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话,赵明芳心里又是一震,看来那个老光棍也是这种想法,好不容易得着一个孩子,谁都想一世无忧地把孩子养大,将来养老送终。她本来还想,让老三再偷偷出去打听,万一他哪一天又回到这个地方,哪怕是让她看一眼孩子也行。当然了,最好能把孩子换过来!
“大姐,要是将来有一天,孩子的妈找上门来要孩子,你怎么办?”
大姐脸色一拉,“那当然不行!我跟你姐夫说了,不能让她知道我们住哪儿!既然孩子给了我们那一辈子都是我们的!”
“这样最好了!”万念俱灰的感觉充斥在脑海里,赵明芳神色凄然地接过孩子,“咱娘知道了准高兴,她就怕你老了没有依靠!”
姐俩又聊了一会儿,赵明凤就起身离开了,嘱咐妹妹好好养身体,等正月十六再跟娘家人一起过来。
正月十六那天,成家马家张家三边的客人把成家大院围了个水泄不通,席间又来了不少街坊邻居,老爷子雇了个专做婚宴席的厨师,在东西两院大开十桌酒席,好不热闹。亲戚们轮流来看望了孩子,送上各种各样的祝贺礼物,那小衣服都堆成山了。那一刻的热闹鼎沸,没有让赵明芳的心里有多少安慰,却更给她平添了一份凄凉。这些祝贺和礼物以及今后这家里人所有的爱,本该是属于她的‘成玉’的。可如今那块儿失落的玉又身在何处呢?
“三嫂,你想什么呢?孩子都睡了你还不放下!可别惯坏了孩子,以后有你累的!”小五的话惊醒了沉思中的赵明芳,忙拉下衣襟把孩子放下。
“你看这闺女长的像谁?都说闺女随爹,我看倒更像……”说话的是成家大闺女,她说了个半截话,看了看旁边的老大媳妇,“大嫂你觉着像谁?”
老大家的有文化能说会道,更别提那心眼多的跟蜂窝煤似的,话还没出口早在心里绕了个七拐八弯,“恩,我看着就是跟老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看这四方脸薄嘴唇,跟老三如出一辙。再看这眼睛,别看这孩子还不到二十天,可这双大眼睛又黑又亮,就跟那发面馍馍上摁了俩枣儿,看着就喜人!”
这席话把在场的人说的好不欢畅,一个个喜笑颜开,赵明芳的娘也来了,听了这话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月窝里的孩子一天一个样,今天看着像娘明天看着像爹。总之俺这外甥女有福啊,你看这么多姑姑大娘疼着宠着!”
一帮人说过笑过,依然是曲终人散。那年的冬天似乎特别漫长,在赵明芳的心里无限蔓延……
1985年秋天,成兆伦一家四口如愿的住进了新房,这是一座四间的砖瓦房,还有东西两个厢房,院子也不小。虽说家里的摆设显得很空落,但总算像一个家了。
那年成玉还不到两岁,断奶之后赵明芳就去了公社里的招待所上班,帮忙顺菜切菜端盘子。成浩和成玉白天待在奶奶家,晚上再接回来。新家和老家隔着一条大街,中间有一座实验小学,还有一个税务局,税务局紧挨着的那条胡同走到头就是奶奶家。成浩和成坤是形影不离的,整天跟着一帮大孩子在外面疯跑,家里索性就把他俩送进了附近的育红班。成香和成莲也进了附近的实验小学,只有成玉一个人比较孤单,整日跟在奶奶屁股后面转悠。待她渐渐懂事了,就整天盼着娘下午下班来接她,所以每天下午她就早早坐在门前的石凳上巴巴的等着。这时候奶奶就会骂她没良心,是个小白眼狼,骂她只跟娘亲不跟奶奶亲。
四岁那年夏天,隔壁的王家奶奶在门前乘凉,看见小成玉自己蹲在那儿玩儿泥巴,王奶奶摇着手里的蒲扇说,“这丫头像谁啊?我怎么瞅着既不像她娘也不像她爸?”这话正好让往外走的奶奶听见了,把她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老太太本就是个无理搅三分的泼辣户,更别说让她得了理了!再加上心里本就心虚,哪还能容忍别人这么说成玉。王家奶奶眼看着成家老太太哭着就要往地上坐,连忙赔不是,“哎呀我的老嫂子,俺就是随口这么一说,你这是咋呀?俺给你配个不是还不行?”
街坊邻居听见哭声都出来看热闹,成兴元也出来了,见老伴儿正在那儿哭天抹泪的,脸面上挂不住了,“嚎什么?快给我回家!”
王家奶奶无奈地转身往家走,“哎呀这个马桂兰,俺可算见识了!以后俺可不敢惹她了!”
老太太眼泪一抹,拽着成玉也往回走,成兴元瞪了她一眼,“也不怕让人笑话!”
“让她嘴碎嚼舌根!”老太太理直气壮。
老爷子看见成玉,表情顿时和蔼起来,“玉丫头走,爷爷给你切西瓜吃!”说完牵过成玉的手朝院里走。许是觉得对自己当年的态度有些愧疚,这几年成兴元越发喜爱这个孙女,整天乐呵呵的小丫头小丫头叫着,那真是不笑不说话。老太太见他这样就会气哼哼地挖苦,“你个笑面虎!”
夏日里有一种会蜇人的绿毛虫,有时候不小心坐到屁股上就会火辣辣地疼上一阵。成玉是最怕这个毛毛虫的,偏偏那日她去抱门前那棵大杨树玩儿,恰巧被这种毛毛虫蛰了个正着。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想都没想就朝自己家的方向跑,一边跑一边哭,到了自己门口发现门是锁着的。赵明芳从婆婆家赶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小丫头可怜兮兮地蹲在门前,眼泪还没干呢!进了屋她拿出风油精抹到成玉的小肚皮上,把她抱在怀里好好哄了一阵儿。成玉憋着个小嘴委屈地说,“娘,我不愿意待在奶奶家,我想整天和娘在一起!”
“不怪奶奶骂你是个白眼狼!奶奶家怎么不好了?爷爷那么喜欢你!”赵明芳抚了抚她的头发,“娘要上班挣钱啊,不然过年怎么给你买新衣服?”
“爸爸不是挣钱吗?”
“指着他一个人怎么能行啊!哎,跟你个小屁孩也说不清楚!这样吧,等再过了你满五周岁了,娘就送你去育红班,那样白天你可以跟小朋友玩儿,娘下了班就接你一起回家!”
成玉高兴地直拍手,“好好,我要跟小朋友玩儿!”
从那以后成玉天天掰着手指头数,只盼着过了年她就能去上育红班了。刚入秋的季节孩子容易得病,大家只当成玉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上吐下泻的厉害,可到了第二天早上依然不见好。成兆伦和赵明芳抱着孩子去了公社门诊,医生一看,“我这儿治不了,别耽误喽!你们赶紧送医院!”两人又折腾到医院,到了小儿科一看,密密麻麻地全是相似症状的孩子,医生一瞧一问,随手开了住院单。在医院住了三天,成玉渐渐转好,那天护士给他们送来了化验单,通知他们第二天可以出院。成兆伦看着手里的一堆化验单,随手翻了几页,正好看见了血型一栏写着O型。
他看了一眼妻子,又朝孩子笑了笑,眼神不禁迷离起来,那可怜的孩子如今不知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