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9400000003

第3章 发大心,行大行

2009.06.10第一天下干开示

以前,每在禅期开始的时候,我的师父都会告诫我们要“发大心”修行。

发大心有不同的层次,第一,要发“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醒觉心,就是要觉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不要把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身心,误认为“实有的我”。如果把“我”当做是“实有的”,你的一切修行就会掉着在“我”上,永远无法出苦离苦。

第一“发菩提心”:觉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

该怎么修行才能出苦离苦呢?首先,要知道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并没有真实的存在。但是,因为自己还没办法体认、亲证这个的道理,所以仍要借“假”修行,等到你修到了净除妄念、妄觉、妄分别等等一切“妄”的时候,“不妄”的真实,就会呈现。

修行就是要去觉悟、了解佛陀所讲的“空性慧”,也就是要去觉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但不要把“没有真实的我”当成“断灭空”,一切诸法虽然因缘和合,当下本性是空,但因缘和合时仍然有“相”的存在。

就如同空中虽然无花,但却含藏着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其实就是一切诸法的本相,代表着一切诸法虽然当下空寂、本性是空,但也当下具足一切。我们的身心相虽然了不可得,但要离身心相而去追寻一个“真实的我”,其实也是不可得,找不到的。

唯有借着实际的修行将一切全部抖落,真心、究竟实相显现时,才能出离“我”而体证真正的“无我”。例如我们今天念佛,念到动静二相了不可得,身心二相了不可得,染净、凡圣二相了不可得,所有一切的对待分别皆了不可得,最后连“不可得”也不可得时,诸法实相也就现前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感到很疑惑:到底在讲什么啊?什么是连“不可得”也“不可得”?这是在绕口令吗?

我坦白告诉各位,如果你的修行没有真实的体证,无论你再怎么认真听,你不但无法理解,甚至会愈听愈糊涂!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实证的智慧,你听完后,只能集合自己所认知、学习过的一切常识知识,去判断、去理解、去揣摩,只能用自己的分别心去分别,而你愈是运用这些知识、认知和判断来听“无我”的佛法,你就愈容易落在“我”上。换句话说,以缘虑心、生死心来修学真实法,真实法也会变成凡夫法。

但是,如果你自己有真实的修行体悟,只要听到我告诉你“一切身心相了不可得、一切对待分别了不可得”时,你马上就知道所谓的“不可得”就是如此!如果我再告诉你,某种心态或思维也不可得时,你马上就会知道下一步该怎么用功!这样的用功方式,就是做到真正的“于相离相”。

什么叫做“于相”?比方在念佛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在念佛”,所以佛就会来慈悲你、让你有所感应,或以为自己念一句佛号就能够消多少的业障,这都是住着在身心相、功德相、有所得相、有所求相,也就是“于相”在修行。

如果你执著、放不开这些相,你的用功会不会有收获?会,你会有收获。但那种收获是进进退退的,你无法见到真正的诸法实相。

什么又是“离相”?如果在念佛的时候,你能够观照到一切诸法本自空寂,但虽然空寂,自己仍然要借着这个因缘和合的身心,用念佛的方法来用功,借着修行不断舍离,这样的用功修行就称做“于相离相”,当你用功到最后,是连“离相”的心也要离,到达无离可离、无遣可遣的境地时,你的真心就会显现。如此,才能真正称之为修行。

而这样的修行,我们就称之为发菩提心,这也正是“念佛禅”和“念佛”的不同之处。

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我们不求往生西方,我们知道身心当下的本自清净,当下就是西方、就是弥陀,一切本自具足、本自空寂,本来就没有身心相可得。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没有身心相,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念佛?还要把我们逼得这么紧?这是因为各位现在还无法悟到、体证这样的道理,所以就要用其他方法来“打死你的妄心”。其实“打死”,也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哪有什么东西打得死呢?只要当下能放下,那就是真正的“打死”;如果放不下,你就被它绑住了。

简言之,了解诸法没有究竟的实相,了解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所以远离一切有所求、有所得的心来用功,称性起修,就称做发菩提心。

第二“发奋耻心”:承当自己的业障

第二,因为知道自己业障深重,所以就要发起奋耻之心。我师父说,要发“大奋心”,就是要奋发图强,不要要死不活的!

很多人常常来跟我抱怨或诉苦:“师父,我不行啦!我业障重啦!所以没办法用功啦!”

但这可就奇怪了!你知道自己业障重,那怎么还不努力啊?如果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你会去找医生、吃药、开刀,甚至去面对手术失败的风险,即使只有千分之一治愈的希望,你都还要去搏、去治疗。你对自己的身体就能这样负责。

可是,当你知道或呼喊着自己的业障重时,你的态度和行为却如此截然不同!你不但不去面对它、承当它、接受它,反而动不动就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钻到地洞里,以为自己看不到了,就安全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并不会把自己的头钻到地洞里。连鸵鸟都不再鸵鸟了,你还要怎样自欺欺人?

经典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虚妄并不是“没有”,也不是要你逃避,而是知道这样的业障虽然是因缘和合的不究竟,但你还是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处理完后,还要把所有的法丢掉,不能有任何的“法执”。哪怕是净相、好成绩乃至于成佛的念头,你都要放下,因为只要有“相”的存在,你就无法见到究竟的诸法实相。

所以,在修行时,如果感受到有许许多多的苦痛障碍,就要发起奋耻之心来修行,不要给自己任何的借口、贪恋和推托,而是要逼尽自己的身心去承当它。只有真正把自己的生命和这个臭皮囊置之于死地,你的道业才有可能成就。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我二十一岁就得了脑瘤(一直到现在也都如此),当时我半身不遂,脸歪了一边,跛着脚走路,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我想要了生脱死的心,也就变得很迫切。

我不敢迟疑,也不敢懈怠,只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地修行。当我不断努力而和“法”真正相应时,我的身心渐渐能落实安住,生死就再也不是我的问题了——并不是脑瘤不存在了,而是它会转变,它可能会从本来很苦、很糟糕、很严重的情况,慢慢地变得好一些,我的身心也愈来愈自在。

这是我自己身心实实在在的体证,我希望能借此和各位相互勉励,希望各位在面对所有业障和问题时,不是逃避懈怠,而是要发起大心来面对它、承当它,以发大心来接受这些考验,并且超越它(考验)。这样,就叫做发起奋耻心、发大奋心。

第三“发精进心”:专一不杂,不断往前

第三,要发“精进心”。修行用功真的要很精进,不要三天捕鱼、十天晒网。

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犯上这样的毛病——来参加五天的念佛禅,接受紧迫盯人式的修行精进,但出堂后就松了一大口气,一回到家就什么都忘了,把这次修行的方法和体验也丢了!等下次参加时再说吧!一切都“莎呦啦娜”了!若是如此,就不能说是精进。

精进,是在家里、在平时也能用方法继续努力,虽然无法像参加集体禅七或念佛禅时把自己逼得那么紧,但内心也要继续用这样的法门来用功。因为在你尚未见性,尚未体会、具足诸佛的甚深义时,你都不能懈怠!

那具足后是否就可以懈怠呢?事实上,具足后自然就不会懈怠。这问题其实就像废话一样!好比你问我,你什么时候会吃饱?当你觉得饱时自然就是吃饱了,而吃饱以后当然也就不饿了。难道你还要问我,你什么时候才会不饿?只要你吃饱了,自然就不会饿!

在我们未能真正得力时,修行会有进有退,等到我们真正见到诸法实相后,就不会只是落在相上的用功。那时的精进,是不落在形相上,也不落在身心上,是完完全全、时时刻刻都是称性起修。那是从性上生起的一种妙智慧、妙功能和妙觉照,所以虽然看似无修,但时时刻刻却又是真正在修,这才是真正的精进。

什么是精进?专一不杂谓之“精”,不断往前谓之“进”。无论是穿衣、吃饭、上厕所、睡觉,都不可以离开法的用功。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现在教给各位的修行方法打成两头。如果在禅堂里很用功精进,回家后却又与生死、尘劳、欲望等相应,这样就是打成两头、不精进了。

第四“发恒常心”:专修一法,恒常努力

接着,还要有“恒常心”。要知道学佛不是三两天的事,也不只是这一辈子或下一辈子的事,而是生生世世无穷无尽。所以,你不必担心何时才能成就佛道,只要你的方法正确,若能一念顿断,当下这一念,你就具足正觉。

但是,如果你念念都在生死里攀缘,你就念念都在生死里流转。而且,并不是要等到你一口气没了,这辈子的生命结束了,你的生死才开始流转,而是当你念念都在妄想执著里生灭,你就是时时刻刻都在生死里流转,这就是“变异生死”。

我真的希望大家要做到专修一法,而且要认认真真地恒常努力,等到你对一个法门有所成就的时候,再去旁修其他的法门,自然也就很容易上手。

第五“发悲愿心”:我来做!

最后,要发“悲愿心”。我们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也不是只为了让自己离苦,而是知道自身的苦很可怕,知道自己修行是如此的困难,但是,世间有多少众生,却还在苦海沉浮迷惘而不自知,甚至连一点儿修行的概念和想法也没有,因此,我们责无旁贷,应该努力地帮助他们。

我师父常说“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只是责怪别人不知道佛法,或者责怪怎么没有人去传播佛法给这些不知道佛法的人,而是要努力并脚踏实地充实自己,让自己更有能力、更有智慧,发愿“如果别人不做,那就由我来做!”这就是一种悲愿的实践。

即便大家在禅堂里用功,仍然要想到还有多少的众生(包括我们最亲近的家人),因为没有佛法的帮忙,而常常处于烦恼、颠倒、痛苦的境界里。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还有一些佛法的认知和修行,所以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不仅要帮助我们的亲人,也要帮助所有一切的众生。若能济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法自然就不会衰落,因为当一切众生实践佛法时,圣教就必然能康复、健全。所以,真正的菩提心,并不是为个人得离苦,而是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修行要发大心,有了大心,才能行大行,不怕苦、不怕累,并以真正的生命投入到修行中。当你行大行而能成就时,你的大悲愿才会显现,否则都是空口白话!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热门推荐
  • 亿万九王妃王爷抱抱

    亿万九王妃王爷抱抱

    重生归来,大战表姐,杀死背叛婢女,心狠手辣,,谁知“王爷,让我回去吧!”“那可不行,本王还没有玩够呢!”“王爷,天色已晚……”师兄,王爷,太子同时倾心,人生如醉,当对酒当歌。
  • 芙蓉祭

    芙蓉祭

    一个是大大咧咧女汉子,一个是风情万种真女神,双双穿越到古代,一个穿成了俏小姐,一个却成了俊公子。两人变成了有婚约在身的青梅竹马。这一对闺蜜都表示自己是比钢筋还直的直女!什么?那就逃婚吧!逃婚还不错,遇见个有着完美肌肉的皇子,老司机当然要开撩……
  • 竹马来袭:青梅,你只属于我

    竹马来袭:青梅,你只属于我

    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我眼里有别人了“”我喜欢你!”“你不是说你不喜欢我吗”某只漏出了腹黑的笑
  • 幽灵行动未来战士2

    幽灵行动未来战士2

    幽灵部队再次遭到打击,另一支小队全军覆没,乔治·华盛顿叛变。为了小队,正义再一次集结……本书采用分支点剧情,战争的走向掌握在你的手中……
  • 瑰色小妖在现代

    瑰色小妖在现代

    女中学生被玫瑰花妖附体,从此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到底该由谁掌控这具身体?强大的那个说了算!乖乖女的形象屡被颠覆。花妖别闹,乱告白,瞎打脸的行为是不对滴~
  • 大闹仙宫

    大闹仙宫

    有别吴承恩的西游记,一部现代理念,最新武装的,升级版本的《大闹仙宫》。再现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引仙,气仙,丹仙,人仙,化仙,仙影,仙体,仙君,仙王,仙帝。妖灵,妖者,妖师,妖将,妖王,妖皇,妖帝,妖圣,渡劫,妖仙。最新设定,全副装备,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一怒闹幽冥,再怒闹天宫,看我手握‘道鞭’,掌控寰宇,运转轮回。
  • 兔子战士

    兔子战士

    “弱小的人类,现在开始,是你们享受进化乐趣的时候了!”晴空中,忽然传来一整炸雷般的声音,传遍整个地球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蚀神传

    蚀神传

    龙云城百年难得一见的少年天才辰天,三年前一场惊天变故,境界大跌,父亲失踪,母亲昏迷成活死人!死亡随身的少年,踏上修行之路!
  • 嫡女有毒,王爷乖乖就寝

    嫡女有毒,王爷乖乖就寝

    传言,他是宁国残暴嗜血的王,曾让四任王妃曝尸荒野,而对于第五位妃,却是万里红妆相娶,势要宠着她,宠着她!传言,她是顽劣不堪的城中恶女,人人嗤之以鼻。那么,重活一世,她就当个名副其实的恶女,毒贱人,斗姨母,踹渣男,一步步将欺她、辱她、负她之人送下黄泉!即使是重生撞上穿越,也要你后悔穿越!至于那个不请自来的前世冤家,她呢,嫁给他,嫁给他,将山河踩在脚底!他说,子裕一生只得一人始终。她想,兮和一生愿候一人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