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1300000008

第8章 记忆秘境

——当生命随时光之河流走,记忆,唯有记忆永恒。

经典实验:篡改的记忆

在生活中,假如我们缺少了记忆的话,一切智慧活动和心理发展都无从谈起。就算人发生了暂时性失忆,也会对人的心理活动造成重大的影响。但是,记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反映出我们过去的经验呢?换而言之,记忆的精确度有多大?

劳夫塔斯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1975年她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这个结论让我们不禁怀疑,我们的记忆能力还靠谱吗?

劳夫塔斯找来150个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劳夫塔斯为他们播放一段车祸事故的片段,其中事故只持续了4秒钟。片段播放结束后,劳夫塔斯将这群受试者分为A、B两组,每人必须回答10个问题。在A组中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影片中的肇事车辆冲过停车标志牌的时候有多快?而B组的第一个问题是:影片中肇事车辆右转弯的时速是多少?最后,两组受试者都被问道:该片中,你有没有看到标志牌?结果A组中有约占53%的人回答他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标志牌,而B组中仅有约占35%的人说他们看到了。其实,发生撞车事故是由于肇事车辆的司机冲过了停车标志牌后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相撞而引起的,实验表明--我们的回忆会在适当的提示中被更多的唤起。

接下来A组的受试者被问道:那辆白色跑车在乡间公路的时速有多快?B组的学生则需要回答:那辆白色跑车经过乡间公路的农仓的时速是多少?最后,劳夫塔斯问这两组受试者:你们有没有在影片中看到农仓?结果B组受试者有17.3%说看见过,而A组学生只有2.7%说看见过。但实际上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农仓。由此可见,我们的记忆在一个不经意的错误提示中被篡改了。

美国警察认为这个结论对刑事调查有着直接的意义。劳夫塔斯指出,证人通常会在整个刑事案件调查过程中被多次讯问,比如警察对犯罪现场的讯问,检察官对案件的讯问,法官的讯问等。不管是在哪些讯问中,一些错误的信息很可能会误导证人的记忆,甚至改变证人的真实记忆。

所以劳夫塔斯认为,事件的完全再现并不能完全依靠证人的记忆,因为在讯问过程中很有可能改变了证人的真实记忆,这说明了:人的记忆并不是单纯地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再现,而往往是对过去经验的再造。

相关实验

A.你的记忆力也能如此厉害

实验原理:自创记忆编码+联想。

实验主持人:锦州记忆研究所李维。

实验对象:李维。

实验过程:

放置一块黑板于舞台中央,在上面写一些阿拉伯数字,让观众随便说一些什么,说出的内容依次按照阿拉伯数字记下来,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李维并没有看黑板,但他能把这些全记下来。不管是要求他讲出数字相关内容,还是讲出相关内容的数字号码,他都能马上说出来,而且还表现出倒背如流的水平。

实验原理:

这种表演看似显得不可思议,其实只是运用记忆术而已,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运用这种方法并不困难,你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举例来说,(1)帽子,(2)眼镜,(3)围巾,(4)衣服,(5)腰带,(6)裤子……牢牢掌握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假如你要记住以下几个词汇:(1)大象,(2)打气,(3)洗澡,(4)电风扇,(5)自行车,(6)水……这样你就可以词汇换位了,比如记到大象头上戴了一顶帽子。记住“水”时,将它和裤子产生联想--用水来洗裤子。通过这样的联想,记什么都不再显得那么困难了。

实验联想:

这种记忆方法的固定编码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部位编号,也可以按照亲友的名字进行编码。我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就可以避免学习枯燥和记不住等难题,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了。

B.遗忘的秘密

实验原理: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

实验主持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实验对象:艾宾浩斯。

实验过程及结果:

随着时光的迁移,我们的一些记忆会渐渐变得淡薄,更有甚者会消失不见,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是什么原因让记忆消失了呢?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吗?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的一项相关实验后,发布了实验结论的图表,这就是有名的“艾宾浩斯曲线”。他以“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对象(在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有意义的词是不允许的,因为有意义的词会引起不同联想,对记忆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并将“无意义”的音节分为八组,每组八个,首先测出自己要记住这些音节总共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大约用了1000秒左右的时间。过了20分钟后,当他将相同的内容重复记忆后,结果显示整整缩短了近600秒的时间,用百分比来表示省时率的话,即省时60%,与此相反,遗忘率是40%……遗忘的时间是长短不一的,不是说一天固定丢掉多少记忆,第二天也是如此。事物在记忆的最初阶段最容易被遗忘,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如记忆某事物相当长时间,该事物几乎不可能被遗忘,“先快后慢”就是记忆遗忘的规律。

实验联想:

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不光是艾宾浩斯,在他之后也有很多人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虽较前者而言有些偏差,但曲线的运动规则“八九不离十”。根据艾宾浩斯的结果,美国某公司就开发出了一款记忆核系统(Memory Nucleon System),该系统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每个人不同的记忆遗忘点(亦是最佳记忆点),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在大家学习时间接近遗忘点时,重复所学内容,以此来达到加深其记忆的目的。

我们也可以利用该规律,在记忆力到临界点时,不断重复信息,以此达到牢牢掌握该内容的目的。

测测你自己:荒岛宝藏

将自己想象成一位探险家,在某荒岛上四处寻宝,经过一番周折后,发现四扇门,凭自己的感觉猜猜哪扇门背后藏着惊天宝藏?

A.雕花双扇金属门

B.陈旧的双扇木门

C.沉重单扇石门

D.模糊的单扇毛玻璃门

测试结果:

A.说明你是个记得快,忘得更快的人。举例来说,昨天你在“昆百”影城看的电影,今天你就能记成“百昆”剧院。没错,你的忘性就是如此之大。

B.选择该项的人说明你根本没什么记忆,对于小时候的记忆用拼凑来说一点也不为过,你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像……好像……”天啊!

C.选C的人说明你的记忆力中规中矩,可以用“一目十行,过目即忘”来形容!最让你难忘的事却偏偏是那些让你出糗的片段!另外,你有一项强大的记忆功能,对人的相貌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D.该选项代表了最好的记忆力,你不是路盲,在认路方面你堪称是“老马识途”!你对孩童时期的记忆也超乎了别人的想象,连哪天做过什么事情,事情发生的地点你都记得,你真厉害!

小贴士:“似曾相识”感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识,甚至是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你都可以预见,就像你经历过这些事情一样,但你又不能准确说出该记忆源自何处。

当今科学也无法完全解释这一现象。据美国某心理学会的调查显示,“似曾相识”的经历在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身上发生过。想象力越是丰富就越有可能发生该现象;喜欢旅行的人比不喜欢的人经历“似曾相识”的概率更高;较其他人而言,高学历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着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发现,青年时期是发生“似曾相识”概率最高的阶段,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当人们开始枯燥单一的生活后,发生这样现象的概率低了很多。

当弗洛伊德理论在一个世纪以前还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似曾相识”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看成亚健康人群潜意识的矛盾体现。但现在的心理学家认为“似曾相识”这一现象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健康的大脑也会产生这一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常常出现在压力和疲惫感大的人群中。与此同时,“jamaisvu”(法语)也会随之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时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产生该种现象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的信息过多但对信息的来源并未注意。似曾相识感渠道广泛,有的是虚幻的,有的是真实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某电视剧或是小说的情节时,很有可能你会把它当成是之前的经历。或者,当身处电视剧中的真实场景时,表面看上去是忘记了,但潜意识还会勾起某些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有时,人们是不需要真实的记忆的,熟悉的感觉有时候是大脑在作祟。

小结

俄国教育家鲁宾斯坦曾这样说过,“假如没有记忆,我们便会成为转瞬即逝之物。从将来看过去,所看到的便会是一片死寂而已。而所谓现在,随着它一分一秒地流逝,也会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在过去之中。”由此不难发现其对记忆推崇之至。失去了记忆,人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一样,更加失去了生命传承下去的意义。

如果我们丧失了记忆,我们将丧失从事一切活动的能力。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你将忘记一切,更加不会懂得亲情、爱情、友情……这一切,都将消失。

如果没有记忆,这个世界将会少言寡语,人们不懂得喜怒哀乐,幸福更是无从找寻。

如果我们丧失了记忆,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激情的青年……曾经的经历,都变得陌生,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苦苦寻找着自己的根源,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找到。

世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人类将记忆丧失。当你遭遇挫折灰心丧气的时候,你已经想不起应该找谁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你也想不出该找谁来一起庆祝,世间的一切好像变得了无生趣……我们找不出人类记忆的根源来自何处,就像“我是谁”这样古老的哲学问题一样,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也无法找出满意的答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记忆加以利用,令其发挥出最大功效。

同类推荐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 一边行走,一边期待:人生成长的心理攻略

    一边行走,一边期待:人生成长的心理攻略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曾有很多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实验和故事,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据此总结出了许多心理学效应与定律。它们揭示出没有随着时间和生活方式而改变的全人类最本质的心理状态。这些效应和定律生动刻画出我们复杂而敏感的心理轨迹,其准确程度令人惊奇。它们如镜子一般映照出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让我们能冷静而客观地审视自己。本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如何运用各种心理学效应克服人性的弱点,指导在都市中拼搏的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充满期待而又坚定地迈向未来的成功。通过众多心理学上的著名原理和经典案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在当今社会的都市中奋斗并取得成功所必备的心理攻略。
  • 我们都有强迫症

    我们都有强迫症

    本书详细讲解强迫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冷眼读人心

    冷眼读人心

    本书将一些有趣的、常见的生活现象罗列出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原因,并根据人们的这些心理,给予生活一定的指导。
  • 冥想1001

    冥想1001

    格言、语录、想象、沉思、身体练习和心理暗示,帮你寻找内心的宁静。本书以不占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为前提,只要忙里偷闲翻开书页,专家和哲人就会来到你面前。
热门推荐
  • 花陌之恋

    花陌之恋

    完美的青春之恋女强的华丽逆袭搞笑轻松现化作
  • 暖日如秋

    暖日如秋

    一个女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是注定就有多少无奈!命运从来不给你准备人生从来不相信眼泪努力你就能有回报可那又有多少意义?!
  • 风景依稀似经年

    风景依稀似经年

    民国的腥风血雨和儿女情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爱你一路阳光明媚

    爱你一路阳光明媚

    潘七七呆呆的望着,近在咫尺的这张,眼睛里盛满笑意,嘴角微翘着,熟悉得梦里都会出现的脸,一瞬竟不能言语。那个她心心念念的人,就这样无声无息,毫无预料的出现在她面前,温柔专注的看着她笑。上一秒,她心里还满是尴尬懊悔;这一秒,心里已被细细密密的暖意团团围住。他这样认真看着她笑,她觉得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
  • 武力滔天

    武力滔天

    武之祖,战之极,癫之峰。以武力为主,战裂苍穹,灭天地轮回。武之祖,天地武力之极限。战之极,武力滔天之不灭。巅之峰,脚踏天地之神灵。一个以武力为主的世界,一个穿越的灵魂。一个属于王者的擂台,且看皇蝉,如何在群雄并起,天才崛起的世界,成为人见人怕,闻声颤抖的至尊龙祖。
  • 中国狱临军

    中国狱临军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 极品侍卫俏佳人

    极品侍卫俏佳人

    身怀佛门绝世武功,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唐朝一个俏皮小姐的侍卫。身为侍卫的主角能干嘛?家主见了,“少侠,你若想要,我王家上下都是你的!”王家三少见了,“逸哥,那醉香楼又新来了个姑娘,要不?”武林人士见了,“盟主,又出来执勤啊!”少林方丈见了,“施主,你看何时方便来接手我这方丈之位啊?”番邦见了,“大侠饶命,我们也是大唐子民啊!”主角林逸:“别闹,我只是小姐的侍卫...”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婴儿的到来,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随波逐流,泯然于众。还是迎难而上,缔造传奇!
  • 破天之歌

    破天之歌

    何以复家园,唯有民族魂;何以抗外侮,唯有不屈意;何以御强敌,唯有手中剑;若想筑辉煌,只能冲破天……
  • 北城如梦

    北城如梦

    人生如一条小船,一入北城深似海,只有北城漂流的人,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时候没时间想明白为什么得到,为什么失去,只是忙着继续漂流。不知道哪一天,才能习惯汪洋,不再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