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3100000004

第4章 老城里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在纵轴上安置主要建筑,对面和两侧安置次要建筑,形成平面为四方形或矩形的院落,四周用围墙封闭。一般坐北朝南,北房为上房,东西为厢房,南房中间部位或东南部位开大门。大门迎面是影壁,西侧设一道门,俗称“二道门子”,也叫“屏门”。

典雅四合院 围住一家情

大四合套院是天津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是若干个四合院、三合院、独门独院甚至杂房、车房、马棚等附属建筑组成的大型院落,俗称“大四合套”。

大四合套的院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向的,一种是纵向的。横向的四合套院一般中间设大门,有门楼和影壁。进大门后从影壁左方进入院子,迎面是一个胡同式的箭道,它是横向四合院的中轴线,用方砖铺成甬路,沟通东西两院。西院不住人,家祠、佛堂、客厅、戏楼。东院是连续几套的四合院、三合院,由主人及其晚辈使用。

破土动工的前一天,主家全家要素斋一天,当天要敬神、谢神,领工要唱《动工歌》,至今还在城郊流行:

这块宝地圣人留,

周公动土鲁班修。

伯温看的风水地,

主家盖的万年楼。

小小瓦刀七寸长,

老君炉里加过钢。

加钢不为别的事,

为给主家盖新房。

盖完南房盖北房,

雕梁画栋多漂亮。

南房盖的阁楼府,

北房盖的祖先堂。

东房盖的金银库,

西房盖的万年仓。

金银库里有财宝,

万年仓里有余粮……

西青区的《上梁喜歌》

这棵大梁是好梁,

它的来历有名堂。

师傅路过卧龙岗,

看到此梁有贵样。

回到家里一商量,

雇得大车和小辆,

把这宝梁拉回庄。

这梁好比一条龙,

摇头摆尾往上行。

停在空中它不动,

单等主人来挂红。

挂红挂在九龙头,

年年五谷大丰收。

挂红挂在九龙腰,

人财两旺步步高。

挂红挂在九龙尾,

后辈做官清如水。

正念起,抬头看,

群仙贺喜到跟前。

上八仙,下八仙,

还有刘海撒金钱。

一撒金,二撒银,

三撒骡马成了群。

福禄财喜代代传,

富贵荣华万年春……

一品当朝 一只鹤立于潮水拍岸的松枝之上,昂首正望圆圆的太阳,鹤的雅名“一品鸟”。

五福捧寿 五只蝙蝠环绕篆文“寿”字组成

四季长春

竹报三多,梅献五福

封侯挂印

鹤鹿同春

金衣百子

一提到四合院,人们总会想到北京,而天津就等同于小洋楼。然而,小洋楼只是舶来品,四合院才是清朝天津人的住宅。天津文人墨客有之,小康之家有之。

建老房子的木料多以东北的红松黄松为主,特别是椽檩讲究的都要使老黄松;好房子要“磨砖对缝”,就是把老砖对老砖磨,砌的时候,拿糯米加白灰混的浆水渗进去。更讲究的以油灰“磨砖对缝”,最后砌好的房子用手去摸,明明看得清清楚楚的砖缝摸起来却是平的,久而久之,曾经的砖缝成了一条黑线,仿佛画上去的一样。

四合院无论大小,基本格局是不会变的,四面有房,才成四合。通常北房(又叫正房)5间,明三暗五。东、西厢房各2间或3间,南房3间。由四面房屋围合起一个庭院,为四合院的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大的四合院建筑雄伟,房屋高大,院落重叠,东跨院、西跨院,隔断都十分讲究,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这样的大型住宅建筑,只有豪门巨富可以居住。

大师马三立有段相声说:“东跨院是茅房跟厨房,西跨院是厨房跟茅房。”笑归笑,这句话透露着一个至今已鲜为人知的事实,天津的宅院中,厕所在东,厨房在西。那时候,人们把去厕所称之为“登东”。

四合院院子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而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正房或正厅无论在尺度上、用料上、装修的精致程度上都大于、优于其他房屋。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符合中国古代家庭生活中要区分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

富贵人家住四合院,而下层人们只能住篱笆灯和土坯房。人们把用苇子、竹片搭盖成的房屋成为篱笆灯,是当时最简易的一种民居。先用几根木头简单地架起一个房屋框架,然后将苇子捆成把儿,将长竹片绑成一大片,一层一层地往柱子上覆盖,覆盖个严严实实之后,一座草房子“篱笆灯”便大功告成了。再稍微好一些的住房就是土坯房了,老百姓把黄泥摔成坯子,不经烧制便开始垒房,厚厚的墙将冷风和热气隔绝在外。

怒梅卧狮抱鼓石

七拐八拐地走进一条小胡同,眼前的红漆大门早已斑驳,门前最显眼的就是一对一尺多高圆形的抱鼓石,虽然岁月侵蚀使上面的花纹几乎被磨平,但隐约看出雕刻的是几种花朵,或梅或菊或桃,彰显着昔日的做工精细。抱鼓石之上端坐着一只威风凛凛的小狮子,冲着路人“龇牙咧嘴”。

指引、迎客、镇宅

抱鼓石是大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装饰部件,抱鼓石上通常雕刻着各种图案,云头、回纹、如意头、八卦图、太极图。常见的植物中有梅、竹、菊、牡丹、荷花、松、柏等;动物有鹿、狮子、羊、鱼、鸟、蝙蝠等。而龙和虎是没有人敢雕的,那可是皇家专有,即使是再富甲一方、泽被乡里的商贾士绅也是不敢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刻上一只。

当年,民宅的门前几乎都有抱鼓石,而以雕刻石狮的居多,有的时候,上面的小狮子还能拿下来。

阻外护内高影壁

看过了门前的石鼓,看过了大门上方雕着云字头的神路板,推开红漆大门,踏过青石门槛,自然会有门房拦人,门房从懒凳上站起来,抬眼让来客通名,再禀报老爷。过了门房这一关,眼前也并不是古色古香的宅院,而是一座巨大的影壁。门虽是开了,但却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让人欣赏真切。在大门里面的影壁,其地位与大门同等重要,宅人出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壁面,因此也是着意装点的重要部位。

为了取吉祥之意,影壁上的图案自然也要精雕细刻,天津老百姓喜欢福禄寿喜、四季花草、岁寒三友,于是影壁的中心,成了最好的祈福的地方。“鸿禧”、“迎祥”、“迪吉”、“戬毂”等字也在影壁上熠熠生辉。

平升三级屋檐头

在门房向内通传的时候,可以仰头看一看这大宅院的飞檐,在屋面的檐口部分,也有非常精美的雕刻,高级四合院住宅,每根砖椽的椽头上面都有精细的雕刻。老宅子中,连下水道的口儿都要雕上云字头,又何况是屋脊檐头呢?

最上边挨着瓦檐处,高高在上最为显眼,恰是砖雕艺术显能的地方,因而多做立体浮雕。花样有多种,既有动物浮雕(工人称为会喘气儿的),也有花卉蕃草。下边还要做上盘头等线脚,最下边多半用做一个小花篮为这一组花雕垫底。因为是大门,人们不光能看见正面,而且能从两侧看到侧面,这侧面也不能马虎了事。于是也用砖雕出柿子、如意、万字等花样,并带有“事事如意”、“万事如意”的祝愿。

就连屋脊上也有说法,有的在清水脊上来一个压脊大福字。再复杂一些的,在屋脊上雕上一个花瓶,花瓶中插着三个方天化戟,中间的是整戟,两边的则是半个戟,取谐音“平升三级”之意。

精雕细刻花门窗

终于进了宅院,门窗上的雕刻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及其附属槛框,多为木质。于是门楣、门框、窗框上的精致木刻便出炉了。人们用蝙蝠的形象象征幸福,用寿字或桃子图案寓意“长寿”,用磬(古代一种乐器)的图形寓意“喜庆”或“庆贺”,用梅、兰、竹、菊图案借喻清高和超凡脱俗,寓意“君子”,用牡丹、玉兰表现高雅富贵,用葫芦、石榴、葡萄比喻多子多孙……等等。将如上几种图腾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可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如,用蝙蝠、万字寿字组成“万福万寿”图案;使蝙蝠(或佛手)、葫芦(或石榴)、桃(或寿字)组成“多子、多福、多寿”;用万字、柿子、如意组成“万事如意”,在花瓶内插上月季花(或四季花),加上鹌鹑,表现“四季平安”;兰花、灵芝表现“君子之交”,芙蓉、牡丹表现“荣华富贵”,葫芦或石榴或葡萄加上缠枝绕叶,表现“子孙万代”……

遮阳庇荫夏天棚

大街上赤日炎炎,汗流浃背,一进入宅院的天棚底下,立刻阴凉入脾,汗就没了。天棚,也叫凉棚。天津有俗谚:“高搭天棚二尺五(高于屋顶二尺五)”。天津住四合院房的人家,一过端午节就开始找搭天棚的棚铺了。

天棚用芦席作平顶,覆于全院之上,十几平方米,东西坡用芦席封死,免得东照与西晒,透气与通风全靠棚顶下南、北侧的“活扇”,用绳子一拉,席卷而上,成为天窗;再加上影壁前的荷花缸水汪汪,石榴树红绿相映,一片天然,可谓“绿色工程”,别有一番清凉。夏夜,搬把椅子坐在天棚下,蒲扇轻摇,八仙桌上放一碗冰镇酸梅汤,听小孩子吵吵闹闹,看一家人说说笑笑,好一幅全家合乐图。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社交礼仪、国学常识、中外未解之谜、文化典故等知识。
  •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本书以作者和美国教授山姆谈话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史实,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十大特征:以和为魂、以德为本、和平主义、爱国主义等等。
热门推荐
  • 楼上的异能空间

    楼上的异能空间

    高中生米粮有一天发现了自己的同学是从古代穿越而来,并且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他们经历了一个个生死离别,在这个艰辛的路程中他们产生了奇妙的爱情,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个惊天的秘密......
  • 邪王追妻:嫡女反策

    邪王追妻:嫡女反策

    凌夜王朝,丞相之家沈家,沈一陌穿越到了沈澜陌的身上,成为了丞相家唯一的嫡女。为了报仇,她斩杀同父异母的弟弟,毒害姐姐,虐死后母。开设酒楼,开设赌场,势要成为四国的首富。培训杀手,不为称霸天下,只为称霸武林。当她救了他之后,从此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恋。伤我男人?我夺你皇位。欺我男人?我杀尽你全家。抢我男人?我让你此生只能在尼姑庵度过。携手笑看天下。
  • 半江白骨

    半江白骨

    一位将军之子偶然目睹了山精灵兽并获得了“不灭金露”,从此踏入了与众不同的修炼世界的故事。而主角白奉义又将如何在这充满挑战与阴谋的世界中存活?
  • 误闯二次元

    误闯二次元

    某天苏文意外发现自家的床下竟然连通着一个世界!稀奇古怪的事情接踵而至,幸好身边有个靠谱的冷面女侠,否则苏文觉得自己都能死上八百回……咦?那里有个按钮,我按下看看……咦?那里有只老虎,让我摸下它的屁股……不过总是被女人救,纵使脸皮厚如城墙的苏文也有点不好意思。不行!我好歹也是个男人,以后的日子由我来保护她!
  •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大命运决

    大命运决

    一名千年难遇的剑道天才,一名无师自通的琴道少年,机缘之下,巧做师徒。少年虽然是剑道天才的徒弟,却因师言而永不握剑。师傅携剑战遍修真界,徒弟只好以琴相伴,剑道路上,两人互为知己。蜀山一战,天才陨落,剑道路断,蜀地各大势力皆欲争夺少年,以此取得天才传承。而还未得知师傅已去、知己不存的少年,此时心中依然存在着念想……面对如此巨大惊变,少年是否能在蜀地各大势力的抢夺下独善其身?又是否会继续遵守师言,永不握剑呢?而在蜀山禁地之下,又有什么样的奇遇会等待着少年开启?
  • 24节气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24节气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为了深入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人的健康的关系,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力求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要求越来越强烈,而养生保健的发展趋势表明,自保自疗是最好的养生保健方式。它不仅能有效地保障人的生命健康,而且还可以降低养生保健的成本、节省费用。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养生保健,正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自保自疗方法。愿这本书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九转碎丹录

    九转碎丹录

    枫寒:“金丹都碎了你还想修行?我感觉你去睡觉比较好!”萧承翘着二郎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三分懒散三分惫赖,听了枫寒的话,眉毛一挑。“你丫坐着看就好,看哥哥金丹碎了怎么修行,然后好好的记着!”金丹破碎,如何修炼?萧承从这条不可能的路上一路走了下去,最终给仙界走出了一个传奇!后人称他——承帝!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相府三小姐:风华女战神

    相府三小姐:风华女战神

    相府三小姐,真正的风华绝代,文能转乾坤,武能定江山,媚能乱君心……且看穿越女主,一朝得志,八方膜拜,斗破后宅,斗破朝堂!而他,堂堂镇西大将军,居然就这样死皮赖脸、死心塌地、死不要脸的非要缠上她……于是,呵呵,这就是一个比谁更腹黑,比谁更不要脸的故事!
  • 独划时代

    独划时代

    在这万法皆可修的世界里,修到深处者,只手可翻天覆地,弹指可灭星辰,只要修到绝巅便无所不能,可与天争,逆天改命,长生不死。在这里不论人,妖,魔,但凡不是修道者皆为蝼蚁。在这里但凡修道者,不突破就意味着任人宰割,寿命无多,不得道超脱终将寿限而去。突破一个又一个境界,终极一生只为得道,这是众多人所愿,但一南蛮少年不求得道超脱只为好好的保护爱人,家人,朋友!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系列的因果,使得南蛮少年不得不做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最终他是否能独霸一时代?他守护的人是否都能护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