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世尊憫念羣生。隨機施化。於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如念佛求生淨土。乃為長老舍利弗。說西方有世界名極樂。有佛號阿彌陀。因詳述其中。種種依正莊嚴。勸誘眾生。發願往生彼土。由是淨土之說興焉。晉太元時。高僧慧遠。結社廬山。與慧永慧持等。一十八人。同修淨土之業。而劉遺民為著發願文。王喬之等。復為念佛三昧詩。自是淨土之學。與禪宗並重。信從益眾。然諸賢念佛三昧詩。至今尚有流傳。余嘗讀其一二。不過云至哉之念。主心西極。而於佛說淨土法門。未能明白指示也。四明有沙門梵琦。著懷淨土詩七十七首。其中有云。釋迦設教在娑婆。無奈眾生濁惡何。欲向涅槃開祕藏。須從淨土指彌陀。庶幾指破迷津。高登覺岸矣。然其詩亦惟是泛言大意。切指工夫。乃今讀澹雲上人。淨土救生船。自為詩而自為注詩。凡四十八篇。每篇七言四句。而每篇之注。多或數千字。少亦數百字。發明三觀圓修之義。提唱事理一心之旨。推而至於執佛從心現。不信西方有佛。執佛西來。不信自心顯現。二端皆為邪見。正顯事理圓通。可謂深切著明。至詳至盡。而其歸本在信願行三門。使人知所入手。又諄諄於持戒之得。犯戒之失。勸孝戒淫。尤為切摯。循此以求淨域。真可以一葦杭之矣。余本鈍根。於西來大義一無所得。惟嘗注金剛經二卷。闡發即住即降伏之旨。頗與他解有殊。上人見而善之。以是詩索序。敬為誦晉支道林詩云。維謂冥津遐。一悟可以航。願與一切眾生沈淪五濁者。同登此大願船也。
光緒二十有二年太歲在柔兆涒灘夏六月德清曲園居士俞樾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