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4100000015

第15章 奕受赏 肃顺等被杀

虽说爱新觉罗·载淳在先皇去世时候就已经在热河行宫当上了大清的皇帝,但是一直没有举行登基大典,因为这登基大典一定要在紫禁城举行,这时候肃顺之流刚刚除掉,人心动荡,皇上要怎样登基呢?同时,好不容易登上政治舞台的西太后,此时并没有半点处理朝政的经验,她要怎样收拾这个烂摊子呢。

“鬼子六”奕虽帮助西太后消灭了“肃党”,但此时并不敢公开篡夺皇位,只能躲在背后“指点江山”。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西太后与恭亲王奕必须紧密团结,以迅速控制大局,稳定人心。西太后又开始焦虑不堪了,这次不是为生命安全而焦虑,而是为江山社稷的混乱状态而担忧。奴才安德海见主子一脸的愁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几天来,西太后终日不说一句话,一个人闷在寝宫里,坐立不安。一会儿凝思,一会儿来回踱步。小安子看不下去了,径直来到了坤宁宫,找到了东太后慈安。“母后皇太后吉祥!”

东太后慈安正闭目养神,忽见储秀宫的安德海来请安。她知道储秀宫那边一定又发生了什么事儿,不然,小安子不会来。

“免札!小安子,什么事啊?”

小安子见东太后也是个明白人,他也没必要拐弯抹角了,便回答:“母后皇太后,小安子急呀,我们主子整日愁眉不展,这样下去会损伤玉体的。”

东太后叹了一口气,说:“也难怪她整日忧愁,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她能不愁吗?”

东太后虽然不像西太后那般坐立不安,可她也是整日为混乱的朝廷担忧。此时,一向软弱的东太后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她沉思了一会儿说:“回去告诉你们主子,等会儿哀家去和她聊一聊。”

如今的西太后不再是当年的兰贵人,有什么事情总是兰贵人来请教皇后钮祜禄氏,如今是东太后去请教西太后。

小安子一听,窃喜,他高兴地答了一句:“嗻。奴才这便回去告诉主子,说母后皇太后即刻便到。”

不到一个时辰,东太后果真到了储秀宫,两宫太后一合计,最后决定召七王爷奕譞进宫相见。

奕譞一向不锋芒毕露,为人比较圆滑,性情也比老六奕温和一些。再者,他是西太后的小叔加妹婿,亲上加亲,与西太后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一些。

两宫太后生怕奕譞人后宫,引起人们的非议,于是决定以召七福晋为名,让奕譞陪伴福晋入后宫。

七福晋到后,不久便离开了储秀宫的正厅,去和宫女聊天。正厅里只有两宫太后及奕譞。小安子令太监、宫女全退下,自己则站在门外,随时听主子召唤。

西太后轻轻地叹气,问:“老七,朝廷上下仍混乱不堪吗?军机处的几个大臣反应如何?”

奕谡如实相告:“太后,目前人们仍人心惶惶。我不在军机处,那边的情景六阿哥知道。”

东太后插上一句:“老六,他人呢?怎么两天没来请安了。”

奕譞张开嘴,欲言又止。

一向谨小慎微的他总是吞吞吐吐的。

西太后忙说:“老七,这儿又没有外人,一家人有什么不可说的。”

东太后也催促道:“老七,但说无妨,别顾虑这么多。”

奕谡犹豫了一下,最后说:“两位皇嫂是新寡,恐怕皇兄个人不便入官过密。”

一听这话,西太后急了,目前这个混乱的局面,非出来一个人稳住不可。她自己是个女人,不可能站在大殿之上指手画脚,再者,以她的政治经验,要单枪匹马整顿好朝政,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西太后忙说:“原来老六还有这等顾忌,怪不得两天不见他人影了。”

东太后一时无语,奕譞怯怯地说:“扫除‘肃党’,六阿哥功劳最大,如果他能得到嘉奖,又任重职,他便可以放开手脚去干。”

“对,老七言之有理!”

西太后兴奋地站了起来,她热切地望着东太后,坚定地说:“该给老六以嘉奖,让他大干一场!”

西太后历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喜欢拖拖拉拉。奕譞尚未离开储秀宫,她便亲自拟旨:一是授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兼军机大臣,一是补授宗人府宗令。

爱新觉罗·奕手中有了实权。细心的东太后发现老七奕谡稍有不快。同是大行皇帝的弟弟,当今皇上的叔叔,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平庸无比。

东太后一向对奕譞很爱护,她便没有和西太后商量,自己做了一次主,开口道:“妹妹,老七这次也立了大功,哀家认为他该晋升为亲王了。”

奕譞本来是郡王,他早已想升为亲王。可咸丰皇帝在世的时候,一件又一件的烦心事儿搅得他心神不宁,七皇弟晋升亲王一事一拖再拖,至今奕谡还是个郡王。

西太后愕然了。这两年来,只要有什么事情,钮祜禄氏总先和她商量,只有她叶赫那拉氏同意了,才可实施。如今东太后事先没商量,一下便脱口而出,西太后焉能高兴?她的脸猛地一沉,奕谡见了,尴尬万分,提出告辞。

西太后猛地一喊:“老七,慢着。恭喜你,醇亲王!”

一个“醇亲王”,叫得奕譞心花怒放,他连忙下跪谢恩。东太后也舒了一口气。西太后笑眯眯地说:“你们夫妻二人就在这儿用晚膳吧。”

“谢圣母皇太后!”

东太后的脸上掠过一丝不快,但她没有说什么。她这个人就是这样,不愿把内心世界暴露给别人,凡事能忍则忍。

却说恭亲王奕得到了两宫太后的重用,他万分高兴。这个“铁帽子”王爷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奕准备行使手中的权力,干一番事业,让众人刮目相看。议政王这个头衔,使他凌驾于诸王之上,成为两宫太后及幼帝之下的第一人;而宗人府位居内阁、六部之上,宗令是宗人府的最高官职,是管理皇族内部事务的要职。宗令有权奖惩皇族成员,这就赋予了恭亲王奕处分肃顺、载垣、端华等人的特权。

当肃顺、载垣、端华等人被擒后,朝廷上下一片混乱。面对这种情况,恭亲王奕向两宫太后大胆地提出了建议:“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臣有一言相告,不知两位太后意下如何?”东太后温和地说:“老六,目前混乱的状况必须整治,你有何高见只管直言,无须遮掩。”大胆地讲。

奕向两宫太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太后,控制大局、稳定人心乃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臣认为必须奖惩分明。只有分别对待,才能狠狠地打击‘肃党’,调动人才,以振大清国威。”东太后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西太后急着问:“具体如何实施呢?”奕见两宫太后都非常信赖自己,便放心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肃顺,他是首犯,必须从严惩治,载垣与端华也是死心塌地地追随肃顺,不可姑息。可是,几百年来,我大清宗人府自王以下至宗室,非叛逆重罪,不拟死刑。只怕这回重惩他们,引起宗室的不安。”

奕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确让西太后头疼。一想到肃顺等人在热河时对她的欺压,便感到心有余悸。若如奕所言,不是叛国、叛君的重罪,是不能砍头的。留下肃顺老贼一条命,难保他日后不东山再起。

西太后脱口而出:“肃六老贼,非杀不可!”

奕说;“太后,若杀肃顺,臣可以联合几位大臣,共同呈一奏折,名正言顺地杀了他。”

西太后立刻说:“老六,这件事要办得稳妥一些,少让别人非议。”

“嗻。”

奕离开了两宫太后,径直来到了刑部,找到了谙熟大清刑律的刑部尚书赵光,与赵光耳语良久,最后商定:定肃顺、载垣、端华叛君之罪,对他们三个人处以极刑。并立刻着手联合大臣共同上奏朝廷:杀叛臣!

咸丰十一年十月六日,由奕、桂良、宝鋆、文祥、奕譞、赵光、沈兆霖、曹毓瑛等联名上奏的折子到了两宫太后的手里。

西太后展开奏折一看,心中暗喜:“老六果然能干,这折子来得及时,为惩治‘肃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两宫太后商议之后,以小皇上的名义向全国发布了一道谕旨:“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等定拟载垣等罪名,请将载垣、端华、肃顺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等因一折……载垣等人朋比为奸,专擅跋扈。诸事以赞襄为名,并不请旨,擅自主持……当面咆哮,目无君上。肃顺擅坐御座,于进内廷当差时,出入自由,目无法纪,擅用行宫内御用器物,于传取应用物件,抗违不遵。”

“至景寿身为国戚,缄默不言,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与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均属辜恩溺职。穆荫在军机大臣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兵部尚书穆荫,着即革职,加恩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御前大臣景寿,着即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卿焦佑瀛,均着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载垣、端华赐自缢,免其肆市,肃顺着加恩改为斩立决……”

奕说:“六额驸景寿平日里对太后也是毕恭毕敬,虽说他在热河行宫被先帝任命为顾命大臣,但并没有加害于您。如今置他于死地,恐怕会招致众人的唾骂。”

东太后也出面斡旋:“哀家认为六额驸是皇上的满文老师,不宜从重处置。他教导皇上尽心尽力,没有什么失职之处,日后还望他将功赎罪,悉心教导皇上。妹妹,你意如何?”都说到这份上了,西太后还能反驳什么,她冷冷地说:“依姐姐所言,从轻发落吧。”

谕旨下达当天,载垣、端华便自缢身亡,肃顺是“斩立决”,他活不到十月初七。

那天,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押着重犯肃顺到了京城西市。

前来观看的老百姓人山人海,老人孩子一拥而上。

只见肃顺披散着头发,死到临头,他还为大行皇帝穿着素白孝袍,他的双手被反绑在牛车上。因肃顺多年来专横跋扈,作恶多端,所以他的劣迹,百姓皆知。今日被砍头,一些人欢呼雀跃,高喊:“打肃顺、打肃顺!”“杀肃六、杀肃六!”肃顺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老百姓的眼中这么不值钱,他恼羞成怒,破口大骂。仁寿命刽子手把肃顺从牛车上拉了下来。刽子手举起了亮闪闪的大刀,一颗人头立刻落地。肃顺结束了他的生命,更结束了“肃党”的政治生涯。西太后欣慰地笑了。此外,又处分了一批与肃顺关系密切的大臣。吏部尚书陈孚恩、吏部右侍郎黄宗汉、侍郎刘昆、侍郎成琦、太仆寺少卿德克津太、候补京堂宫绩等人皆未能幸免。甚至是与肃顺关系比较密切的太监杜双奎、袁添喜、王喜庆等人也被驱出宫外。一时间,朝廷上下许多人有危机之感。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西太后召见了七王爷奕譞。奕譞坐立不安,他生怕皇嫂拿他做文章,因为奕譞与载垣的私交甚密。西太后见奕谩忐忑不安的神情,她淡淡地一笑:“老七,你怎么了,缄口不言?”奕譞怯怯地说:“为臣身体有些不适,前日偶感风寒,流涕不止,望太后见谅。”“不是吧,气候就这么冷吗?”西太后一语双关,聪明的醇亲王焉能听不出来,他勉强地一笑:“气候不冷,但臣抵抗不住风寒。”

西太后心想:老七,你多虑了。虽然你与载垣私交甚密,但你对我还是忠心耿耿的,无论是在热河行宫,还是在这皇宫里,你都没背叛过我,反而帮过我很多次。我能亏待你吗?不念你是大行皇帝的亲弟弟分上,也念及你是我那拉氏的妹婿,别说没错,就是有错,我也会暗中保护你。

想到这里,西太后换了一副温和的面孔,柔声细气地说:“老七,不要缩在王府里养病了,外面的空气很清新,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吧,这样对你有利。”

奕譞一听,“扑通”一下跪在西太后的面前,感激涕零:“谢太后恩典!奕譞当终生效力太后,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起来吧,没刀山,也没火海,但哀家要你的一片忠心。”

奕譞放宽了心,他凑近西太后,献计献策:“太后,肃六等人是惩处了,余党也基本上肃清。该奖的……”

西太后曾在奕、奕譞面前表示过,这次政变之后应奖罚分明。如今该罚的罚了,该奖的也应该奖。此时,老七奕譞提出了这个问题,西太后也早已考虑成熟了。她开口道:“我与你六哥早已议过,奖罚分明,不设大狱,才能振奋人心,以利朝廷。”

奕譞心中暗喜,西太后不但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反而说“奖罚分明”,也许自己还能得到什么奖励。他刚想开口,西太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道:

“老六升为议政王及宗人府宗令,你升为亲王,只怕外臣会说闲话。我与母后皇太后商议了一下,决定安抚外臣,以稳定朝廷。”

奕譞一听就明白,他有些失望了,却也不敢说什么,只静静地听着西太后发话:

“明日皇上谕令天下,任命一批大臣,到时候,你别忘了向他们祝贺呀!”

奕譞面无表情,机械地答道:“嗻。”

咸丰十一年十月十一日,西太后联合恭亲王奕用皇上的名义发布上谕,任命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鋆,可在军机大臣处行走。文祥依旧保留此项权利。曹毓瑛虽然曾经是肃顺的亲信,但是在政变中背叛肃顺立下大功,也可在军机处学习行走。这样,西太后与奕集团就多了很多死心塌地跟随自己,忠于朝廷的大臣,来为自己的利益出谋划策。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热门推荐
  • 虎王来袭:陛下,放过我

    虎王来袭:陛下,放过我

    从十八世纪开始,商业界就一直在寻找虎王--虎族唯一的双纹白虎,因为被虎王认作主的人,可以称霸商业界。十八世纪,英国的贝肯达文;十九世纪,德国的夏娜西可丽达莎;二十世纪,美国的迪文尔戴利。二十一世纪,虎王再次出没,但是,怎么缠上她了。“陛下,唔……放过我!”“放心,一下就好~”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原来缘去分未了

    原来缘去分未了

    前世的他结合了罂粟的妖艳与百合的青春,总而言之,是种无法言喻的美。前世的她,样貌平平,是丢在人群里一定找不到的那一种,前生的缘分,是否会造就今生的如何?原名:原来缘去分未了
  • 天堂鸟的爱情

    天堂鸟的爱情

    十八岁,青春,靓丽,蓬勃,阳光,美好,绚烂,激情……似乎总有形容不完的的词语。而我的生活看上去却很是平平,如一潭湖水,偶尔会有一丝丝涟漪悄悄荡漾起来。那可能是我的一个梦,一个肆无忌惮的梦在湖底涌动着,翻滚着,似乎在寻找着时间和空隙在一瞬间完成一个腾飞冲天的华丽挑战!-------摘自《方妮日记》
  • 纳兰词全集

    纳兰词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猎尸纪

    猎尸纪

    一篇人类微进化的论文震惊世界,各国陆续投入研究,一个平凡的混混被一个黑老大看中,各种神奇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发生,丧尸的爆发,恐怖集团的袭击,各国心怀鬼胎的算计,他可以走到哪里?
  • 尘忆

    尘忆

    如同一段悠长的历史,纠缠的很多人的爱恨情仇。九百年前神秘的杀戮和死亡,用后八百年的时光来救赎。谁是命运的手,操纵着阴谋和感情,预定的轨迹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错过的爱情,放手的执着,离奇的死亡,最终的真相,不舍的诀别。充满哀伤的一段时光,带着生命卷入永生的寂寞。
  • 幻剑羽章

    幻剑羽章

    这个世界有个学院叫幻羽学院这里从洪荒之初到世界大战一直屹立不倒,这个世界的英雄据说都是在这个学院毕业的而我讲的就是这个学院的一个个悲惨传说......
  • 素千引

    素千引

    拖地的长衫生出点点荧光,齐妩君眉间赤碟色泽的消散预示了她的时间已不多。艰难的挪向床榻,手轻抚男子的脸颊:“阿祝……醒醒……啊……”“我……爱你啊……”
  • 豪门盛宠:米仓赖上米虫

    豪门盛宠:米仓赖上米虫

    安家小公主,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因安家兄弟一个恋妹成狂,一个爱姐成痴。而这个被保护得很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神秘小公主却一直很烦恼。原因在于她小时候一时贪吃溜进一个宴会,然后就惹上了一个怎么也甩不掉的人。这个人长得倾国倾城就算了,还会装可怜,让你打不得骂不得,还要哄着……唉,说多了都是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