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福婶在田头找到七宝时,他正满脚泥泞地在田里忙着。
“这雨不会再下了吧。”
玉福婶拿起田头的碗,给七宝倒了一碗水。
“该是不会了。”七宝抬头看看天,扭头冲玉福婶笑道,“婶子放心,你家的田有我看着呢,不会有事的。柱子兄弟今儿可好些了?”
“真难为你了。柱子今儿大好了,只明儿就可以下地的。”
“还是再将养两日的好,这才下的雨,田里也不需要怎么操持,且让他歇着吧。”
七宝笑着将碗递给玉福婶,便又要去忙。
“哎,七宝,”玉福婶忙叫住他,“你……你先上来,我有事要问你。”
“婶子要说什么?”七宝笑嘻嘻地走上前。
玉福婶仔细打量着七宝,然后突然问道:“你是不是真跟三姑娘好上了?”
七宝一愣,不禁被玉福婶弄了个大红脸。
“婶子怎么突然……”
“你跟二愣子打架的事,村子里都传遍了。”
七宝也正为这件事懊恼着,便抓抓头皮,无奈地笑道:“其实我也不是怕人知道的。事实上,我只怕人不知道呢……”他猛地抬起头,“是不是有人在她面前说什么难听的了?”
“那倒没。”玉福婶看着他笑道,“这么说,你对三姑娘是真心的?”
“那当然。这可一点儿也不瞒婶子,反正我是非她不娶的。”
玉福婶久久地望着七宝,然后长舒一口气。
“说实话,这些年来,老受着你们俩的照顾,我也早有心帮你们牵线的。只……现今这样可真是太好了。你若不嫌弃,我就帮你们牵个头,保了这媒。你们也好趁早的把事办了,省得村子里的人乱嚼舌头。”
七宝低头看着泥泞的脚,叹了口气,道:“婶子不知道我的心思。我心里虽然是有三姑娘的,只我家的情况,婶子也是知道的。现今他们传着些什么,婶子不说我也能猜得到。我不想让人说三道四去,所以我盘算过了,若年景好,只再过三年,我就有能力买下三姑娘家一半的地去。这虽还没达到我的期望,但至少也能向村子里的人证明,我不是因为三姑娘的嫁妆才要她的。我想过,三年后正好三姑娘也脱了孝,这样一来,既全了她的孝,又堵了人的嘴……”
“三年?你的意思是打算让三姑娘再等你三年?”玉福婶不由叫了起来。当初她之所以没有贸然向七宝和三姑娘提出这事,就是顾虑到七宝的心重。现今看来,竟真如她猜测的那样。
她叹了一口气,又道:“你有这志气固然是好的,但若只是单为了怕别人说闲话就要耽误你们三年,那就不好了。一则对三姑娘不公平;二来,我怕这夜长梦多的,万一中间再出出点什么岔子,只怕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依我看,既然你们相好,就不要再顾虑这些有的没的,还是趁早拿定主意的好。你可千万别因小失大,犯了糊涂。”
七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抬头笑道:“多谢婶子,回头我会跟三姑娘说清楚的,看她是什么意思。”
玉福婶知道七宝向来是个有主见的,看他的情形,怕是已经拿定了这个主意,别人再怎么劝也是白搭的。她又叹了口气,现今也只盼着三姑娘能够劝得动他了。
“我知道你是个有主见的,拿了主意便不会改。只我刚才说的话,你最好多想想,现今想着三姑娘的人可不在少数,只别白白错过了。”玉福婶无奈地叹息着,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