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0500000009

第9章 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天下没有比这七件事再俗之又俗的事了。然而,任何伟大与崇高,任何理想与梦想,任何形而上都无不建立在这些俗事之上。它是人生存的基础,也就是一切一切的基础。草庐主人,闲来话之,意在不忘生存之根基矣。

近日,翻一册画集,看到白石老人的《柴耙图》,上题“以家器谱传吾子孙”。我想,不要说在城市,即使在农村,柴耙这样的家器,也很少见了吧。然而,图中的柴耙,却勾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百姓生活中几乎没有不缺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做饭的柴草。所以,农村的孩子,在几乎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拾柴。平时,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遇到一根草棒,那怕很小,都会顺手捡起来,带回家去。中秋过后,秋风渐紧,树叶也渐渐由绿而黄,由黄而枯,片片树叶,就不断地飘飘摇摇地落下来。大人们便手握柴耙把树叶向一块耧,孩子们就用拴了长长麻线的铁丝一片一片串树叶。虽然树木的种类很多,但能串的树叶却很少,主要是串杨叶。杨叶片大而厚,像大人的手掌。如果手快,很快就会串满麻线,像一长龙拖在身后。回到家,把“龙筋”一抽,树叶就散在地上。晒干之后,就可烧火做饭。

六七岁,背动草筐了,就要学着耧柴。耧柴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耧树叶,二是耧路边的枯草,三是耧秋收过后还没有耕耘过的庄稼地里的柴草。最难耧的是田间的柴草,一是地里坷垃多,草干得程度不一样,还没有干透的草,会绊耙。所以你不得不随时停下来,用手拔草。耧柴有两种方式:一是直线式,即背着耙杆走直线,走一段距离,柴草就爬满一耙,弄下来后,再耧。二是旋风式。场面比较大,可以像扫地一样,一耙接一耙地旋着耧。旋过几个圈之后,柴草就堆成一堆。

近处的柴草耧光了,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往往结伴到很远的地方去。在耧满一筐之后,孩子们就围坐在一起,谈一些生活趣事,当然也谈社会、谈人生、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见解十分浮浅,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好笑,但却成为人们人生追求的起点。

树叶和柴草比较“软”,适于烧鏊子,烙饼或摊煎饼。烧锅做饭最好是用硬柴。较硬的比如“柞子”。“柞子”是玉米的根,当步犁犁过之后,“柞子”就翻了上来,用抓钩把上面的土打掉,我们称之为“打柞子”。最好的柴是木柴,我们称之为“干棒”。冬天,一群孩子一个拿一根枣木棍,去投干棒。投干棒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机巧活。一来你要有眼光,在林林总总的树枝中,要看准哪是干枝。二来你得有准头,不然光放“空炮”就会徒劳无功。三来你得有力气,树很高,没有力气,棍子到了干棒处,就成了强弩之末。一个好的“炮手”,一天投落的干棒可烧三锅。大部分人往往白白浪费三个窝头,毫无收获。

拾柴的意义不仅帮助大人解决了“燃锅”之急,而且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比如,团结合作。投干棒时投棍往往会落在树上,这时,其他人就得帮助你把投棍投下来。它能给人许多启发,比如,“还是自己的耙子上柴禾”。它还是孩子艺术萌芽的土壤。比如,有一首游戏时唱的儿歌就源于“打柞子”……“你干嘛哩?”/“俺打高梁柞哩。”/“你怎么还不走啊?”/“俺挺害怕哩”/“打个灯笼送送你。”……

现在,烧锅做饭,城里用上了煤气、天然气,乡下大都以烧煤为主,人们再也不为无柴为炊的事发愁了。白石老人要把柴耙作家器谱传子孙,自然有其更深的用意。只是不知“子孙”们是否还珍藏着这早已退出历史的柴耙,哪怕仅仅在心中。

同类推荐
  • 会唱歌的墙

    会唱歌的墙

    莫言的散文,一如他作为乡土民众精神图腾的“红高梁系列”,小说,亦是理解莫言作品的灯塔。该书辑齐了莫言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才华横溢。其中大量散文谈及作者的故乡高密,故乡已成为莫言借以理解沟通和抒写描摹整个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不能跳舞就弹琴吧

    不能跳舞就弹琴吧

    本书精选包利民历年在报刊发表文章中转载率最高的精品,许多文章都被《读者》、《青年文摘》评为最受读者喜欢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没有单纯的说教,都是动人的故事,从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收集那些让人感动感悟的瞬间,给人以温暖的力量和希望,或给人以全新的心情,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错位的阴阳世界

    错位的阴阳世界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长篇小说。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阴谋与黑手》、《她第五次被法院传讯》、《未完成的追踪》、《梦断东欧》,中篇小说集《爱就爱个潇洒》,报告文学集《挑战密特朗》、《被审判的爱神》,长篇纪实文学《拓荒者的恋歌》、《共和国英雄传奇——叶挺》、《风雪多瑙河》、《错位的阴阳世界》、《缘之梦》,短篇小说集《第二次婚恋》,微型小说集《少女的悔恨》等。现为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致力于国内外文化交流工作。
  •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文中对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对于有卓越眼光的创造发明的支持者,对于有首创精神和坚韧毅力的黄河大桥的设计者,对于气功大师神秘的功法及魅力……进行了一个一个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这本报告文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那样,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个体热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写人物,为一个一个东方奇人塑像,将他们神奇而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动人故事活现于纸面,因而有相当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处的。编辑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玉民倾情力作!塑造了东方奇人群像!打破长篇小说的局限!看作者如何用另一种文学形式深入生活!
热门推荐
  • 踏天游月

    踏天游月

    一代天才,逃亡异界,凭借原界的力量,他能够走多远呢?霸王克制,帝皇古尊,唯有我来开创!
  • 王的试炼

    王的试炼

    懒惰,悲伤,嫉妒,色欲,傲慢,贪婪,暴食,以及无。八位王的候选人已经到齐,谁会成为王?世界又将被他们如何的玩弄?男主角陈幻:“啊嘞?为什么我只是打手?为什么我不是龙傲天?”L:“龙傲天?那是你队友啊。”陈幻:“what?”
  • 皇后未婚妻

    皇后未婚妻

    一个泼辣,自恋,霸道,善良的米家小公主,她正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享受着她美丽的人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好好的一个周末,让她莫名其妙穿越了时空.无耐,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过被.在那个匪夷所思的陌生朝代里,到底她的命运将会如何,接下来面对她的又是什么,最后,她能幸福吗?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倒霉变成少奶奶

    倒霉变成少奶奶

    为了给养母还赌债,只能卖身嫁入豪门,新婚不过两月的夫妻,此刻却各执一方的站在长辈的面前,手中各拿着一份离婚协议书,婚姻的保质期,原来不过两个月,大笔一挥,他与她之间,从此一刀两断!OK!既然他这么绝情,那她…还留恋什么?才一踏出他的地盘,她立刻变脸,刚才还楚楚可怜,瞬间变得笑容满面,还兴匆匆的向老友打电话:嘿嘿,我终于离婚了,恭喜我吧…
  • 圣凡界

    圣凡界

    血落,黄昏,那人窜出,看着他,就是笑。“喂!你看……你死了啊……”
  • 神级小家丁

    神级小家丁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年轻大学生林阳,因开启特殊天赋,被神秘强者选中,来到一个浩瀚的武修世界,意外成为大宁帝国莽城薛府的一名低级家丁,从此踏上逆天征程。家丁也是人,只待鲤鱼跃龙门!有朝一日冲天起,踏尽天下魑魅魂!
  • 异世魔王地球行

    异世魔王地球行

    神魔大战,魔族失利,面临绝境,为保魔族百万雄兵,魔族之皇发动禁咒,强大的力量撕开时空通道,将他带到地球,看魔皇如何利用魔法玩转地球。
  • 拥抱世界

    拥抱世界

    这本书并非常人、常态下的著作,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超常的情况下完成的。作者充分发挥了生命学研究的成果,并把理论付诸实践,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和顽强的精神。作者往往在夜深人静、得到充分休息、体力精神都处于最佳状态时、在柔和的灯光下伏案写作,但每次也只能坚持两三个小时,大约写三、五千字文,有时得口述由他夫人记录整理。他的著作,正是实践耕耘“生命好花园”开出的智慧之花,闪耀着生命之光。由于文照先生顽强生命力的驱动,努力读书钻研,获得了多方面研究所得,不仅有生命学研究成果,而且有哲学、易学、医学、史学、文艺学以及地方文化史的知识,这使本书显示出多学科性、多知识性、学术性强、内容丰富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