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因此,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都开设了一门专业课程来探讨跨国界经济实体管理的独特规律,有的称为“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有的叫作“国际企业管理”。不管课程名称怎么变化,其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以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
这种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规律来代替跨国界经济实体管理独特规律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教材存在两个弊端。一是过多介绍跨国公司的独特知识,没有揭示跨国公司的管理规律。二是即使揭示跨国公司的管理规律,也往往走题,演变成以跨国公司为例介绍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的规律。以上两种情况都没有揭示企业在国外经营时管理上的特殊规律。
第二,无疑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跨国公司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为学生提供的管理岗位也极为有限,而且跨国公司独特的管理规律只对极少数跨国公司高层管理者适用。实际上,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绝大部分只能在中小企业中参与跨国界经营活动。
因此,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规律来代替跨国界经济实体管理独特规律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本教材与其他教材的视角有所不同,不专门探讨跨国公司,而是以全部跨国经营企业为研究客体,紧紧抓住企业经营空间的变化,揭示企业在国外经营时管理上的独特规律——它是管理学、企业管理学规律在跨国经营环境下的具体表现。正因为如此,本书在结构上有自己的特色。
全书按照跨国经营的逻辑顺序,依次回答4个问题:为什么要跨国经营?怎样选择目标市场?如何进入国外市场?如何管理在国外创办的企业?重点是如何管理在国外创办的企业。
全书由以下10章构成:第1章导论;第2章,跨国经营与对外投资理论(回答为什么要跨国经营的问题);第3章,跨国经营环境(回答怎样选择目标市场的问题);第4章,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回答如何进入国外市场的问题);第5章跨文化管理;第6章跨国企业的文化建设;第7章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第8章跨国领导;第9章跨国激励;第10章跨国政治风险管理(第5章至第10章回答如何管理在国外创办的企业,揭示管理学规律在跨国经营环境下的具体表现)。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强。本教材贯彻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目标,在介绍知识时重点揭示可操作性的规律;同时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而且主要选用决策型案例,为此改编、撰写了大量的决策型案例。所谓决策型案例是指,案例只有矛盾的起因、发展、高潮等环节,在矛盾发展到高潮时就戛然而止,留待学生去解决矛盾,作出决策。决策型案例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等实践能力。
2.本教材尝试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建设的规律,试图找到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院校教材注重理论,又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偏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建设的道路,着力把理论传授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在阐述理论时立足于通俗易懂;同时注重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介绍相应的技术技能知识。此外还采用了大量的决策型案例供学生练习研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教材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定位,尤其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
3.视角新颖。本书着力揭示企业在国外经营时管理上的独特管理规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但限于篇幅,没有一一注明出处,在此向相关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绵勇
mianyongliu@163.com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