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强化素质教育和个人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劳务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要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劳动者与职业岗位的最佳结合。而就业指导不仅是劳动力市场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市场机制得以运行的关键环节,它担负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运行的职责,负责汇集、处理、加工和传播职业信息,以及指导学生科学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任。也就是说就业指导具有中介作用,是连接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首先通过学习就业指导大学生可以获得各种职业信息,掌握市场信息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基础。这里的信息不仅指需要人的消息,而是包括了各种有关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情况,如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经济发展形式、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职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形式、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以及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都是与大学生准备职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职业信息。其次,通过学习就业指导可以获得参与就业竞争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毕业生是通过国家计划分配到用人单位,而在市场条件下则是要靠毕业生自己的努力。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获得职业和适应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其三,获得现代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观念。特别要抛弃“一次选择定终身”的传统铁饭碗就业观念,树立在选择中求发展的就业观念。只有树立了现代观念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就业指导对诸如双向选择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创业观念等现代观念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就业制度改革的要求
我国传统的统包统分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对解决400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巩固新生政权以及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等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分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把人当作与物同质的生产要素,使劳动者失去了选择职业的机会,进而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受到了限制。地区间、产业间、行业间缺乏必要的人才流动,就业、保障、福利三位一体的体制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统配模式的依赖性。一方面造成了人才的大量积压,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出现“求职难”和“进入难”的两难并存现象。用非所学和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大部分毕业生将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方法。然而自主择业需要三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具有发育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二是要形成公平的就业竞争机制;三是要有完善的就业服务机构,能为毕业生提供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的职业服务机构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而产生的。职业是各种各样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适合任何职业,不同种类、不同等级、不同复杂程度、不同劳动强度和不同职业环境的职业岗位,要求相应的不同类别的劳动者。对某些专门的职业岗位,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能胜任。就业指导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措施,其作用突出表现在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它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的实际情况和人的特点,求得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做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对提高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改革的要求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病,长期以来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在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脱离实际、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等方面。就业指导对教育的作用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就业指导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教育是人才的主要来源,用人单位是人才的主要去处,就业指导是来源与去路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在让学校了解社会,让社会了解学校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只有了解社会需要,才能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也只有让社会充分地了解学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以及各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范围,才能使用人单位科学地选用人才。所以就业指导既是学校向社会介绍人才、推荐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面向社会接受信息的一个窗口。其次,就业指导促进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是教育过程所培养的各种规格人才的比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教育所能提供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业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职业变动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以指导教育结构的调整。其三,就业指导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适应新的生产力,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更新,教学方法的变化与发展,新的专业和学科的不断涌现,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基础上产生的。就业指导在综合分析现代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如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基础上,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四、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大学生普遍感到了一种竞争压力和就业危机感,一方面希望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社会的认可,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把握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就业知识准备,以至面对眼花缭乱的职业,左顾右盼,无所适从。尽管就业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很大变化,如大学生对就业制度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提高,自谋职业的成功事例也屡见不鲜。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惯性影响和就业市场的不完善,目前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意识薄弱 大学阶段应该是职业意识成熟的时期,也是为从事某一职业准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时期。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封闭性和长期忽视就业指导工作的结果,使得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相当薄弱。首先表现在职业知识贫乏,对职业名称、职业活动内容以及从业条件等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在我们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列出的15种职业除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少数职业如会计、农民、售货员、理发员等有所了解外,对其他职业如农艺师、工程师、大学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科技推广人员、推销员等,回答“了解很少”和“不了解”均在80%以上。其中有些自以为对某些职业有所了解的人,大多也限于对职业表面现象的一知半解。其次是职业意向不明确,由于基础教育长期片面强调升学率的结果,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他们不关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致许多人到了毕业的时候还不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工作。自己的择业意愿模棱两可,甚至面对职业选择有一种恐惧感,害怕走向社会。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择业盲目性的重要原因。
2.择业观的偏差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对职业地位的评价和对择业标准的判断。目前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择业方向上,“高”、“大”、“全”(即政府机关、大城市、全民企事业单位)仍然是大学生择业的热点,而社会需要量较大的基层单位、民营企业却很少有人问津。大学生还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和自我,在职业理想和具体出路问题上,还带有较多的幻想色彩。其次表现在片面地追求高待遇,专业意识逐渐减弱。是我们对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生择业标准的三次调查统计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出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福利待遇”作为择业的第一标准,而对专业是否对口不以为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就业观念落后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现代的就业观念。然而在大学生中“正规”就业、“稳定职业”的观念还普遍存在着,不少人仅仅把眼光盯在那些传统的就业部门和传统的职业岗位上,把党政机关、国有大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目标。对那些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各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则不屑一顾。当这些大学生传统就业的主渠道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下降时,大学生就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甚至埋怨、指责社会不重视人才。正是这种观念使一些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好”工作,而呆在家里,白白失去了许多工作机会。
4.求职能力不足 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还感到陌生,不少人还有较强的依赖感。我们的调查发现,有38%的人赞成自主择业,有54%的大学生对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持有矛盾心理,对不完善的人才市场顾虑重重。就业的依赖心理使不少大学生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在就业竞争面前畏首畏尾,消极等待,听天由命,表现出一种自卑心理,往往坐失良机。许多大学生不懂得怎样推销自已,缺乏求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成为进入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破除就业依赖感,提高自主择业的意识,掌握求职能力和技巧也是大学生迫切需要的。
当代大学生究竟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培养、提高或改变自己的职业素质、职业观念,又怎样看待不同职业岗位的利弊得失,怎样在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下把握机会,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已成为面对市场经济的大学生的共同的迫切要求。就业指导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职业、有目的的准备职业知识、了解择业知识、掌握求职技巧、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均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