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张海洋最早去村里教书,多少还是带了些功利性的。
张海洋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村里教书的。谁都知道,若是再从乡下回到城市,那好工作是少不了给你安排的。
那时的张海洋,刚大学毕业,正是风华正茂、激情澎湃的年龄。想都没咋想,就报了名。然后背着个破包就在村里教上了书。
村里可有几年没来过老师了,乡亲们像供尊神一样供着张海洋。
教了没多久,张海洋就迷上了这里。这里有高高的山,清澈的水,还有如山一样胸怀博大,水一样清澈如底的淳朴乡亲。
一晃两年就过去了,张海洋是满带着不舍离开村里的。
可等张海洋回到城里时,他那个名额居然已经被人给顶了。据说是一位领导的公子哥儿。张海洋即便想争,也是争不过的。相恋多年的女朋友因此也和张海洋提出了分手。连番的打击,让张海洋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还让他想到了死。
在这样一个紧要的关头,张海洋居然收到了村里孩子们的来信。
在歪歪扭扭的信中,孩子们没有提哪怕是半个,想请张海洋回去的字眼。孩子们的信中,只是写,希望张老师幸福,好人一生平安。摸着这封信,想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有那些淳朴的乡亲们,张海洋的心头突然有了个打算。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海洋背着他那个破包,悄然回到了村里。乡亲们对于张海洋的归来,多少是有些吃惊的。
当张海洋说,想留下来继续教书时。乡亲们顿时喜出望外。
这一晚,村里彻夜未眠,各家都张灯结彩着,像是过节样隆重。
张海洋在村里这一呆,就是四五个春秋。
眼瞅着这年纪也快到了三字打头。就有热心的乡亲,要给张海洋介绍女朋友,比如村前老赵家的闺女赵大花,村东头老钱家的闺女钱美丽,村西头老宋家的闺女宋爱莲……
闺女是介绍了一个接一个,但张海洋连看都没看,就一个劲地摇头,说,算了算了。
什么叫算了?乡亲们明白,若真想让张海洋留下,还是得在这里给他讨个老婆啊。当然,最好还能生几个娃啊。这样他就能彻底安定下来了。村里能来这样一个老师,那可不容易啊。若是张海洋哪天走了,那孩子们该咋办啊?
乡亲们心头那叫一个愁啊。
可也不知咋地,张海洋没在村里娶上老婆,一个人过着日子,倒也是极为安心,安心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教得学生中,居然还出了几个考上大学的。那可真不容易啊。乡亲们更加佩服张海洋了。
有时,张海洋还会和学生们讲,讲学生就是需要培育的泥土,而老师就是维系着泥土的树。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就如同泥土离不开树木,而树木同样也离不开泥土一斑。张海洋还说,若没有那年学生寄来的那些信,自己现在是不是活着还不知道呢,是泥土给了树新的生命。
到有乡亲连着两代人都在张海洋下面做过学生时,张海洋真的是老了。
再也不是若干年前那个风华正茂、激情澎湃的张海洋了,身子骨明显弱了许多,整个身体也不自觉地佝偻了起来。
不过,张海洋一进教室,很快就能挺直起胸膛。
乡亲们就发觉,现在的张海洋,真像是一株树。一株历经过无数次地风吹日晒,却依然昂然挺立的树。
有一天,张海洋终于是无法在挺立于教室里了。
但教室里,很快就来了几位如张海洋一样的老师。他们也像是一株株树,挺立在讲台前。张海洋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很欣慰地看着这一切。
这一株株树。都曾是张海洋的学生。
现在,那些昔日的泥土们,也茁壮成为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