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5200000005

第5章 信袁盎诡谋斩御史遇赵涉依议出奇兵

却说景帝闻七国变乱,吴为首谋,已与楚兵联合攻梁,急得形色仓皇,忙召群臣会议。当有一人出班献策,请景帝亲自出征。这人为谁?就是主议削吴的错。景帝道:“我若亲征,都中由何人居守?”错道:“臣当留守都中。陛下但出兵荥阳,堵住叛兵,就是徐潼一带,暂时不妨弃去,令彼得地生骄,自减锐气,方可用逸制劳,一鼓平乱。”景帝听着,半晌无言。猛记得文帝遗言,谓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将,因即掉头左顾,见亚夫正端立一旁,便召至案前,命他督兵讨逆,亚夫直任不辞。景帝大喜,遂升亚夫为太尉,命率三十六将军,出讨吴、楚。亚夫受命即行。

景帝遣发亚夫,正想退朝,偏又接到齐王急报,速请援师。景帝踌躇多时,方想着窦婴忠诚,可付大任,乃特派使臣持节,召婴入朝。(既用周亚夫,又召入窦婴,不可谓景帝不明。)婴已免官家居,使节往返,不免需时,景帝未便坐待,当然退朝入内。及婴与使臣到来,景帝正进谒太后,陈述意见。(应该有此手续。)婴虽违忤太后,被除门籍,但此时是奉旨特召,门吏怎敢拦阻?自然放他进去,他却趋入太后宫中,拜见太后及景帝。景帝即命婴为将,使他领兵救齐。婴拜辞道:“臣本不才,近又患病,望陛下另择他人。”景帝知婴尚记前嫌,未肯效力,免不得劝慰数语,仍令就任。婴再三固辞,景帝作色道:“天下方危,王孙(即婴字,见上。)谊关国戚,难道可袖手旁观么?”婴见景帝情词激切,又暗窥太后形容,也带着三分愧色,自知不便固执,乃始承认下去。景帝就命婴为大将军,且赐金千斤。婴谓齐固当援,赵亦宜讨,特保荐栾布、郦寄两人,分统军马。景帝依议,拜两人并为将军,使栾布率兵救齐,郦寄引兵击赵,都归窦婴节制。

婴拜命而出,先在都中,暂设军辕,即将所赐千金,陈诸廊下。一面招集将士,分委军务,应需费用,令就廊下自取。不到数日,千金已尽,无一入私,因此部下感激,俱乐为用。婴又日夕部署,拟即出发荥阳,忽有故吴相袁盎乘夜谒婴,婴立即延入,与谈时事。盎说及七国叛乱,由吴唆使,吴为不轨,由错激成,但教主上肯听盎言,自有平乱的至计。婴前时与错相争,互有嫌隙,此时听了盎言,好似针芥相投,格外合意。(婴错争论,见前回。)因留盎住宿军辕,愿为奏达。盎暗喜道:“错,错,看汝今日尚能逞威否?”原来盎与错素不相容,虽同为朝臣,未尝同堂与语,至错为御史大夫,创议削吴,盎方辞去吴相,回都复命,错独说盎私受吴王财物,应该坐罪,有诏将盎免官,赦为庶人。及吴、楚连兵攻梁,错又嘱语丞史,重提前案,欲即诛盎,还是丞史替盎解说,谓盎不宜有谋,且吴已起兵,穷治何益?错乃稍从缓议。偏已有人向盎告知,盎遂进见窦婴,要想靠婴势力,乘间除错。婴与他竟见相同,那有不替他入奏?

景帝闻得盎有妙策,自然召见。盎拜谒已毕,望见错亦在侧,正是冤家相遇,格外留心。但听到景帝问道:“吴、楚造反,君意将如何处置?”盎随口答道:“陛下尽管放怀,不必忧虑。”景帝道:“吴王倚山铸钱,煮海为盐,诱致天下豪杰,白头起事,若非计出万全,岂肯轻发?怎得说是不必忧呢?”盎又道:“吴只有铜盐,并无豪杰,不过招聚无赖子弟,亡命奸人,一哄为乱,臣故说是不必忧呢。”错正入白调饷事宜,急切不能趋避,只好呆立一旁,待盎说了数语,已是听得生厌,便从旁插入道:“盎言甚是,陛下只准备兵食便了。”偏景帝不肯听错,还要穷根到底,详问计策,盎答道:“臣有一计,定能平乱,但军谋须守秘密,不便使人与闻。”(明明是为了错。)景帝因命左右退去,惟错不肯行,仍然留着。盎暗暗着急,又向景帝面请道:“臣今所言,无论何人,不宜得知。”(何必这般鬼祟!)景帝乃使错暂退,错不好违命,悻悻的趋往东厢,盎四顾无人,才低声说道:“臣闻吴、楚连谋,彼此书信往来,无非说是高帝子弟,各有分土,偏出了贼臣错,擅削诸侯,欲危刘氏,所以众心不服,连兵西来,志在诛错,求复故土。诚使陛下将错处斩,赦免吴、楚各国,归还故地,彼必罢兵谢罪,欢然回国,还要遣甚么兵将,费甚么军饷呢!”景帝为了亲征计议,已是动疑,此次听了盎言,越觉错有歹心,所以前番力请亲征,自愿守都,损人利己,煞是可恨。因复对盎答说道:“如果可以罢兵,我亦何惜一人,不谢天下!”盎乃答说道:“愚见如此,惟陛下熟思后行!”景帝竟面授盎为太常,使他秘密治装,赴吴议和,盎受命而去。

错尚莫名其妙,等到袁盎退出,仍至景帝前续陈军事,但见景帝形容如旧,倒也看不出甚么端倪,又未便问及袁盎所言,只好说完本意,怅然退归。约莫过了一旬,也不见有特别诏令,还道袁盎无甚异议,或虽有异言,未邀景帝信从,因此毫无动静。那知景帝已密嘱丞相陶青、廷尉张欧等劾奏错罪,说他议论乖谬,大逆不道,应该腰斩,家属弃市。景帝又亲加手批,准如所奏,不过一时未曾发落,但召中尉入宫,授与密诏,且嘱咐了好几语,使他依旨施行。

中尉领了密旨,乘车疾驰,直入御史府中,传旨召错,立刻入朝。错惊问何事。中尉诡称未知,但催他快快登车,一同前去。错连忙穿好冠带,与中尉同车出门。车夫已经中尉密嘱,一手挽车,一手扬鞭,真是非常起劲,与风驰电掣相似。错从车内顾着外面,惊疑的了不得,原来车路所经,统是都市,并非入宫要道。正要开口诘问中尉,车已停住,中尉一跃下车,车旁早有兵役待着,由中尉递了一个暗号,便回首向错道:“御史快下车听诏!”错见停车处乃是东市,向来是杀头地方,为何叫我此处听旨,莫非要杀我不成?一面想,一面下车,两脚方立住地上,便由兵役趋近,把错两手反翦,牵至法场,令他长跪听诏。中尉从袖中取出诏书,宣读到“应该腰斩”一语,那错的头颅,已离了脖项,堕地有声。(叙得新颖。)身上尚穿着朝服,未曾脱去。中尉也不复多顾,仍然上车,还朝复命。景帝方将错罪宣告中外,并命拿捕错家全眷,一体坐罪。(诛错已不免失刑,况及全家!)旋由颍川郡报称错父于半月前,已服毒自尽,(回应前回。)外如母妻子侄等,悉数拿解,送入都中。景帝闻报,诏称已死勿问,余皆处斩。可怜错夙号智囊,反弄到这般结局,身诛族夷,聪明反被聪明误,看错便可了然!这且毋庸细表。(言之慨然。)

且说袁盎受命整装,也知赴吴议和,未必有效,但闻朝廷已经诛错,得报宿仇,不得不冒险一行,聊报知遇。景帝又遣吴王濞从子刘通,与盎同行。盎至吴军,先使通入报吴王。吴王知错已诛,却也心喜,不过罢兵诏命,未肯接受,索性将通留住军中,另派都尉一人,率兵五百,把盎围住营舍,断绝往来。盎屡次求见,终被拒绝,惟遣人招盎降吴,当使为将。总算盎还有良心,始终不为所动,宁死勿降。

到了夜静更深,盎自觉困倦,展被就睡,正在神思朦胧,突有一人叫道:“快起!快走!”盎猛被惊醒,慌忙起来,从灯光下顾视来人,似曾相识,唯一时叫不出姓名,却也未便发言。那人又敦促道:“吴王定议斩君,期在诘朝,君此时不走,死在目前了!”盎惊疑道:“君究系何人,乃来救我?”那人复答道:“臣尝为君从史,盗君侍儿,幸蒙宽宥,感恩不忘,故特来救君。”盎乃仔细辨认,果然不谬,因即称谢道:“难得君不忘旧情,肯来相救!但帐外兵士甚多,叫我如何出走?”那人答道:“这可无虑。臣为军中司马,本奉吴王命令,来此围君,现已为君设策,典衣换酒,灌醉兵士,大众统已睡熟,君可速行!”盎复疑虑道:“我曾知君有老亲,若放我出围,必致累君,奈何奈何!”那人又答道:“臣已安排妥当,君但前去,不必为臣担忧,臣自有与亲偕亡的方法。”盎乃向他下拜,由那人答礼后,即引盎至帐后,用刀割开营帐,屈身钻出。帐外搭着一棚,棚外果有醉卒卧着,东倒西歪,不省人事,两人悄悄的跨过醉卒,觅路疾趋。一经出棚,正值春寒雨湿,泥滑难行,那人已有双屐怀着,取出赠盎,使盎穿上,又送盎数百步,指示去路,方才告别。

盎夤夜疾走,幸喜路上尚有微光,不致失足。自思从前为吴相时,从史盗我侍儿,亏得我度量尚大,不愿究治,且将侍儿赐与从史,因此得他搭救,使我脱围。(盎之宽免从史,与从史之用计救盎,都从两方语意中叙出,可省许多文字。)但距敌未远,总还担忧,便将身中所持的旄节,解下包好,藏在怀中,免得露出马脚。自己苦无车马,又要著屐行走,觉得两足滞重,很是不便,但逃命要紧,也顾不得步履艰难,只好放出老力,向前急行。一口气跑了六七十里,天色已明,远远望见梁都,心下才得放宽,惟身体不堪疲乏,两脚又肿痛交加,没奈何就地坐下。可巧有一班马队,侦哨过来,想必定是梁兵,便又起身候着。待他行近,当即问讯,果然不出所料,乃复从怀中取出旄节,持示梁军,且与他说明情由。梁军见是朝使,不敢怠慢,且借与一马,使盎坐着。盎至梁营中一转,匆匆就道,入都销差去了。(侥幸侥幸。)

景帝还道盎等赴吴,定能息兵,反遣人至周亚夫军营,饬令缓进。待了数日,尚未得盎等回报,只有谒者仆射邓公入朝求见。邓公为成固人,本从亚夫出征,任官校尉,此次正由亚夫差遣,入报军情。景帝疑问道:“汝从军中前来,可知错已死,吴、楚曾愿罢兵否?”邓公道:“吴王蓄谋造反,已有好几十年,今日借端发兵,不过托名诛错,其实并不是单为一错呢!陛下竟将错诛死,臣恐天下士人,从此将钳口结舌,不敢再言国事了!”景帝愕然,急问何故。邓公道:“错欲减削藩封,实恐诸侯强大难制,故特创此议,强本弱末,为万世计。今计划方行,反受大戮,内使忠臣短气,外为列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呢!”景帝不禁叹息道:“君言甚是!我亦悔恨无及了!”已而袁盎逃还,果言吴王不肯罢兵,景帝未免埋怨袁盎。但盎曾有言说明,要景帝熟思后行,是诛错一事,实出景帝主张,景帝无从推诿;且盎在吴营,拚死不降,忠诚亦属可取。于是不复加罪,许盎照常供职,一面授邓公为城阳中尉,使他回报亚夫,相机进兵。

邓公方去,那梁王武的告急书,一日再至。景帝又遣人催促亚夫,令速救梁。亚夫上书献计,略言楚兵剽轻,难与争锋,现只可把梁委敌,使他固守,待臣断敌食道,方可制楚;楚兵溃散,吴自无能为力了。景帝已信任亚夫,复称依议。亚夫时尚屯兵霸上,既接景帝复诏,便备着驿车六乘,拟即驰赴荥阳。

甫经启行,有一士人遮道进说道:“将军往讨吴、楚,战胜,宗庙安;不胜,天下危,关系重大,可否容仆一言?”亚夫闻说,忙下车相揖道:“愿闻高论。”(如此虚心,怎得不克?)士人答道:“吴王素富,久已蓄养死士,此次闻将军出征,必令死士埋伏、渑,预备邀击,将军不可不防!且兵事首贵神速,将军何不绕道右行,走蓝田,出武关,进抵雒阳,直入武库,掩敌无备,且使诸侯闻风震动,共疑将军从天而下,不战便已生畏了。”亚夫极称妙计,因问他姓名,知是赵涉,遂留与同行。依了赵涉所说的路途,星夜前进,安安稳稳的到了雒阳,亚夫大喜道:“七国造反,我乘传车至此,一路无阻,岂非大幸!今我若得进据荥阳,荥阳以东,不足忧了!”当下遣派将士,至、渑间搜索要隘,果得许多伏兵,逐去一半,擒住一半,回至亚夫前报功。亚夫益服赵涉先见,奏举涉为护军。更访得雒阳侠客剧孟,与他结交,免为敌用。然后驰入荥阳,会同各路人马,再议进行。

看官听说!荥阳扼东西要冲,左敖仓,右武库,有粟可因,有械可取,东得即东胜,西得即西胜,从来刘项相争,注重荥阳,便是为此。至亚夫会兵荥阳,喜如所望,亦无非因要地未失,赶先据住,已经占了胜着。(说明形势,格外醒目。)彼时吴中也有智士,请吴王先机进取,毋落人后,吴王不肯信用,遂为亚夫所乘,终致败亡。当吴王濞出兵时,大将军田禄伯曾进语吴王道:“我兵一路西行,若无他奇道,恐难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出江、淮间,收复淮南、长沙,长驱西进,直入武关,与大王会,这也是一条奇计呢!”吴王意欲照行,偏由吴太子驹从中挠阻,恐禄伯得机先叛,请乃父不可分兵,遂致一条奇计,徒付空谈。嗣又有少将桓将军,为吴画策道:“吴多步兵,步兵利走险阻;汉多车骑,车骑利战平地。今为大王计,宜赶紧西进,所过城邑,不必留攻,若能西据雒阳,取武库,食敖仓粟,阻山带河,号令诸侯,就使一时不得入关,天下已定;否则大王徐行,汉兵先出,彼此在梁楚交界,对垒争锋,我失彼长,彼得我失,大事去了!”吴王濞又复狐疑,遍问老将。老将都不肯冒险,反说桓将军年少躁进,未可深恃。于是第二条良谋,又屏弃不用。(吴王该死。)好几十万吴楚大兵,徒然屯聚梁郊,与梁争战。

梁王武派兵守住棘壁,被吴楚兵一鼓陷入,杀伤梁兵数万人。再由梁王遣将截击,复为所败。梁王大惧,固守睢阳,闻得周亚夫已至河、雒,便即遣使求援。那知亚夫抱定本旨,未肯相救,急得梁王望眼将穿,一日三使,催促亚夫。亚夫进至淮阳,仍然逗留。梁王待久不至,索性将亚夫劾奏一本,飞达长安。景帝得梁王奏章,见他似泣似诉,料知情急万分,不得不转饬亚夫,使救梁都。亚夫却回诏使,用了旧客邓尉的秘谋,故意的退避三舍,回驻昌邑,深沟高垒,坚守勿出。梁王虽然愤恨亚夫,但求人无效,只好求己,日夜激励士卒,壹意死守;复选得中大夫韩安国,及楚相张尚弟羽为将军,且守且战。安国持重善守,羽为乃兄死事,(尚为楚王戊所杀,见前回。)立志复仇,往往乘隙出击,力败吴兵,因此睢阳一城兀自支持得住。吴楚两王,还想督兵再攻,踏破梁都,不料有探马报入,说是周亚夫暗遣将士,抄出我兵后面,截我粮道,现在粮多被劫,运路全然不通了。吴王濞大惊道:“我兵不下数十万,怎可无粮?这且奈何!”楚王戊亦连声叫苦,无法可施。小子有诗咏道:

老悖原为速死征,陵人反致受人陵。

良谋不用机先失,坐使雄兵兆土崩。

欲知吴楚两王,如何抵制周亚夫,且待下回再叙。

错之死,后世多代为呼冤。错特小有才耳,其杀身也固宜,非真不幸也。苏子瞻之论错,最为公允,自发而不能自收,徒欲以天子为孤注,能保景帝之不加疑忌耶?惟袁盎借公济私,当国家危急之秋,反为是报怨欺君之举,其罪固较错为尤甚,错死而盎不受诛,错其原难瞑目欤!彼周亚夫之受命出征,以谨严之军律,具翕受之虚心。赵涉,途人耳,一经献议,见可即行;邓尉,旧客也,再请坚壁,深信不疑,以视吴王之两得良谋,终不能用,其相去固甚远矣。两军相见,善谋者胜,观诸周亚夫而益信云。

同类推荐
  • 旅游记

    旅游记

    一部生趣盎然、充满哲思的小说。以旅游者的视角将自然山水、人文胜迹、民风民俗与人的本性、命运相结合,以此反映社会的变迁,人心的浮沉。《旅游记》可谓旅游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与旅伴们一起,或骑毛驴骡马,或乘轮船飞机,时而若一个行者,随遇而安;时而又像一条航船,经受着大风大浪。作者于旅途中目睹耳闻了沿途景致和异闻趣事,领略了个中哲理,依着旅程的顺序,每到一处,是怎么看的,何样想的,就怎样写,便写成了这几十万言。《旅游记》主人翁胡艳丽美丽善良、年轻单纯,在旅途中,在旅伴的诱逼下与之发生关系怀孕,不得不与其结婚,而婚后丈夫却背叛了她。胡艳丽断然与背信弃义的丈夫离了婚,却陷入了生存困境。
  • 痛,就哭出声来

    痛,就哭出声来

    性格怪异的他不相信爱情,却偏偏被亲情、友情、爱情苦苦地纠缠着,折磨着。“最好的、最爱的并不在遥远,其实就在你身边,而你从来没有在意过”,便是这部小说的真情告白。作品通过描写师生间的暧昧,夫妻间的疏离,朋友间的虚伪,进行时空上的亲情、友情、爱情转换,刻画了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莫名的悲痛。一个在成长中辄生意外,在情感上时见错乱的失意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而连带着托出来的,还有当下社会生活的丰繁万象,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景象。作品藏狡黠于忠厚,寓谐戏于质朴,使得嬉闹背后有悲凉,痞顽背后有严正,让人随着故事的牵引慨叹世情,顺着人物的命运思索人生。
  • 爱刻三生石

    爱刻三生石

    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三生石上也会留下雕刻时光……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但相思,莫相负,再见时盼如故。
  • 卡尔加里的春天

    卡尔加里的春天

    这是一部情感小说。主要内容是叶晓蘅,一个有着流浪情结的女孩,为了追求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她不顾亲人的反对,执意移民来到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但她的丈夫阿海却始终理解不了,他力图劝说叶晓蘅放弃这一在他看来近似疯狂的举动,但未能奏效,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把叶晓蘅一个人留在了遥远的异国他乡。
  • 那天的云

    那天的云

    犯罪与爱情的“环绕立体声”,中国版《白夜行》。21岁的职高毕业生李小蛮,遭受流氓羞辱,冲动之下伤人报复。之后担心被捕,开始了流窜亡命的颠沛生活。在其即将“跑路”前,接到女友范昭的电话。为维护和延续爱情,范昭决绝地选择与李小蛮一起赴汤蹈火、浪迹天涯……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妻:逆天废柴

    邪王宠妻:逆天废柴

    月雪樱出生时,天降吉兆,被月府捧在手上,可母亲难产而死。三岁的灵力测试,毫无灵根,被月府的人赶出府,外祖母收留。同时也是仙乐阁阁主:冷月冷漠绝,人称邪王,传闻;他有洁癖。3米内不许有女人,不人结果会很惨。而且还很冷,每天带着面具。位居美男榜第一位。没人见过他真正的面貌。
  • 紫晶魔仙

    紫晶魔仙

    大千世界,魔兽纵横,气象变化万千。这里没有斗气,没有武力,只有玄幻多姿的魔气。魔兽来袭,不死魔帝镇守天地。“空间之王’紫晶魔仙‘”存在还是灭亡。令人颤抖的“魔魂”能源,使多少英雄好汉死于非命。灵火焚天地,魔剑破苍穹,只手动天地。穿越时空,究竟回到了过去还是现在?一位来自魔界的少年,手持魔剑,深’魔魂‘能源,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踏上了’魔气‘之路。万千世界,谁主沉浮,唯我为魔仙。
  • 遇见你,我从未后悔

    遇见你,我从未后悔

    她不漂亮,不善良,不懂得与人交流,不会谦让,不讨人喜欢,不会做女孩子该做的一切,她叫莫梓熙。她冲动,她偏执,她与世为争,她不会懂得什么是快乐幸福,她叫莫梓熙。短短一年,她渐渐学会善良,学会体谅,变得开朗活泼,酒窝也第一次漾出了浅浅微笑。他毒舌,他傲慢,他会冷漠,会暗自神伤,他是殷澈廉。他习惯高高在上,习惯唯我独尊,习惯被别人赞扬,习惯那些甜言蜜语,他是殷澈廉。短短一年,他渐渐学会温柔,学会在意,变得善解人意,心里也第一次涌起保护爱着的人的冲动。冷漠学霸和毒舌全才的完美邂逅,教你懂得什么才是最美的温暖!被抛弃,被诬陷,被别人瞧不起,受再多的伤又算什么?只要有你,世界足矣!
  • 极宇世界

    极宇世界

    三千年前,尽受屈辱;三千年后,尽数奉还。三千年前,一蹶不振;三千年后,九州震动。曰:“她若受欺,我灭你满门。她若受辱,我血洗天下。为了她,我得罪天下又何妨?”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异皇:弑神决

    异皇:弑神决

    她重生了,前世是谁不知道今生为谁也不知。可是陪伴她重生的只有脑海里的帝王级的弑神决,和一片黑色的叶子,还有脑海中抹不去的一句话,等我。。。
  • 两位公主复仇记

    两位公主复仇记

    男主和女主小时候就认识也很喜欢对方经常在一起玩,但是后来女主的母亲收养了一个比女主大的女生她叫凌诺,她一见到男主就喜欢上了,【她不知道他喜欢女主】
  • 48号露天咖啡厅

    48号露天咖啡厅

    48号露天咖啡厅,那是一个优雅美丽的环境,她与他在这里许诺下了海誓山盟的爱情。
  • 有女倾城

    有女倾城

    她是一国公主,刁蛮的名声在外。却依旧有人上门提亲,别国世子?异国王爷?她要做就做世间最尊贵的女人,“你们谁先统一天下我就嫁给谁”,她叉腰刁蛮的说。有女倾城,冠华天下。
  • 都市妄想症候群

    都市妄想症候群

    都市的灯火温暖不到世界的暗面痉挛的神经在跳着抽搐的狐步舞白昼狂乱思想的力量难以斩断禁锢精神的镣铐庸常的命运、怯弱的逃离、褪去名为人类的外壳Whatisthedelusion?Whatisthetruth?这只是一个少年和一群美少女之间发生的老套故事,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