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1300000003

第3章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出息入息自觉。出息入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后为知。觉者谓觉息长短。知者谓知息生灭粗细迟疾也。出息入息觉尽止者。谓觉出入息欲报时为尽。亦计万物身生复灭。心者谓意止也。见观空者。行道得观不复见身。便堕空无所有者。谓意无所著意有所著因。为有断六入便得贤明。贤谓身。明谓道也。知出何所灭何所者。譬如念石出石入木石便灭。五阴亦尔。出色入痛痒。出痛痒入思想。出思想入生死。出生死入识。已分别是。乃堕三十七品经也。

问何等为思惟无为道。报思为校计惟为听无谓不念万物。为者如说行道为得故。言思惟无为道也。思为念惟为分别白黑。黑为生死白为道。道无所有已分别无所有。便无所为。故言思惟无为道。若计有所为所著。为非思惟。思亦为物惟为解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事。亦谓思为念惟为计也。断生死得神足。谓意有所念为生。无所念为死。得神足者能飞行故。言生死当断也。

得神足有五意。一者喜。二者信。三者精进。四者定。五者通也。四神足念不尽力得五通。尽力自在向六通。为道人四神足。得五通尽意可得六通尽意。谓万物意不欲也。一信二精进三意四定五黠。是五事为四神足。念为力者凡六事也。从信为属四神足念。从喜从念精进从定从黠。是为属五根也。从喜定谓信道。从力定谓精进。从意定谓意念定。从施定谓行道也。为种故有根。有为之事。皆为恶。便生想不能得胜。谓得禅是因为力。亦谓恶不能胜善意。灭复起故为力。力定者恶意欲来不能坏。善意故为力定也。

道人行道未得观。当校计得观。在所观意不复转为得观止恶一法为坐禅观二法。有时观身有时观意有时观喘息有时观有有时观无。在所因缘当分别观也。止恶一法观二法恶已尽。止观者为观道。恶未尽不见道。恶已尽乃得观道也。止恶一法为知恶。一切能制不著意为止。亦为得息想随止。得息想随止是为止恶一法。恶已止便得观故。为观二法。为得四谛为行净。当复作净者。识苦弃习。知尽行道。如日出时。净转出十二门故。经言从道得脱也。去冥见明如日出时。譬如日出多所见为弃诸冥。冥为苦。何以知为苦。多所挂碍故知为苦。何等为弃习。谓不作事。何等为尽证。谓无所有。道者明识苦断习尽证念道。识从苦生。不得苦亦无有识。是为苦也。尽证者。谓知人尽当老病死证者知万物皆当灭。是为尽证也。譬如日出作四事。一坏冥。谓慧能坏痴。二见明。谓痴除独慧在。三见色万物。为见身诸所有恶露。四成熟万物。设无日月万物不熟。人无有慧痴意亦不熟也。上头行俱行者。所行事已行不分别说。谓行五直声。身心并得行也。从谛念法意著法中。从谛念法意著所念。是便生是求生死。得生死求道。得道内外随所起意。是为念法意著法中者。从四谛自知意生。是当得是不生是不得。是便却意畏不敢犯。所行所念常在道。是为意著法中也。是名为法正从谛本起本著意。法正者谓道法。从谛谓四谛。本起著意者谓所向生死万事。皆本从意起。便著意便有五阴所起意当断。断本五阴便断。有时自断不念。意自起为罪。复不定在道为罪。未尽故也。意著法中者。谛意念万物为堕外法。中意不念万物为堕道法中。五阴为生死法。三十七品经为道法。意著法中者。谓制五阴不犯。亦谓常念道不离。是为意著法中也。所本正者所在。外为物本为福所在。内总为三十七品经。行道非一时端故。言所本者。谓行三十七品经法。如次第随行意不入邪为正故。名为所本。正所本正各自异行。以无为对本。以不求为对正。以无为为对无为。以不常为对道。以无有为对亦无有所。亦无有本。亦无有正。为无所有也。定觉受身。如是法道说谓法定。道说者谓说所从因缘得道。见阴受者为受五阴。有入者为入五阴中。因有生死阴者为受正。正者道自正。但当为自正心耳。人行安般守意。得数得相随得止便欢喜。是四种譬如钻火见烟不能熟物。得何等喜用未得出要故也。

安般守意有十八恼。令人不随道。一为爱欲。二为嗔恚。三为痴。四为戏乐。五为慢。六为疑。七为不受行相。八为受他人相。九为不念。十为他念。十一为不满念。十二为过精进。十三为不及精进。十四为惊怖。十五为强制意。十六为忧。十七为匆匆。十八为不度意行爱。是为十八恼。不护是十八因缘不得道。以护便得道也。不受行相者。谓不观三十二物。不念三十七品经。是为不受行相。受他人相者。谓未得十息便行相随。是为受他人相。他念者。入息时念出息。出息时念入息。是为他念。不满念者。谓未得一禅便念二禅。是为不满念。强制意者。谓坐乱意不得息。当经行读经以乱不起。是为强制意也。精进为黠。走是六事中。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六也。何等为喘。何等为息。何等为气。何等为力。何等为风。制者为意息。为命守。为气。为视听风。为能言语从道屈伸力。为能举重嗔恚也。要从守意得道。何缘得守意。从数转得息。息转得相随。止观还净亦尔也。行道欲得止意。当知三事。一者先观念身本何从来。但从五阴行有。断五阴不复生。譬如寄托须臾耳。意不解念九道以自证。二者自当内视心中随息出入。三者出息入息念灭时息出小轻。念灭时何等为知无所有。意定便知空。知空便知无所有。何以故。息不报便死。知身但气所作。气灭为空。觉空堕道也。故行道有三事。一者观身。二者念一心。三者念出入息。复有三事。一者止身痛痒。二者止口声。三者止意念行。是六事疾得息也。要经言一念谓一心。近念谓计身。多念谓一心。不离念谓不离念。身行是四事。便疾得息也。坐禅数息即时定意。是为今福。遂安隐不乱。是为未来福。益久续复安定。是为过去福也。坐禅数息不得定意。是为今罪。遂不安隐乱意起。是为当来罪。坐禅益久遂不安定。是为过去罪也。亦有身过意过。身直数息不得。是为意过。身曲数息不得。是为身过也。坐禅自觉得定意。意喜为乱意。不喜为道意。坐禅念息已止便观。观止复行息。人行道当以是为常法也。

佛说有五信。一者信有佛有经。二者去家下头发求道。三者坐行道。四者得息。五者定意所念不念为空难不念为空。何以故念息。报曰。息中无五色贪淫嗔恚愚痴爱欲。是亦为空也。可守身中意者。谓意在身观。是为身中意。人不能制意故令数息。以黠能制意。不复数息也。问何等为自知。何等为自证。报谓。能分别五阴是为自知。不疑道是为自证也。问曰。何等为无为。报无为有二辈。有外无为有内无为。眼不观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味味。身不贪细滑。意不志念。是为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内无为也。问现有所念何以为无为。报身口为戒。意向道行。虽有所念本趣无为也。问何等为无。何等名为。报无者谓不念万物。为者随经行指事称名。故言无为也。

问设使宿命对来到。当何以却。报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三十七品经能却难。宿命对不可却。数息行三十七品经。何以故能却。报用念道故消恶。设使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不能灭恶。世间人皆不得道。用消恶故得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三十七品经尚得作佛。何况罪对。在十方积如山。精进行道不与罪会。问曰。经言作是何以故不会。报用作是故也。数息为堕十二品。何谓十二品。数息时堕四意止。息不乱时为堕四意念断。得十息有时为堕四神足。是为堕十二品也。

问何等为念三十七品经。报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是六事是为念三十七品经也。行数息亦为行三十七品经。问何以故为行三十七品经。报数息为堕四意止。何以故。为四意止。亦堕四意断。用不待念故为四意断。亦堕四神足。用从信故为神足也。数息为堕信根。用信佛意喜故生信根。亦堕能根。用坐行故为堕能根。亦堕识根。用知谛故为识根。亦堕定根。用意安故为定根。亦堕黠根。用离痴意解结故为黠根也。数息亦堕信力。用不疑故为信力。亦堕进力。用精进故为进力。亦堕念力。用余意不能攘故为念力。亦堕定力。用一心故为定力。亦堕黠力。用前分别四意止断神足故为黠力也。数息亦堕觉意。用识苦故为觉意。亦堕法识觉意。用知道因缘故为法觉意。亦堕力觉意。用弃恶故为力觉意。亦堕爱觉意。用贪乐道故为爱觉意。亦堕息意觉。用意止故为息意觉。亦堕定觉意。用不念故为定觉意。亦堕守觉意。用行不离故为守觉意也。数息亦堕八行。用意正故入八行。定意慈心念净法。是为直身。至诚语软语直语不还语。是为直语。黠在意信在意忍辱在意。是为直心。所谓以声息。是为十善堕道行也。数息亦堕直见。用谛观故为直见。亦堕直行。用向道故为直行。亦堕直治。用行三十七品经故为直治。亦堕直意。用念谛故为直意。亦堕直定。用意白净坏魔兵故为直定。是为八行。何等为魔兵。谓色声香味细滑。是为魔兵。不受是为坏魔兵。三十七品应敛。设自观身观他人身止淫。不乱意止余意。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止嗔恚。自观意观他人意止痴。自观法观他人法得道。是名为四意止也。避身为避色。避痛痒为避五乐。避意为避念避法。不堕愿业治生。是名为四意念断也。识苦者本为苦。为苦者为有身。从苦为因缘。起者所见万物。苦习者本为苦。从苦为因缘生。尽者万物皆当败坏。为增苦习。复当为堕八道中。道人当念是八道。是名为四为四收苦。得四神足念也。信佛意喜。是名为信根。为自守行法。从谛身意受。是名能根为精进。从谛念遂谛。是名识根为守意。从谛一意。从谛一意止。是名定根为正意。从谛观谛。是名黠根为道意。是名为五根也。

从谛信不复疑。是名信力。弃贪行道从谛自精进。恶意不能败精进。是名进力。恶意欲起当即时灭。从谛是意无有能坏意。是名念力。内外观从谛以定。恶意不能坏善意。是名定力。念四禅从谛得黠。恶意不能坏黠意。是名黠力。念出入尽复生。是名为五力也。从谛念谛是名为觉意得道意。从谛观谛是名法名法识觉意。得生死意。从谛身意持是名力觉意。持道不失为力。从谛足喜谛是名爱觉意。贪道法行道行道法。从谛意得休息。是名息意觉已息安隐。从谛一念意。是名定觉意。自知意以安定从谛自在意在所行从观。是名守意觉。从四谛观意。是名为七觉意也。从谛守谛。是名直信道。从谛直从行谛。是为直从行念道。从谛身意持。是名直治法。不欲堕四恶者。谓四颠倒。从谛念谛。是名直意不乱意。从谛一心意。是名直定。为一心上头。为三法意行。俱行以声身心。如是佛弟子八行。是名四禅。为四意断也。第一行为直念属心常念道。第二行为直语属口断四意。第三行为直观属身观身内外。第四行为直见信道。第五行为直。行不随四恶。谓四颠倒。第六行为直治断余意。第七行为直不堕贪欲。第八行为直定正心。是为八行。佛辟支佛阿罗汉所不行也。第一行为直念。何等为直念。谓不念万物意不堕是中。是为直念。念万物意堕中为不直念也。四意止者。一意止为身念息。二意止为念痛痒。三意止为念意息出入。四意止为念法因缘。是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念是四意止。一者为我前世爱身故不得脱。二者今有剧怨家。何以故。所欲者爱生。当断已断。为外身观止也。四意止者。意止者意不在身为止意。不在痛痒为止意。不在意为止意。不在法为止意。随色诚便生。是为不止也。问人何以故。不堕四意止。报用不念苦空非身不净故。不堕四意止。若人意常念苦空非身不净行道者。常念是四事不离。便疾得四意止也。问何等为身意止。谓念老病死是为身意止。何等为痛痒意止。谓所不可意是为痛痒意止。何等为意意止。谓已念复念是为意意止。何等为法意止。谓往时为行还报为法。亦谓作是得是。是为法意止也。四意止有四辈。一者念非常意止。二者念苦身意止。三者念空有意止。四者念不净乐意止。是为四意止。一切天下事皆堕身痛痒。堕法都卢不过是四事也。四意止者。一者但念息不邪念。二者但念善不念恶。三者自念身非我所万物皆非我所。便不复向。四者眼不视色意在法中。是名为四意止也。道人当行四意止。一者眼色。当校计身中恶露。二者意欢喜念乐。当念痛痒苦。三者我意嗔他人意亦嗔。我意转他人意亦转。便不复转意。四意者我意嫉他人意亦嫉。我念他人恶他人亦念我恶。便不复念是为法也。身意止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何等为身。欲言痛痒是身。痛无有数。欲言意是身。复非身有过去意未来意。欲言法是身复非身有过去未来法。欲言行是身。行无有形知为非身。得是计为四意止也。意不堕色念识亦不生。耳鼻口身亦尔。意不在身为心意不在痛痒。意不在念意不在法为心也。问谁主知身意痛痒者。报有身身意知。痛痒痛痒意知。意意意意知有饥饥意知。有渴渴意知。有寒寒意知。有热热意知。以是分别知也。身意起身意。痛痒意起痛痒意。意意起意意。法意起法意。四意止谓意念恶制使不起。是为止也。四意止亦随四禅。亦随四意止。随四意止为近道。不著恶便善意生。四禅为四意定为止意也。行道有四因缘。一止身。二止痛痒。三止意。四止法。止身者。谓见色念不净。止痛痒者。谓不自贡高。止意者。谓止不嗔恚。止法者。谓不疑道人行四意止。意起念生即时识对行药。得一意止。便得四意止也。四意定。一者自观身亦复观他人身。二者自观痛痒亦复观他人痛痒。三者自观心亦复观他人心。四者自观法因缘亦复观他人法因缘。如是身一切观内外因缘成败之事。当念我身。亦当成败。如是是为四意定也。人欲止四意弃为外摄为内。已摄意为外弃为内也。观他人身。谓自观身不离他。便为观他人身苦。观他人身为非痛痒意法亦尔也。自贪身当观他人身。念他人身。便自观身。如是为意止。问意见行何以为止。报意以自观身贪。便使观他人身。为意从贪转故应止。若意贪他人身。当还自观身也。

有时自身观。不观他人身。有时当观他人身。不当自观身。有时可自观身。亦可观他人身。有时不可自观身。亦不可观他人身。自观身者为校计观他人身。意不止须自念身为著便转著他人身。观他人身为见色肥白黛眉赤唇。见肥当念死人胀。见白当念死人骨。见眉黑当念死人正黑。见朱唇当念血正赤。校计身诸所有。以得是意便转。不复爱身也。观有内外。嫉恚疑当内观。贪淫当外观。贪当念非常败。淫当念对所有恶露。如自观身淫当念四断意也。观有两辈。一者观外。二者观内。观身有三十六物。一切有对皆属外观无所有为道。是为内观也。观有三事。一者观身四色。谓黑青赤白。二者观生死。三者观九道。观白见黑为不净。当前闻以学。后得道未得道为闻得别为证得为知也。观有四一者身观。二者意观。三者行观。四者道观。是为四观。譬如人守物盗来便舍物。视盗人已得观。便舍身观物也。

观有二事。一者观外诸所有色。二者观内谓无所有。观空已得四禅。观空无所有。有意无意无所有。是为空。亦谓四弃得四禅也。欲断世间事当行四意止。欲除四意止当行四意断。人堕贪贪故。行四神足飞。但有五根无有五力不能制。但有五力无有五根不生得四神足。尚转五力。能制上次十二品四意断。不作现在罪但毕故罪。是为四意断也。毕故不受新为四意止。故毕新止为四意断。故竟新断为四神足。知足不复求守意。意为毕。生为新老为故。死为身体坏败为尽也。四意断。谓常念道。善念生便恶念断故。为断息道。善念止便恶念生故。为不断也。四意断者。意自不欲向恶是为断。亦谓不念罪断也。四神足。一者身神足。二者口神足。三者意神足。四者道神足。念飞念不欲灭不随道也。四伊提钵。四为数伊提为止钵为神足。欲飞便飞。有时精进坐七日便得。或七日或七岁也。得神足可久在世间。不死有药。一者意不转。二者信。三者念。四者有谛。五者有黠。是为神足药也。得四神足不久在世间有三因缘。一者自厌其身臭恶故去。二者无有人能从受经道故去。三者恐怨恶人诽谤得罪故去也。神足九辈。谓乘车马步疾走亦为神足。外戒坚亦为神足。至诚亦为神足。忍辱亦为神足也。行神足当飞意。问何为飞意。报有四因缘。一者信。二者精进。三者定。四者不转意。何等为信。信飞行。何等为精进。飞行。何等定。飞行。何等为不转意。谓著飞行不转意也。身不欲行道。意欲行便行。神足如是意欲飞即能飞也。五根譬如种物坚乃生根不坚无有根。信为水雨。不转意为力。所见万物为根。制意为力也。信根中有三阴。一为痛痒。二为思想。三为识阴。定根中有一阴。谓识阴也。

五根五力七觉意。中有一阴者。中有二阴者。中有三阴者。有四阴者。皆有阴。问是道行何缘有阴。报以泥洹无阴。余皆有阴也。七觉意上三觉属口。中三觉属身。下一觉属意。何等为觉。念念为觉。念念为得。觉得是意便随道也。外七觉意为堕生死内。七觉意为随道。内七觉意者。谓三十七品经。外七觉意者。谓万物也。觉者为识事。便随觉意也。有觉意便随道。觉有觉意堕罪觉。三十七品经便正意是为随道。觉善恶是为堕罪也。问何等为从谛身意持。报谓。身持七戒意持三戒。是为身意持也。从谛意得休息。从四谛意因缘休。休者为止息为思。得道为受思也。贪乐道法当行道为爱觉意。持道不失为力觉意。已得十息身安隐为息觉意。自知已安为定觉意。身意持意不走为持。从谛自在意在所行。谓得四谛。亦可念四意止。亦可四意断。亦可四神足。亦可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是为自在意。在所行从谛观者。为三十七品经要。是为守意觉者。谓谛不复受罪也。八行有内外。身为杀盗淫。声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为嫉妒痴。是上头三法。为十事在外五道在内也。从谛守谛从为神守。为护谓法不犯罪。谛为道。知非常苦空非身不净为直见。非常人计为常。思苦为乐。空计为有。非身用作身。不净计为净。是为不直见也。何等为直见。信本因缘知从宿命有。是名为直见。何等为直治。分别思惟能到善意。是为直治。何等为直语。守善言不犯法如应受言。是名为直语也。何等为直业。身应行不犯行。是名为直业也。何等为直治。随得道者教戒行。是名为直治也。何等为直精进。行行无为昼夜不中止不舍方便。是名为直精进方便也。何等为直念。常向经戒。是名为直念。何等为直定。意不惑亦不舍行。是名为直定。如是行令贤者八业行具已行具足便行道也。八直有治有行行八直。乃得出要身不犯戒。是为直治。慧信忍辱是为行身。意持是名为直治。谓无所念为直。有所念为不直也。十二部经都皆堕三十七品经中。譬如万川四流皆归大海。三十七品经为外。思惟为内。思惟生道故为内。道人行道分别三十七品经。是为拜佛也。三十七品经亦堕世间亦堕道。讽经口说是为世间。意念是为应道。持戒为制身。禅为散意。行从愿愿亦从行。行道所向意不离。意至佛意不还也。亦有从次第行得道。亦有不从次行得道。谓行四意止断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是为从次第。畏世间恶身便一念从是得道。是为不从次第。道人能得三十七品行意。可不顺从数息相随止也。身口七事心意识各有十事。故为三十七品。四意止断神足属外。五根五力属内。七觉意八行得道也。泥洹有四十辈。谓三十七品经并三向。凡四十事皆为泥洹。问数息为泥洹非。报数息相随鼻头止意。有所著不为泥洹。泥洹为有不。报泥洹为无有。但为苦灭。一名意尽难泥洹为灭报但善恶灭耳。知行者。有时可行四意止。有时可行四意断。有时可行四神足。有时可行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谛者为知定乱。定为知行。乱为不知行也。问何以故。正有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报人有五根道有五根。人有五力道有五力。人有七使道有七觉意。行有八直应道八种。随病说药因缘相应。眼受色耳闻声鼻向香口欲味身贪细滑。是为五根。何以故名为根。已受当复生故名为根。不受色声香味细滑是为力。不堕七使为觉意。已八直为应道行。五根坚意。五力为不转意。七觉为正意。八行为直意也。问何等为善意。何等为道意。报谓。四意止断神足五根五力。是为善意。七觉意八行。是为道意。有道善有世间善。从四意止至五根五力。是为道善。不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是为世间善。谛见者。知万物皆当灭。是为谛见。万物坏败身当死。以不用为忧。是为谛观。意横意走便责对得制。是为除罪。诸来恶不受为禅。一心内意十二事智慧。七为数。八为相随。九为止。十为观。十一为还。十二为净。是为内十二事。外复十二事。一为目。二为色。三为耳。四为声。五为鼻。六为香。七为口。八为味。九为身。十为细滑。十一为意。十二为受欲。是为外十二事也。术阇者为智。凡有三智。一者知无数世父母兄弟妻子。二者知无数世白黑长短。知他人心中所念。三者毒以断。是为三也。沙罗惰怠者为六通智。一为神足。二为彻听。三为知他人意。四为知本所从来。五为知往生何所。六为知索漏尽。是为六也。

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似是书者之错经注不分而连书者也。义当节而注之。然往往多有不可分处。故不敢擅节。以遗后贤焉。

同类推荐
  • 法镜经

    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汉纪

    前汉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rough Russia

    Through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剑武开天

    剑武开天

    在这个世界,一把王者天兵可以让诸天武者疯狂,一株神药可以创造一位旷世王者,然而……一本至尊武学,却能掀起诸天劫乱,让诸圣陨落!这个世界,是武学的世界,强者们在这里,武乱苍穹。
  • 大山浪子

    大山浪子

    他叫做水浪,或许只是一只燕雀,但他的身边却从来不缺鸿鹄,他从大山来,是人间的惆怅客。浮萍飘泊本应无根,但也许有一天,他会找到自己的梦想和爱情,不再浪迹天涯...
  • 王爷,我休了你

    王爷,我休了你

    穿越后,她竟然成了蓝王府的郡主——蓝霓裳,蓝王府,那是一个没有一丝温暖的地方,她好冷。水离忧,他是霸道的小王爷,却与她的未婚夫有着相同的容貌。那么,即使留在古代,她也可以与心爱的人厮守终生吧。不过,因为爱人的抛弃,他恨透了女人,她的付出,他完全不屑一顾。冰冷的蓝王府内。五哥抓起她的手,给她温暖,处处保护她周全,“霓裳,知道五哥为何在你之前出生吗,那是因为,五哥要在你身边守护你!”她的泪水点滴滚落,“五哥!”他吻住她的泪,“霓裳,不要怕,即使是兄妹又如何!”
  • 残梦九天

    残梦九天

    一缕遗世的残魂,一介少赤年的迷途,当一切晓梦初醒,赤血之瞳弑遍诸天,何为仙,何为魔,我只知道斩遍天地,一步步踏上那王者之座!
  • 超级娱乐大亨

    超级娱乐大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主机市场的大战刚刚拉开帷幕,个人计算机还未走进千家万户,电影工业也还没有进入全球化的概念时代,电子游戏业也才刚刚起步。殷莱汶来到这样一个时代,注定走上娱乐大亨的传奇道路。——————————————更新预告:好莱坞剧情告一段落,这周开始北美市场剧情。——————————————作者书友群:199492893敲门密码:皇子
  • 寄往心岸的信

    寄往心岸的信

    民国末年,善良穷困的孤儿“汪泽”与驻守海南的司令之女“薛凝”相恋。奈何缘浅世乱,“薛凝”父亲兵败,“薛凝”不得已跟随父亲撤退到了台湾。从此“汪泽”与“薛凝”失去了一切联系。在那个闭塞动荡的年代,“汪泽”开始了跨越青春的等待与寻找。(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瓦洛兰历险记

    瓦洛兰历险记

    这是一个关于探险家伊泽瑞尔与瓦洛兰群雄的故事。
  • 天道幽冥

    天道幽冥

    为拯救人族,天道复活了幽冥王,并使其重生到了另一个世界,而天地变动引起了幽冥的怀疑。千辛万苦找出真相后,才发现,一切竟然只是一个阴谋!
  • 鬼帝天骄

    鬼帝天骄

    重生变废材?好吧,我认了遇上个地狱来的帅比?好吧,我也认了但是,为啥还能碰上一个不死不活的男人?还死死纠缠我?这,绝不能认了!一个地狱,一个美男,一个魔鬼,一个鬼无回,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就此拉开序幕!--------------------强者和强者的崛起,一次又一次的巅峰角逐,无尽的淘汰,在这个世界,且看她如何步步登入无上巅峰。【作者的话: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是我抄的。】
  • 玄武轮回传

    玄武轮回传

    人族大乱,天下刀兵四起。少年姜云离得六道轮回篇从青州走出,掀起一番纵横天下狂潮。天下十大奇书:人族——《道经》、《时空之书》神族——《无相感应篇》、《森罗万道》魔族——《七宗罪》、《七十二魔神柱》妖族——《山海经》、《周天星辰图》兽族——《兽皇演武》《六道轮回篇》更有神秘玄文创万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