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400000051

第51章

未详承嗣传第八 东阳善慧大士(斋梁之间) 景明道房禅师(稠师传) 北齐僧稠禅师 北齐李奖侍郎(稠师传) 天台智琰法师(唐) 金华方岩法师 西京楚金法师 千福飞锡法师 终南法善法师 玉泉真公法师(下三人见净土志) 南岳承远法师 南岳法照国师 无姓法剑法师(下二人见光教志) 长沙怀远法师 五台志远法师 五台元堪法师(远师传) 天台道暹法师 国清清观法师 国清文举法师 建业敬云法师 泰山妙行法师 四明子麟法师(五代唐) 十祖玄烛法师 嘉禾皓端法师 会稽什法师(宋下三人见法智纪) 嘉禾子玄法师 天台元颖法师 括苍聪法师(南屏传) 无相善勤法师 宝藏利赟法师(勒师传) 普慈挥法师(下二人湛假名传) 空相融法师 超果照法师(下二人敏法云传) 广化明法师 宗元录颖法师 宝云威法师(正文慧传) 方广昙照法师 普照因法师 佛智道如法师(如上竺传) 宝积实法师(吴克己传) 净慧威法师(草庵录) 左溪志昭法师 无功居士王阗

有为天台之道。而无闻于后世者。固亦多矣。非以其迹晦而位卑身亡而嗣绝乎。至若旧虽有传而无所师。附见他传而无所考。凡于法门有旁赞之一益者。岂不乐书。作未详承嗣传

东阳大士傅翕字玄风。义乌人。齐建武四年五月八日生。幼与里人渔以笼盛鱼。沉水中祝曰。欲去者去止者止。人以为愚。年十六。娶刘氏生二子普建。普成。二十四渔于稽停塘。梵僧嵩头陀谓曰。我昔与汝于毗婆尸佛所发愿度众生。今兜率宫衣钵见在。何当还耶。令视水见圆光宝盖环覆其身。乃悟曰。炉鞴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方急度生何暇思兜率。乃结庵于松山双捣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种植蔬果任人采取。为人佣工昼作夜归。与妻妙光敷演佛法。苦行七年。宴坐之间。见释迦金粟定光三佛东来放光如日。空声唱言。成道之日。当代释迦坐道场。已而四众沓至作礼。郡守王烋。谓是妖妄囚之。兼旬不食。愧而释之。还山愈精进曰。我从兜率宫来为说无上菩提。昔隐此事今不覆藏。大通六年。遣弟子傅暀奉书诣阙称。帝为国主救世菩萨。诏报曰。善慧欲度众生欲来随意。帝预敕锁门以观其异。大士袖出木锤一扣。诸门尽开。见帝于善言殿。谒者三赞。不拜。直上御榻对语异常。设食竟。出钟山坐定林松下。县官资给。大同元年。请讲三慧般若于重云殿。公卿毕集。天子至众皆迎。大士不动。御史问故。答曰。法地若动。一切法不安。帝善之。翌日独延于寿光殿。夜漏上乃出。梁末饥乱。日与其徒拾橡栗。楺草作糜以活闾里。盗不忍犯。尝曰。我贤劫千佛中一佛。弟子慧荣欲建龙华会。大士曰。龙华是我事。汝可建请佛停光会。若从吾言定见龙华。又曰。吾悟道四十劫。释迦方始发心。由释迦能舍身。所以先我成佛。陈天嘉二年。山中行道。常见七佛在前维摩从后。谓弟子曰。七佛中唯释迦数与我语。光大二年冬。大士曰。嵩公已还兜率天。我不得久住。作还元诗十二章。大建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示寂。七日县令陈钟耆来礼敬。传香之次。犹反手受香。众益惊叹。葬松山之隅。敕仆射徐陵撰碑

荆溪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尚以三观四运而为心要。故独自诗曰。独自精(草堂元法师随释云。谓三千绝妙。法界独立。其体精妙)其实离声名(三千妙体本离声教名字)三观一心融万品(三观三千也。三千即空假中。秖一念是若了三千自万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融相可知)荆棘丛林何处生(九界惑染生死因果荆棘也。佛界因果万德庄严丛林也。善恶峥嵘同归一相。一相无相故云何处生。此证真如理观也)独自作(起十界四运。四句推捡。故云作也)问我心中何所着(问起之辞)推检四运并无生(正用观也)千端万累何能缚(此观成也。十界善恶因果何能为缚。此证唯识事观也)况复三观本宗璎珞。补处大士。金口亲承。故知一家教门。远禀佛经。复与大士宛如符契(小璎珞经二卷。上卷明次第三观。谓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观。下卷明圆三观。谓佛为敬首菩萨说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云云。三观既自佛说。大士金口亲承。今家建立远宗佛说。复与大士所说三观符契也

述曰。过去诸佛由三观道安住秘藏。现在释迦由三观道果后示权。是知自行化他权实因果之法。无非三观之道。璎珞宣之于前。智论申之于后。北齐心悟而立为法。东阳旁赞而示以诗。皆所以明此道也。东阳显于梁而终于陈。当北齐南岳智者以此道相传之际尚无恙也。昔承佛口之亲宣。今值诸师之授受。于是作而言曰。大哉。三观之道。行于震旦其在斯时乎。乃述为二诗。从旁而赞之宜也。世人不考为同时。遂指东阳为前人。而谓其能预谈三观。故晁景迂为明智碑。亦谓前乎智者。以导其教者。曰梁傅大士。斯言未的也。今当易之云。与文禅师同时。旁赞其道者。曰傅大士。以大士无授受之迹。今但附见于传首云

禅师僧稠。钜鹿孙氏。从景明寺道房禅师受行止观摄心旬日即得入定。复修涅盘圣行四念处法。安居五夏。日唯一食。尝九日修死想观。以所诣白跋陀三藏。藏曰。葱岭以东习禅定者汝为最矣。复诣王屋山修习前法。遇两虎斗。师以锡杖中解。虎即散去。黄门侍郎李奖。求学禅要为说止观两卷。北齐文宣。诏师出山说法。师为说三界本空万法如幻。荣华世相不可常保。帝为之毛竖汗流。于邺城结云门寺以礼奉之。宴坐一室未尝送迎。弟子或以为谏。师曰。宾头卢迎王七步致令失国。吾虽德不逮古。而仪相是同。不敢自欺。冀致福于帝耳。帝惑左右之言。谓师不敬。欲躬往加害。师已冥知。旦乘牛车往谷口二十里。拱立道旁。帝怪问之。师曰。身血不净恐污伽蓝。帝愧悔。谓侍臣杨遵彦曰。若此真人何可毁谤。欲负师还寺。师磬折不受。帝曰。弟子负师遍天下未足谢愆。遂同辇还宫。问弟子前身何人。师曰。曾作罗刹王今犹好杀。祝盆水使视之即见罗刹形。又欲见佛法灵异。师投袈裟于地。帝遣人举之。增至数十人不能动。师令沙弥取之。如举一羽。帝益敬信。请受菩萨戒。留禁中四旬而出。乾明元年四月示寂。敕建塔以藏舍利

述曰。案稠禅师行道。于北齐天保中。与思禅师为同时。逆而推之。则知受止观于房禅师。当天保之初。复更推之。则天保已前。当东魏孝静之世。时文禅师。始以己悟一心三智之道以授思禅师。则知房师所受止观。亦应禀自文师。盖文师悟由中论。独步河淮时无竞化。非小乘禅师之所能知。然则房师。上受文师。下传稠师。上下推之为可信矣

法师智琰。母梦升通玄塔相轮坐而诞。十二诵通法华。时称神童。祝发之后即参讲席(师以正观年终。则知参讲之时。即章安诸师也)。尝隐虎丘山讲忏余日。诵法华至三千部。霄炉未爇自起烟芬。夕罐才空潜加溢水。盖天童给侍之验焉。行三净业修十六观。率五百人月建斋讲。十年不替。讲法华净名皆三十遍。观音玄三十遍。贞观八年冬示疾。见梵僧手执宝瓶曰。吾无边光也。却后净土称功德宝王。即我是也。师谓门人曰。无边光大势至也。功德宝王其成佛之号也。由因言果。以此勉余。余其西归乎。即入定不反

金华方岩和尚。荆溪未入僧时。曾从之受止观(应是左溪门人

法师楚金。广平程氏。七岁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九岁依西京龙兴寺具戒。习智者教。尝诵经至宝塔品。身心泊然宝塔忽现。释迦分身满虚空界。禅坐六年。誓建斯塔。诚怀一启檀信自来。于筑基夜诵经行道。众闻天乐异香。玄宗梦空中楚金二字。诘朝访问。咸以师对。乃亲制多宝塔额赐缣缗为助。功毕之日五色瑞云凝于塔上。谓同学曰。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已热得火可谙。凡我七人聿成一志。昼夜诵经香烟不断。乃于春秋二时。集七七僧行法华三昧。奉旨许为常式。前后感获舍利七百粒。血书法华菩萨戒经。以祝九重。写法华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复写千部散施信人。化缘既毕右胁而逝。薪尽火灭雪颜如生。天子遣塔于城西。贞元十三年。左街功德使窦文场奏先师楚金。于天宝初为国建塔。置法华道场。今僧众礼念。六十余年经声不绝。乞加旌表。诏谥大圆法师

法师飞锡与楚金。精严三观。天宝初。游京师止终南紫阁草堂。俄有诏住千福法华道场。不空翻译新经。频当笔受润文之任。永泰初。诏于大明宫同良贲等参译仁王护国及密严经。与三藏不空学士柳伉重加详定。充证义正员。尝撰念佛三昧宝王论三卷明净土三世通修之义

禅师法善。习天台教学。唐天宝间游京师。常诵法华。所居之处瓶水自满。临终见金莲从空下迎。天乐竞鸣隐隐向西去

法师志远。汝南宋氏。初依荷泽闻天台一宗。该通妙理力学积岁。居五台华严。食非别请。卧不解衣。四种三昧用为常课。会昌四年。忽绝食数朝诫门人曰。天台之道。妙在法华文句本迹二门开近显远。玄文五义判释止观境观双修行解圆明遮照平等。将践圣阶降兹罕及。礼忏方等必假精诚。永怀于兹宜副吾意。时学者如林。唯元堪达其旨。武宗沙汰佛法堪禀遗言。以诸文藏之屋壁。宣宗即位重辉佛日。堪再葺旧居。取其藏本置之影堂。传唱当时绝而复续

法师道暹。天台人。大历中入京传教。盛有着述。能于虚空游行往来。时谓有神足之证

法师清观。临海屈氏。久居国清。妙洞三观禅定神异。清介自守不畜衣钵。尝曰。恨未能舍己头目。溪南有请供者。夜雨水涨人不能渡。师顷刻即赴身衣无湿。人知其有神足通焉

法师文举。东阳张氏。入国清习天台之道。悉通要妙。其形如山其貌如玉。动若浮云静若止水。目不旁视口无戏言。四威仪中无非律范。丹丘二众仰以为法。先是国清为炀帝建光明道场。岁以为期。人繁食少。师竭力营建。成庄田十二顷。众赖以济

法师敬云。建业人。夙学天台之道。光化二年。于永嘉寺讲经。依俱舍论述小乘入道五位。作柝玄记二卷。法师妙行。初学天台教。既入居泰山。结草为衣拾果为食。行法华三昧感普贤现身证明。后专持弥陀经。于一夕见流离地佛与二菩萨涌立空中。僖宗闻其名。诏赐号常精进菩萨。后一日再见宝地。谓左右曰。吾无观想而宝地复见。安养之期至矣。即日右胁安卧而化

法师子麟。四明人。五代唐清泰二年。往高丽百济日本诸国援智者教。高丽遣使李仁日送师西还。吴越王镠。于郡城建院以安其众(今东寿昌

法师玄烛。戒德定品慧业法门。讲唱宗乘当世特立。大顺初。传法帝京。学徒数百左右悦随。时谓其可继荆溪。尊称为十祖云

法师皓端。嘉禾张氏。闻玄烛时称十祖。遂往参学。即悟一心三观之旨。誓心山居二十余年。身无长衣口无异味。坐唯一榻门不设关。本朝建隆初。无疾坐亡。火浴舍利不知其算。得法者八十人

法师善勤。天台人。无相以主席请于郡。时以师高行为之举。及迁净名。举樝庵继其席。樝庵迁赤城。众举利赟继。赟赴宝藏。部使者。复以无相卑。师以众不足容。乃别迁胜地增建栋宇。时谓安清净众讲妙教观。宜天人之交助也

法师元颖。吴兴人。政和二年。于郡城开元建智者院。日居慈霔阁。秉笔着书。自正像统纪终教藏目录凡百卷。名天台宗元录。序次古今诸师行事。为山家之盛典云。又述法华灵瑞集为十科。始于普贤证明终至香光表相。郡补为都师。有招权者。诬以事民。其衣闻者流涕。而师不为愠。幅巾布褐。遨游人间。随时升沈。晚在盐桥庵庐诵经课佛。一夕面西危坐。欣然神化。焚龛之日舍利布地

法师昙照。四明人。受业方广。宣和初。述天台别传注。最为详委。学者韪之

法师志因。赐号普照。少学天台之道修净土行。五十年法服未尝去体。尝因寇扰入山避乱。唯携触服。方欲登圊。寇已逼近。师易衣石上从容洗漱。寇不敢犯。识者叹仰。谓之游行无畏。其斯人乎

法师志昭。居左溪述释迦谱。称躬禀叔父铠庵微旨。及编次历代宗承图。后学于是有考

王阗。四明慈溪人。自号无功叟。家世名儒。再举进士不得志。布衣蔬食遍询讲席。晚年唯专念佛。以所得旨意述净土自信录。其序略云。众生本心具四净土。如同居者在具缚凡夫即可依之。其余三土。至断惑圣人始获证入焉。且往生一门有二净业。曰正观。默照本心也。曰助行。备修万善也。正观与助行并进。则了达四净土矣。止有愿等事善者。近生凡圣同居。而远作上三土之因也。以此论之。则净土者。正是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回向渐修耳。又云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加愿以导之。即预优品。愚朴之辈。但称佛发愿者亦莫不生。观净土一门。则知圣人无弃物也。彼但守痴空之人。以无碍无修。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乃高其言曰。净土末事何足道哉。发是言者可哀也矣。绍兴十六年四月丁卯之夕。忽闻异香满室。谓弟沙门思齐曰。此吾所修净业有感也。乃沐浴更衣。面西趺坐而化。焚其躯得舍利如菽者百八粒(此卷四十三人。本纪惟录二十二人。余二十一人。皆见别传。故以小字释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雨后的风景

    雨后的风景

    人生是条坎坷路,会遇到挫折,困难,有风有雨,荆棘丛生,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不同的经历,或喜或悲,最终都会是我们人生路上磨练出的最美的钻石。
  • 天诛神剑

    天诛神剑

    神州浩土,强者林立,道法纵横;风痕凭借一部剑谱,一柄神剑,傲视九州;历经重重天劫,是升仙?还是守护倩影,守护一方百姓?杀伐也好,情仇也罢,执剑,不惧天下。
  • 谁在半夜乱弹琴

    谁在半夜乱弹琴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幽幽千城】编辑旗下出品初识那年,赵靓(jing;各位看文文的亲们,我决不是说大家不认识这个字哈!只是因为是多音字,所以才小做解释哦!)渊16岁,苏子墨19岁。一个是调皮的初三学生,一个是被保送的高校优等生。那一天因为学业而无心睡眠的赵靓渊听到了对面窗户里传来的凌乱的琴音,透过窗户和月光看到了一个拥有完美轮廓的少年。因为父母闹离婚而心烦意乱,对着钢琴发泄的苏子墨无意中看到了对面窗户里那张模糊的脸。于是故事发生了。他们总在黑夜里透过窗户凝视对方,他们在小黑板上写着稚嫩的字体去了解对方。年轻的心,选择用最直接的方法告白,用最热烈的方式拥抱,也用最彻底的姿态分开。5年光阴,他们在没有彼此的世界里挣扎,终于明白,原来没有爱情,也能活的很好,只是,再也不提爱。当对面的灯光再次点亮,当凌乱的琴音再次传来,故事的弦还能不能续?“有达芬奇,有米开朗琪罗又怎样?我只知道,那里没有赵靓渊……”“子墨,犹言在耳,你还敢爱我吗?”顺便宣传下墨墨的新文,《爱你,在你来的时光》:http://novel.hongxiu.com/a/361858/终于终于出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墨墨!哦也!谢谢大家~
  • 至尊大神王

    至尊大神王

    神州大陆,武道之巅被九大门派所把持,真武天宫正是其中之一。丹阳郡普通少年王思危,为了能够寻回被真武天宫掳走的姐姐,努力修炼拼搏,试图踏上武道巅峰!吞噬神兽饕餮指导,造化青莲碎片融身,王思危发誓要逆天行事,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凡所应有,无不吞噬!
  • 倾城叹:月初离

    倾城叹:月初离

    那一眼,她芳心暗许,那双凤眸的主人是害她国家差点灭亡的魔帝。她以为他曾爱过她,可惜从未,初离湖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场骗局......
  • 守护甜心之爱的复仇

    守护甜心之爱的复仇

    【周更】守护者的背叛,只有璃茉和风彦相信她,她要出国,两年后回来,她将是顶级歌手,和璃茉风彦的组合非常有名,敬请期待吧
  • 不存在

    不存在

    你真的活着吗?对于你来说小说只是一个虚拟的存在,那么对于“其他人”我们是不是也是存在于类似小说中的而已。坚持,奋斗,挣扎,一次次的疼痛,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情感,我的全部经历都如此真实,你却说我只是你虚拟出的……不,每个人,每件事,都一直存在着,而我只是一个“发现者”,我不是“创造”了你,只是“发现”了你。你活着吗?真的活着吗?你确定自己不是“别人”想象出来的。一念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品分三部分(第一卷:乱世;第二卷:异界行;第三卷:回归。)
  • 一笔勾魂

    一笔勾魂

    写些故事,说些心事,事了,拂衣去,至于对错,谁定?
  • 禁忌魔神

    禁忌魔神

    神途渺茫,众生争渡,天道无情,忤逆必诛!意欲明心证道,却遭天道屠戮,恨欲狂,问天弃我何故?不成神,我便颠覆乾坤,开括一方魔土。若天地阻道,我便不敬天,不礼地,脚踏苍穹、镇压冥土,主万世沉浮!
  •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