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6400000051

第51章 温热

温热病者,乃感冒时令之温邪热邪为病,发于三、四五、六月者是也。世俗不知,概以春夏秋三时感冒,俱称为伤寒,辄用仲景节庵诸书,发表温里之法,误杀苍生,不得不辨。今将四时感冒症脉病名,逐一详明,庶不误治。夫伤寒者,乃大雪以后为终之气,足太阳寒水司令,冰冻严寒,触冒寒邪,即头疼发热恶寒,身疼腰痛,脊强无汗,脉浮而紧,此寒邪伤于太阳营分,故谓伤寒,麻黄汤主之。若头疼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缓,此风邪伤于太阳卫分,即为伤风,桂枝汤主之。若头疼发热恶寒,身疼腰疼脊强,无汗烦躁,脉浮而紧,此风寒两伤营卫,大青龙汤主之。三证总为伤寒,此则宜遵二氏之书治法,喻嘉言之《尚论篇》,陶节庵之《家秘的本》,《杀车槌法》所并宜深玩也。立春以后为初之气,厥阴风木司令,或初春寒气应去而未去,如见上项太阳诸症,仍为伤寒,宜以前汤小剂发表,或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之。若值天气温暄,微温之风,人感即病,谓之风温症。显往来寒热,头痛恶风,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胁肋髀俱痛,不能转侧,或恶心呕吐,胃脘当心而痛,自汗脉弦,邪在足少阳也,当以辛凉轻散,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内以甘寒和解,与冬伤于风,感不即病,至春温令伏风内发而为风温迥异。须知初春时令,或寒或温或热不一,当细辨明,随症施治。清明以后,为二之气,少阴君火司令,感冒温风,则手厥阴心包代心君为病,以心为君主,义不受邪故也。其症头痛,或不痛,但身热,始起微恶寒无汗,心中澹澹大动,或烦躁发疹,左手脉洪而盛,此受时令温邪为病,名曰温病,与冬伤于寒,伏匿至春,而发为温病不同。宜柴胡丹皮汤,煎服探吐,以取微汗解表,经谓火郁发之之意也。芒种以后,为三之气,手少阳相火司令,感冒热邪,则三焦经络受病,其症头痛发热,恶风自汗,目锐 连耳后痛,耳鸣耳聋,眩晕咽痛,肩 肘臂外廉皆痛,或烦躁发斑,右手脉洪而盛,此受时令热邪为病,名曰热病,宜柴胡丹皮汤,探吐解表。盖温热感冒,皆入手经,不在足经受病,如遇传变,则当随其所传,或手经或足经之现症治法处方,此治温热之大纲也。然在大暑小暑之时,又有中暑一症。

即《金匮》云: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必虚,当用人参白虎汤(详在暑门。)立秋以后,为四之气,太阴湿士司令,然湿土寄旺于四季之末,长夏湿病最多,若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此即《金匮》云:湿家之为病也。治宜羌活四苓散,加茵陈、山栀之属。(当从湿门参治。)寒露以后,为五之气,阳明燥金司令,若身热微头痛,洒淅恶寒,即秋时感凉,谓之燥病,治宜羌防香苏散,表散其邪为主。若嘉言云:诸气愤郁,诸痰喘呕,咳不止而出白血死者,谓之燥病,乃伤于内者为言,故制清燥救肺汤,皆滋阴清凉之品,施于火热刑金,肺气受伤者宜之,设以治外感清凉时气之燥,则以凉投凉,病必增剧,可不辨欤!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必先岁气,盖有其时,必有其气,有其气,必有其经络脏腑受邪,故曰: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季夏则脾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以故温热之邪,是应心主包络三焦受之而无疑也。夫春温风木,夏热君相暑火,长夏湿土,秋凉燥金,冬寒寒水,谓之六淫,正气感之而病,各随其气,而命其名,施其治,已明于前。若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即风火暑湿燥寒之客气流行,如临于春夏秋冬六位主气之上,故与时令有异。如太阳寒水,加于盛夏则寒,即为感寒,君相加于隆冬则暖,即为冬温。

但客气为病,沿家合巷,长幼相似,乃天地流行之气感人所致,第当取其风火暑湿燥寒之客气一邪而为主治,世混称非时感冒,概作伤寒治之,误矣!又谓瘟疫,更出不经,若伏邪内发之温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温。此言致温病之由也。其温病之症,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盖冬伤于寒,足太阳先受之,若冬不藏精之人。寒直入肾,多从太阳始者,受于阴而发于阳也。春令阳气发越,邪亦从之内出,故发热;津液为伏邪煎熬所伤,故渴;表无邪,故不恶寒。又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盖肾与膀胱,一脏一腑,同时病发,所以其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鼻必鼾,语言难出,一一尽显少阴本症。此言冬伤于风,至春发为风温之病,必兼上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之症,不可汗,又不可下,若误汗误下,是促其亡也。故遇春令始病即见口渴,舌苔干燥,心烦小便黄赤,咳喘气急等症,外显身热不恶寒,即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症。因寒邪伏匿,郁久壅热,暗耗肾水,至春发出。其病最重,百中难救六、七。若始病即见口渴,舌苔干燥等症,外又头痛发热恶寒者。乃兼感时令之邪,外内合发,与一脏一腑(如肾与膀胱,脾与胃,肝与胆俱伤。)两感伤寒相似,不治之症。但两感乃邪从外入,而合发则内外两邪相合为病,不可不辨。大法治伏邪而发为温病、风温之症,当用辛凉,微汗透表,兼以养阴,顾其津液,清热调胃。便实者,仅用疏利,不可大下,恐伤阴气,致变坏症。然又当推《难经》云: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而动,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夫邪之所在,其气必虚,所以伏邪内发,乃随脏腑虚处而发,如水之流行,洼先受之,必审邪发何经,则随经施治。如见头项痛,腰脊强,则从太阳治;如见目痛鼻干不得卧,自汗谵语,大渴心烦,则从阳明治之;如见胸胁痛,耳聋,寒热往来,呕而口苦,则从少阳治;如见腹满咽干,吐而食不下,自利而腹疼,则从太阴治;如见口燥舌干而渴,心烦但欲寐,则从少阴治;如见烦满、囊缩、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痛,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者,则从厥阴治之。当推伤寒表里之法用药,所以仲景于此不出方,而实有对症之方存焉,即当各随其所得而攻之也。余论温热症治,而因叙四时六气感人之病,以及客气流行,伏邪内发,为温病风温之症,使学人因时以辨症定名,因症以察脉用药,勿徒以伤寒概六气之病。又当推经言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但见何经的症,即用何经治法,不可固执拘板不移,始可无误。要知温热之病,解表则与伤寒用麻、桂甘热不同,如遇传变阳明少阳三阴诸经,及手经诸症,或清热,或攻里,或救虚,总不外伤寒治法,一言以蔽之曰:存津液。此治温病之大要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私生小姐不好惹

    私生小姐不好惹

    她是私生女,只因如此,遭世人唾弃,她愿对妹妹好,妹妹却对她恨之入骨。没错,她的妈妈成为爸爸的第二任妻子,但那绝不是妈妈抢来的,一切名正言顺,她才没那么软弱,既然妹妹如此对她,那她就绝不会手软,夜家大小姐,她是做定了!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涅槃重来

    涅槃重来

    艺术源于生活。我一直不信小说中闺蜜的背叛。但我却相信豪门的阴谋诡计。——谢碧言十六岁的谢碧言永远带着温暖的笑容。我没有男友。我也不相信爱情。爱情是什么?与我来讲,父亲仅教会我亲情。而母亲?她只带给我背叛。二十岁的谢碧言挂着嘲讽的笑容看着这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的闺蜜,教会了我反抗。这很珍贵,不是吗?重活一世仅十五岁的谢碧言套着标准贵族式的温和笑容。PS.本文节奏有点慢。女主一直在慢慢成长。她什么都不知道,但她却在学。请你们可以多提点意见。毕竟我只是一个小萌新。凭着一时兴趣踏进这里。请多多关照!(┌?ω?)┌
  • 逆天铠神

    逆天铠神

    自混沌时期与修真时代的结束,人类迎来了第五个由自己掌控的时代,称之为“人时代”!然而,世界并不是如同想象中的那样平静……自从人类发现了自身体内的能量源与科技的强悍,并不断挖掘,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强者之间的pk决斗……
  • 神游天下记

    神游天下记

    茫茫红尘中,少年古幽,少年封宁,一起遨游天涯,不知,在这里,会留下属于他们怎样的传说……
  • 妖孽世子妃:炮灰王爷,请崛起!

    妖孽世子妃:炮灰王爷,请崛起!

    一朝穿越,发现夫君居然是个炮灰王爷,且全家炮灰的那种大杯具。身为女配的某人决定要当家做主,务必把未来的炮灰王爷调教成三从夫君。待客厅,某世子妃温柔上前,一吻而过,然后,“咦,世子又晕倒,快抬回房去休养。”男女主们皆瞪眼:妒妇、毒妇,好不知羞!“诸位瞧,我家世子太弱,不便招待,各位慢走不送。”众人:某世子妃简直妒妇、银样出新高度。某世子:待我为王爷,必然重振夫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黑化宿主太嚣张

    快穿:黑化宿主太嚣张

    楚暮笙,一个世界观崩坏了的学霸,高智商、低情商,简直是女主的标配,但却只是一个炮灰,还想毁灭世界。然而,她只是一个炮灰,又怎么毁灭世界?于是,这货就在黑化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 决神记

    决神记

    三千神道,唯吾独尊。神芒一出,谁与争锋。身怀上古神芒的神帝,重生于少年时代。再一次踏上神道巅峰。
  • 从天儿降:限量萌妻99次逃婚

    从天儿降:限量萌妻99次逃婚

    他是跨国集团接班人,国际金牌赛车手,最具价值的钻石王老五。她、她、她上门只是想告诉他,他们的婚事作废。可为什么,她莫名其妙的上了他的床,又莫名其妙的带着一个球回了家?而这个球,血统还有点异变?五年后——某蓝眼睛宝贝道:爹地,妈咪我已经打包好了,请享用。“对不起,对不起。”她惊慌的替他擦拭咖啡渍。他冷眸微眯:“女人,你在摸哪里?”“啊?”她低头一看自己小手的位置,小脸唰的一下血红。她的手居然摸他……那里了……
  • 世外游仙

    世外游仙

    世外多幽胜,尘樊岂足云。富贵皆尘物,风泉是好音。破落将门子,如何痴求仙家缘法,懵懂闯凡俗世外,足踏缥渺天道,修道心圆满,谈笑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