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7800000011

第11章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誓願章

論修淨業人宜發願(梵網經有不發願戒)

歸元直指曰。慈照宗主云。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願必虗。無願無行。空住閻浮。有願有行。直入無為。此乃佛祖修淨業之根本也。何以故。理由智導。行由願興。行願得均。理智兼備。夫願者。樂也。欲也。欲生西方淨土。樂見阿彌陀佛。必須發願。乃得往生。若無願心。善根沉沒。華嚴經云。不發大願。魔所攝持。一切佛事。從大願起。欲成無上道。故須得願波羅蜜。所以普賢廣無邊願海。彌陀有六八願門。是知十方諸佛。上古先賢。皆因願力成就菩提。

攷證 阿含經云。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其土有大樹。名閻浮。此樹下有閻浮那檀金聚。以此勝金出樹下。故因以名樹名洲囗新娑婆論。又名贍部。其土南狹北廣。此土有大樹。名贍部。其葉上廣下狹。地形象之。故名贍部。

經曰。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還)謹按此經。乃發願之大綱。後願文。備諸節目耳。綱以立其體。目以達其用。發願其庶幾哉。

考證

三歸

初門曰。歸依佛者。歸以返還為義。返邪師。還事正師。故名歸。依者憑也。歸依佛者。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外天神也。歸依法者。返邪法。還修正法。憑佛所說。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歸依僧者。返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及出三界生死囗發隱曰。按折伏羅漢經云。忉利天子。壽終當受猪身。詣佛求救。佛教歸命佛法僧。於七日七夜。精勤三歸。得免猪胎。為長者子。又木槵子經云。佛告琉璃王。穿木槵子稱三寶。當斷結業。得無上果。故知三寶。一切眾生歸依處也。

人天福報

經云。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廣修善事。是名作福。必有福報也。

聲聞

四教儀與發隱相參囗聲聞位分二。曰凡。曰聖。凡有二。外凡內凡。身居有漏。聖道未生。皆號曰凡。外凡則未見法性。尚在理外。內凡則漸見法性。心遊理內故也。外凡中。自分三。初。五停心。多貪不淨觀。多嗔慈悲觀。多散數息觀。愚癡因緣觀。多障念佛觀。二。別想念處。即四念處。身念不淨。受念是苦。心念無常。法念無我也。三。總相念處。念身不淨。亦念身是苦。身無常。身無我。受心法皆然也。已上三科名外凡。內凡四者。謂暖。頂。忍。世第一。煖者。從總相念生煖善根。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發相似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如鑽木先熱。將春先和。名曰煖也。頂者。用觀同前。轉更明朗。如登高遠視。名曰頂也。忍者。堪忍。又忍可義。分下中上。下忍遍視八諦。修三十二行。中忍漸減。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三剎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從上忍二剎那心。一剎那盡。餘一剎那猶在忍。更一剎那心盡。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間最勝。名第一也。此四位為內凡。此七方便。入聖之階。過此。則聖位教義。聖位分三。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果三果。三。無學道。四果。一。須陀洹。此云預流。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真諦。故名為見道。二。斯陀含。此云一來。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斷六品思盡。後三品猶在。故更一來。三。阿那含。此云不來。此位斷欲界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此二位名修道。四。阿羅漢。此云無學。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此名無學道。聲聞如此囗永嘉集曰。因聲教而悟解。故號聲聞。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見苦常懷厭離。斷集恒畏其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大誓之心未普。設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非小何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

緣覺

華嚴疏曰。辟支。此云緣覺。又云獨覺。獨但自悟。緣依教悟也。獨覺自分二類。其利根者曰麟喻。喻麟之獨出無佛世。見物變易。自覺無生。其鈍根者曰部行。亦出無佛世。部黨而行。師徒訓化也。緣覺依佛教。觀十二緣。作流轉還滅二觀法者也囗四教儀曰。緣覺值佛出世。稟十二因緣教。與前四諦開合之異耳。謂無明。行。愛。取。有。此之五支。合為集諦。七支為苦諦也。緣覺先觀集諦。所謂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因觀十二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又言獨覺。兩名不同。行位無別。此人斷三界。與聲聞同。獨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能侵除習氣。聲聞但斷正使。不侵除習氣。故緣覺居聲聞之上囗永嘉集曰。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原其所習。十二因緣而為本行。觀無明而即空。達諸行而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醻。愛取有以無疵。老死亦何所累。心唯善寂。意翫清虗。獨宿孤峯。觀緣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於下有餘。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處中央。如此。辟支佛道也。

菩薩

四教儀曰。從初發心。緣四諦觀。發四弘誓囗初門曰。四弘誓者。一未度者令度。言未度苦諦。令度苦諦。苦者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六道眾生。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二。變易生死。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三種得意生身。雖無分段之麤報。猶有細微因轉果移。變易生成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二。未解者令解。言未解集諦。令解集諦。集者。即是煩惱潤業。能招聚生死。亦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煩惱生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集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菩薩發心。願令得解。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也。三。未安者令安。言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亦有二種。一。偏緣真諦。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槃。二。正緣中道實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安。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言未得滅諦。令得滅諦。滅諦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亦有二種。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滅。則分段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一。變易生死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死苦果滅。諸佛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諦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滅。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既已發心。須行行填願。於三阿僧祇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囗永嘉集曰。如其心無所緣。而能利物。慈悲至大。愛見不拘。人法俱空。故名菩薩。原其所修六度而為正因。行施。則盡命傾財。持戒。則吉羅無犯。忍辱。則深明非我。割截何傷。精進。則勤求至道。剎那無間。禪那。則身心寂泊。安般希微。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生。廣修萬行。等觀羣方。下及諦緣。上該不共。大誓之心普被。四攝之道通收。悲智雙運。福慧兩嚴。超越二乘。獨居其上。如是。則大乘之道也囗權乘諸位菩薩。即二乘。聲聞未得圓證者。非大乘菩薩也。

最上乘

黃檗心要曰。如來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沒於苦海。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眾生溥捨妙道。遂設方便。說三乘法。乘有大小。得有淺深。皆非本性。故云惟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然終不能顯一心法。故召迦葉。別付一心。離言說法。此一枝令別行。若契悟者。便至佛道矣囗宗鏡錄曰。眾盲觸象。各言己得見象。其觸牙者。言象形如萊菔。觸耳者。言象形如箕。觸鼻者。言象形如杵。觸蹄者。言象形如臼。觸腹者。言象形如床。眾相之外。更無別象。但非象之全體。不可以言見象也。欲見象之全體者。其唯明眼之人乎。今聲聞之四諦。緣覺之十二緣。菩薩之六度。雖皆佛法。終非佛道之全。不可以言佛也欲得佛之全體者。其唯最上乘乎。

發菩提心

華嚴經曰。發菩提心者。發大悲心。普救一切眾生故。發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間故。發安樂心。令一切眾生滅諸苦故。發饒益心。令一切眾生離惡法故。發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護故。發無碍心。捨離一切諸障碍故。發廣大心。一切法界咸徧滿故。發無邊心。等虗空界。無不往故。發寬愽心。悉見一切諸如來故。發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是名發菩提心囗宗鏡錄曰。海中有寶。名曰寶藏。普現海中莊嚴事。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普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蓮師疏云。阿者。此云無。耨多羅。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言無上正等正覺也。鈔云。究竟極果。對下而言。名之曰無上。正觀真諦。對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觀俗諦。對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徧。覺者靈明自心。正覺者。兼上正等二義。言此覺者。是無上正等之正覺也。良以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則菩提者。佛與眾生本來無二。無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則邪覺。不名為正。聲聞辟支。止破見思。雖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則偏覺。不名為等。一切菩薩。已盡塵沙。未盡無明。雖得正等菩提。佛道猶遠。不名無上。惟佛一人。妄盡覺滿。如望夜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名無上正等正覺也囗維摩經曰。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也。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來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虗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靜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所諭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囗僧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盖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

同类推荐
  • 柏岩感旧诗话

    柏岩感旧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补农书引

    补农书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樵云独唱

    樵云独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other Study of Woman

    Another Study of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青龙传

    青龙传

    《青龙传》四回,叙清道光皇帝微服私访,惩办国戚黄士功兄弟事。作者及成书年代无从稽考。此底本系天津储仁逊抄本小说十五种之一种,见于南开大学图书馆持藏部《话本十四种》。
  • 恶魔校草惹上拽丫头

    恶魔校草惹上拽丫头

    有着神秘身世的她来到了,艾莉圣诺学院找寻东西,却不料遇见了他。他和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打了起来……日复一日,他对她日久生情,和她在一起了。她要寻找的那个东西所在的地方极度危险,可他可以不顾一切的为她付出所有……一段玄幻之旅——即将开始……
  • 绝色王夫很难控

    绝色王夫很难控

    绝色夫君有四个。一位腹黑傲娇货的白南雪,某日,君九儿给白南雪喂药!第一次“太烫了,你想烫死我啊!”第二次“太凉了没有效果了”第三次还没等白南雪开口!君九儿直接以嘴送药,白南雪心里偷笑“早这样不就行了”。一位爱钱财如命的陆凤璃,某日,陆凤璃坐在君九儿对面,手里的算盘噼里啪啦的响,“早上出门给你一百两,宴请二公主花了五十两,给我买了一只玉簪三十九两,打赏下人十两,一共才九十九两,还有一两呢!是不是想用来养小白脸,赶紧把它交出来”,君九儿扶额。一位冷冰冰的小纯男冷流墨,某日“脱了”君九儿戏谑道,冷流墨的脸一下蹭蹭的爆红了,“士可杀不可辱,我是不会屈服的”,君九儿蹙了蹙眉看旁边的冷流墨,“我叫的是你身后的暗五”冷流墨往后一看,尴尬了!板着脸直接遁走。一位霸道邪肆的郝连玖世,郝连玖世的嘴角一挑“都说了,你是逃不出我手心的,乖乖就范吧”。还有一位虎视眈眈的国师花离殇在旁?“九儿,九儿,这一世,我们不再是姐弟了,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九儿,我爱你,我爱你”!君九儿无语了,这什么跟什么!一个个的欠收拾
  •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书中,李静以励志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在10位明星人物的故事。他们中间有一夜成名的偶像、有粉丝千万的作家、有风格大胆的新锐主持人——李宇春、郭敬明、王珞丹、韩庚、文章、张杰…他们是清一色的80后,虽然年纪不大,却敢打敢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金牌主播的李静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记录了这10位明星丰富的成长历程和闪光的拼搏精神,其中对明星奋斗史的解读,更加入了自己的心灵感悟,是一本为正在成长期的8090后度身定做的感人励志书。
  • 伏魔塔

    伏魔塔

    伏魔塔也被称作本命伏魔塔,世人认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觉醒属于自己的本命伏魔塔,才能成为强者,才有资格加入争霸的潮流他是传承了万年古老家族的后裔,父亲的离去,他被迫挑起复兴家族的重担他拥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却始终无法抵御身边绝色女子的温柔轰炸他拥有神器,却无法发挥它的威力在这天下动荡,魔物肆虐的时代,他手握一本厚厚的死亡之书,不断的剥夺着魔物们的性命人们称呼他为猎魔天子,而恐惧的魔物们则是叫他死神···
  • 天廷秘传

    天廷秘传

    天小说以“三界”为主,细述仙、灵、冥三界诸神、仙夺星争霸,而后实现一统之事。轩辕健於人间轮回,经笪燕宝之点化,记起三界之事,其阴阳眼能眼穿三界,其元灵可灵肉分离,可自由往返三界众星,先一统冥界,即冥王位。笪殷天尊闻知,惊惧交加,复加害于轩辕健,暴伐冥界、灵界,轩辕健实逼处此,率冥界之兵攻克天廷,歼灭笪殷天尊,始称帝,而后统一众星,建立独一无二、无比强盛之轩辕神国……
  • 查理九世之命运

    查理九世之命运

    残酷的命运,让一对本就该在一起的恋人给分开了。五年后,她回来了。不仅如此,她还带回来了两个孩子。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分手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他的孩子。
  • 吞噬后裔

    吞噬后裔

    元素大陆在最鼎盛的时期,迎来了一场惊天浩劫,各类元素神在此战中尽数陨落。万年后,少年从深山中走出,万年前的那场浩劫再次降临,各大势利也因他不再安分,他就是吞噬的后裔……
  • 末日热血传

    末日热血传

    末世降临,地球人类死伤惨重,历经无数艰辛困难才从灭绝的危机中暂时脱困,然而却面临一个处于地球食物链最底层的局面。
  • 剑气啸九天

    剑气啸九天

    一梦万年,疑案高悬,仙魔纷争迭起!血海冤魂,怨气冲天,怨灵危机四伏!热血少年,疯狂修炼,成就创世伟业!仗剑天涯,拯救世界,剑气直啸九天!……“以我之意志重塑天地,永恒不灭!”作为众仙选定的创世者,少年发出了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