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看看四周,已经没有一丝阳光,四周阴凉凄清,怪吓人,身子不自觉地抖了抖,不敢多看,埋头继续干活。
爱萍的养殖场一带,很久以前是一片荒地,四面环山,日光照晒时间短,按照风水先生所言,这块地性阴,容易聚集阴魂。
旧社会,不少丫鬟小姐或者是夭折的孩子,死了都葬在这里,日积月累,这一片土地聚集几许少年的冤魂。
传说中,有胆大的扑蛇者或者是赶路人,从此经过,都会遇到不干不净的东西,回家后,莫名其妙的大病一场。身体无法恢复正常,体力每况日下,不久就死亡。
村民们问神卜卦,都说是冤鬼缠身,那是在找替身,好投胎做人。按照民间的封建说法,冤死的少年亡魂,无法超度,需要为自己寻找冤魂做替身,才能够投胎转世。
千百年来,一直传说这里有鬼魂出没,村民们宁愿选择绕路,也不从这里经过。
再后来,因为干旱,没有水源灌溉庄稼,生产队领导见这里四面环山,只要稍作些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水库。况且这一带都没人耕种,荒着太可惜。
天旱的时候,需要开闸泄水,也就是那么几个胆大的壮汉才敢于过来。
谢生贵等人不忌讳鬼怪的传说,就承包了这个水库以及四面的山坡。
这个水库的租金特别便宜,但发展前景大,除了养鱼虾等,山坡可以建筑猪棚,或者大面积的种植果树等作物,适合多元化发展。
若不是传说有人亲眼见过有冤魂在水库出没,李山魁之流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承包。
兰爱萍干完手上的活计,扭扭脖子,捶捶腰,觉得腰挺酸的,脖子也累。是时候回去喂猪了,就用锄头挑起剩下的肥料,往山下走。
走着走着,尿挺急的,就放下锄头,寻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借着树荫的遮掩解手。
刚蹲下来,准备解手。突然,对面不远处的树木枝叶耸动,还传来“悉悉索索”的声响,动静挺大的。
奇怪了,一丝风都没有,枝叶怎么会突然间摇动?莫非有人?这个时候,除了他们几个承包人外,基本上没人敢于在这里走动。飞禽没有那么大的动力,走兽又无法上去……
兰爱萍想到这里,不觉毛骨悚然,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心跳加速。
她机警地扫视一遍四周,赶紧提了裤子,扛起锄头,匆忙往山下跑,头也不敢回。
到家后,还是心有余悸。她放下锄头,把肥料放好,抱了一会女儿,就让她跟爷爷玩,自个拿起一小袋骨粉,往仓库那边走去。
四儿从仓库里扛着一袋袋打好包装的饲料出来,装在手推车上,已经装满车了,足有400多斤重,正准备推去猪棚。
他见到爱萍走过来,打声招呼,就挽起衣袖,提起车把,手腕青筋暴起,推着就往前走。
爱萍也紧走几步,上前帮忙。
到了猪棚,他把饲料一袋袋地卸在地面,跟爱萍说,还有一车,要回去拉过来,等会再过来把地上的饲料扛进去。
说完,他提起车把,推着就走。
在喂猪的时候,爱萍把之前在山上遇到的怪异现象跟他说了,他也感到惊奇。不过,后来他想了想,对她说,可能是飞禽触动树枝也不一定。
爱萍摇着头,对他说,这个可能不太像,动静实在是太大了,飞禽没有那么大的冲劲。走兽上不了那么高的地方。
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有鬼怪的传说,一般到了下午4点钟后,几乎没有外人在这里逗留。
四儿脑筋动得慢,也想不到什么,只是叮嘱她以后不要超过4点钟下山,听老人说,山林里属阴,阳光照射时间不长,鬼怪容易出没。
两人聊起鬼神之说,越说越起劲,爱萍就把小时候长辈们跟她说起的那些关于山野鬼怪的故事,给四儿讲起。
他也说起了爸爸讲述的鬼故事,也有跟这里相关。
他们越说越邪乎,不过都是一些传说,还真没有人见过什么鬼怪,大家只是惧怕。
按照王建国的话,心里有鬼的人才会见鬼,坦坦荡荡,鬼神惧怕。
四儿胆子大,并不惧怕鬼神之说,一直都是独来独往,不管是白天黑夜。
爱萍心里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但见身边有个五大三粗的壮小伙,也不是很怕。
忙完后,四儿跟爱萍说,建国叫他去育苗场喝酒。
爱萍说,她一会也过去,不如等她给孩子们做饭了,两人一起过去。
四儿应了她后,就转身上山,说是上去采摘一些野菜带过去打汤。爱萍叮嘱他要小心点,山上蛇虫多,就匆匆赶回去。
他拿手电筒照着地面,找寻野菜,没多久,就摘了一把。
他们要煮“三鲜汤”。所谓三鲜汤,就是备齐三种野菜在一起打汤,已经摘到其中的2种,正找寻着另外一种。
走着走着,发现在几棵红椎树下生长着一些红蘑菇,他就过去,顺手采摘,一共13朵,也就不找野菜了,因为加上红蘑菇,此三鲜汤可要比那个三鲜汤营养丰富多了。
在下山的路上,他路过爱萍开垦的那一片芒果地,特意沿着那一带找寻,看有没有什么发现。他在下山路上的一棵荔枝树下,看见地上有一只新拖鞋,不像是别人故意扔掉的,就顺手捡起来。
回到养殖场的宿舍,她已经帮孩子们冲好凉了,也把玉婷哄睡,两人便告别了达叔,匆忙走向王建国的育苗场。
王建国的育苗场就在谢生贵的养殖场那边,离这里有20来分钟的路程。
他们一路上讲的都是关于养殖方面的知识,四儿脑子虽然笨,但人挺好学,凡是遇到自己弄不明白的事情,都要反复地请教爱萍,她也会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的悉心。
四儿对爱萍他们都很尊重,因为自己是爸爸收养的,而且脸上的伤疤影响了整个脸部的美观,自小就被人嫌弃,甚至冷嘲热讽。也只有爱萍等人尊重他,跟他成为知心好友,在生活中给予他支持与鼓励,他很是感激。
特别是兰爱萍,她不仅教会他关于种养的知识,还教导他如何为人处世,他对她不仅是尊敬,更多的是姐弟间的情感。只要是爱萍遇事,他都会舍身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