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也跟爱萍卖乖,爱萍也给他点了赞,心里美滋滋的。
爱萍的人缘一直都很好,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跟她聊得来。在这一带的人们眼里,她是一个随和与亲善的人,哪个人跟她难以相处,就得要自己检讨一下自己的人格有没有问题了。这就是善良的村民给予爱萍的评价。
她是狗儿他们的媒人,得要陪同新郎官一起去接新娘,需要化妆,但是自己有孕在身,也就只好素颜过去。爱萍天生丽质,即使素颜,也丝毫不输任何人。
玉燕上来叫他们下去吃饭,说是准备要去接新娘子过门,不要错过了拜堂成亲的最佳时间。爱萍等一干人才嬉闹着下楼去,厨房的人已经在上菜。丽娜她们也在准备上门迎娶的一些礼品,自然,最重要的还是红包。
在农村,新郎官去接新娘还是比较讲究,首先得要准备三牲祭拜新娘家的祖宗,其次参拜了娘家的长辈,斟茶献礼,然后,就是入探闺房,新郎和伴郎一起到新娘的闺房迎亲,要经过闺蜜们的百般刁难,当然给红包那是在所难免。
红包的礼金多少,也不讲究,关键是新郎官的诚意,能打动闺蜜们,那就顺利,如若不然,红包数量可就要增加。
最后,就是拜别尊长,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兄长关爱之情。有些人还要哭嫁,就是不舍得离开父母兄长的意思。
他们到了凤仪家,进门就是给予左邻右舍得孩子们散发喜糖喜果之类得杂务。众人一阵寒暄过后,就是媒人代新郎给予娘家礼品清单,才能换取新娘子的生辰八字,祭拜新娘家的先人,请道公告诉先人具体事宜等繁琐之事。
在新娘子的闺房中,也是一切顺利,姑娘们也不是很为难新郎,随意问些简单的试题,狗儿在爱萍的帮助下,轻松过关。
送嫁的女孩都是新娘本家,农村大部分姑娘都出外省打工,也没有几个在家。都是些放假回来的学生,没有什么经验,一张张稚嫩的脸也只是充满了好奇。
一切都在爱萍的指点下进行着,拜别了新娘的尊长,迎亲的队伍与送亲的队伍融汇一起,上了婚车,就浩浩荡荡地出发。
到了饲料厂大门,玉燕早已经吩咐众人烧了一盆炭火,在进门处还摆放了一盆柚子叶熬出来的水,那是农村迎亲的习俗。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伴娘们扶助新娘跨过了火盆,用柚子水洗手,大吉大利。众人也用跟随新娘进了家门,人头耸动,场面十分闹热。
在农村迎娶新娘进门的吉时也有讲究,新娘是头婚,一般在上午迎娶,二婚一般安排在下午,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也就因地而异。
狗儿二人由于过度紧张的缘故吧,在拜堂的时候欢闹了个小插曲。在司礼人喊拜高堂的时候,两人就迫不及待地来了个夫妻对拜,结果闹得众人哄堂大笑,都笑说他们俩不仅思想前卫,而且做法也比较‘先进’,值得表扬。
亲戚朋友以及乡亲们都陆陆续续地前来庆贺,志章作为账房先生,一刻不得闲,幸好有山裕在一旁帮助,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支书,你是今天最辛苦的一位了,可要多喝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