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1200000005

第5章

三日已上至七八日不解者,可服小柴胡湯。柴胡八兩,人參、甘草、黃芩各三兩,生薑八兩,無者,乾薑三兩,半夏五兩,湯洗之,大棗十二枚,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微覆取汗半日,須臾便差。若不好,更作一劑。

若有熱實,得汗不解,復#4滿痛,煩躁,欲謬語者,可服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大黃二兩,黃芩三兩,芍藥二兩,枳實十枚,半夏五兩,洗之,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取四升,當分為四服,當微利也。

此四方最第一急須者,若幸可得藥,便可不營之,保無死憂,諸小治為防以窮極耳。若病失治,及治不差,十日已上,皆名壞病,唯應服大小鱉甲湯。此方藥分兩乃少,而種數多,非備急家所辦,故不載。凡傷寒發汗,皆不可使流離#5過多,一服得微汗,汗潔便止,未止粉之,勿當風。初得傷寒,便身重腰背痛,煩悶不已,脉浮,面赤斑斑如錦文,喉咽痛,或下痢,或狂言欲走,此名中陽毒,五日可治,過此死。宜用此方。

雄黃、甘草、升麻、當歸、椒、桂各一分,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溫覆取汗。服後不汗,更作一劑。

若身重背強,蟄蟄如被打,腹中痛,心下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冷,脉沉細而緊數,此名中陰毒,五日可治,過此死。用此方。

甘草、升麻各二分,當歸、椒各一分,鱉甲一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溫覆取汗。汗不出,湯煮更作也。

陰毒傷,口鼻冷者,乾薑、桂各一分,末,溫酒三合服之,當大熱,差。凡陰陽二毒,不但初得便爾,或一二日變作者,皆以今藥治之,得此病多死。治熱病不解而下痢困篤欲死者,服此大青湯方。大青四兩,甘草三兩,膠二兩,豉八合,赤石脂三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盡更作,日夜兩劑,愈。

又方,但以水五升,豉一升,梔子十四枚,韭白一把,煮取三升半,分為三服。

又方,龍骨半斤,搗碎,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使極冷,稍稍飲,其間或得汗,即愈矣。

又方,黃連、當歸各二兩,乾薑一兩,赤石脂二兩,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再。

又方,黃連二兩,熟艾如鴨卵大,以水二斗,煮取一升,頓服,立止。

天行諸痢悉主之,黃連三兩,黃檗、當歸、龍骨各二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入蜜七合,又火煎取一升半,分為三服,效。

天行毒病,挾熱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黃連、當歸、芍藥、桂心、黃檗各半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之當良。

天行四五日,大下熱痢。黃連、黃檗各三兩,龍骨三兩,艾如雞子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忌食猜肉、冷水。

若下膿血不止者,赤石脂一斤,乾薑一兩,梗米一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服七合,日二。

又方,赤石脂一斤,乾薑二兩,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二服。若絞臍痛,加當歸一兩,芍藥二兩,加水一升也。

若大便堅閉,令利者。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四枚,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再服,得通者,止之。

若十餘日不大便者,服承氣丸。大黃、杏人各二兩,枳實一兩,芒消一合,搗,蜜和丸如彈丸,和湯六七合服之,未通更服。

若下痢不能食者,黃連一升,烏梅二十枚,炙燥并得搗末,蠟如棋子大,蜜一升,合於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

若小腹滿不得小便方。細末雌黃,蜜和丸,取如棗核大,內溺孔中令半寸,亦以竹管注陰,令痛朔之,通。

又方,末滑石三兩,葶藶子一合,水二升,煮取七合,服。

又方,搗生葱,薄小腹上,參易之。

治胸脅痞滿,心塞氣急,喘急方。人參、术各一兩,根實二兩,乾薑一兩,搗,蜜和丸,一服一枚。若嗽,加栝簍二兩。吐,加牡蠣二兩。日夜服五六丸,不愈更服。

毒病攻喉咽腫痛方。切當陸,炙令熱,以布藉喉,以熨布上,冷復易。

又方,取真茄#6 爪甲大,內口中,以牙小嚼汁,以漬喉,當微覺異為佳也。

毒病後攻目方。煮蜂窠以洗之,日六七度,佳。

又方,冷水漬青布以掩之。

若生翳者,燒豉二七粒,末,內管鼻中以吹之。

治傷寒嘔不止方。甘草一兩,升麻半兩,生薑三兩,橘皮二兩,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愈。

又方,乾薑六分,附子四分,末,以苦酒丸,如梧子大,一服三丸,日三服。

治傷寒啘不止方。甘草三兩,橘皮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取差。

又方,熟洗半夏,末服之,一錢一服。

又方,赤蘇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飲。

又方,乾薑六分,附子四分,末,苦酒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服。

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决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後,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世人云:永徽四年,此瘡從西東流,遍於海中,煮葵菜,以蒜齏啖之,即止。初患急食之,少飯下菜亦得。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仍呼為虜瘡,諸醫參詳作治,用之有效方。

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數數食。

又方,以水濃煮升麻,綿沾洗之,苦酒漬彌好,但痛難忍。

其餘治猶依傷寒法,但每多作毒意防之。用地黃黑膏亦好。

治時行病發黃方,茵陳六兩,大黃二兩,栀子十二枚,以水一斗,先煮茵陳,取五升,去滓,內二物,又煮取三升,分四服。亦可兼取黃疸中雜治法,差。

比歲又有虜黃病,初唯覺四體沉沉不快,須臾見眼中黃漸至面黃,及舉身皆黃,急令溺白紙,紙即如檗染者,此熱毒已入內,急治之。若初覺,便作瓜蒂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黃汁出數升者,多差。若已深,應看其舌下兩邊,有白脉彌彌處,蘆刀割破之,紫血出數升,亦歇。然此須慣解割者,不解割忽傷亂舌下青脈,血出不止,便煞人。方可燒紡軨鐵,以灼此脈令焦,兼瓜蒂雜巴豆搗為丸服之,大小便亦去黃汁,破灼已後,禁諸雜食。又云:有依黃坐,黃復,須分別之。方:

切竹煮飲之,如飲。

又方,搗生瓜根,絞取汁,飲一至二三升。

又方,醋酒浸雞子一宿,吞其白數枚。

又方,竹葉切,五升,小麥七升,石膏三兩,末,綿裹之,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一服一升,盡吃即差也。

又方,生葛根汁二升,好豉一升,栀子三七枚,茵陳切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葛汁,分為五服。

又方,金色脚雞,雌雞血,在治如食法,熟食肉飲汁令盡,不過,再作亦可,下少鹽豉佳。

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方,用虎杖根,剉,煮,適寒溫,以漬足,令踝上有赤許水止之。

又方,以稻禳灰汁漬足。

又方,酒煮苦參以漬足,差。

又方,鹽豉及羊尿一升,搗,令熟,以漬之。

又方,細剉黃檗五斤,以水三斗,煮,漬之。亦治攻陰腫痛。

又方,作坎令深三赤,少容兩足,燒坎令熱,以酒灌坎中,著屐踞坎中,壅勿令泄。

又方,煮羊桃汁漬之,雜少鹽豉尤好。

又方,煮馬矢若羊矢汁,漬。

又方,猪膏和羊矢塗之,亦佳。

又方,以牛肉裹腫處,腫消痛止。

又方,搗常思草,絞取汁,以漬足。

又方,猪蹄一具,合葱煮,去滓,內少鹽,以漬之。

毒病下部生瘡者,燒盥以深導之,不過三。

又方,生漆塗之,綿導之。

又方,大丸艾灸下部,此謂窮無藥。

又方,取蚓三升,以水五升,得二升半,盡服之。

又方,煮桃皮,煎如飴,以綿合導之。

又方,水中荇菜,搗,綿裹導之,日五易,差。,

又方,榉皮、槲皮合煮汁如枯糖以導之。又,濃煮桃皮飲之,最良。

又方,搗蛇莓汁,服三合,日三,水漬烏梅令濃,并內崖蜜,數數飲。

若病人齒無色,舌上白,或喜睡眠,憒憒不知痛癢處,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為意,下部生蟲,蟲食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治之方:

取雞子白,內漆合攪,還內殼中,仰頭吞之,當吐蟲,則愈。

又方,燒馬蹄作灰,細末,猪脂和,塗綿以導下部,日數度,差。

又方,桃人十五枚,苦酒二升,鹽一合,煮取六合,服之。

又方,燒艾於管中薰之,令烟入下部,中少雄黃雜妙,此方是溪溫,故爾兼取彼治法。

又有病囗下不止者,烏頭二兩,女萎、雲實各一兩,桂二分,蜜丸如桐子,水服五丸,一日三服。

治下部卒痛如鳥啄之方,赤小豆、大#7豆各一升,合搗,兩囊貯,蒸之令熟,更互坐,即愈。

此本在雜治中,亦是傷寒毒氣所攻。故凡治傷寒方甚多,其有諸麻黃、葛根、桂枝、柴胡、青龍、白虎、四順、四逆二十餘方,并是至要者,而藥難盡備,且診候須明悉,別所在撰大方中,今唯載前四方,尤是急須者耳。其黃膏赤散,在辟病條中,預合,初覺患便服之。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於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玲,至夏發,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緩惰受病,至春發,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如此診候相似,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道術符刻,言五溫亦復殊,大歸終止,是共途也。然自有陽明、少陽、陰毒、陽毒為異耳。少陰病例不發熱,而腹滿下痢,最難治也。

附方

《必效方》:治天行一二日者,麻黃一大兩,去節,以水四升,煮,去沫,取二升,去滓,著米一匙及豉,為稀粥,取強一升,先作熟湯,浴淋頭百餘碗,然後服粥,厚覆取汗,於夜最佳。

《梅師方》:治傷寒汗出不解,已三四日,胸中悶吐。豉一升,鹽一合,水四升,煎取一升半,分服,當吐。

《聖惠方》:治傷寒四日,已嘔吐,更宜吐。以苦參末,酒下二錢,得吐差。

又方,治時氣熱毒,心神煩燥,用藍澱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盞服。

又方,治時氣,頭痛不止,用朴消三兩,搗羅為散,生油調塗頂上。

又方,治時氣煩渴,用生藕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令勻,分二服。

《勝#8金方》:治時疾熱病,狂言心燥。苦參不限多少,炒黃色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服。連煎三服,有汗無汗皆差。

《博濟方》:治陰陽二毒傷寒,黑龍丹。舶上硫黃一兩,以柳木槌研三兩日,巴豆一兩,和殼記個數,用二升,鐺子一口,先安硫黃,鋪鐺底,次安巴豆,又以硫黃蓋之,釅醋半升已來澆之,盞子蓋合,令緊蜜,更以濕紙周回固濟,縫勿令透氣,縫紙乾,更以醋濕之,文武火熬,常著人守之,候裏面巴豆作聲數已半為度,急將鐺子離火,便入臼中急搗令細,再以少米醋并蒸餅少許,再搗,令冷可丸,如雞頭大。若是陰毒,用椒四十九粒,葱白二莖,水一盞,煎至六分,服一丸。陽毒用豆豉四十九粒,葱白二莖,水一盞,同煎,吞一丸,不得嚼破。

同类推荐
  • 护身命经之一

    护身命经之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岘泉集

    岘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伊江集载

    伊江集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arzan the Terrible

    Tarzan the Terr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苏州竹庵衍禅师语录

    苏州竹庵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恶魔少爷的暖心女仆

    恶魔少爷的暖心女仆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吻了她,让她成为了许多女生的情敌。回到墨家也要看他的脸色生活,每次想要离开,都被他带回来。芯涵回与哪位男神牵手呢?
  • 兜转:

    兜转:

    他之于她,浮生兜转,幸好一切都来得及。#爱情就在不远处系列#
  • 高飞传

    高飞传

    高飞性格随和,人也很淡定,但是他的命运却不平凡!
  • 独狼逆战

    独狼逆战

    来救人的人变成被救的对象,机甲兽在高级僵尸面前也不过是一堆废铁。血脉石简直就是为了方卓嗜血重生而存在,无人能驾驭的血狼,只为方卓沉寂千年。苍狼守护少年志,仁勇担当少年行。僵尸何惧?且看砺剑少年,独狼逆战,逃出生天。英雄何谓?且为天下苍生,力战群魔,扭转乾坤!
  • 惘与盲

    惘与盲

    一代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标检就能描述的,校园里发生的故事,是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与社会丑恶现状的揭露,男主角似乎在反抗与妥协之间徘徊,然后经历离别与期待重逢的复杂情绪。也许他们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我希望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你的青春与童年。
  • 贺少,请你别伤害

    贺少,请你别伤害

    (作者提示:第一章不太懂的亲,千万不要弃文,可以跳过先看第三章~~)她是霍家三小姐,“母亲小三上位”就像阴影笼罩了她的一生。他是贺家少爷,曾承诺一生只爱南心一人,可她的离世似乎注定了他的孤独一生。直到霍南星像个精灵一般闯进他的生活,他宠她护她,唯独不给她爱。一切真相浮现,南星的心彻底乱了套。别人都说,贺少真宠霍三小,可他却差点把她掐死在墓前。别人还说,贺少把霍三小当做了替身,可在她肾排斥时,贺少不吃不喝不睡的陪着。有人认为,贺少最恨的就是霍三小,因为他曾把她留在孤岛三天三夜,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霍南星离开后,他有多么颓废。丫头,你要相信你不是任何人的替身,你只是我一人的星星。——贺北辰
  • 青春无懈击

    青春无懈击

    一群人从你的青春走过,带给你无限的快乐回忆。初见,以为他们高冷不好相处;之后,才发现他们都是一群二货。当往日的欢声笑语从耳边消失,你是否会想念;当离开了身边懵懵懂懂的少年,你是否会怀念;当面临分别的痛苦,你是否会流泪。校园的时光总是很美好,当一切都结束,你才会发现青春的记忆点点滴滴都留在你的脑海...【本文是真实的初中校园生活改编,不喜慎入。】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燃烧旅馆

    燃烧旅馆

    我叫方竹也,很平庸的一个人,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改变世界。本书节奏较慢,但保证更新,请大家相信小点,您的时间绝不会被浪费,《燃烧旅馆》将颠覆您的世界观。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