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6500000001

第1章 序

序言——中国荷文化发展简述

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菡萏、芙蓉、水芝等,属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就在北半球水域中广泛分布,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我国是荷花王国,面积之广、品种之多、荷文化之悠久与深厚,世界领先。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除西藏、青海外,西至新疆,东接台湾,北达黑龙江,南抵海南,皆可见荷花生长的身影。

荷花以其甘美的籽粒和根节(即莲子和藕)为人类远祖奉献了一种丰富的食物来源。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耕文化。在河南郑州北郊“仰韶文化”房基遗址中,曾发现了两粒五千年前的莲子,表明古人曾将莲子作为食物储存。莲子是最长寿的植物种子之一。1952年在辽东半岛新金县普兰店出土的千年古莲子,经科学培育,曾萌发成植株。

自公元前11世纪起,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荷花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开始了人工种植。《周书》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反映彼时已将荷花作为蔬菜了。春秋时期,人们通过劳动对荷花的自然生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名。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释草》载:“荷,芙蕖,其茎茄(jiQ,荷茎),其叶(荷叶),其本(莲鞭),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莲子),中薏(莲子心)。”这样,荷之全株各部分别有了莲、茎、叶、花、实之名称。此时,荷花不仅以它的实用性,而且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高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供人们观赏。开风气之先的是吴王夫差,在其离宫修建“玩花池”,引种荷花,取悦宠妃西施。春秋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现藏故宫博物院),荷花图案异常精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来表明其高洁。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历程,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大规模建设。荷文化也逐渐渗透到建筑、艺术、医药等各领域。

汉朝是我国农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荷花品种增多。随着商业的发展,荷花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分布。据《三辅黄图》记载:“汉昭帝(公元60年)琳池中,植分枝荷,宫人贵之。”又,《拾遗记》中说:“汉昭帝游柳池,有芙蓉紫色,大如斗,花素叶甘,香气袭人,其实如珠。”可见我国荷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有着悠久历史。

由于佛教自印度传入,荷花被视为“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且佛经中莲花哲理意蕴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佛寺建筑与石窟装饰方面大量应用了莲花纹饰。三国魏曹植在《芙蓉赋》中对荷花赞之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他将荷花推为群芳之首;又在《洛神赋》中以荷花之美形容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南朝文学家江淹在《莲花赋》中咏荷曰:“蕊金光而绝色,藕冰拆而玉清,载红莲以吐秀,披绛华以舒英。”

每年夏末秋初,采莲在汉代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民间已形成一种习俗,并演出歌舞节目,而至六朝为盛。梁元帝在《采莲赋》里对采莲活动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古代于船头画鸟为装饰)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裾。”此后文人亦常作《采莲曲》。莲藕应用于医药受到普遍重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载有“种藕法”,对荷花的繁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隋唐时期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许多史籍记载着各地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荷花品种,如并蒂莲、千叶莲、四面莲、金边白莲、洒金莲、重台莲、四季莲,等等;也有栽在碗里作为案头清供的碗莲。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品等荷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唐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在《折荷有赠》中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他甚至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文学审美的最高标准。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相轻不相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的佳句。在饮食文化中,莲藕已进一步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名贵补品。同时荷花凭借其色彩与风姿进入了皇城或私家园林,用于庭院水景布置,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组成部分。尤其经过“贞观之治”后,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与表现的手段。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金银器皿上的装饰或造型,多采用“莲花纹”、“莲瓣纹”或“宝相花”式样,开创了一个“莲花纹”时代。

宋朝,荷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北宋周敦颐作《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颂莲之高洁品格,在众多咏荷作品中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文人士子奉荷花为洁身自爱、个人修养的圭臬。苏轼、苏辙等大家均有诗词咏荷。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荷兴思、以荷抒情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宋代的染纺业较唐代有更高的发展。著名女画家兼工缂丝的朱克柔创作的缂丝“荷花”图案,古淡清雅。南宋画院吴柄的《出水芙蓉图》,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

明代,在我国的绘画艺术史中,荷花精品灿烂夺目。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享誉画坛。八大山人朱耷画荷宣泄他国破家亡的苦闷抑郁之情。随着历史的演进,荷花所承载的文化含量愈趋浓重,它不仅昭示了一种为人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包含了超然出世的处世哲学,又包含了缠绵悱恻的尘世爱怜幽怨,还包括了民俗吉祥祈福的意义。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多运用谐音,采用“连(莲)生贵子”、“年年(莲莲)有余(鱼)”等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荷花“根茎叶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荷花浑身皆宝,各部分均可入药。

清初画家石涛画荷重在表现其气质神韵,凸显荷花的高洁精神。此类作品不胜枚举。荷花也常作为歌舞题材。清初剧作家李渔(笠翁)则从物用的角度描写了荷花的完美之处,哪怕“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大于此者乎?”李渔可谓务实之典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荷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普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荷花装点了祖国大地,美化了群众生活,陶冶了人们情操。荷花品种现已达到三百多种,并被誉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而且荷花作为“友好使者”,通过文化交流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了友好邻邦。许多市和地区把荷花评为市花,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并举办荷文化节,发展旅游经济。特别是澳门,回归祖国后,荷花是特区区旗、区徽上的图案。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更凸显了荷文化的时代意义。荷(莲)的形象及其谐音的意蕴,已不囿于一般祈福吉祥的范畴,而有着重要的深层内涵。“荷”谐音“和、合”,“莲”谐音“联、连”,又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理念:“和为贵”、“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和能生财,和能致祥,和能聚力。且荷花品种丰富多彩,各有个性和特色,“和(荷)而不同”,但共同组成了一个高洁的世界,对立统一、平衡和谐。就这一层面来说,荷(莲)又象征了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与联合。和平事业与和谐世界具有荷花般的高洁。因此,弘扬传统“和(荷)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事业,有着莫大裨益。

荷花,不像浮萍那样随波逐流,也不像某些花草离群索居、孤芳自赏。它深根以自养,严妆以自恃,而又不以天生丽质骄人。它既可置身于名园佳苑,供人游目骋怀,然而它更乐意植根于湖塘沼泽,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不畏炎夏风沙的威胁,不惧晚秋严霜的欺凌,更不怕虫豸的噬咬,始终如一地直立着、盛开着,散发着芳馨……但愿荷花的高洁与默默奉献的精神注入吾人之灵魂!

作者

2006年于泉城济南

同类推荐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热门推荐
  • 傲娇男神拿走不谢

    傲娇男神拿走不谢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原本平静如水的生活瞬间起了波澜,她以为从此会脱离现实的轨道,他却突然改变主意,为她遮挡面临的风风雨雨。他的商界奇才,帅气多金,冷峻霸道,拒绝了所有的柔情,却将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当误会、阴谋、阻挠接踵而来时,他是否能守住她拨开云雾……
  • 云天神界

    云天神界

    一代成名网络作家连城,意外穿越进自己新著作品中。带着“攻略”的自己,是抱紧主角大腿,和主角一起闯荡天下,还是替代原来的主角,成为新一任玄神?问我为什么这么变态?哼哼,因为我是这个世界的爹!
  • 月下伊人倾城笑

    月下伊人倾城笑

    绪音组合,由队长醉言、副队长霞子,及成员小清、睿妍、林希、雨芊、逸子、冷赫、阳阳组成。她们是一群有梦有追求的女孩,她们酷爱音乐,她们的相聚也是音乐……在西藏录制一宗节目的过程中,无意被带到了异时空。在旅途中,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故事发生在她们身上?在异时空里,收获满满的甜蜜还是独守一世?21世纪的美少女歌手能否扑倒多重身份的小王爷?等着,大战开始了!
  • 抗日八女将

    抗日八女将

    (男频)穿越到修真界的何划被追杀中逃回,那时1942年,旧社会已经充满了硝烟。……生机和危机中左右,厄运与机遇间碰撞,诞生了抗战的八大女人。……对于家中男人是弱者,对于社会道德是枷锁,对于国家奇迹是挫折,她们星星之火怎样在狂风中摇曳?……书友群:486669168
  • 暖暖动人心

    暖暖动人心

    (纯爱温馨清水文)两个单亲家庭结合在一起,让他们成为了姐弟。姐姐夏暖暖14岁时遇见了热情开朗的赵鹏,二人暗生情愫。而慢慢长大的弟弟夏阳,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对这个没有血缘的姐姐产生了异样的感情,但是对新家庭的喜爱让他无法面对这份禁忌的感情,在亲情与爱情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前者。后来家遇巨变,他决心以弟弟的名义,守护他仅有的爱。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界水浒

    神界水浒

    108单将宋末年间群群反抗暴政,用中华武术谱写了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远古的中华流传着武修108将就是武修的王者,他们的故事就从宋末年间开始了。
  • 怀疑三部曲

    怀疑三部曲

    这本书里包括了王小波近年来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我写长篇小说是很不适合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记忆力方面的缺陷。我相信如果不能把已写出的每一根线索都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结构,如果不能把写出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风格,对我来说,五万字以下的篇幅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的篇幅不能表达复杂的题目。
  • 虐恋苦殇:非真情

    虐恋苦殇:非真情

    他为了我,舍弃兵权,放弃了荣华。而我被‘他’当成要挟他把柄。我真的很爱他,他也很爱我。本打算等他凯旋归来时,我们便成亲,没想到,竟然在兵场上相见。而我,恨‘他’,‘他’折磨我,虐待我,这些我也就不计较了,但更没想到……我与‘他’纠缠,没想到,竟是冥冥之中注定,就因为前世下的“三生情”,我与‘他’注定要纠缠三生三世,不休不息……就因为“三生情”注定我不能恨‘他’,就因为“三生情”,所以,是我欠“他”的,前世冤孽,今生偿还。只要他没事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