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类型与发展趋势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是每个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但是如何选择职业却令许多大学生茫然无措。其实,我们每个人对职业的适应程度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职业的性质,二是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方面作为两个维度来衡量人的择业行为的话,可以把人的就业行为分成四个类型:一是主观型,这类人只对自己有所了解,对职业世界却全然不知,就业时全凭自己主观想象职业;二是盲目型,这类人对职业有所了解,但对自己能够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类型却不甚清楚,就业行为带有较大的盲目型;三是犹豫型,这类人不仅对职业类型知之甚少,同时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的认识也模棱两可。面对职业选择犹豫不决,就业行为最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左右。这三种类型是造成大学生择业失误和就业失败常见的原因,最理想的类型是第四类,即理智型,这是建立在对职业类型和自己个性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类型,也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目的之一。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了解职业就成为我们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准备、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的基础和前提。对职业的认识,并不仅仅局限于职业的名称、职业的内容和职业的报酬等方面,除此之外它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如职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职业的类型及其内在联系、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等。了解这些内容对大学生就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对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周围的工人、农民、医生、教师都是人们从事的特定职业。当我们走出学校后也要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人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某个职业的岗位上度过的。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最珍贵的年华也都献给了职业。你可以在职业的活动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美好的理想,为人民和社会做出奉献,也在职业岗位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可以说,职业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职业
对职业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美国社会学家塞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事它的那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范畴的三要点是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另一位美国学者泰勒则在《职业社会学》一书中指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这种成为模式的工作关系的结合,促进了职业结构的发展和职业意识形态的显现。”而另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对职业的含义则有简明概括的提法,他认为“职业不是别的,是可以从中得到利益的一种活动”。
日本就业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作贡献而连续从事的活动。职业具有五个特性:第一,经济性。即从中获得经济收入;第二,技术性。即能够发挥从业者的才能和专长;第三,社会性。即承担生产任务,履行公民义务;第四,伦理性。即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第五,连续性。即从事的劳动相对稳定,是非中断性的。
从词义学角度看,“职业”一词,由“职”与“业”构成。所谓“职”是指职位、职责,“业”是指行业、事业。也有人认为“职”包含着社会职责、天职、权力和义务的意思,认为“业”包含着从事业务、事业、事情、独立工作的意思。于是,有的学者把上述的观点概括为“职是责任,业是业务”,这样一句话,反映了“职业”一词的内涵。
职业一词的外延包括三个意思:一是有工作,即有事可干,有事可为;二是有收入,即获取工资或其他形式的经济报酬;三是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这种社会劳动决定于社会分工,并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生活素质和专业技能。这种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社会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职责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职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劳动或工作。在社会活动中,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工作。职业领域是非常广阔的,但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只能在某个领域从事某种相对稳定的具体工作,这就是我们的职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医生必须懂得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对症下药的诊断本领和医疗技术;作为营业员,必须懂得商品知识,掌握营销业务的技能;作为一个工人,必须懂得自己所从事的专门工种的知识和具备操作本领。职业的稳定性为积累职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可能。
(2)职业是获得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个人赖以生存以及维持家庭生活的手段。获得报酬是职业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报酬的劳动不属于职业活动,如父母抚育自己的孩子,不是以获取经济收入为目的,不是职业活动。保姆照看他人的孩子,目的是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则属于职业活动。人们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既获得了经济收入,同时也为社会尽到了职责和义务。
(3)职业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职业是分门别类的,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我国古代有三百六十行之说,现在职业有成千上万种,而且还在不断分化出新的职业。各种职业不仅活动内容不同,工作条件不同,而且对人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对演员的要求不同于对教师的要求,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也不同于对农业管理人员的要求。只有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具备了某种特定要求,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同一种职业,还可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又可分成不同的等级,如工程技术人员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农业科技工作者有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和农业技术员。职业的不同层次,反映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知识经验的多寡以及技术水平的程度。由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职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不同,它们对人的要求也就不同。一个人只有在生理、心理及知识技能等方面具备了某种特定要求,才能胜任相应的职业。
(4)职业具有规范性。任何职业活动都要受到职业规范的约束,不同类型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组织章程、职业道德、职业角色要求、职业活动规程和操作规则以及在职业中养成的种种职业习惯等,这些职业规范或以法律、法规,或以章程和公约、守则的方式体现出来。职业规范是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5)具有伦理性。只有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伦理要求的活动才能称为职业,职业必须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那些为社会公共道德所不容,危害社会健康发展的活动,尽管有些活动有稳定的收入和严格的规范也不能作为职业,如算命、走私、赌博、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均不能认为是职业活动。此外,职业的认定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合法职业活动,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却可能被认为是非法活动。
二、职业的产生与分化
1.职业的产生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初期大抵并无职业可言,虽然在氏族成员中有自然分工:如男子要外出作战、狩猎、捕鱼,女子在家管理、抚养子女、制作事物与衣着等,但还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开始逐渐形成。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我国山顶洞文化时期,在氏族公社里,产生了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的不稳定的分工,这可以说是职业的萌芽。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祖先的生活已进入了畜牧兼农耕的阶段。《礼记·礼运篇》关于大同之世的说法,就反映了人们对这一时期人类生活的朦胧记忆:“选贤与能”“男有分,女有归”。这“贤”与“能”是指氏族首领要负责管理生产和社会生活,因此,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和一般氏族成员与社会的关系在职责上就有了区别;“分”就是原始的职业,“归”是指有了可靠的生活。“分”大概就是职业大家庭的始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狩猎的动物已经有了剩余,于是出现了农耕和畜牧业的分离,原始的农业、畜牧业产生了。随后,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又出现了专门从事经营交换的商业。之后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又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至此,人类社会“出现了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管理国家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就这样,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职业家族慢慢地膨胀、增大起来。
2.职业的分化职业的分化是由原始职业不断产生、繁衍出新职业的过程。职业自从产生以后,就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而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在奴隶社会,手工业内部就分化出了制陶业、玉石业、青铜业等新的职业类型。到了封建社会,社会职业进一步分化,我国唐、宋时期已经有数百种职业。但是,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职业的分化和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职业的大规模产生开始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蒸汽机和各种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引起了职业结构的革命性变化。产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很快就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机器的使用,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铁路的通行,汽船的行驶,电报的使用,使成百上千的职业产生了。19世纪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点,使世界跨人了电器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燃机的发明不仅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展,而且为汽车、拖拉机和飞机的发明创造了条件。人工染料、化肥、新的酸碱生产方法为现代化学工业打下了基础。这样一系列的新职业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被创造出来。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促进了职业的分化和发展,职业的分化与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和分化的基础。所谓社会分工就是社会劳动的分解和独立化,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人只能在社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他的职业。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直接原因,社会分工不消失,职业就仍然会存在并继续分化和发展。第二,科技进步是职业产生和分化的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产业和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部门的规模扩大了,另一些部门的规模缩小了;一些新的职业产生了,另一些职业则被淘汰了。第三,政治文化因素对职业的分化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政治因素的作用表现为政治制度对职业的控制,如我国个体职业的产生就受益于国家经济政策的改革。文化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特殊的文化传统造就特殊的职业,如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医、针灸师、气功师等特殊职业,而基督教文化国家则产生了大量的牧师等神职人员。
3.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现代职业的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随着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分化得越来越细,古代有“三百六十行”之说,现代社会职业已经是成千上万了。前苏联国家劳动和社会问题委员会1986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当时有职业6982种,1980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认为美国有25000种职业。职业分化突出表现为一个传统职业可以发展为由数十个或数百个职业构成的现代职业类群。如农业,最早是指种植业,农民所从事的劳动包括了从种到收一系列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粮食作物种植与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分。经济作物种植又分为棉花种植、果树种植、茶桑种植等,于是产生了棉农、果农、茶农等。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种植活动本身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分化,如种子、肥料、植保、耕作、收获、加工等一系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出现成为农业这一古老职业现代化的标志。再如建筑业,从原始的单一职业发展到现代化的建材生产、建筑设计、土木、装修等几十个职业构成的庞大的建筑职业群。与此相适应,学科和专业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力口,一个个体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掌握人类现有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而只能在某些职业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适应社会职业要求,我们应建立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第二,职业内容不断地弃旧更新。同一职业在不同的时代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具有截然不同的内容。现代的农民不同于刀耕火种时代的农民,农业劳动已不是仅仅依靠体力劳动,它还要求掌握现代生物学知识、育种知识、栽培原理、土壤肥料知识、气象知识、农业机械知识与技能等现代农业知识技术,所采用的工具比原始农业更是有了天壤之别。邮政业也是如此,古代是靠骑马传送邮件。现代除了使用飞机、火车、汽车传送邮件外,还广泛使用电报、电话、传真、卫星通讯等手段传送信息。邮政传送手段的进步,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是装卸工,掌握了装卸技术,操作现代装卸机械的装卸活动完全不同于单靠体力的装卸活动。社会发展了,职业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业者的观念、知识、技能也必须随之更新。
第三,职业结构不断地变化。职业结构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渐减少,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19世纪初开始,一些工业发展快的国家,从事制造业、运输业、采矿业等工业活动的劳动力逐渐超过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0世纪,一些工业国家又进入服务业就业取代制造业的时代。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业、行政管理、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信息服务等在职业中占了很大比重。如美国1982年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数已占就业总人口的70.1%,从事工业生产的占24.3%,从事农业生产的只占5.6%。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仍然占就业人口的大多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的服务行业也必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第四,新型职业不断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运用是新型职业不断产生的动力和源泉。每次新的技术革命,都必然有大批新型职业产生,同时,有部分传统职业被淘汰。如蒸汽机的使用,使整个机械制造业、运输业、纺织业发生巨大变化。铁路的出现促使成百上千新的职业产生。石油和电力的应用,导致了城市电气化、化学工业、塑料工业等一大批新型行业与新型职业的产生。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现代生物科学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开辟着许许多多的高新科技产业及一大批新的职业领域。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早是用火烧胶泥胚,再形成活字印刷,以后逐渐发展为铅字排版印刷。1976年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使印刷业告别了铅字,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仅两三年的时间使众多的铅字制作工和铅字排版工转换了工作岗位。据有人统计,现在世界上平均每年有600多种新职业在产生,同时有500多种传统职业被淘汰。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将转移自己的职业岗位。因此,具有不断学习、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以及能够适应多种职业的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显得十分重要。
第五,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内容不断更新和新型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和技能越来越成为人们谋求职业和胜任职业的基本条件。如新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组织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人们必须有更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合作观念。由于职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和高新技术的普遍采用,体力劳动脑力化及专门职业化成为未来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趋势。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需要劳动者既付出一定的体力,又要付出一定的脑力。人们常把付出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称为体力劳动职业,把付出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称为脑力劳动职业。由于在未来的职业领域越来越多地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于是体力劳动脑力化的趋势就出现了。此夕卜,在未来社会中从业人员转换职业将越来越频繁,一些发达国家中,人一生平均能转换职业6~7次。每次职业转换都会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使得人们必需摒弃过去那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树立不断选择、不断发展的观念,适时地调整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适应发展了的新型职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