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11100000018

第18章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余

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之法。何等为十。一者施食。获得长寿。二者施饮。息除一切渴爱烦恼。三者施诸乘舆。即能获得诸利乐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惭愧之心如获金盖。五者施诸涂香华鬘。即得戒闻等持妙香涂饰。六者施诸妙香末香。即得身支柔软妙香馥郁。七者施诸美味。即得味中上味。及能圆具人中妙相。八者施依止处。即能当与一切众生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所趣向。九者施诸病缘医药。即得不老不死甘露妙乐圆满具足。十者若施种种资具。即得菩提分法胜妙资具圆满具足。如是十种布施称赞之法。菩萨求菩提时。当得一切称赞摄受

复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若施灯明。即得如来五眼清净。二者若施殊妙歌音。即得天耳清净。三者若施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余珍宝。即得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四者若施种种妙宝种种妙华。即得如来八十种好。五者若施象马车乘。即得广多人众充满围绕。六者若施殊妙园林。即得禅定解脱等持等至圆满具足。七者若施财谷库藏。即得诸法宝藏圆满具足。八者若施奴婢及营作人。即得所作自在。如佛自然智圆满具足。九者若施妻子眷属。即得最胜可爱无上正等正觉圆满具足。十者若施四大洲主富乐之位。即得菩萨一切善法成一切智圆满具足。如是十种布施称赞之法。菩萨求菩提时。当得一切称赞摄受

复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若施五欲妙乐。即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清净。及于一切嬉戏娱乐等事悉得如意。二者若施双足。即得法义足圆具诣菩提场。三者若施二手。即得法手常授于他圆满具足。四者若施其耳。即得诸根圆具无所缺坏。五者若施其鼻。亦得诸根圆具。六者若施身诸支分。即得无过失身如佛身清净。七者若施其眼。即得法眼清净。八者若施血肉。即得一切众生真实身命真实布施善资其命。九者若施其髓。即得金刚坚固不坏之身。十者若施上分头顶菩萨摩诃萨。即得安住三界最胜无上。现证一切智智圆满具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求菩提时。应如是布施。如是等诸相乃能圆满一切佛法。称赞摄受

舍利子。智者菩萨以其甚深胜慧。不乐世间所乐财物。但为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甘露法。求大觉智。求寂静涅盘。菩萨于其世间一切所乐之物及诸妙乐。无不舍者。一切皆为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子。譬如世间耕植之人首欲耘田。先依坚木次设众具。牛以导前。于本上中作耕耘事。营力既成资养身命。彼耕植人以身命存故。金银诸宝亦能成办。至于财谷衣服等物悉能成办。何以故。财不如谷。谷为本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依时依处。以世间所乐财物行布施者。即能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又如群生先食青草。次复饮其温凉之水。水食既调。即成其乳。次成其酪。后成生酥。后成熟酥。如是次第悉有所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先以世间所乐财物行于布施。即能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所乐欲悉能成办。或得成彼转轮圣王。或复成办三种胜相。谓菩萨十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又复成办千种事业。即得十八不共佛法。又复成办千种事业。得佛六十种清净妙音。又复成办百种事业。即得如来一大人相。又复成办二百种事业。即得如来最上清净乌瑟腻沙顶相。又复成办百种功德妙相。即能圆具如来所有大法螺音。又复成办百种俱胝功德妙相。即得如来鲜白齐密上妙齿相。舍利子。是故当知。如来胜业果报菩萨悉能成办。若能发起一念慈心。诸乞丐者随应布施。即与发彼殑伽沙数等心无异。即能成办佛三摩地。当知诸佛从三摩地起已。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一一毛孔。悉能化现百三摩地所化自在。舍利子。如是如来所有一切神通事业佛法胜相。皆是菩萨宿修大行。以世间所乐财物。奉施如来。以摄受故。求甘露法求寂静涅盘。舍利子。以是缘故菩萨摩诃萨。以世间所乐财物行布施者。即能依止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舍利子。我念过去世阿僧祇劫前。复过无量无数不思议劫。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其名福生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量千岁。佛会之中有百千大苾刍众。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是时有一纺线之人。色相端严人所乐见。其人所居。去佛世尊游止方处而复不远。其人于自舍中营自所业。功力办已。于日后分常所出时。即出自舍。前诣世尊福生如来所。到佛所已发清净心。持以一线奉上世尊。作是白言。我今以此一线献奉世尊。愿佛哀愍受我所施。愿我以此善根。未来世中获诸摄法。是时世尊即为摄受。其纺线人从是已后。乃至成佛。如是次第总以线数五百。而奉世尊。由是十五劫中不堕恶趣。又复以此善根。千俱胝生作转轮圣王。又此善根千俱胝生作帝释天主。又此善根当得身分柔软人相可爱。最初修作胜上事业。亲近供养千俱胝佛。尊重恭敬。以香华灯涂饮食衣服幢幡宝盖医药缘具。伸供养已。最后复过阿僧祇劫。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名善摄受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世尊住寿二十俱胝岁。佛会之中有二十俱胝那庾多大苾刍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有五俱胝大菩萨众。皆悉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宣说正法。广度无量无数众生。作利乐已入大涅盘。彼佛世尊入涅盘后。正法住世满一千岁。广作佛事。如我今时当入涅盘等无有异。舍利子。汝见如是纺线之人发清净心。以一条线奉施如来。如是次第成办佛法。谓由清净心广大故。舍利子。是故当知。若心不广大复不精勤。即不能得殊胜果报。若心清净以其世间所乐财物而为依止。随力少施。即得一切可爱乐果。又复智者菩萨以增上智力多作胜利。何以故。力广大故。所作无量回向力故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布施不求于色相  不求受用及富饶

但求无上佛菩提  以少施故获多利

不求名称及善誉  世间快乐亦无求

于诸起灭绝悕望  求佛大果无余法

饮食衣服及众具  于一切处悉无求

如毛端量发施心  求甘露门常开廓

凡所行施无高下  亦无谄曲悭吝心

是中懈怠悉蠲除  勇发世间利益事

若财若谷资身命  及余一切悉行施

施已广大欢喜生  菩提解脱不难得

父母妻子诸所爱  来乞丐者皆施之

所施亦无憎嫉心  是修最上菩提行

凡诸所见无忿恚  恶友常同善友观

诸怖畏者施慰安  于诸事法无执着

不求王位生法欲  常宣出离正法门

法施普及诸众生  利益世间常不舍

不求天中诸妙乐  唯求无上佛菩提

不悕布施大名称  弃舍己身及余法

唯佛菩提常不舍  非眼识色相所求

亦复不求生诸天  但求涅盘最上乐

诸所施作无依止  若成若坏悉无求

智者常生正智心  明了一切正道法

复次舍利子。是故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勤行修习布施波罗蜜多。是即广修菩萨胜行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一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云何名为诸菩萨摩诃萨修习持戒波罗蜜多是即广修菩萨胜行。舍利子。菩萨有三种法常善所行。何等为三。谓身语意皆善所行。云何身善所行。而菩萨者远离杀生偷盗邪染。此名身业善行。又复菩萨远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此名语业善行。又复菩萨无贪无嗔正见。此名意业善行。菩萨作是思惟。云何此身语意常善所行。若身不作业。即无杀生偷盗邪染。此名身善行。若语不作业。即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此名语善行。若意不作业。即无贪嗔邪见。此名意善行。菩萨又复如实伺察。若身语意无作业者。即于诸法何能表了。于身语意何所施设。若青黄赤白红紫碧绿。当何显示。即无眼识表了。无耳鼻舌身意识表了。何以故。以无能生所生能起所起故。若其无者。诸作业中何能施设。菩萨作是思惟已。了知戒相现前无所作。若无所作有何表示。若无表示亦无取着。如是乃名菩萨善行。于其戒相亦无所观。若于戒相无趣向故。即无所观。若如是观即有身见不能生起。若有身见不起。即于持戒毁戒如理伺察而悉不见。若如是观即于戒法轨范境界无所了知。如是持戒于自于他悉无所得。亦无所行。若于自他无所行故。即于戒无毁缺亦无所取。若自他无所得戒亦无所得。若戒无所得即戒学无缺犯。若戒学无缺犯即戒亦无缺犯。如是即戒无所取。何故无取。以一切法无所取故。是故一切法无自亦无他。于无我中当云何取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身业清净语亦尔  意常清净修净行

禁戒清净复常行  此名菩萨持净戒

十善业道贤复胜  菩萨智者善所观

于身语意悉无修  此名智者持净戒

无修无胜亦无授  形色显色而复无

若无形显色相观  诸境何能见彰表

戒若无为无修作  眼于色境不能观

耳鼻舌身意亦然  诸境无能为表示

根识若无相引发  悲心应作如是观

于戒清净戒亦无  戒中无得而无住

如是解了无我想  戒无所护善护戒

无戒想无戒中修  菩提行中离诸见

若于诸见无所观  无见亦复无知解

即此无见处亦无  是中持犯无领受

若入无护正法理  戒中轨范不思议

善能了知真护门  无戒亦复无所得

无我想故戒无得  无我亦复戒中无

所说常生离怖心  净戒是为无我语

戒无领解即无我  戒所依止亦复无

无戒无求无我言  无持无犯无所取

戒无我故无所起  无我即能无戒想

菩提行乃深慧门  如是戒相得无畏

诸有缺犯亦无得  持者皆由圣力增

诸法无得亦复然  为愚痴者说持犯

大哉净戒善护者  于戒胜果无缚解

诸见断故罪不生  三恶趣中皆不堕

戒无所持无所受  我见不生即不堕

于中如是戒了知  此即无持亦无犯

若于我法不能见  于三有中亦无观

况复持犯有所行  如是见者善持戒

复次舍利子。菩萨十种善法。从彼清净心意中出。从彼精进胜行中出。从彼最极善欲广大业报信解中出。于圣者所亲近承事。于师尊所不起分别。若圣若师听受正法。勤求无著。志求菩提。不惜身命。舍利子。持戒菩萨。如是十种胜法。皆从菩萨内心中出。若能安住如是十种法者。即能积集一切善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两瓣爱情

    两瓣爱情

    成长至20岁的女人,两半生花,一半百合、一半玫瑰。卑微的灵魂在动人的年纪生出意乱的情愫,久经感情的磕绊后,成长为一个独立、成熟、理智、上进的自由女青年。成就了自己,也放过了别人。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故事,你,值得一看!
  • 乱世特种兵王

    乱世特种兵王

    无烈酒,不兄弟!无兄弟,不出征!没有永远的战争,只有永远的战友。没有永恒的帝国,只有永恒的历史。
  • 狠辣狂妃:温润王爷拐回家

    狠辣狂妃:温润王爷拐回家

    一部能逆天改命的奇书;一次被人预谋好的穿越。秦苏苏疑惑自己在哪儿?是古代?还是去向未来?又或者说这是平行时空?
  • 爱比记忆

    爱比记忆

    韩国现役艺人KANGTA一直忘不了已新婚的前女友柳素雅,服役期间被不断写信鼓励他的歌迷恩惠感动而振作,却不知另一歌迷林敏珠冒充恩惠身份与自己接触。因林敏珠多次设计,害恩惠备受谴责与误解。与此同时,许多仰慕KANGTA的女人通过各种渠道陆续出现在自己身边,KANGTA被各种谎言蒙蔽了双眼……罗世恩依靠权势设计打击各情敌,当她得知柳素雅的女儿为KANGTA骨肉的秘密,以此威胁KANGTA,不想遭到曾被自己陷害的对手报复…….深爱恩惠的李硕无法容忍恩惠再为KANGTA受伤,屡次与家庭和公司冲突………面对舆论的压力,恩惠为更好地保护KANGTA,选择留在李硕身边还情债……..此外,各演艺公司及各艺人之间的竞争成为本书主线,复杂的情感中掺杂伦理道德则是另一道亮点。
  • 三五七言情难絕

    三五七言情难絕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王小慊玩弄着手中的折扇,又接着梁博文的话说道“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你这是安慰我吗。”“也是安慰我自己。”“还在想梧桐。”后者微微点头“你,何时走。”“你好象有点不舍得。”王小慊拗过了头,却阻挡不了泪水滑落“曾经,我们几人一起游历山水共赴难,是多么逍遥.....现今,奕柠死了,梧桐走了,就剩下你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呵呵,那你要好好活着哦。”“梁博文何时变成这样了。”“嗯,命运虽隔时百年,但终究会来的,况且我总要为我做的错事赎罪,我睡...了。”王小慊抚了抚那张坏坏的脸“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高冷总裁变老公,520次甜蜜

    高冷总裁变老公,520次甜蜜

    心痛了就不会爱了,人走了就不会等了我放弃了一切就唯独放不下你,“老公这个故事好感人啊你会不会也在我走后对我说这些”夏衣雪傻乎乎的问到。“不会”决然的话语彻底惹怒了她之后别墅里就想起苏雨然杀猪般的惨叫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涯明月刀之我意凌云

    天涯明月刀之我意凌云

    刀头舐血,不染无名之辈之血;鹰飞兔走,不走榜上有名之人。剑出鞘,不杀平常人。刀入魂,只杀天上人。且看一个游戏宅男如何走上一条无敌的道路。
  • 女神族的崛起

    女神族的崛起

    远古时代,上帝创造了一种人,赋予他们力量,仁慈和智慧,她们是造物者的骄傲,他们被称女神族,预言师预言,女神族后裔将取代泰坦族,泰坦族首领灭世担心预言的发生,决定先发制人,无尽的战火吞噬了女神的家园,战争过后,女神族损失殆尽,最后女神们依靠圣恩之剑逃到圣芙艾尔大陆,但在这大陆上邪恶势力在不断蔓延,女神们为了家园一战再战,黑暗之王的到来,他们能否安定,敬请期待
  • 喂,那男孩是我的!

    喂,那男孩是我的!

    鸟仙二:素琴为了能与唐天再度重逢穿越现代。素琴演变成现代的富家女张美依,唐天变成富家男蒋乐乐,牡丹(碧莲)变成现代的李娇,初阳一名现代转学生,珊珊是美依的发小兼大学同学兼好朋友故事主要讲的是美依刚开始讨厌蒋乐乐,但是同时她也狂追丝娃,没想到后来直到暑假都没看到丝娃,反而暑假期间遇到了李娇,和蒋乐乐的疯狂追求。返校后,美依终于知道了丝娃离开的真相和蒋乐乐为什么停止追求美依的真相,并和蒋乐乐成为朋友,后面因为一个转学生的到来,,,,,,(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