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一人一马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正前方,一座石拱小桥横跨河面上。小桥过去没多远,就是村庄了。
不用李帆招呼,小黑自己停下了脚步,铃声戛然而止。
不过,很快的又再次响了起来,相对之前的悠闲,此刻的铃声,显得更急促,更响亮。原来,是小黑在那里不断的摇摆着脑袋,动作十分熟练,很显然,它并非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
李帆也停了下来,看着小黑的表现,给了一个表扬的眼神。
随后,李帆便开始静静地观察起眼前的村庄来。
这是一个很美的小村庄。
依山傍水,古朴宁静。特别是村子四周,那一排排古树,郁郁葱葱的,十分优美。而那平整的青石板路,则是让整个村庄增添了一份古老的气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应情应景,引发了李帆些许闲情逸致,来是诗兴。当然了,是吟别人的诗,写诗,他可没那能耐。
不过,刚刚念了一半,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坏了,怎么忘了这一茬了。”
铃声已经停了下来了,就在李帆口中“瘦马”这个词脱口而出之时。
不用转过头看,李帆也知道,小黑现在,肯定用它那大马眼,十分气愤地瞪着他,并且,他已经能听到小黑那明显有些加粗的气息声。
惹祸了,小黑生气了。
“错了,错了,应该是古道西风肥马,是肥马。”
李帆装作不知道一般,立马开始把老马的这首诗,给改动了。
“叮铃铃……”
果然,没过多久,铃声再次响起来,那气呼呼的喘息声也没了。
这让李帆大大的松了口气,总算又把它忽悠住了。
“瘦马”这个词,那可是小黑的禁忌,对此,它是特别的敏感。李帆十分确信,要是今日不是李帆,换成别的任何一个人,小黑的马蹄子,早就招呼过来了。
谁提这个词跟谁急,绝对没的说的。
其实,之所以这样,说来说去,罪魁祸首,还是李帆。
话说,当年,李元霸被雷击之后,紫阳真人把李元霸带走,一同离开的,还有李元霸的坐骑,也就是现在的小黑。
到了终南山后,李元霸不死不活的躺下了。而小黑呢,则是混迹终南山中,过着野马一样的生活。
不是因为没人收留,没人喂养,而是小黑不喜欢那种被圈养的生活。
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它都会回到李元霸所在的小屋,呆一两天。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十四年之久。十多年,它亦从未远离过。可以想象,若非李帆借尸还魂,它将会持续下去,直到老死。
坏就坏在第一次相见之时。
对于李元霸的坐骑,从传奇故事中,李帆也是有所耳闻,总之,主人牛逼,坐骑也不凡。
可是,一看眼前这马儿,顿时就有些傻眼了。
又矮又瘦,浑身黑漆漆的。因为常年生活在野外,毛发还有点脏乱。
“就这瘦马……”
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由不得李帆不那样反应。
这下坏事了。
要知道,小黑可是极有灵性的,思维不下于几岁大小的小孩子。
本来,见到主人醒来,它是高兴坏了的。
可是,李帆的眼神和表现,太伤人,不对,是太伤马了。
反应过来的李帆,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他安慰好。
没办法,就这灵性,就这种不离不弃的作为,李帆就不会把它只当成马对待。
但是,也因此留下了后遗症,小黑对“瘦马”这个词,极其敏感。
一阵阵铃声,不断的朝着村子方向,荡漾而去……
“快,都给老子快点,我说你们几个小兔崽子,年纪轻轻的,腿脚还不如我个老头子……”
“爹,你慢点,小心别摔着……”
“慢个屁,再不快点,客人都走了。起开,别挡着老子,老子还没老到要你们扶的地步,都给老子快点。还有,一定要记得,等会见着人,别乱说话,要懂礼数,知道吗。对了,还要笑,要笑,不能板着个脸,好像别人欠你钱不还似的。但是,绝对绝对不可以笑出声来,那样很失礼的。”
“二叔,你这不是难为我们吗,笑还有不出声的。”
“对啊,爹,这笑就和放屁一样,哪能没声呢?”
“就是啊,二爷爷。有必要这样吗。不就是一个大夫嘛……”
“你们懂个屁,这是铃医,不是一般大夫,不一样的。算了,一时半会跟你们说不清楚,总之,你们记得,要恭敬,莫要失礼。等下见着人,你们就这样……使劲把嘴巴咧开,对,咧得越大越好……”
……
不见其人,已闻其声。
李帆的耳朵,那是十分灵敏的。不过,听了一阵之后,他有点听不下去了。
基本已经能够肯定,对方是来接自己的。
太热情了,热情得让李帆有点担心接下来的情景。
“过村门而不擅入。”
是铃医的规矩,祖祖代代传下来的老规矩。
其中,有好些个说法。
首先,这是一种气运之说。这就好比后世的医院,虽然说,对于病人来说,这是一个能治病活命,充满希望的福音之地。可是,反过来想,去这个地方意味着准没好事,就又是个晦气的地方。
同样的,铃医也是如此说法。
其次,古代的村落,属于私有领地。既不是探亲访友,又不是熟悉之人,随随便便进入,很容易让人家起疑,引起事端的。
不擅入,铃响一刻,接者,入内,反之,另寻他所。
人来得很快,很急,几乎是小跑着而来的。
一共七八个人那样,老中少皆有,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汉。以以往的经验,此人不是村正,便是族老。
“道长,道长恕罪,害得道长久等了”
还隔着十来米远,那老汉便开始双手抱拳,神色有些紧张。
“向各位稽首了。”
对方见礼,李帆也赶忙回礼。
稽首礼,是道士用的常礼。这些年,跟着孙思邈做,李帆也形成了习惯。再说了,他现在本就是道士身份。
“不敢,不敢。”
虽然,这老汉见过点世面,可是骨子里,就是一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看到李帆行礼,连忙头手一起摇摆,有些拘谨。
李帆冲着对方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说得越多,反而会使对方更加不自在。
“还傻愣着干什么啊,还不来拜见道长。”
或许是看到李帆不说话,突然有些冷场。
那位老汉,顿时瞪着眼睛,冲着剩余之人说到。
“拜见道长。”
“见过道长。”
一阵阵参差不齐的声音过后,或许,想到了什么。然后,一个个拼命的咧开大嘴,露出一口黄牙,冲着李帆傻笑。
“嘿嘿,众位居士,不用客气,随意就好。”
这场景,让李帆有些忍受不住。
“应该的,应该的,来,道长这边请。”
这天寒地冻的,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对方连忙邀请李帆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