为生因。依此闻慧数起正思惟。增长令坚住故名摄摄。持令坚住正思惟为长因。有忆念摄持。或似正教显现。或似正教所诠义现。意识觉观思惟名意言分别。此意言分别有二种。谓相及见。今但取见不取相。何以故。此观缘识遣尘故

论曰。由四种寻思。谓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

释曰。此即八处中第六处。若菩萨于名唯见名。于义唯见义。于名义自性言说。唯见名义自性言说。于名义差别言说。唯见名义差别言说。于此四处见度疑决了说名寻思。菩萨见名义相各异。及见相应依义相应。菩萨见自性言说及差别。言说皆属义故名与义相应。云何得知名义互为客。先于名智不生故。若名与义同体。未闻名时于义中名智应成。又名多故。若名与义同体。名多义亦应多。又名不定故。若名与义同体。名既不定义亦应尔。若不成一物相违法则应同体。又此名为当于有义中起。于无义中起。若已有及未有义中名起。则一体义不成。又若汝说先已有义。后以名显义。譬如灯照色。若尔此人先已执义。后方立名。非未执义时立名。此执即应能了义。何须后更立名显义。此执若不能了义。名岂能了。复次由此名有余人不达此义。以未了此名故。若名定能了义。则不应如此。若名定能了义。由此名不应有人有识物有不识物。复次若有执义异名异。由此名于义无有邪执。譬如凡夫人识五阴但是行聚。由数习故。于自他相续起我执。于义中不无邪执。若义与名一。此二事不应成。由如此等义。是故知。名于义为客。义于名为客亦尔

入资粮章第六

论曰。由四种如实智。谓名义自性差别。如实智四种不可得故

释曰。此即八处中第七处。何者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名已寻思唯有名。后如实知唯有名。世间为显此义故。于此义中立此名。为想见言说故。若世间不安立色等名。于色类中。无有一人能想此类。是色若不能想则不增益。若不增益不起执着。若不执着不能互相教示。若菩萨如此知名。是名名寻思所引第一如实智。何者义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义已寻思唯有义。如实知义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谓色受等类。色非色不可说。法非法不可说。有非有不可说。是名义寻思所引第二如实智。何者自性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色名等类自性言说中。已寻思唯有言说。由自性言说此类非其自性。如其自性显现。菩萨如实通达此类。譬如变化镜像谷响光影梦想幻事等。非类似类显现。是名自性寻思所引第三如实智。以甚深义为境界。何者差别寻思所引如实智。若菩萨于差别言说中。已寻思唯有言说。于色等类中菩萨见差别言说。无有二义。此类非有非非有。由可言体不成就故。非有非非有由不可言体成就故。如此非色由真谛故非非色。由俗谛故于中有色言说故。如有非有及色非色。如此有见无见等差别言说别类。由此道理应知皆尔。若菩萨如实知差别言说无有二义。是名差别寻思所引。第四如实智。先已说名及义。后说自性及差别。此四中皆假立言说欲何所显。为显义不可得。由义不可得名亦无自性及差别。是故菩萨寻思此名。唯假立。自性差别。如此度疑决了等说名寻思。因此寻思菩萨观名义等二无所有。是名如实智

论曰。若菩萨已入已解如此等义

释曰。已入谓已得四种寻思。已解谓已得四种如实智

论曰。则修加行为入唯识观

释曰。地前六度及四种通达分善根名加行。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识观。若欲入唯识观。修加行缘何境界

论曰。于此观中意言分别。似字言及义显现

释曰。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离此无别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别。似文字言说及义显现故

论曰。此中是字言相。但意言分别得如此通达

释曰。唯有意言分别无别有名。菩萨能通达名无所有。则离外尘邪执

论曰。此义依于名言。唯意言分别亦如此通达

释曰。前已遣名。此下依名以遣义。义者即六识所缘境。离名无别此境。是故依名以遣义。名言既唯意分别故。义亦无别体。菩萨能通达义无所有。亦离外尘邪执

论曰。此名义自性差别。唯假说为量。亦如此通达

释曰。前已遣名义。名义既无名义自性及差别。云何可立。若离假说无别名义自性及名义差别。由证见此二法不可得故。名为通达

论曰。次于此位中。但证得唯意言分别

释曰。是观行人已遣外尘。于此观中复缘何境。观一切境唯是意言分别故。此观行人缘意言分别为境。未能遣于此境。若未能遣唯识境。在此位中已遣何境。皆尽无余。此位但不见四境。何者为四

论曰。是观行人不见名及义。不见自性差别假说。由实相不得有自性差别义已

释曰。名义是本。名义各有自性及差别假说。即是名不见自性差别假说。即是不见自性差别名。遣此四法永尽无余。由心缘意言分别为境。决定坚住是故不复分别余境。由四种寻思及四种如实智。已了别此四法决定无所有故。心不缘此相。不缘此相故不得此四种分别。若由二种方便遣外尘分别。复有何别方便及别境界。得入真观

论曰。由四种寻思及四种如实智

释曰。先答前问无别方便。由以四种寻思及四种如实智。四种三摩提所摄为入方便

论曰。于意言分别。显现似名及义

释曰。次答后问无别境界。凡夫从本来。意言分别有二种。一似名二似义。名义摄一切法皆尽。此名义但是意言分别所作。离此无别余法

论曰。得入唯识观

释曰。依此方便缘此境界。得入唯识真观

论曰。于唯识观中入何法。如何法得入

释曰。此下明八处中第八处。此中有两问。一问所入法。二问所入譬

论曰。但入唯量

释曰。此下先答第一问。但入唯识量。此唯识量摄几种法

论曰。相见二法

释曰。此唯识不出二法。一相识二见识。复次似尘显现名相。谓所缘境似识显现名见。谓能缘识此二法。一是因一是果。又一是所依一是能依

论曰。种种相貌

同类推荐
  • 金史

    金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广宝箧经

    大方广宝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天王老公

    我的天王老公

    荀欢,一个脸蛋普通、身材一般的女生,出生自律法世家,就读于飞扬政法学院一年级,TIM,以贵公子形象著称的亚洲小天王,拥有无数的FANS,在娱乐圈呼风唤雨。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原本一辈子都不会碰到一起。但是直到有一天,荀欢在潇湘书院上连载的一部小说《邂逅》被拍成青春偶像剧,TIM成了她笔下的男主角,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 左心防

    左心防

    青春不疯狂,是一场遗憾。我做遍了所有青春该做的事,疯狂了整个青春,可这一切不过是我对青春的叛逆和发泄,我依旧是个好女孩,善良、单纯是我的本性。
  • 朽歌1赫赫之神

    朽歌1赫赫之神

    是重临还是埋葬?一场关于复活神和埋葬神的战争,一个热血少年血与泪的成长史,卷入漩涡的他是被漩涡吞噬还是竖起战旗为王,一切尽在朽歌1——赫赫之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魔巫灵龙

    神魔巫灵龙

    神族、魔族、巫族、灵族、龙族都是天赋异禀的高阶种族且天生强大,但他们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今朝结合了各大种族天赋的人族已然诞生,看他们的世界是如何的精彩!
  • 前方高能!总裁大人羊皮兽心
  • 网游之王界

    网游之王界

    血魂组织SSS级杀手董嘉琦厌倦了杀手的生活,重回都市,恰逢网游《王界》出世,因闲来无事,进入游戏。看绝顶杀手如果争战四方,称霸王界!
  • 安塔拉传奇(第六部)

    安塔拉传奇(第六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樱尸逆战

    樱尸逆战

    当樱花纷飞时,尸变,就开始了。他只能向前走,他在命运前怀疑,他在绝境里求生,他反击着扭转命运。樱之城千年的宿怨,千年的纠葛,能否揭开?一切是圈套,还是救赎?当命运的一切早已经注定,他还会选择吗?隐藏在真相里的真相,那是一个犹如樱花一样的故事。飘零。
  • 此生唯爱:呆萌妹子复仇记

    此生唯爱:呆萌妹子复仇记

    她十岁那年问他:“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啊?”女孩懵懵懂懂的问着,露出了一抹灿烂的微笑。那时的他发誓要保护这一抹灿烂的微笑。在他二十岁那年他摧毁了这一抹微笑,到他发现这只是一场阴谋的时候,他求她回来,她拒绝他了说:“你保护不了的微笑别人可以保护。”她是在报曾经他伤害她的仇可是她的心会更痛。她该何去何从,他该如何追爱……(简介写的不好哦,主要看内容哟!内容写的似乎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