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6500000001

第1章 序

序言——中国荷文化发展简述

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菡萏、芙蓉、水芝等,属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就在北半球水域中广泛分布,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我国是荷花王国,面积之广、品种之多、荷文化之悠久与深厚,世界领先。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除西藏、青海外,西至新疆,东接台湾,北达黑龙江,南抵海南,皆可见荷花生长的身影。

荷花以其甘美的籽粒和根节(即莲子和藕)为人类远祖奉献了一种丰富的食物来源。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耕文化。在河南郑州北郊“仰韶文化”房基遗址中,曾发现了两粒五千年前的莲子,表明古人曾将莲子作为食物储存。莲子是最长寿的植物种子之一。1952年在辽东半岛新金县普兰店出土的千年古莲子,经科学培育,曾萌发成植株。

自公元前11世纪起,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荷花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开始了人工种植。《周书》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反映彼时已将荷花作为蔬菜了。春秋时期,人们通过劳动对荷花的自然生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名。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释草》载:“荷,芙蕖,其茎茄(jiQ,荷茎),其叶(荷叶),其本(莲鞭),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莲子),中薏(莲子心)。”这样,荷之全株各部分别有了莲、茎、叶、花、实之名称。此时,荷花不仅以它的实用性,而且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高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供人们观赏。开风气之先的是吴王夫差,在其离宫修建“玩花池”,引种荷花,取悦宠妃西施。春秋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现藏故宫博物院),荷花图案异常精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来表明其高洁。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历程,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大规模建设。荷文化也逐渐渗透到建筑、艺术、医药等各领域。

汉朝是我国农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荷花品种增多。随着商业的发展,荷花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分布。据《三辅黄图》记载:“汉昭帝(公元60年)琳池中,植分枝荷,宫人贵之。”又,《拾遗记》中说:“汉昭帝游柳池,有芙蓉紫色,大如斗,花素叶甘,香气袭人,其实如珠。”可见我国荷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有着悠久历史。

由于佛教自印度传入,荷花被视为“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且佛经中莲花哲理意蕴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佛寺建筑与石窟装饰方面大量应用了莲花纹饰。三国魏曹植在《芙蓉赋》中对荷花赞之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他将荷花推为群芳之首;又在《洛神赋》中以荷花之美形容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南朝文学家江淹在《莲花赋》中咏荷曰:“蕊金光而绝色,藕冰拆而玉清,载红莲以吐秀,披绛华以舒英。”

每年夏末秋初,采莲在汉代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民间已形成一种习俗,并演出歌舞节目,而至六朝为盛。梁元帝在《采莲赋》里对采莲活动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古代于船头画鸟为装饰)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裾。”此后文人亦常作《采莲曲》。莲藕应用于医药受到普遍重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载有“种藕法”,对荷花的繁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隋唐时期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许多史籍记载着各地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荷花品种,如并蒂莲、千叶莲、四面莲、金边白莲、洒金莲、重台莲、四季莲,等等;也有栽在碗里作为案头清供的碗莲。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品等荷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唐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在《折荷有赠》中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他甚至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文学审美的最高标准。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相轻不相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的佳句。在饮食文化中,莲藕已进一步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名贵补品。同时荷花凭借其色彩与风姿进入了皇城或私家园林,用于庭院水景布置,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组成部分。尤其经过“贞观之治”后,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与表现的手段。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金银器皿上的装饰或造型,多采用“莲花纹”、“莲瓣纹”或“宝相花”式样,开创了一个“莲花纹”时代。

宋朝,荷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北宋周敦颐作《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颂莲之高洁品格,在众多咏荷作品中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文人士子奉荷花为洁身自爱、个人修养的圭臬。苏轼、苏辙等大家均有诗词咏荷。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荷兴思、以荷抒情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宋代的染纺业较唐代有更高的发展。著名女画家兼工缂丝的朱克柔创作的缂丝“荷花”图案,古淡清雅。南宋画院吴柄的《出水芙蓉图》,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

明代,在我国的绘画艺术史中,荷花精品灿烂夺目。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享誉画坛。八大山人朱耷画荷宣泄他国破家亡的苦闷抑郁之情。随着历史的演进,荷花所承载的文化含量愈趋浓重,它不仅昭示了一种为人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包含了超然出世的处世哲学,又包含了缠绵悱恻的尘世爱怜幽怨,还包括了民俗吉祥祈福的意义。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多运用谐音,采用“连(莲)生贵子”、“年年(莲莲)有余(鱼)”等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荷花“根茎叶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荷花浑身皆宝,各部分均可入药。

清初画家石涛画荷重在表现其气质神韵,凸显荷花的高洁精神。此类作品不胜枚举。荷花也常作为歌舞题材。清初剧作家李渔(笠翁)则从物用的角度描写了荷花的完美之处,哪怕“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大于此者乎?”李渔可谓务实之典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荷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普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荷花装点了祖国大地,美化了群众生活,陶冶了人们情操。荷花品种现已达到三百多种,并被誉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而且荷花作为“友好使者”,通过文化交流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了友好邻邦。许多市和地区把荷花评为市花,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并举办荷文化节,发展旅游经济。特别是澳门,回归祖国后,荷花是特区区旗、区徽上的图案。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更凸显了荷文化的时代意义。荷(莲)的形象及其谐音的意蕴,已不囿于一般祈福吉祥的范畴,而有着重要的深层内涵。“荷”谐音“和、合”,“莲”谐音“联、连”,又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理念:“和为贵”、“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和能生财,和能致祥,和能聚力。且荷花品种丰富多彩,各有个性和特色,“和(荷)而不同”,但共同组成了一个高洁的世界,对立统一、平衡和谐。就这一层面来说,荷(莲)又象征了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与联合。和平事业与和谐世界具有荷花般的高洁。因此,弘扬传统“和(荷)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事业,有着莫大裨益。

荷花,不像浮萍那样随波逐流,也不像某些花草离群索居、孤芳自赏。它深根以自养,严妆以自恃,而又不以天生丽质骄人。它既可置身于名园佳苑,供人游目骋怀,然而它更乐意植根于湖塘沼泽,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不畏炎夏风沙的威胁,不惧晚秋严霜的欺凌,更不怕虫豸的噬咬,始终如一地直立着、盛开着,散发着芳馨……但愿荷花的高洁与默默奉献的精神注入吾人之灵魂!

作者

2006年于泉城济南

同类推荐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嫡妃不上堂

    嫡妃不上堂

    母亲早逝,父亲不喜,姨娘窥伺,庶姐怨恨,纵是嫡女又如何?苏绾绾,候府中与哥哥相依为命,步履维艰。本想走出这个牢笼,无奈又进虎穴。既然老天作弄,活一回,何不与天争一回?母后早殇,父皇厌弃,贵妃迫害,兄弟相残,纵是嫡子又如何?钟离玦,当朝瑞王,外人看来翩翩佳公子,清绝除尘,不问世事,可谁又知他的艰辛?相似的境遇,使得他对苏绾绾有种莫名的心疼。她要的,给她又何妨,可终知道,他给不起,也不能给。钟离玧,母郑贵妃,当朝宠妃,而他是今上最疼爱的皇子。显赫的身份,让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谁料,竟一朝栽倒在小女子的手中。苏绾绾,本王不管你是谁,今生休想逃过本王的手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强者的伤感

    强者的伤感

    记得他师傅对他说:“总有一天,你会懂的强者的痛苦。“可是,在那一瞬间,他听到了毁天灭地的声音
  • 邪王追妻—倾城王爷倾城妃

    邪王追妻—倾城王爷倾城妃

    21世纪天才杀手穿越回2000年前,只用两个月做出穿越门,把王府当我的世界玩,黑曜石当土垫脚,喂喂,你们有咩有把拼死拼活穿不回去的女猪脚当回事啊?答案很明确,咩有,爆笑虐恋,来回穿着玩,两天突破天阶,气的人家牙疼,敬请收看
  • 小猴子找幸福

    小猴子找幸福

    本书作者厉剑童是近几年在寓言界创作比较活跃、取得丰硕成果的青年作者。历经十几年的苦心创作,写下了大量动物寓言、植物寓言、人物寓言、无生物寓言和知识寓言。这些寓言有感而发,不做无病呻吟。它们来源于生活和个人心灵感悟,是作者长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作者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每一篇寓言创作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思考。不少篇什反复酝酿,经历分娩的阵痛,才得以产生。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新末世

    新末世

    曾经的文明时期,如今的黑暗时代。无法打破的一切,无法更改的历史。只有面对,才有一线生机,却并未有多少人敢。……唯一重生的叶天,再次行走末世之路。感受非凡力量,踏上王者巅峰!世间万物,归谁所有?是九重帝尊,还是另有其人……群:312382151
  • 酒香引得离人归

    酒香引得离人归

    又是一个午后,秋风伴着酒香徐徐吹过,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路人,洛雅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眯着眼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曾几何时,她和某人也曾这般惬意。“相公,刚吃完午饭就躺下会长肉的!”某人嘟着嘴抗议。“你肉那么多还怕再长么?”某人的话把某人彻底激怒,上手就挠,结果…“唔…”某人如愿的吧唧吧唧嘴,“嗯…味道果然好!”后来某人成了红苹果。是的,她信。再一天,她如往常一样眯着眼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一人儿轻轻扣窗,“打扰打扰,小生被这酒香吸引,寻得这里,可否赏口酒喝?”
  • 剑舞龙姬

    剑舞龙姬

    在全息网游世界内穿越到异世界变成女孩纸的故事。读者群:11981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